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979年到1983对弯曲杆菌的检查曾从腹泻病人检出111株、牛29株、家禽46株和野鸟59株,均为空肠弯曲杆菌;另检出结肠弯曲杆菌人18株与猪54株。以这些菌株作了对9种抗菌物质的药敏试验结果:人的空肠弯曲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分子分型和毒力研究,了解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在禽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携带的主要致病因子。[方法] 对从家禽养殖场、屠宰场等采集的720份泄殖腔拭子和禽肉表面拭子样品分离的311株空肠弯曲杆菌进行ERIC-PCR分型和16种毒力因子检测。[结果] 禽源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率为43.19%;肉鸡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沿生产链传播,且有优势菌株型;90%以上分离菌株携带11种毒力基因。[结论] 肉鸡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存在水平传播现象,且没有外源性污染;16种毒力基因中,14种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均在50%以上。加强禽源空肠弯曲菌的监测是控制空肠弯曲菌的前提,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主要的储存宿主是家禽。据研究空肠弯曲杆菌主要定植于肉仔鸡的盲肠。从7个鸡群采集20份样本来检测弯曲杆菌,结果表明,平均发病率为65%。本试验还研究了48株空肠弯曲菌对INT~407细胞的黏附力和入侵力。用检测庆大霉素抗性的INT-407细胞对从盲肠内容物分离的48株空肠弯曲菌进行分析,盲肠分离菌株呈现出广泛的黏附力和入侵力,且菌株间的黏附力和入侵力呈显著相关(P〈0.01)。用PCR方法检测到空肠弯曲杆菌的毒力相关基因dnaJ、cadF、pldA、ciaB,检出率分别为100%、76%、31%、41%,  相似文献   

4.
了解库尔勒市牛源空肠弯曲菌流行及耐药性状况,为空肠弯曲菌的防控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培养并结合PCR法对新疆库尔勒市及其周边牛养殖场采集的787份肛拭子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牛源空肠弯曲菌分离株进行10类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到空肠弯曲菌38株,总分离率为4.83%(38/787); 38株空肠弯曲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均达80%以上;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为0。研究表明,库尔勒市存在牛源空肠弯曲菌的流行隐患,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且耐药谱具有多样性,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4A7,9D6、9C2、11A1、11D4)。在5株杂交瘤分泌的McAb中,有4株(4A7、9D6、11A1、11D4)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对其中4A7、9D6两株分泌的McAb进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其与CA中大约为7.7×104u的蛋白移行带出现特异反应;一株(9C2)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对杂交瘤细胞的核型分析表明,其染色体数在93-108之间。体外传代4个月,仍保持稳定分泌抗体的特性。这种McAb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除与幽门弯曲菌出现弱阳性反应外,与参试的其它31种非弯曲菌属的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516株空肠弯曲菌的鉴定表明,制备的McAb与现有空肠弯曲菌均出现阳性反应,与常规鉴定法的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鸡源弯曲菌分离株中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现状,探讨毒力基因的存在与耐药性的关系,本试验通过PCR方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禽类养殖场分离的96株弯曲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计算关联系数(Cramer’s V)后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弯曲菌分离株中携带率位于前3名的毒力基因是sodB、cheY、fur(99.0%、96.9%、96.9%),ciaB、virB11的携带率均为0;空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cdtA-cdtB-cdtC-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毒力基因谱型多于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分离株耐药率位于前3名的抗菌药均为萘啶酸(88.2%、93.5%)、四环素(85.2%、90.3%)和环丙沙星(73.5%、87.0%);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泰利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水平高于空肠弯曲菌。红霉素与cdtC基因,阿奇霉素与cdtA、cdtB基因,环丙沙...  相似文献   

7.
弯曲杆菌腹泻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空肠弯曲杆菌可以引起家畜流产、不孕、乳房炎、幼畜腹泻和家禽肝炎。自然界中,空肠弯曲杆菌广泛存在,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畜禽由于携带此菌而导致的乳、肉等动物性食品污染是人类感染空肠弯曲杆菌的主要原因。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标抗体染色法检定空肠弯曲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轻度着染外(可以从形态学上排除),对沙门氏菌等9种杂菌均不发生非特异性染色反应;用以检查空肠弯曲菌纯培养物,敏感性可达400万个菌/ml。对同时接种10个空肠弯曲菌和1亿个杂菌的30h选择性增菌肉汤培养物,酶染色法可准确地检出,而且不受杂菌的干扰。检查47份鸡粪便标本和38株猪源空肠弯曲菌,其结果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相同。建立的检定空肠弯曲菌的酶标抗体染色法可在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性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地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海家禽批发市场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样品,分离到47株空肠弯曲杆菌,从上海屠宰场采集猪盲肠内容物样品,分离到99株空肠弯曲杆菌,分别测定分析了这些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 通过对不同产地鸡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状况比较结果显示,江苏南通、江苏海门和浙江金华分离到的鸡源空肠弯曲杆菌对9种抗生素(见表1)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100%。江苏海门、上海崇明和浙江温岭、金华等地的菌株分别对克林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显示了高耐药性,分别达到90%、100%;通过对不同产地猪源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状况比较结果显示,山东莘县分离到的猪源空肠弯曲杆菌对9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0%以上。河南孟津和安徽淮北分离到的猪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除头孢拉定之外的8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100%。结果显示动物源性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肉鸡弯曲菌的带菌现状,比较2种基础培养基对于粪便标本弯曲菌检出差异,获得菌株菌型特征。本研究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共300份肉鸡泄殖腔拭子,分别应用Columbia、Karmali 2种基础培养基,采用滤膜过滤法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结合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方法对疑似菌落进行弯曲菌菌种鉴定;选择60株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0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1.33%(154/300)。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40%(120/300)和14.67%(44/300),空、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0/300)。检测标本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率显著大于结肠弯曲菌(P0.01)。应用Columbia、Karmali培养基对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125/300)、42.67%(128/300),2种基础培养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培养基的补充使用样本的检出率增加了15%(45/300)。本次滤膜过滤法同时获得相同培养条件下标本中其他细菌3种,分别为:Cellulosimicrobiumsp.、Microbacteriumsp.、Helicobacter brante,共45株。60株空肠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39个带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肉鸡中弯曲菌的携带情况较为严重,相同鸡场及不同鸡场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呈多样性特征。滤膜过滤法能够有效检测家禽肛拭子标本中弯曲菌,缩减了因使用选择性抗生素添加剂的成本。本研究没有检出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外的其他弯曲菌菌种。  相似文献   

11.
旨在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鸡源与猪源弯曲菌的耐药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从江苏省25个规模养殖场采集250份粪便样品进行弯曲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PCR方法扩增弯曲菌8种与致病力相关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93株弯曲菌,包括空肠弯曲菌45株,结肠弯曲菌48株;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80.0%)、四环素(71.1%)和环丙沙星(66.7%)的耐药率较高,而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87.5%)、萘啶酸(79.2%)和阿奇霉素(72.9%)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分离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率达67.7%;8个毒力基因在弯曲菌分离株中的携带率不同,cdtBcadF携带率为100%,htrB为97.8%,clpP为76.3%,csrA为18.3%,wlaN为5.4%,cstⅡ为2.2%,cgtB为0%。结果提示,江苏省畜禽养殖场弯曲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毒力相关基因在弯曲菌中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四川地区禽源空肠弯曲菌流行菌株的感染情况及其Che W基因的变异特点,本研究于四川地区采集禽源盲肠及内容物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并纯化培养,将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株的Che W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选取Gen Bank中登录的10株国内外空肠弯曲菌菌株与分离株进行Che W基因的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经纯化培养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后出现无溶血现象的菌落;革兰染色为阴性;生化代谢类型较稳定且与相关报道一致;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空肠弯曲菌(NCTC11168、YQ2210)等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15株分离菌株的Che W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所选参考株一致性为98.68%,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一致性在98.9%以上。其中鹌鹑源分离株CJ-1、CJ-2、CJ-4、CJ-13、CJ-14在第22位和161位均出现单个碱基的置换为A→G。本实验中分离菌株均为空肠弯曲菌且分离菌株之间Che W基因保守性强,遗传变异动态性较弱。本研究为空肠弯曲菌遗传变异方面的相关动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中空肠弯曲菌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共采集泄殖腔标本80份,采用国标法,并用API Campy System进行了生化与分类鉴定,结合弯曲菌多重PCR检测方法,共检出弯曲菌17株,阳性率为21.67%,其中空肠弯曲菌10株。结果表明,丹顶鹤弯曲菌的感染与年龄有关,未成年丹顶鹤弯曲菌阳性率极显著地高于成年丹顶鹤;同时对部分菌株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杆菌是家禽的共生菌,对禽产品污染严重,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其传播途径特殊,目前还无法通过管理措施和抗生素治疗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以美国科宝育种公司纯系肉鸡A系和B系为试验素材,经人工感染空肠弯曲杆菌后,分别通过SNP分析、CNV分析以及转录组分析等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宿主免疫反应对空肠弯曲杆菌的影响,为探索通过抗病遗传育种的方法改善家禽对该菌的抗感染积累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多重PCR反应(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嗜热弯曲菌属的16S rRNA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和编码结肠弯曲菌的cdt真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鉴别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m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87 bp、159 bp和173 bp.采用22株细菌验证了该mPCR具有特异性.mPCR检测的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空肠弯曲菌10pg/μL、结肠弯曲菌1 pg/μL;在人工模拟污染样品起始污染浓度为1.5个/mL时,42℃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4 h即可被检出.在随机采集的172份冷冻鸡肉类样品中,检出了18份样品为空肠弯曲菌阳性,7份样品为结肠弯曲菌阳性.本研究建立的m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广东部分地区不同品种家禽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多重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广东地区鸡、鸭和鹅空肠弯曲杆菌的带菌率分别为7.93%、2.46%和4.16%。从分离株中选取10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雏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腹泻便血,肝脏出现白色坏死灶,盲肠充血、膨大充满气泡和红色内容物。  相似文献   

17.
弯曲杆菌病已充分证明可危害肉食、海产食品和家禽产品的消费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肠弯曲杆菌造成的散发感染,70%都和食用未熟透的禽肉有关。空肠弯曲杆菌可引起人类的小肠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虽然不能垂直传播,但却可通过污染的垫料而污染鸡蛋,该菌可在垫料上存活两星期之久.污染的食用蛋可能是人类感染的一个来源,对这一  相似文献   

18.
部分省市鸡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3132份鸡肛门棉拭样品中,检测出583份空肠弯曲菌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18.61%;48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1.53%。鸡饲养环境样品217份,6份空肠弯曲菌阳性,阳性率2.76%。不同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3.3%、结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4%。30个鸡群中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86.67%,结肠弯曲菌阳性率43.33%。本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从试验用雪貂分离到一株弯曲杆菌,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离株经空肠弯曲杆菌VS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为阳性,测序结果显示与空肠弯曲杆菌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物学特性和PCR结果确定所分离菌株为空肠弯曲杆菌,该菌的分离鉴定为雪貂微生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集约化肉鸡场空肠弯曲杆菌流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1 981份样品中,JM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6.48%~7.48%,JZ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9.45%~9.91%,JN地区的肉鸡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14.6%~16.9%。17种抗菌药中,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菌分离株高度敏感的是:阿米卡星(86.1%)、链霉素(91.7%)、庆大霉素(94.4%)、卡那霉素(83.3%)、阿奇霉素(86.1%)、头孢噻肟(83.3%),另外有3种抗菌药对肉鸡空肠弯曲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分别是红霉素(61.1%)、氨苄西林(78.8%)、青霉素(69.4%),其它临床常用抗菌药对36株肉鸡空肠弯曲杆菌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JM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0耐,JZ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8耐至12耐,JN地区空肠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谱为7耐至11耐。研究结果证明,不同地区肉鸡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和耐药状况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