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对一起黑山羊流产死胎的病原进行诊断,采集10份黑山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并采集流产胎儿进行细菌的分离。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表明10份血清全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有8份血清为阳性;对流产死胎分离出的细菌进行PCR鉴定证实该细菌为羊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2.
据以往的调查研究资料证实:茶卡公社羊布氏杆菌病的感染率为19.54%。1971年以后,连续多年用羊型M5号弱毒菌苗进行气雾免疫,到1983年为止,我们从布氏杆菌血清学检查和细菌分离的结果证明:茶卡公社抽检羊只的布病血检率已降低到1.34%,在流产胎儿中,经过多年检验未分出布氏杆菌及其它能致羊发生流产的病原细菌。但是近年来,牛羊的流产仍在发生,个别羊群的流产危害比用M5号苗气雾免疫前的71年还要严重。为了明确当前羊只流产的主要原因,我们于1983年4月在茶卡公社收集流产胎儿10例,作了流产病原的细菌及羊流产衣原体的分离,在10例病料中未均培养出病原细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部分奶牛场奶牛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奶牛布氏杆菌病通常由流产型布氏杆菌感染引起,有些地区亦存在少量羊布氏杆菌或猪布氏杆菌感染的病例[1].2005年朱占波从黑龙江省4个奶牛场的流产胎儿体内分离到6株流产型布氏杆菌,对4个奶牛场的104头流产母牛进行血清学检测,其中85头布氏杆菌血清抗体显阳性,疑似11头[3].  相似文献   

4.
伊氏李氏杆菌引发奶牛流产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氏杆菌是引起家畜流产的主要传染性病因之一,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和伊氏李氏杆菌是引起奶牛李氏杆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主要引起动物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孕畜流产、死胎或新生畜感染等症状。本实验室于2010年4月接到北京某牛场流产病例样品3份(包括流产胎儿、胎盘及母牛血样),经胎儿组织抹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鉴别诊断,最终确诊该3例流产病例为伊氏李氏杆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牛布氏杆菌病是由流产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以母牛流产为特征。目前主要根据细菌分离和血清学试验来对本病进行鉴别诊断,预防措施为加强引种管理和实施全面检测,及时淘汰阳性牛,并对阴性牛进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羊布氏杆菌病的传染给母羊造成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个别养殖场母羊流产甚至达到了70%~80%左右,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对该病的诊疗经验,将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乌兰县绒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现象,用布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该地区改良绒山羊进行了布氏杆菌血清凝集抗体的检测,共检202份血清样品,阳性1份,阳性率为0.5%。同时对30份流产胎儿病料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布氏杆菌分离,结果均未分出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8.
某一规模化猪场出现一定量的母猪流产死胎,流产死胎大小相差不大,无木乃伊胎,7日龄内仔猪死亡率增高。针对类NADC30、 HP-PRRSV、 PRRSV设计可以同时检测3种类型PRRSV的引物,经PCR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确诊为该猪场存在类NADC30、HP-PRRSV、PRRSV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该猪场类NADC30 NSP2突变区序列与NADC30(JN654459.1)具有94%的符合率。猪场进行PRRSV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相关研究,以期为PRRSV病毒的鉴定和细菌的分离鉴定提供参考,为猪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布氏杆菌病是危害养羊业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侵害感染羊的生殖系统,公羊表现睾丸炎,造成终生不育,母羊可引发流产和死胎,除此之外,感染羊还表现全身症状和关节炎,损失较大;本病人畜共患,预防本病主要是加强对感染羊的扑灭和销毁,同时对易感羊群进行保护,高危职业人群一定要进行疫苗免疫,定期检查身体,避免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0.
西藏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布氏杆菌病流行曾一度猖獗。多种动物及人均感染过此病。三地一市15县抽检的牛羊的105875头(只)的阳性13.19%。127头流产羊牛血检阳性率为29.92%。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3.76-38.76%。从746只流产的牛羊胎儿里分离出107株布氏杆菌,分菌率15.9%。于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先后分离鉴定出117株布氏杆菌。有牛,羊,猪三个种共8个生物型。各地以羊种菌流行为主。连续3,4年用最佳疫苗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1病原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为布氏杆菌属。本届细菌为非抗酸性,无芽孢和荚膜及鞭毛,呈球杆状。组织涂片  相似文献   

12.
贵州两个种畜场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方法,对我省发生流产的一个种羊场和一个种猪场送检的各20份血清,作布氏杆菌病检查,结果:19份流产羊血清判为阴性,l份为可疑:20份流产猪血清,2份阳性,阳性率达l0%(2/20)。表明:感染布病是猪场发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没有查出血清学阳性羊,据资料显示羊布病检出率较低,所以不能排除羊场感染布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某场1960年由省外引进一批土种乳用山羊,自进场以来,不断发生流产、关节炎、产乳量下降等类似布氏杆菌病之临床症状,1963年10月经血清学凝集反应、变态反应及细菌学培养等综合检疫,证实为布氏杆菌病,且阳性率高达52.5%,最高凝集价为1:6400,并由50号病羊肝脏分离出布氏杆菌,鉴定为羊型。  相似文献   

14.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可以感染牛、羊、猪等动物,羊布氏杆菌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不仅造成母羊流产、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对动物源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加强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综述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防疫方法,逐步淘汰和净化感染羊,保障养羊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羊布氏杆菌病也称为羊布病,其病原主要是布氏杆菌,属于慢性、人畜共患病,并且存在传染性,是影响羊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二类传染病。为此,养殖户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传播途径羊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患病羊,尤其是母羊的羊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极易导致怀孕母羊出现流产以及死胎等现象,胎盘和公羊精液中都含有大量布氏杆菌。由于该  相似文献   

16.
羊布氏杆菌病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发生,属于人畜共患病。在我国,这种病多发于西部、西北部等以牧业为主的一些地区,羊、牛一旦患病,早期不仅非常容易出现流产或死胎,还会传染到人。有研究显示,在五年间治疗的3000只羊布氏杆菌病仅仅占到发病总数的五分之一。本文就对羊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不育、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羊尤其容易感染。因患布氏杆菌的病羊在平时临床症状很轻微,不易观察到,因此,在当前布氏杆菌病发生比较普遍的情况下,有很多人把布氏杆菌病羊买到了家里,甚至导致家人感染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某规模奶牛养殖场,发生了以流产,产死胎、弱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8月共流产29头,其中2头牛产死胎,发病率达12.8%。作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最后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和布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奶牛流产。  相似文献   

19.
1临床症状羊布氏杆菌病主要侵害性成熟后的羊。受感染的妊娠母羊,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且在其阴道分泌物和乳中都含有布氏杆菌。患病公羊发生睾丸炎,精液也含有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20.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发的,被我国列为二级传染病.该病多呈慢性经过,被感染的羊没有明显症状,只见患病羊日益消瘦,母羊有流产症状,布氏杆菌病在全球流行的,给养殖户和养羊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本文根据自己工作经验,简述了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