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储水灌溉在北方灌区被普遍应用,目的是将秋冬季多余的水分储存于土壤,供作物来年生育期利用。但储水灌溉灌水定额普遍偏高,水分利用率低,因此在北方缺水地区,研究提高储水灌溉的水分利用率,是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储水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河西内陆区实行节水型冬季储水灌溉的可行性,分析了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麦田水分动态平衡模型和干旱预报模型计算小麦的适宜灌溉期和灌溉水量。依据实测资料,对小麦的节水灌溉与增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和自然降水,减少灌水次数,降低麦田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土壤水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同其它方法相比,此方法的优点除投资省外,主要是能对旱情进行早期预报,从而能在大面积的农田上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这对促进农业节水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获取单季稻节水灌溉模式灌溉定额与水分利用率,按不同地理特征,结合农业灌溉分区,在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区、金衢盆地区、沿海平原区建立灌溉试验站,全面开展单季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研究。获得了节水灌溉定额及需水量、水分利用率等成果,为浙江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设施农业的水分利用率,设计了平地漫灌灌溉水净化与循环利用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组成、节水灌溉原理与工作过程。理论分析可知,系统具有较高的输水利用率、灌水利用率和降水利用率,是农业节水灌溉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缓解农业灌溉水资源的紧张局面,发展节水灌溉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衡阳市是湖南省的三大干旱区之一,其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可供条件类似的山丘干旱地区在发展节水灌溉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稻间歇灌溉的节水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使稻田水分处于“薄水层─湿润─短暂落干”循环状态的水稻间歇灌溉是我国应推广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之一。依据近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讨论了间歇灌溉的节水和增产机理,提出了着眼于提高降水利用率和降低渗漏量的稻田水管理模式及其注意事项;同时认为水稻间歇灌溉有利于提高氮素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7.
水稻间歇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祖莲  薛继亮 《节水灌溉》2001,(6):23-24,29
稻田间歇灌溉和其它水分管理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指出,相对而言,水稻间歇灌溉水分管理模式最节水,且灌水次数及田间排水量最少;其节水的机理在于提高降雨利用率、减少稻田渗漏量和腾发量。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喷灌储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挖掘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喷灌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喷灌储水灌溉和地面储水灌溉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在观测喷灌均匀度、土吉含水率量、蒸发量、风速等指标的基础上,得出了生育期各阶段的需水特性和节水、增产效果。实施喷灌储水灌溉,虽然增产幅度很小,但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水稻结实期的灌水方式对稻谷产量及其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北方水稻的灌水技术有了很大的改革,节水种稻或水稻旱种的栽培制度正在逐渐形成.水稻灌浆结实期的灌溉用水量一般占水稻灌溉用水总量的65%~70%.因此,在水稻结实期如何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以往把灌水方式和水分条件与谷粒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综合研究报导甚  相似文献   

10.
应用麦田水分动态平衡模型和干旱预报模型计算小麦的适宜灌溉期和灌溉水量。依据实资料,对小麦的节水灌溉与增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和自然降水,减少灌水交数,降低麦田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土壤水利率,达到节水增的目。同其它方法相比,此方法的优点除投资省外,主要是能对旱情进行早期预报,从而能在大面积的农田上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这对促进农业工水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Water shortage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the north and northwest of China, is very serious. The region accounts for half of the total area of China, but has less than 20% of total national available water resources. While the water shortage in this region is severe,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only about 40%, with a typical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bout 0.46 kg m−3. Excessive irrigation in Ningxia and Inner Mongolia ha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ownstream water user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the key to mitigating water shortage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paper reviews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approaches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China. The paper will cover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low pressure irrigation, furrow irrigation, plastic mulches,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rainfall harvesting and terracing. In addition,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compensatory effect of limited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supplementation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highlights the need to breed new varieties for high water use efficiency.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region depends on effective conservation of moisture and efficient use of the limited water.  相似文献   

12.
梁丽 《农业工程》2018,8(11):44-46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加之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致使水资源相对缺乏,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在农业灌溉方面,低功耗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软硬件以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水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为了解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现状,梳理我国目前主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总结我国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通过分析国际先进的节水模式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价我国灌溉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进展。针对我国人口与水、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问题,论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以及我国节水灌溉进展,指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和推广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加提高节水意识,健全节水法规,发挥政府职能,提高资金投入,不断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以及落实管护责任等改进建议,激发节水灌溉工程长效运行等方式以推进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应用于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农业中得到利用,基于太阳能的灌溉技术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基于太阳能供能的节水灌溉技术更是受到较大关注。高效、节能、低碳与环保是开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与基础,是开展节水灌溉与太阳能技术相互结合的保证。围绕着国内外太阳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等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现有太阳能节水灌溉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发展太阳能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开发研制相应的人工智能—太阳能自动节水灌溉系统装置,并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是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部分县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新利用重要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特征、要素禀赋、技术应用、政策制度4方面选择制约其长效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民族、水资源稀缺程度、土地经营规模、运行管护模式是否健全、是否有运行管护资金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兼业程度、节水投资占家庭年收入比重和水价征收标准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灌排设施、灌排管理体制和投资政策3个方面,回顾了中国灌溉排水70 a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随着灌溉面积增大,灌排设施极大提高了中国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能力;灌排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由农民集体管理为主转化为骨干工程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促进了灌排工程快速发展和良性运行;投资政策有效地服务了水利基本建设.但目前中国依旧存在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水肥一体化灌溉农田占比较低和灌溉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与高质量的农业生产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结合国家粮食与生态保障的战略需求,分别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和喷滴灌、管道输水灌溉和泵站改造方面,提出了中国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的未来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加强灌排装备的理论研究和自主创新,发展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隔沟交替灌溉是以通过改善作物根信号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为目的的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介绍了隔沟交替灌溉技术发展概况,系统阐述隔沟交替灌溉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根系系统的吸收补偿功能、农田土壤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3个方面,明确了该技术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发展前景。隔沟交替灌溉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优质高产节水型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4-2013年新疆14个地州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方法测算了新疆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灌溉用水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疆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但是近年来用水效率处于不断上涨的态势,不同地区的用水效率差异在明显缩小,北疆是最具节水潜力的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及地表水占供水总量的份额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有效灌溉面积、水库数量、人均GDP、棉花播种面积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灌溉水费、全年降水量、全年日照时间及种植结构对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方向不同,表明要视当地的情况合理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制定水价,安排农作物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节水农业技术与产品需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节水农业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一项革命性措施,近年来正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迎来了我国节水农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这对节水农业技术发展和产品需求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我国节水农业技术与产品需求主要体现在生物节水超级品种培育技术、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产品、作物水分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及产品、旱作农业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与产品、雨水集蓄与非常规水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对管道输水灌溉产品、喷微灌产品、渠道防渗材料、制剂与地膜等节水产品构成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