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用PCR方法,从含有银狐生长激素mRNA的阳性重组质粒pMD18-T-IGH中亚克隆出生长激素基因,然后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通过酶切、质粒PCR和序列测定对质粒进行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银狐生长激素成熟m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GH.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猪生长激素启动子,确定其启动子核心序列和主要的顺式作用元件。[方法]根据NCBI上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了猪生长激素5’端-1 821~+61 bp的序列,并通过移步缺失的方法,获得9段长短不一的启动子序列,将其分别构建到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上。通过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大鼠垂体瘤细胞(GH3)、猪髋动脉血管内皮细胞(PIEC)和猪肾细胞(PK15)和转染后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检测这些5’末端缺失质粒在垂体及非垂体细胞中的相对转录活性。[结果]成功扩增了猪GH基因5’上游启动区1 882 bp的片段,并构建了9个pGL3-mGH promoter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证实插入报告基因载体中的启动子具有非常强的细胞特异性。[结论]猪生长激素特异性在垂体细胞中表达,其最小启动子位于-110 bp以内,启动子区-218~-110 bp和-429~-218 bp间存在正向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3.
生长抑素研究及生长抑素抑制剂半胱胺促畜禽生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抑素 (Somatostain,SS)是由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产生的,它对动物的生长激素 (GH)、甲状腺素 (T3、 T4)、胰岛素等代谢激素起抑制性调节作用。用半胱胺作为生长抑素抑制剂,能有效降低中枢及外周的生长抑素含量,提高生长激素 (GH)水平,促进动物生长。 1生长抑素的发现 生长抑素的发现是脑肠肽激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成就。 1969年, Krulich等在研究大鼠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GRF)时发现,下丘脑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释放和抑制两种成分,并设想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SPIF)的存在。 1972年, Brazau等在用羊下丘脑精制黄体生成…  相似文献   

4.
生长激素释放肽-2对猪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云贤  陈代文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848-2852
 【目的】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释放肽-2(GHRP-2)在不同处理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处理次数条件下对新生仔猪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GH)的影响。【方法】分离1~3日龄新生仔猪腺垂体细胞,贴壁培养形成单层后,分别用0、10-12、10-11、10-10、10-9、10-8、10-7、10-6、10-5 mol•L-1浓度的GHRP-2处理垂体细胞2 h;用10-6mol•L-1浓度的GHRP-2处理垂体细胞5~180 min;连续用10-6mol•L-1浓度的GHRP-2处理垂体细胞6次,每次1h。【结果】10-12~10-5 mol•L-1浓度的GHRP-2都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刺激垂体细胞分泌GH(P<0.01),10-12~10-8 mol•L-1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7~10-5组极显著高于10-12~10-8 mol•L-1(P<0.01),GHRP-2适宜浓度为10-6mol•L-1;GHRP-2能引起GH的快速分泌,在10~20 min内就可使GH的分泌达到最大;在连续处理的前3次,GHRP-2能促进GH的分泌,从第4次开始,GH的分泌出现抑制状态,并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抑制状态更强。【结论】GHRP-2能够促进垂体细胞分泌GH,但其作用效果与处理剂量、时间和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Ghrelin是一种新发现的含有28个氨基酸的生长激素释放肽,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当Ghrelin与其特异性受体(GHS-R)结合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Ghrelin具有刺激垂体前叶释放生长激素、增加食欲、调节能量代谢平衡以及促进胃酸分泌等生物学功能,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基因工程猪生长激素(r—pGH)体外复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性液组成、变性剂种类、复性方法的选择、变复性pH对r—pGH体外复性效率有较大影响,β-巯基乙醇、谷光苷肽等添加剂对r-pGH的体外复性影响不显著。提取包含体用6mol/L盐酸胍溶解,空气氧化80h后转入复性缓冲液中开始重组蛋白复性,采用透析复性法——复性缓冲液Ⅲ(0.25%NaHCO3,0.2%α-乳糖,0.2%甘露醇),pH90,透析5~6次,可较好地恢复r—pGH生物活性。复性后蛋白浓缩液进行去垂体大鼠试验,大鼠增重明显,表明得到了正确折叠的较高生物活性的r—pGH。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隆鹅生长激素基因并表达其重组蛋白质,采集生长期鹅垂体组织,并利用TRIzol快速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为c DNA。根据鹅生长激素基因编码的成熟肽序列(Gen Bank号:AY149895.2)设计1对引物,分别在上、下游引物的5'端引入Nhe I和Hind III酶切位点。经反转录扩增获得鹅生长激素基因的编码的成熟肽全序列。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将鹅生长激素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的Nhe I和Hind III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RSET-g GH并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转化的菌株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鹅生长激素蛋白质,分子量约为2.93×104。经过DEAE-650M弱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重组鹅生长激素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猪垂体前叶细胞无血清单层培养细胞分泌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生长激素(CH)的影响。[方法]24头140日龄、体重17 kg的母猪被分成高、中、低3个能量组,利用无血清单层培养垂体模型,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液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和生长激素浓度。[结果]在不同能量水平上,胰岛素对单层无血清培养垂体细胞FSH、LH及GH释放能力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高能组较高,低能组较低。[结论]首次研究了在初情期前母猪体外培养垂体细胞中添加胰岛素对垂体细胞分泌激素的影响,证实代谢激素在初情期前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水平上调节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水貂生长激素(mGH)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为大量获得水貂生长激素奠定基础。【方法】将体外合成的水貂生长激素基因插入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将重组的pPIC9K-mGH用SacI酶切后,LiC1法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GS115,经G418筛选后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并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酵母上清中水貂生长激素的表达。【结果】酵母上清中可见与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31kd)相符的条带,该条带可被水貂生长激素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结论】正确构建了水貂生长激素真核表达载体,该蛋白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0.
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适合在植物中表达,重新合成了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对其密码子进行了优化,把合成的基因构建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获得了30个转基因抗性植株。对24株PCR阳性苗进行North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其表达在不同的转基因植株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最强的植株与最弱的植株相比,二者表达量差异达到43倍。  相似文献   

11.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超强毒株VP22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EGFP基因的下游,构建EGFP-VP2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VP22。将其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RT-PCR检测VP22基因的表达。检测证实EGFP和VP22在CHO细胞中均得到了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2.
bcr-abl融合基因片段和mIL-7基因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bcr-ab l融合基因片段和m IL-7基因双表达载体pV bcr-ab l/m IL 7,转染CHO细胞,通过IFA检测bcr-ab l融合基因片段和RT-PCR检测m IL-7基因,以探讨基因的双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双表达载体pV bcr-ab l/m IL 7,并检测到bcr-ab l和m IL-7在真核细胞的暂态表达,这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 l融合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基因下游MAR在稳定转化的CHO细胞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人β-珠蛋白MAR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ATG的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盒3’端含MAR的表达载体。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化的细胞株,ELISA分析转基因的表达水平,半定量PCR分析转基因相对拷贝数。[结果]结果表明,表达盒3’端含MAR序列能使转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其基因拷贝数则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转基因下游β-珠蛋白MAR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外源基因表达量与基因拷贝数不成正比,未呈现出“拷贝数依赖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AR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克隆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Roakin株H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应用RT-PCR扩增出NDV Roakin株HN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并进行了测序鉴定和HN基因的序列分析.然后分别将NDV的HN基因和选择标记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通过PCR扩增、酶切分析和测序分析等鉴定所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RT-PCR扩增的NDV Roakin株HN序列与GenBank中标准毒株(登录号AY289000)HN序列同源性为99.8%,构建了HN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HN-D.成功构建了含有NDV Roakin株HN基因和dhf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以PHA刺激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抽提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B7-H1基因。按常规方法克隆进pEF6V5His A载体,重组质粒经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48h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72h后用Blasticid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B7-H1的细胞株。结果表明:成功地克隆小鼠B7-H1基因并构建了用于表达B7-H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基因在CHO细胞中得到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筛选出的转基因细胞稳定表达了B7-H1基因。  相似文献   

16.
运用RT-PCR方法,获得籽鹅脑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上。DNA序列分析表明,PRL cDNA全长690 bp,编码230个氨基酸残基,与皖西白鹅的碱基同源性达99.57%,氨基酸同源性达99.56%。将所得序列与表达载体pET-32 a(+)构建表达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MCP基因编码框全长序列1 392 bp,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MCP,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70 ku,与预期大小一致,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IPTG浓度,诱导温度等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确定0.5 mmol/L的IPTG于37℃的条件下诱导6 h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佳。纯化GSIVMCP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GSIV-MCP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50 00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间接荧光免疫结果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与由GSIV感染引起细胞病变的EPC细胞(GICB)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研究为建立GSIV免疫诊断方法以及为研究GSIV MCP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鸡γ-干扰素(ChIFN-γ)的免疫佐剂功能,构建ChIFN-γ与新城疫F蛋白抗原表位(NDV F2-3)的融合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以头尾相连的方式构建鸡γ-干扰素基因与NDVF2-3的pET-32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子在E.coliBL21细胞进行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表达的产物。[结果]获得了726 bpChIFN-γ与NDVF2-3融合基因,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5 000,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结论]ChIFN-γ与NDVF2-3串联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且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gapC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PCR方法扩增出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gapC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gapC,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IPTG诱导5~9 h均可获得大量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4.0 kD,介于43 kD~66.2 kD之间,与预期大小一致,说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通过优化最佳诱导条件,获得乳房链球菌gapC基因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0.5 mmol/L IPTG诱导6 h即可获得大量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确定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和制备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袁敏  邢继红  王莉  葛伟娜  郭棣  张岚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0):1772-1780
【目的】研究拟南芥开花抑制因子TFL1与2个GRFs家族成员GRF4和GRF7之间的互作关系,为进一步解析TFL1抑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cDNA作为模板,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TFL1、GRF4和GRF7,分别连接入门载体pCR8,经菌落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分别获得这3个基因的入门载体TFL1-pCR8、GRF4-pCR8和GRF7-pCR8。利用LR重组的方法将上述3个入门载体分别与目标载体pGADT7和pGBKT7重组获得酵母双杂交试验载体TFL1-BD、GRF4-AD和GRF7-AD。将TFL1-BD载体分别与GRF4-AD或GRF7-AD载体共同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于双缺(-Leu/-Trp)培养基上30℃培养2—3d直至长出酵母克隆,选取合适大小的酵母菌落转移到双缺(-Leu/-Trp)和四缺(-Leu/-Trp/-His/-Ade)缺陷培养基上,通过观察酵母菌落的生长情况判断TFL1与GRFs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LR重组的方法将上述3个入门载体分别与目标载体px-nYFP和px-cYFP重组获得TFL1-nYFP、TFL1-cYFP、GRFs-nYFP、GRFs-cYFP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载体,并分别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将转化TFL1-nYFP或TFL1-cYFP载体的农杆菌分别与转化GRFs-nYFP或GRFs-cYFP载体的农杆菌共注射烟草叶片,培养48h后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烟草细胞中YFP荧光的表达情况。通过YFP荧光信号的有无来判断TFL1与GRFs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成功克隆到拟南芥中的3个基因,分别是534bp的TFL1、888bp的GRF4和798bp的GRF7,并分别获得其入门载体(TFL1-pCR8、GRF4-pCR8和GRF7-pCR8)、酵母双杂交试验载体(TFL1-BD、GRF4-AD和GRF7-AD)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载体(TFL1-nYFP、TFL1-cYFP、GRFs-nYFP和GRFs-cYFP)。在酵母双杂交试验中,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共同转化TFL1-BD与GRFs载体的酵母菌落在双缺(-Leu/-Trp)和四缺(-Leu/-Trp/-His/-Ade)培养基上都生长较好,结果表明TFL1与GRF4、GRF7在酵母中直接相互作用。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中,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将转化TFL1-cYFP载体的农杆菌与转化GRFs-nYFP载体的农杆菌共注射烟草细胞之后均在烟草细胞核内产生较强的YFP荧光信号;与此同时,将转化TFL1-nYFP载体的农杆菌与转化GRFs-cYFP载体的农杆菌共注射烟草细胞之后同样在烟草细胞核内产生较强的YFP荧光信号。结果表明,TFL1与GRF4、GRF7在烟草中直接相互作用。【结论】拟南芥开花抑制因子TFL1与GRFs家族的2个成员GRF4和GRF7均直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