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猪2型圆环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鉴定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以p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以猪白介素18基因、猪2型圆环病毒内蒙古株的衣壳蛋白和复制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了pVAX1-ORF2、pVAX1-IL18-ORF2、pVAX1-ORF2-ORF1和pVAX1-IL18-ORF2-ORF1等4个重组质粒作为核酸疫苗。将这4个重组核酸质粒分别酶切鉴定后,转染BHK-21和PK-15细胞进行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核酸质粒构建正确,并能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2.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NS1基因,通过Sal Ⅰ+EcoR Ⅰ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DC315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CR鉴定及间接ELISA检测的结果证明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成功地表达了JEV的NS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所构建羊口疮病毒(OrfV)B2L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效果,本研究对pMD18T-B2L质粒进行PCR扩增,克隆B2L片段至pVAX1载体中构建pVAX1-B2L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法将pVAX1-B2L真核表达质粒转染MDBK细胞,RT-PCR和IFA法检测B2L基因在MDBK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将构建的DNA疫苗免疫KM系小鼠,采用间接ELISA、MTT和FACS法对其诱导的免疫应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VAX1-B2L真核表达质粒,并在MDBK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后,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OrfV特异性抗体;脾淋巴细胞增殖、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IL-2、IFN-γ、IL-4细胞因子均高于pVAX1组和PBS组。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羊口疮病毒B2L和F1L基因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探讨制备安全可靠羊口疮病毒核酸双基因疫苗的可行性,试验通过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B2L和F1L融合基因2对引物,应用SOE-PCR技术将B2L和F1L连接起来,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入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B2L-F1L融合基因表达质粒,再转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对真核表达质粒进行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利用SOE-PCR技术成功扩增出B2L-F1L融合基因;对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进行PCR鉴定和双酶切鉴定后,均可得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DNA片段;测序发现,真核表达质粒目的基因序列与预期设计一致。说明真核表达质粒pVAX1-B2L-F1L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猪附红细胞体信号识别颗粒54(SRP54)基因的功能,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KI3806全基因组序列(登录号为NC015153.1)中信号识别颗粒(SRP)蛋白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猪附红细胞体SRP54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后测序,并将SRP54基因与pVAXⅠ真核表达载体连接。结果表明:克隆的SRP54基因片段长1 173 bp,与GenBank中原序列同源性为97%,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Ⅰ-SRP54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为猪附红细胞体SRP54基因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1-IL-2,并对质粒进行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RT-PCR成功验证了目的基因在MDBK细胞中能够转录,同时ELISA验证目的基因在MDBK细胞中能表达.研究结果为pVAX1-IL-2作为核酸疫苗的细胞因子佐剂的应用研究提供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同时验证其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和对雏鸭的免疫保护效果,以p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OmpA,通过质粒PCR、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将鉴定后的阳性质粒pVAX1-OmpA转染至DF-1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mpA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将pVAX1-OmpA DNA免疫雏鸭,采集血清检测免疫抗体,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OmpA,两种免疫学方法均检测到ompA蛋白的特异性表达,免疫雏鸭后14、28、35、49、63 d抗体水平与灭活疫苗组差异不显著,对雏鸭的免疫保护率达到100%。结果表明,pVAX1-OmpA重组质粒免疫雏鸭后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抗体,能够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效果,可作为新型DNA疫苗的候选。  相似文献   

8.
将马动脉炎病毒大囊膜糖蛋白基因GL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GL,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是正确的,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其转染BHK-21细胞并通过问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转染的细胞表面观察到绿色荧光,证明基因得到了表达,而对照则无绿色荧光,本研究为马动脉炎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疫苗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RT—PCR一步法扩增了PrM基因的全长cDNA(558 bp),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PrM基因的扩增产物,回收目的基因后将其克隆至经同样酶切的伪狂犬病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PgG-uni中,获得了转移载体pPgG-PrM,并对其外源片段进行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报道的乙型脑炎病毒SA14强毒株和SA14-14-2疫苗株的核苷酸序列比较,PrM基因的同源性为100%。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TK^-/gG^-/LacZ^+突变株为载体构建了一株表达乙型脑炎病毒PrM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TK^-/gG^-/PrM^+,为进一步开展猪乙型脑炎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制备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线粒体蛋白(AOX)基因和微线体蛋白(TSP6)基因的DNA疫苗,评价其对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感染雏鸡的免疫保护性。根据GenBank库中AOX和TSP6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编码2个保护性抗原基因的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2个目的片段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制成核酸疫苗pVAX1-AOX和pVAX1-TSP6。将制备的核酸疫苗肌肉注射免疫雏鸡,共分为4组,pVAX1组,pVAX1-AOX组,pVAX1-TSP6组,pVAX1-AOX+pVAX1-TSP6组,2周后检测雏鸡血清IgG抗体滴度和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免疫组中鸡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细胞因子IFN-γ都有明显的升高。攻卵囊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比对照组的排卵囊量明显减少,且排卵囊时间有所缩短。表明制备的pVAX1-AOX和pVAX1-TSP6核酸疫苗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经蚊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且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猪是JEV的重要储存宿主和扩增宿主,同时也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睾丸炎。人是JEV的终末宿主,特别是儿童,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可达25%。目前,仍无有效药物治疗乙型脑炎感染,而其流行区域的扩大及其优势基因型的改变为JEV防控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以及对病毒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一些新技术新手段被应用到JEV疫苗研发中,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嵌合病毒减毒活疫苗、多表位疫苗、DNA疫苗等应运而生。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培养工艺的优化、病毒抗原的纯化、新型佐剂和耐热保护剂的应用等生产工艺的提升策略,为保障JEV疫苗的质量提供了新方向。文章简述了猪JEV疫苗的使用现状及研发进展,旨在为研制更安全、有效的猪JEV疫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日本脑炎病毒(JEV)E基因序列,设计内外2对引物.以JE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猪JEV的套式RT-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JE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228 bp的目的片段;检出JEV-RNA的灵敏度约为0.3 pg.表明所建立的套式RT-PCR方法对JE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3.
乙型脑炎重组伪狂犬病病毒TK-/gG-/NS+1的安全性及免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SA14 - 14 - 2株 )非结构蛋白 NS1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 TK- / g G- / NS 1 免疫BAL B/ c小鼠和断奶仔猪。结果表明 ,该重组病毒对 BAL B/ c小鼠和断奶仔猪是安全的 ,免疫的 BAL B/ c小鼠能抵抗伪狂犬病病毒 (PRV )强毒 (Ea株 )的致死性攻击 ,免疫的断奶仔猪能产生乙型脑炎病毒 (JEV)特异性抗体和 JEV特异性 CTL 活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PCR技术开展云南省种公猪精液中乙型脑炎病毒(JEV)感染监测,进而对阳性样品病毒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从云南省16个地州797份猪精液中检出JEV阳性样品7份,阳性率0.88%。阳性精液样品中的JEV与基因Ⅰ型毒株Pr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8.8%,与其他基因型毒株的同源性介于76.9%~89.8%之间,与疫苗毒株(基因Ⅲ型毒株,S19980008)的同源性为89.1%~89.8%。云南省种公猪精液中JEV属于基因Ⅰ型毒株,与人、猪、蚊虫基因Ⅰ型分离毒株遗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克隆表达乙脑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并以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用此方法分别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及猪圆环病毒(PCV)阳性血清各3份,以及33份健康非免疫仔猪血清和205份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的猪血清,评价NS1-ELISA方法的特异性。取54份乙脑病毒感染的猪血清进行NS1-ELISA检测,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NS1-ELISA检测的特异性为95%,敏感性达90.7%。与商品化试剂盒比较,其符合率达到96.0%。在重复性试验中,NS1-ELISA检测方法重复性较好。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感染时期NS1抗体水平的差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日本乙誓脑炎病毒NS1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乙型脑炎病毒的三种糖基化蛋白PrM、E和NS1是其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其中PrM和E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蛋白,其结构和相关疫苗研究的报道较多。NS1蛋白是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其主要参与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推测可能参与病毒组装和释放。可诱导补体依赖性溶细胞反应,不能产生中和抗体,能诱发机体在非中和性抗体存在的情况下产生保护性免疫。在接种乙脑病毒的细胞的细胞内、细胞表面及上清液中均含有大量的NS1蛋白。对小鼠接种NS1蛋白或NS1蛋白特异性抗体,均能让小鼠产生对乙脑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主要就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基因NS1及其免疫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更进一步深入研究IEV NS1基因及其相关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猪日本乙型脑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日本乙型脑炎是由黄病毒科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人与多种动物均能感染,其中猪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猪感染该病毒后引发猪的繁殖障碍,使养猪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学者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可以快速检测和诊断日本乙型脑炎的方法,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基础条件。文章对猪日本乙型脑炎检测技术,包括病毒分离鉴定方法、血清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检测猪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乙型脑炎病毒(JEV)弱毒疫苗株作为诊断抗原,对ELISA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猪乙型脑炎病毒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该法检测从江苏、安徽、山东、浙江4省部分地区收集到的1089份血样,对华东地区猪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进行初步调查。结果JEV抗体阳性率为68.2%,其中,种猪JEV抗体阳性率为82.1%,商品猪JEV抗体阳性率为62.6%。从中随机抽取135份血样与国产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比较,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2%和96.4%,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5.6%;与NS1蛋白包被建立的ELISA比较,两者的符合率为97.7%;同时,本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临床普遍使用的乳胶凝集试验结果。由此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于大规模猪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ELISA) in detecting IgG against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 swine sera and the qualitative nature of this test. The attenuated strain SA14-14-2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was inoculated into 9-day-old chicken embryos and virus was harvested, purified and suspended in 0.9% saline as JEV antigen. The control antigen was prepar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for the antigen. In the ELISA,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of antigen coated and dilution factor were selected using chi2 test. Ninety-two swine sera negative to 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 were tested by this assay and the positive threshold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indirect ELISA has high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reproducability. Simultaneous testing of 74 serum samples from nine pig farms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existing HI test and the indirect ELISA.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two assays was 85.1% (63/74)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m (p > 0.05). This ELISA test can detect 46 swine serum samples qualitatively and the titre of eight swine serum samples through endpoint dilution quantitatively within one 96-well plate.  相似文献   

20.
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蚊媒传染病,它对人类危害巨大,并且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临床上还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病,而接种乙型脑炎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疫病的流行。自乙型脑炎病毒疫苗应用以来,乙型脑炎的发病率大大下降。论文介绍了乙型脑炎疫苗的发展过程及生产工艺技术,总结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嵌合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势和不足,最后探讨了当前乙型脑炎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新型乙型脑炎疫苗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新型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为乙型脑炎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