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液相阻断ELISA用于检测家畜血清中的口蹄疫(FMD)抗体,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但因耗时较长,操作步骤繁多,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发生偏差或试验失败,因此必须谨慎操作。1样品或试剂的保存和使用全血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清避免溶血,3500~4000 rpm离心5~10 min,血清0~4℃条件下可保存5 d,如采用-15~-20℃冷冻保存则更好。冷冻保存血清样品需在4~8℃条件下解冻,再平衡至室温,稀释前需充分混匀。口蹄疫O型病毒抗原-20℃保存,其余试剂盒  相似文献   

2.
保存好各个世代家禽血样和基因组DNA对于研究家禽各世代变化规律以及更好地监测家禽保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分别抽取-20℃保存0.5年、1年、3年、5年、7年、8年和10年的狼山鸡全血基因组DNA样品,以及-70℃保存8年的狼山鸡DNA样品,采用核酸电泳和PCR检测,比较不同年份和不同温度保存DNA的效果。结果表明:DNA样品随着-20℃保存时间的延长,DNA越容易降解。-20℃保存10年的狼山鸡DNA降解率很高,条带模糊;-20℃保存8年和7年的DNA,降解也较严重;-20℃保存5年的狼山鸡DNA总体完好,条带相对清晰;-20℃保存3年、1年和0.5年的狼山鸡DNA条带清晰鲜明。-70℃保存8年的DNA条带清晰,无降解现象。降解的DNA浓度普遍显著低于不降解的DNA。DNA纯度均在1.8~1.9之间。降解和不降解的DNA用鸡内参引物PCR检测,均出现条带,说明DNA的部分降解不影响一般的PCR检测试验。本研究结果表明:-20℃保存5年以内DNA保存效果尚可,如果长期(5年以上)保存DNA,需-70℃超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3.
1 材料和方法 1.1 血清 采集某猪场保育猪、育肥猪、母猪、种公猪血样96份,并分离血清,-20℃保存待检. 1.2试剂 口蹄疫O型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猪蓝耳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伪狂犬病毒gB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伪狂犬病毒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是对禽类进行禽流感疫苗抗体水平的监测,广泛使用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的优点是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并在短时间内报告禽类血样的禽流感抗体滴度水平.但是该试验的结果受操作技术影响很大,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 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1样品的采集气温在23℃以上时,采集完的活禽血样在2h内就可以析出清亮的血清.在气温10℃左右的时候,采集完的活禽血样血清很难自然析出,最好立即将采集针筒放入37℃培养箱中孵育2h,可见血清析出. 1.2待检血清的处理一般情况下,5d内测定的血清样品可放置于4℃冰箱内冷藏,样品待见超过一周的,需放入冰柜冰冻保存.  相似文献   

5.
笔者将采集的羊血清样品分成2份,一份样品在-20±2℃冷冻保存3 d,另一份血清样品保存在-20±2℃环境中保存524 d,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定量检测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效价,对2次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2次抗体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猪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试验采集6头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液,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并分析了采血量、冷藏保存时间、冷冻温度对猪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血量较大(3 mL左右)时血常规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更差;血样采集后在4℃保存4 h内测定对血常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8 h以后测定对白细胞指标有显著影响;-20℃、-40℃、-80℃冷冻后测定血常规均会对大多数指标有极显著影响;液氮冷冻30 min对猪血液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总数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测定猪血常规应采集较少量(1 mL左右)血液于4℃保存并于4 h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便于常规PCR技术在鸡性别鉴定上的推广和应用,本研究以成年家鸡全血为模板,应用常规PCR反应缓冲液和Tap DNA聚合酶直接进行PCR扩增,对50 μL PCR反应体系中的血样(0.05~4.0 μL)和Tap DNA聚合酶的使用量(0.05~1.5 μL),以及循环次数(30~40)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血样的抗凝剂和保存温度进行了探讨,并对62只1日龄雏鸡、80枚12日龄和80枚16日龄鸡胚的血样直接PCR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表明,采集血样时可以使用ACD、肝素或EDTA作为抗凝剂,血样可以在4、-20或-80 ℃至少保存3个月;使用0.1 μL全血就能完成雏鸡和鸡胚性别鉴定,全血PCR鉴定性别与性腺性别的符合度为100%。与常规PCR相比,全血PCR节约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交叉污染可能。  相似文献   

8.
以-20℃保存10年的仙居鸡血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保存介质(乙醇和裂解液)对基因组DNA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更适合的保存介质长期保存血样。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裂解液保存10年的家禽血样中提取的DNA条带清晰,没有降解现象;75%乙醇保存10年的血样中提取的DNA条带有弥散拖尾现象,DNA降解严重。两种不同介质保存的血样提取的DNA的OD_(260)/OD_(280)值在1.8~1.9之间,纯度均较高,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裂解液保存的血样提取的DNA浓度极显著高于75%乙醇保存的血样提取的DNA浓度(P0.01)。说明75%乙醇保存的血样可以常温保存一段时间,适合长途运输,但不太适合长期-20℃冷冻保存血样;裂解液保存的血样更适合较长时间-20℃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冻干剂、咀嚼剂和喷剂三种剂型的rAd5-ΔE1/E3-CGS狂犬病口服疫苗在运输、保存、反复冻融及不同温度下投放时疫苗效价的消减规律,将三种剂型的疫苗经过2~8℃运输48 h,重新入库的疫苗分别-20℃保存1年和反复冻融5次,再将冻融后疫苗分别于2~8℃保存4个月、15℃放置1个月、25℃放置1周和37℃放置3 d,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疫苗效价(lgTCID50/头份)。结果显示,三种口服疫苗经过2~8℃运输48 h后,效价分别下降至6.25、5.75和6.25,再经过-20℃保存1年和反复冻融5次后效价分别下降至5.67、5.33、5.33和5.33、5.00、5.67。在2~8℃保存4个月后,三种剂型口服疫苗效价均能达到5.00以上;在15℃放置1个月、25℃放置1周以及在37℃放置3 d后,疫苗效价最低分别为3.75、2.50和1.00。研究表明,三种剂型口服疫苗在冷链运输、冷冻保存、反复冻融和低温环境释放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常温环境对咀嚼剂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高温环境会严重降低口服疫苗效价,建议在气温不高于15℃条件下进行rAd5-ΔE1/E3-C...  相似文献   

10.
在非洲猪瘟检测时,猪抗凝全血样品在经过水浴灭活后有时会产生凝胶,影响实验的开展。从保存时间及保存温度两个方面对380份猪抗凝全血样品的检测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样品保存于零度及以下环境和水浴灭活过程会对凝胶的产生有显著影响。经初步分析,原因可能是样品保存于零度及以下环境时,红细胞因凝固而细胞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并在随后的60℃30min水浴灭活过程中产生变性,导致凝胶产生。在工作中,采集全血样品后应尽快进行血清分离,在未分离血清前应避免把样品放置于零度及以下环境保存,避免凝胶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粪便保存不同时间对球虫卵囊成熟力的影响,本实验将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在-20℃、4℃、20℃、28℃分别保存0 h、24 h、48 h、72 h,通过观察卵囊的孢子化率确定最佳保存条件。结果表明:相同保存温度条件下,保存0 h、24 h、48 h、72 h的E.tenella早熟耐药株卵囊的孢子化率依次降低。-20℃和28℃时孢子化率均未达到80%;在4℃时粪便保存24 h的孢子化率达到80%以上,保存48h及以上时孢子化率极显著(P0.01)低于保存24 h的孢子化率;在20℃时的孢子化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1血清学样品采集血清学样品主要包括全血样品、抗凝血样品以及血清样品。1.1全血样品采集全血样品主要用于分离制备血清并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常用来评价免疫效果。采集全血样品前要了解畜禽健康状况及免疫状况,一般怀孕、发病畜禽不予采样,畜禽免疫2~3周后方可采样。采样要严格遵守《动物疫病采样技术规范》(DB51/T 949-2018),按照适时、典型、无菌、适量和生物统计的原则进行采样。用于抗体检测的全血样品,一般家畜采集5~6 mL,家禽采集3~5 mL。用于病原学检测的全血样品,采集量可适当减少一些。  相似文献   

13.
生鲜牛乳中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牛乳房内直接采样进行检测,并对生鲜乳中产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采用不同浓度的菌悬液作为样品,用杯碟法进行检测。将这些菌悬液于4℃放置48h后再进行检测,并对部分阳性和阴性样品于4℃放置48h后再进行检测,从而证明生鲜牛乳中内源性酶的存在,并对内源性酶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立并优化一种简单、快速、灵敏、高选择性的HPLC方法测定犬血浆中特比萘芬血药浓度,并考察方法的稳定性。特比萘芬血浆样品经提取剂乙腈-异丙醇(用磷酸调p H至3.0)(40:60,V/V)液-液萃取后,提取液经40℃氮气吹干,用流动相复溶后离心过滤,取上清液20μL进样分析,对血样处理后及标准溶液保存不同时间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色谱柱Agilent 5 HC-C18(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59:41,V/V);流速0.8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223 nm;柱温35℃。色谱峰分离良好,无干扰。特比萘芬最低检测浓度为0.01μg/m L,线性范围是0.02~5μg/m L,相关回归方程:y=356.28x-2.0311(r2=0.99989)。低、中、高血浆质控样品日内RSD均小于5%,日间RSD均小于7%,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8.9%,100.4%,102.1%。血样处理后8 h内样品能保持较好稳定性,血样处理后3次循环冻融能保持较好稳定性。血样处理后于-20℃条件下冻存能够保持稳定2个月,标准溶液有效保存期同样为2个月。本研究建立的特比萘芬血样浓度测定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候选化合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实验室建立的禽白血病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与商品化ELISA方法的符合情况,试验从北京市某种鸡场挑选疑似禽白血病的蛋鸡13只,分别采集蛋清、血清、全血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利用基因芯片方法和商品化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全血和泄殖腔棉拭子的阳性率均为69.23%;ELISA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为23.08%。说明利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全血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泡沫箱的保温效果及运输时长对血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份免疫羊血清样品,放置于模拟4℃、25℃和37℃等外界环境温度内,在不同时段测定泡沫箱内温度,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羊血清样品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结果 显示外界温度为4℃时,泡沫箱内温度会维持在6℃以下;外界温度为25℃时,在2...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制备了禽白血病病毒抗原检测能力比对样品。禽白血病病毒(ALV)经56℃1h灭活后,采用商品化试剂盒进行初步定值,并用DMEM稀释制备出强、弱阳性和阴性样品,分装后保存。采用ELISA方法进行比对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发送32个实验室进行测试,所有参试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符合定值范围。结果显示制备的比对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满足检测能力验证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粪便保存不同时间对球虫卵囊成熟力的影响,本实验将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在.20℃、4℃、20℃、28℃分别保存0h、24h、48h、72h,通过观察卵囊的孢子化率确定最佳保存条件。结果表明:相同保存温度条件下,保存0h、24h、48h、72h的E.tenella早熟耐药株卵囊的孢子化率依次降低。-20℃和28℃时孢子化率均未达到80%;在4℃时粪便保存24h的孢子化率达到80%以上,保存48h及以上时孢子化率极显著(P〈0.01)低于保存24h的孢子化率;在20℃时的孢子化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准确的血凝(HA)试验结果,采用新城疫诊断技术(GB/T 16550-2008)中HA试验规范操作方法,检测抗凝血存放的容器、4℃条件下1%红细胞悬液的保存时间、LaSota保存温度和冻融次数、稀释液的种类等对HA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5 mL抗凝血在100 mL烧杯内于4℃存放120 h、1%红细胞悬液在4℃保存24 h、LaSota尿囊液在4℃条件下存放72 h、冻融不超过2次,HA结果均稳定无变化,PBS的缓冲能力比0.9%氯化钠强,此外在含有2%葡萄糖的0.75%氯化钠溶液作为稀释液时,可在48 h内维持HA效价均稳定无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液氮保存下鸡冷冻精液的异地运输难题,研究对北京油鸡冷冻精液在干冰(-79℃)中进行短期保存,分别保存0 h(对照组)、12 h、24 h、48 h和72 h,以模拟冷冻精液在干冰中的短期运输,并测定干冰不同保存时间的鸡冷冻精液精子质量和受精能力。结果显示:干冰保存后北京油鸡冷冻精液的精子活力、存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和受精率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干冰保存时间的增加,精子质量和受精能力逐渐下降。研究表明,干冰作为冷源对鸡冷冻精液的精子质量有较大的损害作用,使用干冰难以实现对鸡冷冻精液的有效短期保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