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鲇性腺发育及其与肝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珠江流域雌性鲇鱼的GSI在3月份形成峰值,10月份达到低谷;辽河流域雌性鲇鱼的GSI在5月份出现一个峰值,9月份达到谷底。两个流域雄鱼的GIS周年波动不大,变化趋势与雌鱼相似。珠江流域雌性鲇鱼的HSI在1月份和10月份保持较高水平,3-7月份水平较低;辽河流域雌性鲇鱼的HSI在1-3月份保持较高水平,9月份最低。两个流域雄鱼的HSI季节变动趋势与雌鱼相似。两个流域野生鲇鱼GSI的周年变化与性腺发育和产卵密切相关,雌鱼HSI的季节变化与肝脏的营养水平和物质代谢有关,与生殖活动有关联,提示在进行鱼类生殖研究时应将HSI也作为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淡水鱼类有的在池塘中能自然产卵,如鲤(Gyprinus carpio)、鳊(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等,有的鱼必须给予外源激素才能产卵,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探索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鲤、鲢、草鱼产卵季节促性腺激素(GTH)在垂体中的含量和血清中浓度的日周期变化。鲤、草、鲢24小时血清GTH浓度呈脉冲式波动,白天出现3-4次高峰,夜间雌的有时还有一次高峰。鲤高峰值多在20-40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在5—15毫微克/毫升血清,GTH浓度始终保持高水平,而草、鲢高峰值仅2—8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0.1—1毫微克/毫升血清。草、鲢每只垂体GTH含量较高,约为鲤的2.5倍。以上数据说明草、鲢垂体释放GTH比鲤少。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了在池塘中鲤能自产,而草、鲢不能自产的原因。草鱼垂体离体培养,白天和黑夜取材,对LRH-A的反应性不同,白天的反应较弱,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充足的鲤鱼茁种,采用了鲤鱼人工催产的方法。虽然可以采用注射鲤鱼垂体激素诱使鲤鱼排卵,但鲤鱼垂体很难采集,成本也很高,因此企图寻找一种替代物或一种可以诱使鲤鱼排卵的有效药物。Jalabert(1976)证实雌激素(雌酮、雌二醇)稍微提高了群鱼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有效剂量,睾九激素提高促性腺激素的有效剂量的2倍,低剂量固醇激素在卵母细胞水平上加强了群鱼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效果。Epler发现1μg/ml剂量的固醇激素和100μg/ml剂量的垂体激素对鲤鱼的诱熟效应。按此剂量固醇激素和垂体激素一起使用比固醇激素或垂体激素分别单…  相似文献   

4.
鲤鱼血清中促性腺激素、17β雌二醇含量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雌、雄鲤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和17β-雌二醇(17β-E_2)的含量进行周年测定。GTH的常年分泌量,雌鲤平均为8.94±5.94ng/ml(12月份含量最低,峰值在1月份);雄鲤常年平均为8.72±5.20ng/ml(10月份含量最低,峰值在11月份)。17β-E_2的含量,雌鲤1-4月份较高,平均为2019.48±754.49pg/ml(全年峰值在2月份)。产卵季节后,卵巢开始退化,17β-E_2含量下降。5—8月平均为454.58pg/ml,产卵前后差异性显著。这表明性腺的发育和成熟与血清中17β-E_2含量变化的密切相关性以及雌二醇对GTH分泌的反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养殖银鲳的性腺发育规律及其与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养殖条件下银鲳的精巢与卵巢发育特征和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并分析性腺成熟指数(GSI)、肝重指数(HSI)和肥满度(CF)与性腺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银鲳雌鱼1龄即可发育成熟,成熟卵巢呈一对""形的囊状结构。11月份有近一半个体发育至III期,33.3%已发育至IV期,12月—翌年1月越冬期间约2/3退化至II期,3月又迅速发育至IV期,4月份达到V期并产卵,5月份产卵结束卵巢进入恢复期IV期。银鲳精巢属小叶型,III期精巢出现小叶腔,IV期精巢出现精子,精巢发育速率快于卵巢,即"雄性早熟",7月龄约20%个体可达到性成熟,越冬时退化至III期,3月重新发育,精子分批成熟排精。雌鱼GSI值为0.19%~12.89%,HSI为0.97%~2.30%,CF为2.30~3.08 g/cm~3,雄鱼的GSI为0.08%~2.62%,HSI值为0.73%~1.83%,CF为2.11~2.80 g/cm~3,GSI值在V期时达到最大,HSI和CF值则于IV期达到峰值。雌鱼血清中雌二醇(E2)周年表达水平为23.27~59.13 pg/m L,雄鱼为15.90~36.20 pg/m L,雌鱼的睾酮(T)为14.57~68.67 nmol/L,雄鱼的T为18.62~66.49 nmol/L,E2水平与HSI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T表达水平与GSI值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银鲳血清中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精巢和卵巢的发育密切相关,可作为了解养殖银鲳性腺发育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从南湾水库选出发育良好的黄颡鱼亲鱼,雌鱼规格100~200g/尾,雄鱼规格200~400g/尾,雌雄比1:0.5~1,催产药物为脑垂体和促排卵2号及绒毛膜促性性腺激素,二针注射,采取干法人工授精,微流水刺激,人工受精率67.5%。  相似文献   

7.
46尾雌鲟鱼是在其生殖洄游前期,于圣弗朗西斯科湾,以及正在萨克拉门托河作生殖游动时捕获的。用三种不同激素物质,即鲟鱼和普通鲤粗制垂体提取物、以及(D-ALa^a]GnRH类似物诱导排卵。三种诱导剂分别以每斤雌鱼体重2.5毫克、4.0毫克和0.1毫克干物质配量注射,结果都有效。据观察,最佳的排卵反应和鱼卵受精,都是在3~4月份用激素处理的。事先捕起的和生殖洄游时捕起的鱼,都同样能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7~11月间对2龄黄颡鱼的性腺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证明,黄颡鱼亲鱼的性腺在7月相对最发达,性成熟系数也最高,而后卵巢和精巢分别以不同速率退化吸收,雌鱼在10月左右性成熟系数达到1.2%左右越冬,而雄鱼在7~11月间性成熟系数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Tun生殖洄游期性腺发育特点及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1998年,作者从长江下游扬中段采捕暗纹东方Tun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微流水刺激、投喂鲜活饵料、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HRH-A2),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IV期末,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同时观察了Ⅲ、Ⅳ、Ⅴ期性腺发育的特点。催产药物为LHRH-A2和PG,三针注射,雌鱼剂量为3.5mgPG+60μgLHRH-A2/kg,雄鱼剂量减半。在水温18 ̄22℃的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0 ̄36  相似文献   

10.
范厝库区鲂雌性成熟年龄为3龄,雄鱼2龄;性成熟后,鲂性腺发育具有明显周年变化规律,卵巢精巢可分为六个发育时期:冬季,达性成熟的鲂卵巢为Ⅲ期,精巢为Ⅳ期;每年5月份雌鱼成熟系数提高,是该库鲂鱼的主要产卵期;3~5龄鲂绝对生殖力均值为157000粒,相对生殖力均值为218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