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构建表达载体pET-30a-VjbR,进而表达布鲁氏菌VjbR蛋白;利用生物软件分析该蛋白生物信息学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奠定基础。以布鲁氏菌Rev.1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VjbR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30a-VjbR,并进行原核表达、Western-blot检测及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并表达了VjbR基因;经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纯化,发现本试验得到较纯蛋白;经Western-blot检测,发现该基因表达蛋白可与布鲁氏菌羊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通过生物信息学系列软件统计分析,发现VjbR蛋白无跨膜区,无信号肽,且该蛋白共有15个抗原决定簇,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氨基酸有131个,占比为49.81%。布鲁氏菌VjbR基因的成功表达与纯化,为进一步制备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i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VirB8-PCR诊断试剂盒的特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VirB8-PCR诊断试剂盒对布鲁氏菌标准株、疫苗株及新疆分离株共7株布鲁氏菌的VirB8基因序列扩增、克隆并与Genbank中发表的VirB8基因序列(AF226278)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该基因非常保守,7株布鲁氏菌的同源性在99.2%以上,其中A菌与Rev1基因序列100%同源,B菌与Genbank发表的基因序列100%同源;牛种(544A、A19)和羊种(M5、Rev1)分别各自在相同部位发生了相同的碱基突变,因此VirB8基因有可能做为布鲁氏菌疫苗菌的鉴定分类基因。VirB8基因在布鲁氏菌中高度保守,可作为布鲁氏菌检测模板,VirB8-PCR诊断试剂盒特异、敏感,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活性良好的布鲁氏菌基因工程抗原,对Brucella OMP25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试验采用PCR方法从布鲁氏菌病S2疫苗株中扩增获得OMP25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OMP25,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中,经过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并以纯化的OMP25重组蛋白为诊断用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Brucella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又以羊布鲁氏菌普查检测血清120份为样本,采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6P-1-OMP25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中得以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9 ku,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3.5μg/m 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试管凝集试验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83%,采用OMP25作为包被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68%,二者的符合率为85%。说明OMP25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用于羊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克隆trap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并纯化,Western blot鉴定TRAP蛋白反应原性,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验证该基因/蛋白的结构。以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gDNA和cDNA为模板扩增trap基因全长;并构建pET-30a-trap原核表达载体。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转入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可溶性的rBspTRAP,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原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验证该基因/蛋白的结构。结果显示:获得的trap基因全长为2 338bp,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 944bp,具有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1~26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45~201位和240~288位氨基酸分别为TRAP蛋白家族的vWA和TSP1结构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敦煌株阳性血清可特异性识别rBspTRAP,该重组蛋白与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天祝株、河北株、宁县株)阳性血清及尤氏泰勒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本试验成功克隆trap基因并表达,该基因可以作为免疫学诊断用候选抗原,为以后建立鉴别诊断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分析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WadC影响布鲁氏菌胞内存活的作用。以羊种布鲁氏菌Rev.1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同源重组方法获得WadC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并与载体pUC19-SacB连接,构建pUC19-SacB-ΔwadC重组载体,电转至羊种布鲁氏菌Rev.1,构建ΔwadC缺失株(Rev.1ΔwadC),检测菌株Rev.1ΔwadC的遗传稳定性,比较分析亲本株Rev.1和缺失株Rev.1ΔwadC的生长特性及其在BMDC和RAW264.7细胞中的生存能力。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基因缺失株,连续传代30次未发现基因回复突变;在体外相同培养条件下,缺失株Rev.1ΔwadC与亲本株Rev.1生长趋势相似,均在20 h到达对数生长期,44 h进入平台期;侵染BMDC细胞48和72 h时,其胞内存活率显著低于亲本株(P<0.05);而侵染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试验显示,亲本菌株和基因缺失株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构建并获得了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的布鲁氏菌WadC基因缺失株,该缺失株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与亲本株生长趋势相似;但该缺失株在BMDC细胞内的存活能力显著变弱,为深入研究布鲁氏菌WadC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羊种布鲁氏菌Rev.1疫苗株PCR-RFLP鉴定方法,利用羊种布鲁氏菌Rev.1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特性,选取与链霉素抗性相关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 L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将产物进行Nci I酶切,发现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出现约500 bp条带,而不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羊种布鲁氏菌株16M则出现384 bp条带。结果表明,PCR-RFLP方法能够用于羊种布鲁氏菌Rev.1疫苗株的鉴定,这为今后区分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免疫与野株感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表达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外膜抗原蛋白OMP36的表达蛋白OMP2b,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和分子疫苗的可能性。采用PCR扩增技术,从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OMP2b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28a(+),构建成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有无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获得长约1 083bp的PCR片段,序列分析结果与已知绵羊种OMP2b同源性达89.72%;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量39 ku获得了新疆绵羊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6的表达蛋白OMP2b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  相似文献   

8.
新疆绵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b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达新疆绵羊布鲁氏菌外膜抗原蛋白OMP3b的表达蛋白OMP2b,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的可能性。采用PCR方法,从新疆绵羊布鲁氏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omp2b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成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获得长约1083bp的PCR片段,序列分析结果与已知绵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b同源性达89.72%;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39ku处有表达带。获得了新疆绵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6的表达蛋白omp2b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  相似文献   

9.
提取巨型艾美球虫(Eimeria maxima)南通株(NT株)配子体总RNA,应用RT-PCR技术对gam82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核苷酸及氨基酸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全长为1 791个核苷酸,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9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发表的Houghton株gam82基因同源性为100%.根据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分析的结果,筛选免疫原性良好的区域,命名为gam82-Y,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菌经过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gam82-Y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融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000.可溶性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以 E.maxima高免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抗原gam82-Y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克隆了羊种布鲁氏菌16M株、羊种布鲁氏菌M28株、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A19株、猪种布鲁氏菌S2株的omp28基因并对以上不同种菌株的omp28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不同种布鲁氏菌omp28基因之间仅6个碱基不同,而且只有2个氨基酸不同,亲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处氨基酸的差异对蛋白亲水性不造成影响.将羊种布鲁氏菌16M的omp28基因亚克隆到pET32a中表达,OMP28在低温下诱导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Westem-blot结果显示OMP28反应原性良好,是布鲁氏菌病诊断抗原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对布鲁氏菌S19毒力因子A(BvfA)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对其编码的BvfA蛋白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登录GenBank下载布鲁氏菌S19的1号染色体(登录号:CP030751.1),根据文献报道的布鲁氏菌S19 BvfA基因的位置和BvfA蛋白的分子质量,在NCBI的ORF Finder中预测编码BvfA蛋白的开放阅读框(ORF),根据ORF预测的BvfA基因设计扩增BvfA基因的引物,克隆该序列并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32a(+)-BvfA,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BL21(Ril)感受态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vfA蛋白结构进行在线预测。结果显示,BvfA基因ORF全长为336 bp,表达纯化得到分子质量为11 ku的分泌型BvfA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vfA蛋白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第1-28位氨基酸处存在信号肽区域,BvfA蛋白55.6%定位于细胞外,有1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无O-糖基化位点,BvfA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以上结果可为后续研究BvfA蛋白在布鲁氏菌中的致病机制及寻找布鲁氏菌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乙型脑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免疫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别克隆了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的结构蛋白C、PrM/M及E蛋白基因.将3个结构蛋白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质粒pET30(a)中,成功构建3个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利用IPGT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3个结构蛋白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大小与预期一致.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中PrM/M和E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性,可被抗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很好地识别;而C蛋白的免疫反应性较差,不能很好地被乙型脑炎病毒阳性血清识别.该结果提示,乙型脑炎病毒结构蛋白中除E蛋白外PrM/M蛋白也很可能具有诊断抗原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能够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鉴别诊断的抗原蛋白,本研究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山东分离株SD-LY6核衣壳蛋白(N)基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引物设计并进行RT-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对N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同时对N蛋白基因进行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ET-15b-TGEV-N,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及纯化,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检测。研究表明,TGEV SD-LY6株N蛋白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核苷酸以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7. 0%以上;获得了大小约为47 ku的纯化重组N蛋白,该重组N蛋白可以与猪传染性胃肠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与无关血清样本无交叉反应,可以作为TGE的诊断抗原,为下一步高效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验参照GenBank公布的TGEV TH-98株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RT-PCR扩增相应的核苷酸片段。将PCR扩增产物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为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再以纯化重组蛋白作为诊断抗原,通过探索最佳抗原包被量和抗体血清稀释倍数等参数建立检测TGEV S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了TGEV S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4 003 bp;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S,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48 ku;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纯化的S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TGEV S蛋白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该ELISA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8.85μg/mL,最适血清稀释比例为1∶40。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高效表达且抗原性好的布鲁氏杆菌S2弱毒疫苗特异性基因重组抗原,研究从S2疫苗全基因组中筛选出特有基因S2JY1,并从S2疫苗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2JY1基因片段,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2JY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信号肽等分析;对扩增的S2JY1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2JY1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中,诱导表达后进行Western-blot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S2JY1基因编码145个氨基酸,理论PI值为5.55,不稳定系数为25.51;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分析显示该蛋白为无跨膜区且无信号肽的外膜蛋白;亲疏水性分析表明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构建的S2JY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可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S2JY1基因重组蛋白能够与布鲁氏杆菌S2疫苗免疫的羊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不与自然感染羊血清反应。说明S2JY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布鲁氏杆菌病鉴别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运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布鲁氏菌DnaJ蛋白进行分析;将该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检验纯化蛋白在体外或体内诱导Th1和Th2型免疫反应的能力。以布鲁氏菌M5-90为模板成功扩增目的基因DnaJ,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DnaJ;利用SDS-PAGE检测DnaJ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纯化;用DnaJ蛋白刺激RAW 264.7细胞和小鼠脾细胞,并用DnaJ蛋白免疫小鼠;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及小鼠血清中IgG1和IgG2a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DnaJ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该蛋白有11个抗原决定簇;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菌在37.7 kDa大小的位置有特异表达条带,获得了DnaJ纯化蛋白;DnaJ蛋白可诱导宿主细胞和小鼠产生高水平IFN-γ、IL-4、IgG1和IgG2a抗体。鉴于DnaJ蛋白可在体外或体内诱导Th1和Th2型免疫反应,有望成为布鲁氏菌病的候选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4):94-97
利用PCR技术从布鲁氏菌S2疫苗株中扩增获得外膜蛋白(OMP)31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 GEX-6P-1-OMP31,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并以纯化的OMP31重组蛋白为诊断用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布鲁氏菌抗体ELISA检测方法。以羊布鲁氏菌病普查检测血清120份为样本,与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 GEX-6P-1-OMP3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中得以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2 ku,优化试验确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3μg/m 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试管凝集试验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83%,采用OMP31作为包被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79%,二者的符合率为95%。研究表明,OMP31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用于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技术从虎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HLJ株细胞培养物中扩增VP2基因,测序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pGEX-6p-VP2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切胶法纯化,所得产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原活性。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建立检测家猫FPV自然感染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来研究该蛋白作为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通用诊断抗原的特性。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755bp,编码584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为84000(其中目的蛋白58000,GST标签26000),并具有抗原性。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的应用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抗原用于家猫FPV自然感染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并初步证明该蛋白具有作为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通用诊断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制备大量廉价的可溶性犬细小病毒(CPV)VP2蛋白抗原,试验截选了VP2抗原表位集中的基因片段VP2-70进行密码子优化及合成,将合成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VP2-70,转化BL21(DE3)工程菌,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Ni-NTA亲和层析纯化,Western-blot检测验证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构建的VP2-70表达载体能够介导VP2-70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量高出野生型VP2-70融合蛋白16 mg/L;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原性,可为CPV亚单位疫苗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5.6表达及免疫反应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达羊布鲁氏菌16M预测外膜蛋白OMP15.6,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采用降落PCR方法,从羊布鲁氏菌16M基因组DNA中扩增出423bp的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外膜蛋白OMP15.6。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该蛋白能与豚鼠抗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为其之后的抗原性以及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