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内研究了高温环境条件时标准化猪舍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60头仔猪分为两组,分别饲养于标准化猪舍与普通猪舍中,于第1、2、4、7、10、15天14:00点采血,分别对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3(3,5,3’-三碘甲酰原氨酸)、T4(3,5,3’,5’-四碘甲酰原氨酸)、INS(胰岛素)、COR(皮质醇)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标准化猪舍仔猪和普通猪舍仔猪血液ALT、AST、ALP、LDH均有升高趋势,但标准化猪舍组显著低于普通猪舍组;标准化猪舍组CK明显低于普通猪舍组;普通猪舍组仔猪血液中Ca2+、P在第15天有下降趋势,k+第2天有下降趋势,但在整个试验期与标准化猪舍组比较都无显著差异;Mg2+、C1在整个试验过程变化未出现变化规律;普通猪舍猪血液中T4在第10天和第15天与标准化组差异极显著;普通猪舍组中仔猪血液中COR有明显变化,第1天普通猪舍组与标准化猪舍组相比试验猪血浆中COR有上升趋势,以后逐步下降并低于标准化猪舍组.标准化猪舍组与普通猪舍组相比日采食量提高10.2%,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提高38.1%(P<0.01),料重比下降20.2%(P<0.01).与普通猪舍相比,标准化猪舍能减轻高温环境对肌肉,肝细胞的损伤;普通猪舍中仔猪血液中Ca2+,P有下降趋势,K+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标准化猪舍减轻高温对肾上腺皮质的损伤;标准化猪舍组提高了饲料转化率,说明标准化猪舍与普通猪舍相比可以减少高温环境对猪的负面影响,提高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料重比,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养猪就是在集约化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生产(详细阐述请参考吕国邦主编的《标准化技术手册》(陕西正大有限公司,2004年6月-7009年8月版)。在标准化养猪中,要对猪舍环境进行人工控制,给猪只一个最适宜生长发育和最大发挥母猪生产繁殖潜力的环境非常重要。标准化养猪要求猪舍采取封闭式建筑,猪舍安装风机,定时控制通风换气,水帘降温,使猪舍内空气、湿度和温度最适合猪只需求,人为控制养猪环境。标准化养猪中从圈舍设计到开始饲养,风机的选择和使用非常重要,本文重点介绍标准化猪舍风机选择原理及通风程序的设计和光照,以供养殖场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阳光猪舍经过几年来配套技术的推广,尤其是在炎热夏季通过阳光猪舍的硬件设施综合调节,结合母猪标准化饲养技术,细化母猪空怀期、妊娠期、泌乳期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提高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养猪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生猪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以及提高养猪效益的措施,包括科学建造猪舍、合理选择猪种及饲养方式、科学饲喂、做好日常管理、加强疫病防治、适时出栏等内容,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襄樊市襄阳区是湖北省畜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区畜禽养殖小区、标准化生猪养殖模式、养牛模式和养羊模式得到了突破性发展。2008年襄阳区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42.5万头、14.6万头、30.6万只和1 740.4万只,畜牧业总产值30.3亿元,建有标准化"150"猪舍197栋,"500"猪舍49栋,  相似文献   

8.
冬季影响猪只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猪舍模式。传统的大棚式养猪采用开放或半开放的猪舍,冬天不利于保温,没有环境控制,生产效益不高;标准化养猪采用全封闭式饲养猪舍,四周墙体房顶地面采用保温材料,强调环境控制,猪只在最适宜的环境中可舒适生活,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舍环境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对猪舍环境、猪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0头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对照组为传统的水泥地面猪舍养殖模式,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10%杆菌肽锌20mg/kg与10%硫酸粘杆茵素20mg/kg;试验组为发酵床猪舍养殖,试验日粮为基础日粮+O.1%日本酵素.测试指标为猪舍温度、相对湿度、悬浮颗粒浓度、氨气浓度、猪料肉比、平均日增重及血清IgA、IgM、IgG浓度.试验时间106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猪舍温度(P<0.05),极显著降低了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P<0.01),对猪舍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血清IgA、IgG浓度(P<0.05),对血清IgM浓度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优于水泥地面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微新闻     
正温氏垫资5000万支持养殖户猪舍建设9月6日,温氏集团下发了《关于开展集团垫资推动养户猪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设立5000万元养户猪舍建设专项资金,以免息垫资的形式用于新养猪户标准化猪舍的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1.
在生猪养殖中,决定其生产性能的不仅品种自身遗传因素,还取决于周围生长环境条件。猪舍作为猪生长、活动及生产的主要场所,养殖户应进一步加强对猪舍的科学合理标准化设计。该文对肉猪舍的设计及环境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生猪养殖大户及养殖专业和重点户的猪舍设计提供帮助。通过标准化设计,推动云南省陇川县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于2007年春、冬两季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内及校外实习种猪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育肥猪舍,对其主要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为本场以及辽宁地区猪舍设计提供依据.测定结果表明:春季封闭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7.52 ℃,日光温室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5.13 ℃;冬季封闭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5.40 ℃,日光温室猪舍内平均温度为12.00 ℃.春季封闭猪舍内相对湿度为58.16%,日光温室猪舍内相对湿度为53.05%;冬季封闭猪舍内相对湿度为71.77%,日光温室猪舍内相对湿度为65.22%.封闭猪舍和日光温室猪舍的氨气浓度都在环境标准的允许范围内,但日光温室猪舍内氨气浓度高于封闭猪舍.  相似文献   

13.
传统集约化的养猪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而标准化养猪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猪模式,其中标准化猪舍的建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以标准化猪舍的建设为重点,对具体的建设措施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以期促进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猪舍氨气的去除效果及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选取1栋猪舍(NO.1)开展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另选用1栋猪舍(NO.2)的育肥猪作为试验组,猪只基础日粮中添加5‰的益唯康和2.5%的瑞尔康,同时,采用喷洒和泼洒的方式,利用瑞尔加喷洒液对猪只体表和猪舍内各区域进行除臭,试验周期60 d;对照组猪舍(NO.3)中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猪粪及猪舍内区域不用除臭剂进行处理,试验周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天试验组猪舍的氨气浓度降至5.6 mg/kg,去除率达到70.05%;试验期间试验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79%,日耗料量增加了4.45%,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个百分点,但料肉比降低了15.83%。综上提示,饲喂和喷洒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去除猪舍氨气,并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正>阳光猪舍是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猪舍环境,给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提高猪肉品质,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阳光猪舍有大棚式、封闭式等几种建筑方法,彰武县引入了新的阳光猪舍建造法为可移动的阳光猪舍也称组装式阳光猪舍。华鹰种猪场就是组装式阳光猪舍的示范场。猪场位于大四家子镇宫家村,原有猪舍2 200平方米,存栏母猪360头。在彰武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的宣  相似文献   

16.
1标准化猪场的选址和建设 1.1场地选择 场地要地势高燥,平坦、向阳;水源充足、电力方便;便于管理,交通相对方便;有利于粪污处理及疫病防治。尽量与居住用房分开。 1.2猪舍建筑  相似文献   

17.
不科学的猪舍设计是造成猪群病死率高、 环境污染严重和劳动效率低下这三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环保健康型育肥猪舍则是从猪舍设计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为猪群提供优良的室内环境,减低环境应激的危害,从而降低猪群的病死率;以污水源头减量的途径来解决环保问题;通过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生猪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以及提高养猪效益的措施,包括科学建造猪舍、合理选择猪种及饲养方式、科学饲喂、做好日常管理、加强疫病防治、适时出栏等内容,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舍内环境即指猪舍内的小环境,也即指猪只栖身的环境.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因素.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气候环境因素主要指猪舍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因素则包括猪舍卫生条件、有害气体及尘埃浓度,有害生物等.良好的猪舍环境是猪群正常生活和生产的首要条件,它取决于科学合理的猪舍硬件设施和猪舍环境的人工控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措施,对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进行有效调控,使猪舍内的小气候环境能很好地满足各类猪只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是在现代标准化猪舍为基础加以天窗、地窗、塑膜(棚舍)或阳光板(房舍)、电地热、增效料槽、高效饮水器、正压通风、喷淋设施等的一项健康养殖模式,该饲养模式简单易学,经济效益显著.本次试验旨在通过与传统养猪模式的对比,进一步验证实际饲养过程中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的实用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实际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次试验分为阳光猪舍与传统猪舍饲养产仔母猪试验和阳光猪舍与传统猪舍饲养育肥猪试验两部分,试验动物选择健康、体重、胎次相近的长大或大长二元产仔母猪以及健康、体重、日龄相近的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公母各半),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产仔母猪每组不少于5窝,育肥猪每组不少于20头(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期的对比饲养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产仔数、初生个体重、发病数、发病率、断奶数、断奶成活率、断奶个体重和日增重、料重比等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