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蚕桑正向西部转移,四川面临发展蚕桑生产的大好历史机遇。四川蚕业是进还是退,如何多方面扶持四川蚕业科研,依靠蚕业科技振兴四川蚕业,这是蚕业界同行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蚕业的特点、蚕业生产的现状及我国蚕业科技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21世纪的蚕业发展战略应该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高科技蚕业;同时.提出了今后l5年我国蚕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赵发成 《蚕学通讯》2001,21(2):43-47,50
回顾开县蚕业发展简史,从现状入手,分析蚕业发展前景。论述开县蚕业所面临的入世机遇、市场需求机遇、国家政策机遇、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机遇、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机遇,指出21世纪开县蚕业前景十分光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4.
张以俭 《蚕学通讯》2000,20(4):25-28
21世纪我国西部的大开发战略是为了实施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部战略设想,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从东部沿海转移到欧亚大陆的腹地,让古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再铸辉煌。截然不同于北美国家的西部开发,也不同于沙俄时代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更不是古代经略西域的历史故事重复,而是在新经济时代、高新科技发展、时空尺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致力于缩小东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和繁荣的历史新篇章。如何利用这一千载难缝的机遇,使我们现代蚕业在西部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蚕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万玉新 《广西蚕业》2001,38(4):34-36
蚕业产业化生产是蚕业生产必由之路,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化形势的发展,蚕业站必须转变工作重点,通过四种形式参与蚕业产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吴江蚕业现状及特色,剖析了五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蚕业、稳定桑园面积、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加强现代蚕业建设、完善蚕业合作组织、开发生态文化旅游六种对策。  相似文献   

7.
蚕业专家系统是蚕业信息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阐述蚕业专家系统的概念、国内发展现状、蚕业专家系统网络化的研发意义。介绍蚕业专家系统的网络化开发的一般研究方案,以及蚕业专家系统的研发过程、实现方法,并对蚕业专家系统网络化发展趋势进行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蒋明媚 《中国蚕业》2003,24(3):60-61
目前,蚕业科技档案还没有统一的专业分类标准,因而各级蚕业部门科技档案管理执行的分类标准不统一,这给蚕业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本人长期从事蚕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有关蚕业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根据蚕业行业特点,参照其它学科,取长补短,结合实际,以统一标准建档、科学规范分类、设置纲目齐全、方便开发为目的,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蚕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现提供给蚕业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同仁,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蒋维汉 《蚕学通讯》2000,20(4):45-46,58
随着我国入世日期的临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丝绸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否使丝绸这一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不败的优势,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深层次地去思考未来。如果把现行传统的蚕业生产现状、管理模式带入21世纪,去接受发达的科技经济时代的挑战,丝绸市场将缺乏竞争力。为此,蚕业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而求发展。笔者仅就当今形势和我县蚕业生产现状谈如何提高蚕茧质量问题。1 蚕业应当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茧丝质量和品位,是当今蚕丝业的必然趋势。无论从国际国内市场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水平来看,蚕茧质量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10.
左明 《广西蚕业》2001,38(4):37-40
分析了广西蚕业生产的现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蚕业产业化是广西蚕业发展的方向,全方面地阐述了蚕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和实施的关键,并提出了广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1.
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一舟 《蚕桑通报》2005,36(2):60-64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蚕业战略转移的重要举措,"东桑西移"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它的可行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也已得到有力证明.近年来广西蚕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蚕业在西部新蚕区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对社会、经济、行业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企业和农民也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东桑西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蚕业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产业蜕变的适宜的战略举措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蚕业产业开发的优势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知源 《北方蚕业》2003,24(2):15-18,22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2%,人口为全国总人口的27.07%[1].西部地区12个省区现有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50%,桑蚕产茧量占全国的1/3[2].蓖麻蚕占全国的的80%以上[3].柞蚕也占有重要位置.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建设等等,为西部地区蚕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能否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天赐良机,使部地区蚕业真正有一个大的发展,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摆在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领导和广大蚕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蚕业产业化是实现蚕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河南省鹿邑县张次楼村发动群众植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创建了鹿邑县蚕业服务公司、兴达蚕种场民营经济实体,建设了一批便民的免费服务设施。8年来,在没有行政干预,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靠效益引路,群众自愿,滚动发展到现在274公顷高产优质桑园,拥有486万元的固定资产和270万元的流动资金及风险储备金,开创了河南蚕业民营先例,创造了河南蚕业的多项之最,在此影响下,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这样的民营蚕业联合体,既减轻了政府农村结构调整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  相似文献   

14.
《蚕桑茶叶通讯》2006,(3):29-29
《中国蚕业》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辟有综述与专论、研究与探讨、技术应用、信息窗、知识园地、蚕丝文化、读者问答、环球蚕业和资料统计等栏目,欢迎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踊跃订阅。  相似文献   

15.
刘屹东 《蚕学通讯》2000,20(3):44-45
中国即将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国家六部委退耕还林(草)优惠政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这些接踵而来的机遇为重庆蚕业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但是,一些历史的和当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却依然严重地制约着他的发展,如不认真解决,将会错失良机。1 重庆蚕业现状 1994年重庆蚕业创历史最好水平,有桑31.1亿株,年养蚕244万张,产茧5.13万吨,蚕农茧款收入6.2亿元,是我国蚕桑主产区之一,年产茧居全国第四位,蚕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到1999年桑树仅存14亿株,年养蚕不足94万张…  相似文献   

16.
周华初 《蚕桑通报》2002,33(2):46-47
嵊州市是浙江省蚕业生产的重点县(市)之一 ,现有桑园2255hm2,年饲养蚕种6万张 ,蚕业经营收入近4000万元 ,共有1.6万余户农户从事蚕业生产。近年来 ,我市的工业经济特别是个私经济发展迅猛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给传统的蚕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经营分散 ,规模小、效益差的劣势日益凸现 ,使蚕业生产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要摆脱嵊州蚕业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缺乏竞争力 ,生产规模日渐萎缩的局面 ,必须实施蚕业规模经营战略 ,提升蚕业经营层次 ,提高蚕业经营效益。为此 ,就蚕业规模经…  相似文献   

17.
蚕业资源循环利用及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了目前几种典型的蚕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旨在积极探索蚕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物质能量转化模式,实现蚕业资源的多方位开发、多途径利用,最终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为蚕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即钭加入WTO,在国际市场上曾具有传统优势和处于垄断地位的我国茧丝绸业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东蚕业要提高竞争能力,迎接新挑战,其核心是人才的素质。本课题研究丛目前蚕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状况分析,探索有效改善培养提高蚕业人才的措施与途径,为实现广东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林元吉  吴大洋 《蚕学通讯》2000,20(1):50-51,55
前不久,我们受黔江开发区工委的邀请,先后沿着乌江、阿蒙江流域对彭水、黔江等地的蚕桑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接着又出席了全区召开的蚕桑发展战略讨论会,听取了开发区管委会刘作禄副主任作“黔江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的报告和蚕丝公司高健经理阐述黔江蚕业的发展思路,并与到会的蚕桑科技工作者进行了经验交流,使我们受到鼓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天,黔江艰苦创业蚕桑生产初具规模,茧质优良;今天,欣逢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育苗裁桑再掀高潮;明天,“入世”在即,科技兴蚕,前景广阔。1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蚕…  相似文献   

20.
把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作为突破口,通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桑枝、蚕房、劳力等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效益,拓宽蚕业的应用领域,实现蚕业多方位、多途径和跨领域、跨行业的开发利用,为蚕桑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永川区蚕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桑枝食用菌、桑叶茶、观光蚕业三种主要的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