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诺沙星(Danofloxacin)在雏鸡体的组织动力学及残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 ,研究了单诺沙星 (danofloxacin)在雏鸡体内的组织动力学特征 ,并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血药浓度与组织药物浓度间的相关性。6 0只雏鸡口服单诺沙星 (5 m g/ kg)后 ,血浆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 ;心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血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及肌肉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 :t1 /2 ka分别为 0 .2 42 8、0 .35 2 4、0 .35 41、0 .2 6 43、0 .3377、0 .2 5 36 h、t1 /2α分别为 0 .8917、1.12 12、0 .7189、1.6 142、0 .44 37h(缺肌肉的 t1 /2α) ,t1 /2β分别为 8.7936、3.6 0 2 5、4.45 70、10 .2 940、4.32 83、5 .95 78h,Tp分别为 0 .9377、1.0 6 6 5、0 .936 2、0 .9993、0 .996 2、1.4381h,Cmax分别为0 .5 487、 2 .8419、 2 .42 95、 0 .2 6 6 8、 1.70 42、 0 .2 72 6 m g/ L ,AUC分别为 3.0 5 2 3、 13.5 86 0、 10 .4180、 2 .15 2 1、9.6 888、2 .715 7mg/ (L· h) ,Tcp分别为 12 .6 130、18.0 730、18.8790、8.0 5 5 7、19.6 930、13.86 0 0 h。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肝脏、肾脏最高 ,其次是肺脏 ,均显著高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心脏、肌肉中的浓度最低 ,血浆  相似文献   

2.
司帕沙星在雏鸡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0日龄健康海兰鸡65只,按5mg/kg体重口服给予司帕沙星,定期采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肝、肾、心、肺和肌肉中司帕沙星的含量,研究司帕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与残留。结果表明:司帕沙星在血液中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0.9585h,t1/2β11.7447h,tmax0,6514 h,Cmax0.5271 μg/ml,AUC1.7908mg/L/h。肾脏、心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3733 h、0.1530h,t1/2k1.3007 h、2.1013h,tmax1.01420h、0.6239 h,Cmax2.1104μg/ml、1.6721 μg/ml,AUC6.51764 mg/L/h、6.2286mg/L/h。司帕沙星在肝脏、肺脏、肌肉中的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α0.3672 h、0.6156 h、1.5835 h,t1/2β3.9998 h、15.0271 h、12.0103h,tmax0.7458 h、0.7322 h、1.3726 h,Cmax4.4709μg/ml、2.5267μg/ml、0.9760μg/ml,AUC20.893 mg/L/h,27.242 mg/L/h、9.7943mg/L/h。建议司帕沙星在鸡体内的休药期为7d。  相似文献   

3.
单诺沙星脂质体在蛋雏鸡血浆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和内服两种给药途径给予健康蛋雏鸡甲磺酸单诺沙星溶液和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混悬液(剂量为5 mg/kg).结果显示,两种剂型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均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 0.349 6、0.351 8 h;T1/2β6.411 4、8.193 2 h;AUC3.799 7、5.066 0 mg/(L·h);CLβ1.723 2、1.131 7 L/(kg·h).两种剂型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 Ka0.301 7、0.524 4 h;T1/2K 4.479 2、5.021 7 h;AUC 3.284 4、4.610 6 mg/(L·h);Cmax 0.483 8、1.054 8 mg/L;Tp 1.287 3、1.936 2 h;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6.44%、91.01%.可见这两种剂型的静注与内服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特征不同.与甲磺酸单诺沙星溶液相比,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血浆半衰期延长,达峰浓度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持久,内服生物利用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盐酸沙拉沙星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盐酸沙拉沙星在蛋鸡体内组织动力学与残留,选用成年健康蛋鸡95只进行试验。按10mg/kg体重口服给药,给药后定期采样,测定血清及心,肝,肾,肌肉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含量。结果表明:盐酸沙拉沙星在血液中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k3.793h,tmax1.5807h,cmax0.7429μg/ml,AUC5.3790μg/ml.h。心脏,肾脏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B7.765h,40.26h,t1/2a1.6027h,4.418h,tmax1.6826h,1.9855h,cmax0.5129μg/ml,0.9090μg/ml,AUC9.0265,10.894μg/ml.hμg/ml.h。肝脏,肌肉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3.1587h,4.124h,tmax1.9764h,3.5679h,cmax3.737μg/ml,0.6956μg/ml,AUC31.354μg/ml.h,5.3269μg/ml.h。盐酸沙拉星在蛋鸡体内残留为7天。  相似文献   

5.
甲砜霉素在红笛鲷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腹腔注射和口灌给药方式下甲砜霉素在红笛鲷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甲砜霉素单剂量10 mg/(kg· bw)分别腹注和口灌红笛鲷,给药后取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用HPLC-MS/MS测定,所得药时数据用DAS3.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式下红笛鲷血浆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血药达峰时间(tp)分别为2.39和4.51 h,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5.80和5.06 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7.25和50.09 h.腹注和口灌给药肌肉、肝脏和肾脏的Cmax分别为2.504和2.678 μ g/g、4.612和4.393 μg/g、12.464和7.509 μg/g,tp分别为6.0和4.0h、2.0和4.0h、1.5和4.0h;甲砜霉素在红笛鲷体内消除速度较慢,肌肉、肝脏和肾脏的t1/2β分别为37.168和33.519 h、22.499和33.649 h、19.672和8.673 h.结果表明:腹注给药方式下甲砜霉素在红笛鲷体内的吸收快于口灌给药,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消除快于口灌给药,在肌肉和肾脏中的消除则慢于口灌给药.  相似文献   

6.
环丙沙星在肉仔鸡组织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仔鸡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残留。肉仔鸡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经二氯甲烷溶液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用含内标物的水溶液溶解。以0 015mol/L四丁基溴化铵/乙腈(92/8,v/v)作流动相,用SymmetryC18柱(5μm,3 9mm×150mm),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5nm处,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将环丙沙星以0 01、0 05和0 50mg/kg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脂肪、皮肤、肾脏和肝脏组织的回收率分别为72 2%~77 9%、73 2%~79 6%、72 4%~77 1%、69 6%~76 5%和70 0%~77 8%,变异系数均低于11 1%。用该方法测定肌肉、脂肪、皮肤、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均为0 003mg/kg。肉仔鸡分别用50mg/L和100mg/L盐酸环丙沙星水溶液连续混饮各7d(35~41日龄)后,各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消除缓慢。休药7d时,肌肉、脂肪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休药9d时,皮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休药12d时,肾脏、肝脏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0 03mg/kg,而肌肉、脂肪和皮肤组织中环丙沙星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0 003mg/kg);且随着环丙沙星混饮浓度的增大,环丙沙星在各组织中的残留量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7.
氟苯尼考在红笛鲷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红笛鲷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水温(20±2)℃条件下,氟苯尼考以10 mg/kg单剂量腹注和口灌健康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采用HPLC-MS/MS测定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数据用DAS3.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式下红笛鲷血浆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腹注给药后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的峰浓度(C_(max))分别为10.62μg/m L、8.36、22.57和4.76μg/g,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1.2、1.0、1.0和6.0 h,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29.76、17.84、17.23和19.48 h;口灌给药后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的C_(max)分别为2.35μg/m L、1.45μg/g、4.06μg/g和1.73μg/g,T_(max)分别为2.69、1.5、1.5和4.0 h,t_(1/2β)分别为40.59、12.29、37.78和47.34 h。结果表明,腹注给药方式下氟苯尼考在红笛鲷体内的吸收快于口灌给药,在血浆和肝脏中的消除快于口灌给药,在肌肉和肾脏中的消除则慢于口灌给药。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高压液相色谱 (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在健康和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60只健康鸡和 60只合并感染鸡内服单诺沙星 (5mg/kg)后 ,血浆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健康和合并感染鸡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 :t1 /2ka为 0 2 4 2 8和 0 31 82h,t1 /2α为 0 891 7和 1 550 2h ,t1 /2 β为 8 793 6和 1 2 62 0 0h ,Tp为 0 9377和 1 1 1 0 7h ,Cmax为 0 5487和 0 51 0 6μg/mL ,每小时为3 0 52 3和 3 660 2mg/L ,Tcp为 31 1 1 5和 39 1 8h。单诺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且完全 ,体内分布广泛 ,但消除缓慢 ,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合并感染使单诺沙星在感染鸡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减慢 ,达峰时间、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盐酸沙拉沙星在蛋鸡体内组织动力学,选用成年健康蛋鸡90只进行试验,按10mg/kg体重口服给药,定期采样,测定心、肝、肾脏、肌肉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含量。结果表明:心脏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理论方程为:Ch=0.1455e^-0.0243t 2.484e^-0.54403t-2.629e^-0.8617t;肾脏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理论方程为:Ck=1.703e^-0.126t 0.3283e^-0.2111t-2.0312e^-0.4976t;肝脏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理论方程为:C1=6.732(e^-0.18103t-e^-0.1108t);肌肉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理论方程为:Cm=0.9188(e^0.1579t-e^-0.2014t)。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在眼斑拟石首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在水温28±2℃、盐度28条件下,将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H)预混剂按450 mg/kg的剂量口灌眼斑拟石首鱼后,其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采用HPLC-MS/MS测定,药时数据用DAS3.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单剂量口灌给药后,眼斑拟石首鱼血浆中NFLX和BBH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血药达峰时间(tp)分别为1.20、1.79 h,血药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358.40、144.89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8252.80、6454.52μg/(L·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3.26、27.30 h;NFLX和BBH在鱼体各组织中的分布较广,灌服给药后,肌肉、肝脏和肾脏中NFLX和BBH的Cmax分别为418.05、230.76μg/kg;1745.94、901.09μg/kg;1143.45、997.09μg/kg,tp分别为1.5和1.5 h、1.5和2.0 h、1.5和2.0 h,AUC0-∞分别为7682.00、5596.30μg/(kg·h);31236.90、19096.85μg/(kg·h);22593.93、37509.17μg/(kg·h);NFLX和BBH在眼斑拟石首鱼体内消除速度较慢,灌服给药后肌肉、肝脏和肾脏的t1/2β分别为33.41、61.81 h;20.44、15.04 h;30.28、23.43 h。按450 mg/kg剂量连续5 d口灌给药后,眼斑拟石首鱼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NFLX和BBH残留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30.24、33.33 h;40.76、61.60 h;38.68、36.96 h;43.77、59.40 h。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肌肉作为食用靶组织,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得少于12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