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草药“菌态康”对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多味中草药组方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菌态康”制剂,测定其对6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为:I型荧光假单胞菌的MIC为0.78μg/mL,MBC为3.13μg/mL,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MIC为1.56μg/mL,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的MIC为1.56μg/mL,MBC为6.25μg/mL,嗜水气单胞菌的MIC为0.39μg/mL,MBC为3.13μg/mL,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对气单胞菌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试管法测定了大蒜素对常见4株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该药对这类致病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其中对U1、J501、J50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5.6mg/ml,对P502MIC为31.2mg/ml。对鲫鱼人工感染温和气单胞菌U1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微囊按50mg/(kg·d)连用3d,对治疗鲫鱼气单胞菌感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制“鱼病康—Ⅱ”对美蛙膨气红腿病的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的中西药“鱼病康-Ⅱ”对美国青蛙膨气红腿病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02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004mg/mL,中药A剂和西药B剂的FIC指数为0.622,杀菌时呈显著协同作用效应。给蝌蚪和蛙以10倍高剂量连续投服“鱼病康-Ⅱ”7d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中草药复方水煎液防治禽霍乱,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该中药复方对C48-1禽霍乱巴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40倍,同时对C79-62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44676(O78:K80)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I分别为640倍和320倍;对人工感染禽霍乱病鸡的治疗保护率达100%,以人工感染禽霍乱病鸡的预防保护率达83.33%,比现行氢氧化铝菌苗的保护率高33.33%,与菌苗合用能显著提  相似文献   

5.
来自肉牛肝囊肿的24株坏死梭状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由微量稀释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所决定,全部分离菌株均抵抗杆菌肽,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莫能菌素,新霉素和链霉素,饲喂太乐菌素和未饲喂太乐菌素肉牛的坏死俊杆菌的分离物的平均MIC值(μg/ml)分别为:氨苄青霉素(4.27,4.08),氯霉素(21.58,20.52),金霉素(0.89,0.70),克林霉素(0.25,0.09),红霉素(6.05,5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以国内新近研制的畜禽专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乙基环丙沙星(Enrof-loxacin),进行对实验性感染猪链球菌病及水肿病的药效学研究(230头猪)。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乙基环丙沙星对兰氏C群类马链球菌(C55120)和猪大肠杆菌(O5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0.8及0.05ug/ml。肌注给药对猪链球菌病和水肿病的实验性治疗结果表明,乙基环丙沙星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25、  相似文献   

7.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FQS312、FQS313、FQS314、FQS714对16株细菌的最小抑(杀)菌浓度,结果显示:FQS312、FQS313、FQS314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乳房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MIC分别为1.68μg/ml、1.84μg/ml、2.71μg/ml,MBC分别为6.72μg/ml、6.56μg/ml、6.82μg/ml。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硒日粮(0.021μg/g)饲喂1日龄蛋用雏鸡至12~14日龄(血硒降至0.0232±0.0110μg/ml),按单剂量0.526mg/kgBW口服亚硒酸钠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硒浓度。应用MCPKP药动学程序自动拟合处理血硒浓度——时间数据并求出药动学参数。血硒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最佳药时方程为:Ci=0.09590(e-0.00619t-e-0.09410t)。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为2.03h,t12K为112.02h,tp为11.98h,Cmax为0.08738μg/ml,AUC为15.211mg/l·h。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τ为120h,C为0.12676μg/ml,D*为0.7081mg/kgBW,D0为0.3712mg/kgBW,R为1.9076。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产生菌黑曲霉X-15的选育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突变型黑曲霉(Aspergillrs niger)M001分别经紫外线(UV)、亚消基胍(NTG)、TDP辐射仪及空间微重力辐射(SC)等因素的多级循环处理,得到1株形态发生改变的变异菌株X-15。其固体培养纤维素酶的滤纸分解酶活力(FPA)为19U/g,羟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为453U/g,β-葡萄糖苷酶(β-gluase)活力为154U/g,与出发菌株M001相比,分别为其2.8倍、  相似文献   

10.
氯霉素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合成的氯霉素-牛血清白蛋白(CAP-BSA)为包被抗原,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为竞争的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CAP单抗(CAP-McAb)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ml,抗CAP-McAb工作浓度为1:12000,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 1: 5000,可测最适范围为 1ng/ml-100ng/ml,最小检测量为0.1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 62%和 5. 19%。得到回归方程 y =1.2730- 0.6745x(r2= 0. 977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 CAP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整个测定时间为6小时。  相似文献   

11.
用亚MIC(药物最低抑菌浓度)连续递增式传代培养法获得了禽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1、O2、O78)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诺氟沙星(NFLX)、依诺沙星(ENX)、环丙沙星(CPLX)稳定的高度耐药菌株(MIC提高≥128倍),通过对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DNA旋转酶的分离、提取及活性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研究DNA旋转酶活性改变与细菌耐药的关系,结果表明:禽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其DNA旋转酶的活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影响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 L16 (45) 正交试验, 对影响猪 P B M C 增殖反应的几个因素, 包括培养时间、 P H A 浓度、细胞浓度等三个因素四个水平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 P B M C 的增殖反应均有显著的影响( P< 005) , P B M C 增殖反应的 M T T 比色法的最佳反应条件组合为 P B M C 浓度为1 ×106/ml, 植物血凝素 P H A 的浓度为125μg/ ml, 细胞培养时间为24 小时; 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P B M C 浓度、 P H Ap 浓度及细胞培养时间。同时确定了最有利于 P B M C 增殖的犊牛血清浓度为10 % 。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家蚕生产慈姑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慈姑蛋白酶抑制剂B(ArrowheadProteinaseInhibitor,B,AIB)基因插入转移载体pUBM—4中,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UBM(AIB);与Bm—NPV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空斑纯化,得到不含多角体的重组病毒BmNPV(AIB);感染家蚕幼虫,利用家蚕高效表达了AIB,其表达量为1.0×105U/mL血淋巴,比活为3.29×103U/mg。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和试验证明,B34腹水单克隆抗体中和IBDV CA株和中和效价高达1:420000。经10倍稀释后,能等量中和含毒量为10^6.625TCID50/ml的IBDV CA株细胞毒。利用B34腹水单克隆抗体建立了MAb-AC-ELISA,可用于测定IBDV CA株细胞的病毒含量,与TCID50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  相似文献   

15.
明确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评价清宫促孕灌注液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药效,为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母猪子宫内膜炎进行细菌学检查,以液体培养基对倍稀释法测定清宫孕灌注液及相关单味药对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以1.0g/L高锰酸钾溶液和缩宫素合用作对照,观察清宫促孕灌注液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脓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1种畜禽常见致病菌的药敏试验表明,氟呢酸的MIC100为0.1~3.13ug/ml,是庆大霉素的1/2~1/64,痢菌净的1/4~1/64。氟派酸的MBC100为0.2~6.25ug/ml,与其MIC100相差悬殊,杀菌性不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速离心、热变性处理、硫酸铵沉淀和亲和层析方法,从鸡肝脏中分离提纯了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提纯倍数为209倍,比活力188.5U/mg,Km值1.8×10-4mol/L。SDS-PAGE测得分子量为3.2×104。温度对该酶活性影响较大,37℃时活性最高。最适反应pH为7.2。甘氨酸在10mmol/L浓度以上时对该酶呈现明显抑制作用,l-组氨酸、l-精氨酸则无明显抑制作用。Zn2+、Mg2+、Cu2+离子对该酶有明显抑制作用,Zn2+在1.5mmol/L、Cu2+和Mg2+在2.0mmol/L浓度以上时抑制作用明显。中药山楂(CHS)和决明子(CHZ)的水煎液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双峰驼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试验,对33峰双峰驼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证实,双峰驼红细胞膜上具有C3b受体,RBC-C3bR花环率为2.71±1.72%,RBC-IC花环率为2.33±1.75%。说明双峰驼红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同时,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概念亦适用于双峰驼。  相似文献   

19.
ABC—Dot—ELISA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ABC-Dot-ELISA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方法,其最佳反应条件是:包被液为0.05mol/LpH9.6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CBS),免疫IBV IgG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80;抗原的最佳浓度为1:800;封闭剂选用0.01mol/L pH7.4含30mL/L白明胶的PBS,B-AgG和ABC-HEP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用ABC-HEP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合成的针对血清I号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A抗原基因(gA)部分序列的两端寡聚核苷酸为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引物,分别对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I型(京-1株,MD11/75C株);2型(SB-1株);3型(火鸡疱疹病毒的FC126株)毒株和GA株BamHI B片段的PACY184克隆重组质粒DNA进行基因扩增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引物不仅对MDV1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而且由此引物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