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采用Wood模型拟合长三角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体细胞评分(SCS)的变化曲线。以长三角地区10个大中型牧场中国荷斯坦牛(1~3胎)的104 368条数据为基础,利用Wood模型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SCS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1)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为标准泌乳曲线,而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中SCS变化则为倒抛物线形。2)Wood模型对产奶量的拟合度最高,各胎次均在0.98以上,其次为乳中SCS,各胎次的拟合度均在0.93以上,而各胎次的乳脂率的拟合度也均在0.92以上。3)1、2胎产奶量高峰出现时间与乳中SCS最低值出现时间相近,而乳脂率最低值出现时间相对较晚。4)1胎高峰产奶量(32.426 3 kg/d)较2、3胎低,而1胎维持高产奶量(4.98)及乳蛋白率的持续力(4.19)较2、3胎强。综合各指标可以得出,Wood模型适用于长三角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SCS变化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在泌乳性能上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收集浙江某规模化牛场2022年1-12月6 390条DHI记录,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其胎次、泌乳月和产犊季节对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32.47kg、4.35%、3.36%、2.49、5.15mg/dL,娟姗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22.02kg、6.08%、4.02%、2.79、15.28mg/dL;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泌乳月、胎次和产犊季节均对其泌乳性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与娟姗牛相比,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极显著更高(P<0.01),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则与之相反(P<0.01);夏、秋、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SCS极显著低于娟姗牛(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与荷斯坦牛相比,1胎和3胎及以上的娟姗牛体细胞评分(SCS)极显著更高(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泌乳月,与荷斯坦牛相比,娟姗牛体细胞评分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胎次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拟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2000~2007年度147头中国荷斯坦牛1~5胎次(333个)完整泌乳期记录,分析了各胎次月平均产奶量和累积产奶量的变化规律,用Wood模型对月平均产奶量泌乳曲线,用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及S型模型对累积产奶量泌乳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第1胎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上升慢,泌乳高峰低,下降也慢,而第2~5胎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上升快,泌乳高峰高,下降也快;各胎次累积产奶量泌乳曲线基本类似,第1、5胎产量低,2、3、4胎产量高;Wood模型对1~5胎次各泌乳月平均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152、0.054、0.036、0.001、0.089;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对不同胎次累计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均在0.7以上,S型模型对各胎次累计产奶量泌乳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8。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规律,本文利用Wood模型对我国南方5个大中型奶牛场2008~2010年1~3胎中国荷斯坦牛33 194条测定日乳脂率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曲线为典型的倒抛物线形,第一胎拟合度最高(0.9820),第三胎最低(0.9789)。二胎牛乳脂率最先达到最低点(第16周),而三胎乳脂率最后达到(第19周)。就最低乳脂率而言,二胎牛最大(3.54%),而三胎牛最小(3.45%)。综合各方面情况得出,Wood模型适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乳脂率变化的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变化的非遗传因素,以2008—2021年间56个牧场135 533头荷斯坦牛DHI数据为研究材料,运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场规模、胎次、产犊年份、采样年份、产犊季节和采样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9项泌乳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日产奶量随场规模、胎次(≤4胎)、产犊年份增加极显著递增,奶牛秋、冬季产犊日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乳脂率随场规模、产犊年份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泌乳高峰日随场规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随产犊年份逐年递降;高峰奶量、305 d产奶量和乳糖率在场规模>5 000头最高;乳糖率、脂蛋比和高峰奶量随产犊年份逐年上升。乳脂率和SCS逐胎上升;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1胎次乳糖率高于其他胎次(P<0.01)。春、秋、冬季产犊的奶牛脂蛋比、高峰奶量和305 d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但乳蛋白率、SCS夏季最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荷斯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拟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南方大型奶牛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5种泌乳曲线模型(Wood模型、Nelder 逆多项式模型、WIL模型、混合对数模型和Ali-Schaeffer模型)和4种时间间隔方式(天、周、旬和泌乳月),对海丰奶牛场2009-2010年度980头第1~5胎具有完整泌乳期的中国荷斯坦牛296 895次日产奶量记录进行泌乳曲线拟合,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型、时间间隔和胎次3个因素对泌乳曲线拟合度及其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模型泌乳曲线拟合度变化范围为0.839 7~0.954 1,不同模型和胎次极显著影响泌乳曲线拟合度(P<0.01),时间间隔对泌乳曲线拟合度无显著影响(P>0.05).Ali-Schaeffer模型拟合度最高,Nelder逆多项式模型拟合度最低;不论哪种泌乳曲线模型,第一胎拟合度均显著高于第三胎.不同模型、时间间隔和胎次均极显著影响参数a值(P<0.01),模型极显著影响参数b值(P<0.01),时间间隔显著影响参数b值(P<0.05).模型和胎次均极显著影响高峰产奶量和产奶高峰日(P<0.01).综合各方面情况,确定Ali-Schaeffer模型为适合于海丰奶牛场奶牛的最佳泌乳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比较Wood模型和AS模型对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探究泌乳期内产奶量的变化规律。选择中原地区两个规模化牧场374头中国荷斯坦牛2006-2018年的产奶量记录,使用NLS语句拟合其泌乳曲线并利用AIC比较拟合效果。结果表明,1、3胎AS模型的AIC值较低,2胎Wood模型的AIC值较低;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二级参数不同:1胎泌乳高峰日晚、高峰产奶量较低,但泌乳持续力强,2至4胎次泌乳高峰日早、高峰产奶量较高、泌乳持续力较弱;不同牧场间泌乳曲线二级参数也有差别。结果提示,AS模型为1、3胎最佳拟合模型,Wood模型为2胎最佳拟合模型;头胎牛和经产牛的泌乳曲线差别较大,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应分群饲养,根据各自不同的泌乳特点供给泌乳期营养。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非遗传因素对荷斯坦牛测定日乳糖率(lactose percentage,LP)的影响,并估计测定日乳糖率的遗传力及其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产奶量之间的遗传相关,试验收集了北京地区2017-2019年6个牧场11 554头荷斯坦牛的测定日生产性能记录,采用Mixed模型分析了影响测定日乳糖率的非遗传因素,基于DMU软件的DMUAI模块使用重复力模型估计了测定日乳糖率、SCS和产奶量的遗传参数,分析了测定日乳糖率的遗传趋势。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荷斯坦牛测定日乳糖率平均值为5.10%,胎次、泌乳阶段、牧场、测定年和测定季节对乳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北京地区荷斯坦牛测定日乳糖率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097,高于同群体SCS性状;重复力估计值为0.162。1994-2019年,乳糖率性状的估计育种值总体呈升高趋势。乳糖率与SCS、产奶量之间分别存在中等至低的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28。上述结果表明,在遗传水平上,乳糖率越高的个体,其产奶量越高,体细胞数越低。本研究在中国牛群中对测定日乳糖率的遗传建模分析进行了有益尝试,利用大规模数据初步揭示了测定日乳糖率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9.
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以上海某奶牛场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A293V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共检测到AA、AV和VV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4、0.323和0.043,等位基因A和V的频率分别为0.796和0.204.该位点突变对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测定日产奶量、305天校正产奶量、305天乳蛋白量和305天乳脂量以及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表明,VV基因型个体的乳蛋白率、乳脂率极显著高于AA、AV型个体(P<0.01).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遗传效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的泌乳特征,本研究用Wood和Cubic函数构建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以2008—2016年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的DHI数据为基础,构建产奶量(DMY)及乳成分(乳脂率MFP、乳蛋白率MPP、体细胞数SCC、乳糖率MLP和乳干物质率MMP)随泌乳周数(DIW)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胎次间DMY、MFP、MPP、MLP和MSP的泌乳曲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Wood能较好地拟合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1~4胎次的泌乳曲线(R2依次为0.84、0.75、0.47和0.64),Cubic能较好地拟合MPP的曲线(R2依次为0.91、0.68、0.71和0.7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奶槽车奶槽清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利有效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保证运输过程中的鲜奶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为进一步了解羊乳、牛乳和人乳3 种乳样蛋白质相关信息,对其基本成分进行测定,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所含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羊乳和牛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人乳,人乳的脂肪和乳糖含量较高;3 种乳中共鉴定出3 370 种蛋白质,乳中蛋白质的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和代谢过程,细胞定位主要分布在腔体和细胞器上,分子功能表现为结合功能和催化活性;KEGG通路在3 种乳中富集程度和种类有明显差异,共有的高富集通路为蛋白质在内质网的加工过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共有蛋白质(307 种)主要集中在碳代谢、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共收集10316条DHI记录并分析了奶牛胎次和泌乳天数对牛奶尿素氮(MUN)含量的影响以及MUN值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各胎次间MUN值有差异.泌乳天数在90~120d时,MUN值最高;在90~120d以前,MUN值随泌乳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在90~120d以后,MUN值大体上随泌乳天数的增加而降低.MUN值和4%标准乳产量(FCM)之间呈二次曲线相关(Y=-0.002X2+0.133X+16.88,R=0.963,P<0.001),FCM在33.3kg/d时MUN值最大;MUN值和乳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相关(Y=-0.933X2+5.862X+10.01,R=0.819,P=0.012),乳蛋白含量在3.14%时,MUN值最大:MUN值随乳脂含量的升高而降低(Y=-0.249X2+0.827X+19.59,R=0.974,P<0.001);MUN值随体细胞数的增加而增加(Y=0.001X+18.94,R=0.838,P=0.0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浊度法来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螯合盐对不同热处理的牛乳处理后显示出不同的浊度,根据这一特性筛选出可以较好区分原料乳、巴氏乳及UHT乳的螯合盐,该检测方法的原理为螯合盐主要通过螯合了牛乳中的钙、对酪蛋白胶粒进行了分散,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螯合盐和钙的复合物,改变了酪蛋白的特性。结果显示柠檬酸盐(柠檬酸三钠、柠檬酸铵)和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可以很好将牛乳中的酪蛋白胶粒进行分散,分散后的胶体溶液呈现出可以定量测量的浊度,但柠檬酸三钠对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分散后浊度的区分最为明显,D600 nm值在0~0.15之间为原料乳,0.20~0.50之间为巴氏乳,0.60~1.00之间为UHT乳。浊度法可以快速的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且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成分和奶中物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冰点的影响 ,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的 2 8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 ,对其中 5 1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和 2 5头健康奶牛的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乳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查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 75 %。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 ,平均减少 2 .75kg/d ;乳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5 ) ;总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1) ;而乳干物质、总蛋白质、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及乳密度、乳冰点与健康奶牛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奶牛泌乳基因组学研究快速发展,在奶牛营养基因组学领域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已确定STA T5、mTOR、SREBP等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正向调控关键基因及SOCS3、GSK3Beta等负向调控基因,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更多的泌乳关键基因尚待挖掘以阐明乳品质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8.
学生奶原料乳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蕊  高翔 《中国乳业》2003,(1):38-41
概述了我国奶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目前学生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学生奶原料乳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污染来源和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阐述了学生奶原料乳质量检测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拜益生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作用及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0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10组,每组10头,其中5组为实验组,5组为对照组。从产前7d开始至产后60d,实验组每天每头牛添加拜益生40g,其余饲养管理与对照组完全一致。每15d测定一次产奶量,每个月测定一次DHI。[结果]表明:实验组日均产奶量与对照组比较,提高1.84~2.28kg/头.d-1,差异显著(P0.05);产后第30d,实验组牛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4%、0.37%,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总固体率提高0.83%,体细胞数降低15.64万/mL,差异均显著(P0.05);产后第60d,实验组牛奶的乳脂率提高0.27%,体细胞数降低16.79万/mL,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率和总固体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显著。[结论]拜益生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牛奶品质和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牛奶和豆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我国政府先后推出了“大豆行动计划”和“学生饮用奶计划”。牛奶和豆奶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但是在向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推荐时究竟应以何者为主,这两种“奶”之间有什么区别,却是应该讲清楚的问题,本文收集有关资料对此作简要说明。1原料和加工工艺的区别 牛奶是母牛乳房中分泌的乳汁,是一种纯天然的。供犊牛饮用的食品;豆奶则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制浆,添加各种营养强化剂、赋香剂、稳定剂等加工调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大豆制品。在普通消毒牛奶的生产工艺中,只包括验收、过滤(净化)、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