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三倍体虹鳟是通过运用理化手段阻止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抑制第二极体的排放而形成的细胞内具备三套染色体的虹鳟。是国际上养殖大型鳟鱼的重要品种,产量仅次于大西洋鲑。随着三倍体虹鳟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开始探索如何进行高密度、低成本的健康养殖模式。为此,笔者在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鲑鳟鱼繁育及养殖示范  相似文献   

2.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形目、鲑科,是重要的冷水性养殖鱼类,三倍体虹鳟以其不育或育性不良、肉质提升和生长周期缩短等特点得到养殖者的喜爱。尽管国内多地已经进行了三倍体虹鳟制种的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三倍体虹鳟苗种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本文拟对三倍体人工诱导和倍性鉴定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以利于更有效地进行三倍体虹鳟规模制种。  相似文献   

3.
<正>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隶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马哈鱼属(Oncorhychus),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冷水性鱼类,原产于美国阿拉加斯加地区的山川溪流中。我国于1959年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成功推广到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三倍体虹鳟是基于鱼类遗传育种理论生产的多倍体虹鳟,是四倍体虹鳟鱼和普通二倍体虹鳟鱼杂交产生的全雌性虹鳟鱼,具有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4.
三倍体虹鳟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虹鳟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鱼类。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上种质退化等多方面因素,普通虹鳟鱼养殖发病率越来越高,使虹鳟鱼养殖业的产量逐年降低,养殖利润不断下滑。三倍体虹鳟,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细嫩,一般养殖18个月即可达到3kg以上。曲阳盛水湾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于2013年由荷兰引进70万粒三倍体虹鳟发眼卵,进行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虹鳟属鲱形目、鲑科,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适宜集约化养殖,单产很高。自1874年人工移植驯化后,已在世界各地进行养殖。中国的虹鳟养殖始于1959年,目前养殖地域已扩大到全国20多个省(市),养殖技术成熟,已进入普及推广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三倍体虹鳟是四倍体虹鳟与二倍体虹鳟杂交产生的全雌性的虹鳟,因其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肉质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养殖。近年来国内外虹鳟的养殖研究表明,三倍体全雌性的虹鳟与普通二倍体虹鳟相比有较多优势。一是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三倍体虹鳟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强,对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6.
<正>硬头鳟属鲑形目、鲑科、大麻哈鱼属,和虹鳟一样为冷水性鱼类。近年通过生物技术繁育的三倍体硬头鳟,更是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冷水鱼养殖中的新兴品种。2013年密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引进三倍体硬头鳟鱼苗10000尾,开展了山区流水养殖试验示范,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条件池塘养殖分为两个过程:室内培  相似文献   

7.
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dmosdar)、虹鳟(Oncorhynchttsmykiss)、银大麻哈鱼(0.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0.tshawytscha)、褐鳟(Sdmo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相似文献   

8.
虹鳟(Oncorhychus mykiss)是欧美和世界其它地区最重要的淡水和咸淡水鲑科养殖鱼类之一。2001年全球总产量510000t,其中智利109000t,挪威71000t。虽然伊朗虹鳟养殖已有较长历史,但是一直到1961年才有记载。1962年德黑兰附近名为Mahisara of Karaj的鱼类养殖场开始小规模商业养殖,1965~1967年从国外进口发眼卵约1500万粒,不断扩大生产。1966年名为Jajeroud的虹鳟养殖私人公司开始从事商业生产。若干年后Karaj和Jajeroud等鱼类养殖场已能利用这些进口发眼卵生产虹鳟。1977年法尔斯省名为Yegandasht的鱼类养殖场开始启动有关虹鳟项目的工作。当Karaj和Jajeroud已能繁育虹鳟时,由于气温较高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因此Yegandasht却不能繁育虹鳟。1979~1989年伊朗建设了数个隶属农业部渔业局水产养殖处的可繁育虹鳟的水产养殖中心,之后开始生产本国的虹鳟发眼卵、幼体、亲鱼和饲料。适宜的气候条件、安全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蛋白质的一种来源、相关行业的自给自足等方面,为继续投资发展新虹鳟孵化场和养殖场提供充分的条件。1孵化生产为了...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水养鲑以挪威最多。自60年代中期开始,挪威许多大的海水养殖公司已从养殖虹鳟为主逐渐转为经营海水养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鲑的价格比海水养殖的虹鳟高一倍,但生产费用两者几乎一样。大西洋鲑个体较大,养殖周期为两年的大西洋鲑,在最后的6个月里可以使体重成倍增长,足可长到4-6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一、冷水性鲑鳟鱼类养殖现状1.养殖品种及规模二十几年来,冷水鱼主要品种是虹鳟,养殖流水池塘面积230多亩,产量800~900吨。近几年,永昌地区从虹鳟中选育出了虹鳟的变异种──金鳟,已形成较稳定的遗传性状,有望在全省大面积推广。2000年起,先后从北京等地引进银鲑、大西洋鲑、白点鲑、三文鳟等品种试养,其中银鲑已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其它品种已在观察试验之中。2.养殖方式冷水性鲑鳟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流水集约化养殖,全省有各类流水池塘15300米2。水库网箱养殖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养殖方式,全省约有网箱养虹鳟10000米2。…  相似文献   

11.
正三倍体虹鳟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Oncorhychus),是通过运用理化手段阻止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抑制第二极体的排放而形成细胞内具备三套染色体组的虹鳟,与普通虹鳟相比,具有不育、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强、饲料转化率高等优良特性,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省冷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优良,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养殖鲑鳟鱼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冷水鱼的天堂"。在坚持"生态立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依托青海水体资源禀赋,借鉴国际鲑鳟鱼养殖经验和管理方法,青海省已经摸索出了适合本省鲑鳟鱼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目前,青海省年产鲑鳟鱼1.5万t,主要为三倍体虹鳟、高白鲑等,约占全国鲑鳟鱼产量的1/3。鲑鳟鱼产业已成为青海省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青海省鲑鳟鱼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青海省鲑鳟鱼品牌建设内涵不清晰及相对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鲑鳟鱼是世界第一大水产贸易品种,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全球产量约为317万吨(鲑鱼235万吨,鳟鱼82万吨),为第三大养殖种类(FAO,2018)。淡水养殖品种主要以虹鳟为主,虹鳟属鲑形目,鲑科,鲑亚科,大麻哈鱼属,原产于北美地区。虹鳟为世界性养殖鱼类,自1959年首次引进以来,我国先后从不同国家引进了数个虹鳟品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三倍体虹鳟能否在贵阳地区养殖,使贵阳地区冷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满足市民对特色冷水性鱼的需求,我们利用乌当区东风镇渔洞峡的冷水资源,对三倍体虹鳟进行了养殖试验 。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末我国有23个省市区发展了鲑鳟鱼养殖业,已建成虹鳟养殖场400多个,年生产虹鳟3000多t。截止到2000年为止,北京市鲑鳟鱼养殖面积已达到88650m2,年产商品鱼达到1675t。 一、北京市鲑鳟鱼养殖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1964年,北京市接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赠送的虹鳟鱼亲鱼24尾,当年稚鱼200尾,并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试养,由此我市开始有了鲑鳟鱼养殖业。 至1977年,虹鳟的养殖为试验阶段,主要进行保种饲养和虹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1978年以后,虹鳟的养殖进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成熟卵受精后20min,在26℃下处理20min,获三倍体细鳞鲑幼鱼。将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饲养在210cm×50cm×45cm(水深60cm)的玻璃钢水槽内,每槽30尾,每种倍性鱼类设3个平行,水温8~10℃下常规养殖90d后,测定试验鱼体长、体质量和肥满度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日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二倍体幼鱼(P<0.05),但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肥满度、饲料系数和存活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二、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体长(L)与体质量(W)呈幂指数增长相关,均为异速生长。两者的特定生长率随体质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细鳞鲑幼鱼的生长特性优于二倍体,可示范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二、三倍体虹鳟肌肉组织结构及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相同养殖条件下3个不同体质量组的二倍体虹鳟和三倍体虹鳟,其中每组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各10尾,分析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肌纤维密度及直径,以比较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的肌肉品质特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二倍体、三倍体虹鳟肌纤维密度均降低,而肌纤维直径增大;二倍体虹鳟肌纤维直径小于三倍体,密度大于三倍体(P0.05)。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肌肉水分含量和粗灰分含量减少,而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三倍体虹鳟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同组二倍体(P0.05),水分和粗灰分含量略低于二倍体,均差异不显著(P0.05)。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肌肉中谷氨酸含量均最高,三倍体虹鳟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二倍体;根据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总量最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整体上来说,二倍体虹鳟和三倍体虹鳟均为优质蛋白源,二倍体虹鳟嫩度优于三倍体,但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三倍体虹鳟肌肉在营养成分上较均衡,且鲜美度要优于二倍体,有更好的食用价值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虹鳟的养殖主要在山涧溪流、北方河道、水库深水等淡水养殖,但养殖环境制约了虹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至今还未有室内工厂化三倍体虹鳟半咸水养殖的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的三倍体虹鳟半咸水生产试验,以期为提高集约化三倍体虹鳟养殖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养殖效益、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投资风险提供生产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鲑鳟鱼养殖品种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我国蛙鳟鱼(本文特指鲑亚科鲑属、大马哈鱼属和红点鲑属的)养殖品种迅速增加,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虹鳟鱼1种发展到10余种,主要有:虹鳟(道氏),褐鳟,金鳟,银鲑(银大马哈鱼),大鳞鲑(大鳞大马哈鱼),大西洋鲑,太平洋鲑,北极红点鲑,白斑红点鲑,花羔红点鲑,硬头鳟(全雌),彩虹鳟(全雌或3倍体),山女鳟(孟苏大马哈鱼)等。以上鱼类  相似文献   

20.
虹鳟、棕鳟均为优质水产养殖品种,亚东鲑为棕鳟的同物异名,是19世纪西藏由欧洲引进。为探索杂种优势,对亚东鲑和虹鳟进行杂交试验,对其子一代幼鱼与虹鳟、棕鳟进行了体长和体质量测定。采用ITS1基因分析其遗传关系,并与巴基斯坦引进的棕鳟对比研究。结果发现F_1代体长、体质量增长快于虹鳟、棕鳟,其遗传多样性高于亚东鲑和虹鳟,略低于棕鳟,表明F1代具有一定杂种优势。此外,棕鳟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也反映出从巴基斯坦引进的发眼卵遗传背景较好,具有进一步养殖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