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探究了4种不同类型乳酸菌添加剂对谷子青贮品质和CNCPS组分的影响,设置了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副干酪乳杆菌LP1 (Lactobacillus paracasei)组、植物乳杆菌LP2 (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组、干酪乳杆菌LC (Lactobacillus casei)组和布氏乳杆菌LB (Lactobacillus buchneri)组,测定谷子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CNCPS组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LP1组pH值和丁酸(BA)含量显著降低,乳酸(LA)含量显著上升(P<0.05),副干酪乳杆菌LP1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低于其他处理(P<0.05)。与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LP2组相比,其他添加剂处理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降低(P<0.05),淀粉(Starch)含量显著升高(P<0.05);布氏乳杆菌LB组中速降解蛋白(PB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慢速降解蛋白(PB3)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样品青贮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含水量分别为75%和65%条件下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3种不同的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在60天时开袋对青贮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5%和65%水分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甲酸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有氧稳定性而言,75%水分条件下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186 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3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都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改善程度依次为:植物乳杆菌 >甲酸 >布氏乳杆菌;开袋后,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何玮  张健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1,1(7):127-130
为评价甲酸、乙酸、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发酵品质和青贮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甲酸添加组、乙酸添加组、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布氏乳杆菌添加组、植物乳杆菌组+布氏乳杆菌混合添加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高水分青贮中添加有机酸和乳杆菌均不能提高其营养成分。杂交狼尾草青贮料pH、乳酸、乙酸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丙酸(PA)及丁酸(BA)含量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05)。有机酸添加组青贮料pH和丁酸含量均较高,青贮料品质降低,而添加乳杆菌能够有效改善青贮品质,其中,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提高青贮料中乙酸和丙酸含量,防止青贮料霉变。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添加剂|青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乳酸菌在苜蓿青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不同来源的2种植物乳杆菌、2种片球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等3类5种乳酸菌对苜蓿青贮营养发酵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可显著提高苜蓿青贮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总脂肪酸和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淀粉、灰分、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和中性洗涤不溶蛋白的含量,以及pH值,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片球菌处理组则显著降低了苜蓿青贮粗蛋白的含量和相对饲草价值,其中乳酸片球菌亦可显著降低苜蓿青贮pH值以及总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凝结芽孢杆菌处理组对苜蓿青贮营养和发酵指标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根据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微生物处理苜蓿青贮的营养和发酵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植物乳杆菌处理组效果最佳,其中植物乳杆菌ACCC11016优于CICC20765,片球菌处理组和凝结芽孢杆菌处理虽在一定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分为10组,A组为对照组,添加生理盐水;B、C、D组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分别在新鲜甘蔗尾中添加10、20和30 mL/kg植物乳杆菌液;E、F、G组为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液;H、I、J组为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联合添加组,在新鲜甘蔗尾中分别添加10、20和30 mL/kg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体积混合的菌液。每组3个重复。室温青贮40 d,结束后采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组降低了甘蔗尾青贮pH,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5),且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与添加植物乳杆菌相比,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均随着布氏乳杆菌添加量的提高效果更显著;添加布氏乳杆菌组甘蔗尾青贮有氧稳定性较对照组提高48 h。布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联合组甘蔗尾青贮中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损失较单独添加布氏乳杆菌组有所降低,且能够提高青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联合处理(添加量达到2×106 CFU/g鲜重,I组)青贮甘蔗尾能够有效提高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评估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将收集的全株大麦萎蔫24 h后,使其干物质含量达到481.34 g/kg,然后切成3~5 cm,分为3份,每份4个重复,对照组直接加入2 mL/kg水,植物乳杆菌组接种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EM菌剂组接种0.5×106 CFU/g商品EM菌剂。每个处理的牧草在微生物接种后,-20℃保存,用于分析养分含量。然后将混合物放入塑料桶中青贮(3 kg/10L),在青贮14周后对青贮料进行取样,分析其营养成分含量、发酵指标和好氧稳定性。结果:EM菌剂组青贮大麦的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2.54%和9.38%(P<0.05),而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粗蛋白质分别降低了4.50%和7.31%(P<0.05),粗脂肪分别降低了26.59%和20.94%(P<0.05)。大麦通过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发酵后pH、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M菌剂组青贮大麦丙酸含量显著提高272.22%(P<0.05),乳酸含量显著降低72.44%(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组青贮大麦乳酸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16.85%和16.03%(P<0.05)。植物乳杆菌组青贮大麦酵母菌数量较EM菌剂组显著提高了8.86%(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用植物乳杆菌和EM菌剂对大麦进行青贮可以改善发酵品质,降低发酵产物pH和氨氮浓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EM菌剂|青贮大麦|营养成分|发酵特性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质全株玉米青贮饲喂泌乳奶牛对其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2圈健康的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头,试验组饲喂新玉米品种制成的全株玉米青贮,对照组奶牛饲喂普通玉米制成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74 d(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全株玉米青贮的干物质、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降低了泌乳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P<0.05),但产奶量转换为4%的校正乳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奶量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奶牛饲料转化率、乳蛋白率和乳干物质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胆囊收缩素的含量下降(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有升高趋势(0.05相似文献   

8.
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1×10~6 CFU/g)青贮,探究不同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品质、营养成分和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贮第30d和60d,添加乳酸菌对青贮苜蓿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明显影响;青贮60d,添加干酪乳杆菌青贮苜蓿中WS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青贮30d,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显著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青贮30d和60d,与对照相比植物乳杆菌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总氮和pH值(P0.05),干酪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组有相同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添加三种乳酸菌均显著增加了苜蓿中黄酮的含量(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组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添加三种不同乳酸菌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增加青贮饲料中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0只湖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湖羊饲喂无添加剂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组湖羊分别饲喂经有机酸(有机酸组)、益生菌(益生菌组)、菌酶制剂(菌酶组)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肉羊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的末重显著高于有机酸组及益生菌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益生菌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有机酸组和益生菌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瘤胃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菌酶组肉羊瘤胃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和菌酶组瘤胃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机酸组、益生菌组、菌酶组肉羊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  相似文献   

10.
王建  赵单 《中国饲料》2021,1(22):19-22
为评估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羊草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及好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将收集的新鲜羊草分为同等重量的4份,每份3个重复,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大豆皮组添加80 g/kg大豆皮,亚酸钠组添加1 g/kg亚硝酸钠,甲酸组添加5 mL/kg甲酸。4组羊草在相同环境下青贮发酵15周。结果:大豆皮组青贮羊草的干物质含量和发酵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甲酸组青贮羊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P<0.05)。亚硝酸钠组青贮羊草缓冲力最高(P<0.05),对照组和大豆皮组青贮羊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对照组青贮羊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甲酸组(P<0.05)。对照组青贮羊草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但氨氮、丁酸、干物质和气体损失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大豆皮组青贮羊草pH和异丁酸、异戊酸浓度最高(P<0.05),同时对照组和大豆皮组青贮羊草的乙醇、丙酸、丁酸浓度及干物质损失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基于pH的好氧稳定性显著高于亚硝酸钠和甲酸组(P<0.05)。结论:羊草青贮过程中添加甲酸或亚硝酸钠可有效控制青贮中的梭菌含量,减少发酵损失,提高营养价值。 [关键词]添加剂|羊草|青贮|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好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柠条为原料,设置对照组(无添加剂)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测定厌氧发酵14 d、56 d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pH值以及发酵56 d青贮微生物种群,分析植物乳杆菌对柠条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14 d、56 d,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青贮14 d,两组干物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青贮56 d,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4.58%(P<0.05)。青贮56 d,柠条青贮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厚壁菌门丰度比对照组增加了30.84%(P<0.05),而变形菌门丰度降低了93.92%(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乳杆菌属丰度显著增加了140.74%(P<0.05),肠杆菌属、肠球菌属,片球菌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魏斯氏菌属丰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提高柠条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同时降低不良微生物肠杆菌属的丰度,增加有益菌乳...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杂交构树青贮品质以及杂交构树青贮替代不同比例花生藤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杂交构树青贮试验设置2组,对照组为新鲜的构树枝叶经机械粉碎后添加玉米粉10%、糖蜜2%~4%、尿素0.5%,含水量约为6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109 CFU/g布氏乳杆菌,每组3个重复,发酵10~15 d。体外发酵试验设置4组,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花生藤比例分为0 (G0组)、30%(GS30组)、60%(GS60组)、100%(GS100组),每组设10个重复。结果显示,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具有较强的酸味和芳香味,呈黄绿色,质地松散,感官品质为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的总能、pH值、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和GS100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G0组和GS30组(P<0.05);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添加剂对陇东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添加剂在促进牧草青贮发酵过程中有益菌和酶的活性、提高消化率和改善发酵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初花期刈割的第1茬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分析不同添加剂(甲酸、蔗糖、EM菌液和纤维素酶)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得分均高于无添加剂对照组,pH、乙酸和氨态氮(NH3-N)/总氮(TN)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且未检测到丁酸和丙酸。4种添加剂处理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蔗糖组、EM菌液组和纤维素酶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甲酸组和对照组。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种添加剂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4种添加剂都可以提高陇东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延长有氧稳定性。但以纤维素酶组pH、乙酸和NH3-N/TN含量最低,乳酸含量最高,青贮发酵品质最佳,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青贮品质的影响,设置无添加剂、植物乳杆菌、蔗糖、纤维素酶、植物乳杆菌和蔗糖、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处理,贮藏时间为60 d、120 d、180 d,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饲用谷子的p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霉菌和酵母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丙酸、酸性洗涤纤维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时间对丙酸、干物质、有机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乳酸菌、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乙酸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添加剂和青贮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性洗涤纤维、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有极显著影响(P<0.01)。通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饲用谷子的青贮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青贮60 d,植物乳杆菌和蔗糖复合添加剂效果最好;青贮120 d,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获得品质较好的青贮饲料;青贮180 d,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复合添加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若以长期保存且避免饲用谷子青贮品质产生劣变为主要目标,可添加植物乳杆菌与纤维素酶和蔗糖...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Ⅳ组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第0天(青贮前)、第15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第60天时对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青贮第60天时,Ⅱ、Ⅲ、Ⅳ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第3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好氧性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青贮剂处理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羊(湖羊)生长性能、营养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及肉用品质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30.30±1.27)kg的健康湖羊公羊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全株玉米青贮无添加剂,乳酸菌青贮组添加占全株玉米鲜重0.1%的乳酸菌(4×105CFU/g),有机酸盐青贮组添加1.5g/kg苯甲酸钠和丙酸钙(1:1混合),纤维素酶青贮组添加40mg/kg纤维素酶,预试期7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青贮剂的青贮组湖羊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机酸盐青贮组和纤维素酶青贮组耗料增重比低于对照组(P<0.05);有机酸盐青贮组和纤维素酶青贮组湖羊对日粮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青贮组湖羊对日粮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纤维素酶青贮组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机酸盐青贮组和纤维素酶青贮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和乳酸菌青贮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青贮剂青贮组提高了湖羊的宰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外源添加不同菌种对于全株构树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采用新鲜全株构树(70%)并搭配辅料(玉米粉5%、糖蜜10%、稻糠5%、麸皮10%)进行青贮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试验组Ⅰ(产朊假丝酵母CU-1+植物乳杆菌L-1混合青贮)、试验组Ⅱ(枯草芽孢杆菌BU-4+植物乳杆菌L-1混合青贮)、试验组Ⅲ(植物乳杆菌L-1单独青贮)、对照组(未加菌)。室温发酵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Ⅰ、Ⅱ、Ⅲ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与NH3-N/T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Ⅰ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组Ⅱ、Ⅲ(P<0.05),酸溶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产朊假丝酵母CU-1和植物乳杆菌L-1混合青贮对于提高全株构树青贮饲料质量和蛋白品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2部分,试验1研究混合比例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5个混合比例(4∶0、3∶1、2∶2、1∶3、0∶4)进行混合,每个比例下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喷洒无菌生理盐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喷洒1×106CFU/g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EF组,喷洒1×106CFU/g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LP+EF组,喷洒5×105CFU/g植物乳杆菌+5×105CFU/g粪肠球菌),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2研究压实密度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3∶1比例混合后,按不同压实密度(300、450、600 kg/m3)进行发酵,每个压实密度下设4个组(同试验1),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1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秧比例的提高,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复合乳酸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的影响。按照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添加剂组1(植物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添加剂组2(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布氏乳杆菌)和添加剂组3(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和屎肠球菌等),青贮45~60d后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及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剂组1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高于添加剂组2和添加剂组3(P<0.01),添加剂组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添加剂组1与添加剂组3差异显著(P<0.05);pH值、氨态氮与总氮比、乙酸和丙酸含量添加剂组2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乳酸含量添加剂组2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三组的霉菌毒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范围,其中以添加剂组2各类霉菌毒素含量最低。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添加剂组2青贮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究等干物质的青贮苜蓿替代苜蓿草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100只体重相近、(30±2)日龄的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无青贮苜蓿)、A组(8%青贮苜蓿)、B组(12%青贮苜蓿)、C组(16%青贮苜蓿)、D组(20%青贮苜蓿),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组肉兔的平均日增重、末重以及对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B组肉兔血清中以及肌肉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使用一定比例等干物质的青贮苜蓿替代苜蓿草粉可以提高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与肌肉的抗氧化能力,替代比例为1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