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恢复生态学理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与发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恢复生态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的介绍,结合我国现正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一一退耕还林发展概况,讨论了恢复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对该学科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
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2003年实施的安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频度统计分析法与专家集成法,删选并确定了监测指标体系,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效益评价,为江西及南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措施选择及效益监测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发展过程的回顾,总结出辽西地区现有水土保持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树种结构简单、林分生产力低、多样性指数低等。从可持续发展经营的角度出发,应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结合森林等级理论以及相关生态学理论,确定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水电站工程的实施必然会对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以牛栏江天花板水电站工程为例,对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及方案,为保证水电站工程的安全发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作为一项生态系统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在阐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特征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并结合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对山东省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所采取的主要途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日前在成都举行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获悉,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八年来成效显著,在促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长期以来,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极大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自1989年起,我国政府开始实施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拦蓄泥沙、削减洪峰、发展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线形开发建设项目一般跨地域作业,扰动地表呈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建设过程中产生较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对周边环境影响十分严重。为了科学准确地监测线形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量和水土保持措施实际布设情况、质量及效益等,将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降至最低,以阳阳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基础,针对该公路水土流失特点,从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分区、时段与频次、内容、方法及其监测点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定量评价了其水土流失措施实施情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期为今后线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国经过朝鲜战争之后,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70年代韩国开始实施恢复森林、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工程造林的两个十年发展规划。在此期间,工程造林、水土保持工作尤为突出。工程造林的方法多数采用沿等高线修筑梯田(梯田埂用石头筑成),实施水平沟压绿肥客土造林,选用的造林树种为60年代培育出的第1代优良杂交种——北美油松  相似文献   

9.
依据在黑龙江省延寿县进行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实践,提出了东北低山丘陵生态退化侵蚀区生态修复工程应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并且从不同方面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防治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对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证生态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峡库区的工程效益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水保,绿了荒山富了民。令人欣慰的是,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很大成效,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区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水土保持使当地得到实惠。据了解,1989年国家实施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后,重庆市水土保持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市共有30个区县(自治县、市)先后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目前已完成“长治”一、二、三、四期治理,…  相似文献   

11.
对鄂西地区退耕还林三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和坡耕地农作系统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以生态型经济林植被配置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其次分别是生物篱模式和水土保持林模式,坡耕地农作系统模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家庄市为例,采用土壤蓄水量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分别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工程建设取得的数量化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的三大热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壤干燥化、有害生物防治和水土保持林建设质量问题为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的三大热点问题。本文分别论述三大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质量的内涵和提高途径进行探讨。提出水土保持林建设质量问题是三大热点问题的核心。水土保持林建设质量的持续提高不仅要依靠水土保持林...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林业发展一、二级区划体系的指导下,依据吉林省林业实际进行了三级区划。吉林省林业发展共划分为10个三级区划区域,即:吉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湿地保护区,吉科尔沁沙地东缘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区,吉中西部农田防护、果树林区,吉中部农田防护、观赏植物区,吉中部水土保持林区,松花江中上游水源涵养、风景林区,长白山西部水源涵养、珍贵用材林区,长白山东北部水源涵养、大径木培育林区,长白山自然资源保护区,吉南部水土保持、一般用材林区。区划反映出不同区域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差异性,实现了林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区域落实,对各区域中长期林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秭归县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效益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森林水源涵养效益的主体,通过对秭归县10种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物理性状和林地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3%~20·2%,除柏木林外,非毛管孔隙度增加6·8%~494·2%;(2)退耕还林后土壤饱和蓄水量增加5·7%~118·8%,非毛管蓄水量为坡耕地的2·58~19·13倍;(3)秭归县退耕还林森林土壤的蓄水量为171·6万m3/a,是相似立地条件下农耕地的3·21倍。  相似文献   

16.
研究西安市主要森林类型及其健康评价体系,划分森林健康培育类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健康等级进行评价,探讨西安市森林健康经营模式,提出了西安市秦岭北麓中高山水源涵养林区、秦岭浅山丘陵台塬沟壑水土保持林区、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和城市环境保护景观林区的森林健康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环京津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期成果维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环京津贫困地区31个县的退耕实施情况调查,对退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危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调查表明:复耕意识的存在严重威胁着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二期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建议在退耕工程已取得生态成效的基础上,必须将退耕成果的巩固和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相结合,并站在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农户生计改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结合湖北林业资源特点,选取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改善环境、改善小气候、堤岸防护、农田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憩、湿地蓄水调洪、净化水质十大功能的15项指标,对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2009年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18.68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3476.51亿元,湿地生态效益价值为1242.17亿元。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相关说明与分析,提出了关于评估工作的完善措施和提高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多风沙和土地生产力低。综合治理的方略是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和降水等资源,建设好基本农田,带动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还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方法上应当以小流域为单元,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为了实现本区经济振兴应积极发展水土保持产业。主要途径包括:发展经济林,种草种灌。发展畜牧,开发和利用沙棘资源;改造沙漠,发展“绿洲农业”和治理“四荒”资源,发展水土保持股份合作制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 :生长季内 (6~ 9月 ) ,气温变化幅度农田最大 ,林地最小 ;土壤温度 (0~ 2 0cm)差异以裸地最大 ,农田居次 ,林地最小 ;水面蒸发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裸地 >农田 >林地 ;农田平均空气湿度为 85 .8% ,林地为 73.5 % ,裸地为 6 8.8% ;农田、林地与裸地相比均具有一定的水分涵蓄作用 ,但作物和林木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