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日粮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脂类分解代谢的差异。选用乌金猪为研究对象,以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确定的乌金猪适宜能量与蛋白水平的日粮和美国NRC(1998)推荐的猪营养需要量为依据,设计和配制乌金猪WJ和NRC日粮。选取体重约23kg的乌金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于30kg、60kg和100kg体重时屠宰,通过real-time PCR比较了4个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HS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RC日粮组(P>0.05);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RC日粮组(P<0.05);在30kg和60kg屠宰体重,WJ日粮组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RC日粮组(P<0.05),但在100kg屠宰体重水平时,WJ日粮组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低于NRC日粮组(P>0.05);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RC日粮组,在30kg屠宰体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WJ日粮通过上调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脂肪组织脂肪的分解,减少了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1.74(低能组)、12.89(中能组)和14.22 MJ/kg(高能组)的饲粮,在体重30、60和100 kg时屠宰取皮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高山美利奴(Ovis aries)断奶公羔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4月龄断奶体重相近(24 kg)的高山美利奴公羔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单笼饲喂高能量水平饲粮(10.5 MJ/kg)、中能量水平饲粮(10.1 MJ/kg)和低能量水平饲粮(9.7 MJ/kg)。研究结果表明,正试期第84天,饲喂高能量组试验羊体高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正试期第28天和第56天,饲喂高能量组和中能量组试验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5);饲喂高能量组试验羊胴体重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饲喂中能量组试验羊屠宰率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高山美丽奴断奶公羔的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0.5 MJ/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脂肪组织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11.74(低能组)、12.89(中能组)和14.22 MJ/kg(高能组)的3种饲粮.分别在体重为30、60和100kg时屠宰,测定胴体脂肪率,...  相似文献   

5.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在15~30 kg体重阶段饲喂18%(高蛋白质组)、16%(中蛋白质组)和14%(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的日粮,30~60 kg体重阶段饲喂16%(高蛋白质组)、14%(中蛋白质组)和12%(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的日粮, 60~100 kg体重阶段饲喂14%(高蛋白质组)、12%(中蛋白质组)和10%(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日粮,在体重30、60和100 kg体重时分批屠宰,取肝脏及背部皮下脂肪组织测定脂肪酶(LPS)、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结果表明,在30 kg体重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在60和100 kg体重时,高蛋白质日粮组乌金猪肝脏和脂肪组织LPS的活性明显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G-6-PDH和MDH活性则明显低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因此,高蛋白质日粮增加了生长中后期乌金猪的内源性能量释放,可能影响了体脂沉积比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肌肉组织肌纤维类型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能量水平对肉品质的影响机制,并为通过营养措施调控猪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18头,随机分为3组,设低、中、高3个能量水平(11.84、12.96、14.18 MJ/kg),于体重100 kg时屠宰,取适量腰大肌、半腱肌、股二头肌、菱形肌、背最长肌组织样品,于-80℃保存,并检测不同肌肉组织中MyHCⅠ、2a、2x、2b基因的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乌金猪菱形肌以Ⅰ型纤维为主,腰大肌以2a和2x型为主,半腱肌以Ⅰ型、2a和2x型为主;背最长肌以Ⅰ型和2b型为主,股二头肌以Ⅰ型、2b和2x型为主。在低、中、高能量水平下,菱形肌Ⅰ型mRNA的比例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背最长肌2a型m RNA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菱形肌2b型mRNA的比例极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1);半腱肌2x型mRNA的比例最高,极显著高于菱形肌(P<0.01)。不同肌肉组织中同一亚型mRNA比例随着能量水平的不同而变化,其中半腱肌高能量水平的2b型mRN...  相似文献   

7.
选择初始体重约20kg的长白×荣昌杂交猪72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育肥猪脂肪酸合成酶(FAS)和激素敏感酯酶(HSL)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日粮消化能分别为11.75MJ/kg(低能量组)、13.05MJ/kg(中能量组)和14.36MJ/kg(高能量组)。试验猪体重达到100kg时屠宰。结果表明:与低能量组相比,中能量组和高能量组的脂肪组织、肝脏组织和肌肉组织的FAS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HSL活性明显降低,并且FAS和HSL活性具有组织差异性,脂肪组织中活性最高,肝脏组织中的活性其次,肌肉组织中的活性最低;与低能量组相比,中能量组和高能量组的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FASmRNA表达量均明显提高,HSL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能量水平调控脂肪沉积可能是通过调节FAS和HSL的活性及基因表达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大河乌猪肌肉肌纤维组织特性、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15.18±0.85)kg的大河乌猪54头,随机分为3组——HE(高能量组,消化能14.22 MJ/kg)、ME(中能量组,消化能12.98 MJ/kg)和LE(低能量组,消化能11.74 MJ/kg)开展饲养试验,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水平基本固定,猪体重达30、60、100 kg时分批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常规营养成分、肌内脂肪、肌苷酸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增加逐渐降低大河乌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增加肌纤维密度,6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与LE组差异显著(P0.05)。30、6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大河乌猪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LE组(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LE组(P0.05)。随能量水平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则显著增加。30 kg和60 kg体重时,HE组MUFA含量显著低于ME组和LE组(P0.05),100 kg体重时HE组和LE组显著低于ME组(P0.05);30 kg和100 kg体重时,HE组PUFA含量显著高于ME组和LE组(P0.05),60 kg体重时,ME组显著高于LE组(P0.05)。不同能量水平对大河乌猪中、后期(60、100 kg体重时)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和总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影响较大,HE、ME组和LE组间的SFA含量和UFA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SFA含量表现为LE组HE组ME组,UFA含量为ME组HE组LE组。综上,能量水平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大河乌猪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改善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增加肌肉风味物质。研究结果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改善大河乌猪的肉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肉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优肉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选取体重(15.18±0.85)kg的乌金猪90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以中国肉脂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中能量水平(组Ⅲ,消化能12.98 MJ/kg),以NRC(1998)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能量需要设计最高能量水平(组Ⅰ,消化能14.22 MJ/kg),此两个能量水平间设计中高能量水平(组Ⅱ,消化能13.60 MJ/kg),在中能量水平下依次分别设计中低能量水平(组Ⅳ,消化能12.36 MJ/kg)和最低能量水平(组Ⅴ,消化能11.74 MJ/kg),每个能量水平间的梯度为0.62 MJ/kg.各组在不同生长阶段日粮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水平基本固定.试验期至100 kg体重,分别在30、60和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肉品质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并确定最优肉品质日粮适宜能量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日粮组成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肌肉pH、系水力、剪切力、烹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有明显影响,组Ⅰ、Ⅲ、Ⅴ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P<0.05),大理石纹在60和100 kg体重时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在100 kg体重时达显著水平(P<0.05);粗脂肪、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降低,不同生长阶段组Ⅰ、Ⅲ、Ⅴ及其日粮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以大理石纹、剪切力、滴水损失为评定肉品质的代表指标,通过综合评定确定30、60和100 kg体重时最优肉品质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3.10、13.08和13.11 MJ/kg.研究结果可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和改善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接2010年第7期《新饲料》第11页)张曦等[120]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确定最佳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体重15kg左右的乌金猪90头,随机分为5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4.22MJ/kg、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日粮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23 kg乌金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处理1组饲喂乌金猪日粮,处理2组饲喂NRC日粮。分别于30、60和100 kg体重时屠宰,通过Real-time PCR比较研究3个脂肪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体重30 kg时,处理1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处理2组(P<0.05),60和100 kg时,处理1组F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处理2组,60 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各个体重时,处理1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处理2组,30和60 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各个体重时,处理1组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1,DGAT-1)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处理2组,100 kg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不同日粮调控不同体重乌金猪脂类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2.
营养水平对鲁农2号生长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08头鲁农2号生长猪(49.58±1.49)kg,随机区组,分为3个处理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圈)9头猪,在保持日粮消化能/粗蛋白质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分为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组,研究日粮不同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鲁农2号生长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50~80 kg和80~100 kg两个体重阶段饲养,当试验猪平均体重达到100 kg时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后腿重、后腿比例、脂肪率、屠宰率和瘦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除大理石纹外,3个处理组的肉品质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预示着低能量和粗蛋白质日粮饲喂鲁农2号生长猪可以获得与高能量粗蛋白质日粮相近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乌金猪日粮能量水平对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乌金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模糊综合评定系统分析确定最佳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体重15 kg左右的乌金猪9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头.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4.22、13.60、12.98、12.36和11.74 MJ/kg.结果表明,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不同生长阶段的日增重逐渐降低,料重比逐渐升高,15~30 kg阶段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在60和100 kg体重时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瘦肉重、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增加,脂肪重、脂肪率和背膘厚降低.通过拟合曲线确定15~30 kg、30~60 kg和60~100 kg阶段最佳生长性能所需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分别为14.01、13.15和12.98 MJ/kg.确定15~30 kg、30~60 kg和60~100 kg阶段时获得最优胴体品质时,适宜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1.13、11.36和11.71 MJ/kg.综合评定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15~30 kg、30~60 kg和60~100 kg阶段,乌金猪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胴体品质的日粮适宜能量水平分别为13.55、12.81和13.20 MJ/kg.研究结果为乌金猪的合理饲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藏羊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特性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19.35±2.18) kg]相近且发育良好的2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9.49 MJ/kg(L组)、10.51 MJ/kg(M组)和11.52 MJ/kg(H组)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H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L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L组(P<0.05)。H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L组(P<0.05),L组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H组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含量显著高于L组和M组(P<0.05),肌肉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L组(P<0.05)。各组间肌肉pH45 min、亮度值(L*值)、红度值(a*值)、黄度值(b*值)、剪切力及失水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高能量水平饲粮对高原型藏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推荐使用能量水平为11.52 MJ/kg的饲粮。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酶制剂在生长猪小麦型日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选用4种不同的酶制剂(E1、E2、欧蒂酶(OT)、木聚糖酶),以小麦基础日粮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酶制剂在生长猪小麦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112头体重19.34 kg左右的二元(长×大)杂交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8周,分为0~2周、2~4周和4~8周3个阶段,饲喂日粮分别为玉米型日粮、小麦基础日粮、小麦基础日粮+不同酶制剂(E1,E2,欧蒂酶,木聚糖酶)和低能小麦型日粮+欧蒂酶,考察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同时,另选6头体重在20 kg左右的二元(长×大)杂交阉公猪于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采用6×6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消化试验,利用内源指示剂法(AIA)测定酶制剂对营养物质的表观回肠和粪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小麦基础组相比,小麦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能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2~4周时有提高趋势(P=0.10);与小麦对照组相比较,E1组全期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木聚糖酶组和E2组差异显著(P<0.05),欧蒂酶组差异极显著(P<0.01)。小麦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均能显著降低生长猪全期料重比(P<0.05);同时,酶制剂能显著降低生长猪4~8周及全期的腹泻率(P<0.05),E2组、欧蒂酶组、木聚糖酶组达极显著水平(P<0.01);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酶制剂有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粪表观消化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酶制剂的添加有提高能量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10);E2、欧蒂酶、木聚糖酶的添加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的回肠表观消化率(P<0.05),E1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肝脏组织脂类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为低、中和高蛋白质组,其在15~30、30~60及60~100 kg生长阶段的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12%、10%,16%、14%、12%和18%、16%、14%。猪在体重为30、60和100 kg时屠宰,取其肝脏组织,Real-time PCR定量检测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30、60和100 kg时,乌金猪肝脏组织中ACC、FAS、SREBP-1C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CPT-Ⅰ和PPARα基因的表达水平则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由此表明,日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合成代谢基因(ACC、FAS和SREBP-1C)的表达(P<0.05),提高脂肪酸分解代谢基因(CPT-Ⅰ和PPARα)的表达水平(P<0.05);脂肪酸合成减少,且被氧化的量增加,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用于合成甘油三酯(TG)的脂肪酸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从肝脏组织被运输到各个组织的TG含量,使机体沉积TG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在夏季炎热气候下,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30~60日龄肉用麻鸭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0日龄健康商品代麻鸭(公、母各半)1440只,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鸭。试验采用4×3双因子试验设计,共12个处理。设4个代谢能(ME)水平(10、11、12、13 MJ/kg)、3个粗蛋白(CP)水平(13%、15%、17%)。结果表明,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极显著地影响30~60日龄麻鸭日均采食量(P<0.01);饲粮能量水平对30~60日龄麻鸭的日均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17.00%组的日均增重显著高于蛋白含量13.00%和15.00%水平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地影响麻鸭的料重比(P<0.01),表现为高能量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3个能量水平组(P<0.05),饲粮蛋白17.00%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3.00%水平组(P<0.05);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麻鸭屠宰率、全净膛率及腿肌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7.00%饲粮蛋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60日龄麻鸭的腹脂率(P<0.01)。结果提示,在夏季炎热气候下,建议30~60日龄麻鸭适宜能量与蛋白水平分别为13.00 MJ/kg和17.00%。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贵州从江香猪肉质指标的影响,在满足蛋白质等营养水平的前提下,选取10头年龄、体重接近的从江香猪,随机平均分为高能量日粮组(14.35 MJ/kg)和低能量日粮组(12.26 MJ/kg)。结果显示日粮能量对从江香猪大部分肉质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肌内脂肪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降低日粮能量水平不会降低从江香猪断奶仔猪大部分肉质指标。因此,适量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从江香猪断奶仔猪实际饲养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牛。参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配制基础饲粮,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的粗蛋白质水平保持一致,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A组)、6.38(B组)、6.74(C组)、7.10(D组)、7.46 MJ/kg(E组)。饲喂116 d后,禁饲12 h,每组选择3头体重接近于该组平均体重的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锦江牛背膘厚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C组锦江牛背膘厚度最低(2.01 cm),而眼肌面积则逐渐增大,以E组锦江牛眼肌面积最高(81.04 cm~2)。2)随着饲粮综合净能水平的提高,背最长肌pH_(45)min逐渐下降,D、E组显著低于A组(P0.05); C、D、E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A、B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背最长肌pH_(24h)、肉色(亮度、红度、黄度值)、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3) C组锦江牛背最长肌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而背最长肌水分、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 E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 0. 05); C组血清瘦素含量显著低于A、B、D组(P0.05),血清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得出,C组饲粮的能量水平(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比较适于育肥前期舍饲锦江黄牛生产优质牛肉所需的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5 ~10周龄扬州鹅体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试验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低)、11.29 MJ/kg +16%(中)、11.75 MJ/kg+17%(高),其蛋能比均约为14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首先配制低、中、高能量蛋白质水平的3种基础饲粮,通过在3种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得到12种试验饲粮.选取384只体重相近的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1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试验饲粮,持续至10周龄末.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的体重,表现为0.65%赖氨酸组6、8周龄的体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0.80%和1.10%赖氨酸组,10周龄的体重显著高于1.10%赖氨酸组(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6周龄的体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8、10周龄的体重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的腹脂率(P<0.05),表现为低能量蛋白质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中、高能量蛋白质组,但对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对扬州鹅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较低的能量蛋白质水平与赖氨酸水平即可满足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的需要,本试验认为5 ~10周龄扬州鹅获得最佳体重和屠宰性能时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和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