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江牡蛎是海水养殖生产的经济贝类,它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适应性强等特点;它不仅肉昧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传统性食用、药用和出口的名贵水产品。我国沿海人民有养殖牡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过去,习惯性采用石头、板石、瓦片、牡蛎壳等附着器于潮干带的滩涂进行平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牡蛎生长慢,一般放养时间需4~5年;单位面积产量低,亩产约一千市斤;生产操作笨重、劳动强度大。1965年开始,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推动下,广东沿海相继进行了以水泥棒、石堆、石柱等附着器于低潮线下立  相似文献   

2.
宫一震 《科学养鱼》2006,(12):55-55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辽宁、山东沿海称海蛎子,江苏、浙江称蛎黄,福建、广东称蚝。它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贝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但是在牡蛎的养殖过程中,其敌害较多。对牡蛎的敌害充分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在牡蛎的养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牡蛎养殖常见敌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一震 《河北渔业》2006,(12):42-42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辽宁、山东沿海称海蛎子,江苏、浙江称蛎黄,福建、广东称蚝.它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贝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但是在牡蛎的养殖过程中,其敌害比较多.对牡蛎的敌害充分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在其养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牡蛎养殖历来是泉州传统的贝类养殖,几年来牡蛎的养殖面积占到海水贝类养殖总面积的70%左右。近年由于海区面积的减少、养殖鲍鱼的盛行,牡蛎养殖面积有所减少。但自三公消费禁令以来,高档水产品滞销,经济海产贝类例如牡蛎、缢蛏等需求有所增加,价格反而上扬。预计往后一段时间牡蛎等经济海产贝类还是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对象。现将近年来泉州市牡蛎养殖情况简要介绍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5.
牡蛎的微生物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皓文  陈阳 《水产科学》2007,26(9):531-534
牡蛎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养殖史。它是当今世界上贝类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各临海国家均有生产,其产量居养殖贝类之首。在我国主要养殖种类有:长牡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O 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密鳞牡蛎(O.denseanellosa)和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等6种。其他国家养殖的品种有:欧洲巨蛎(C.angulata)、商业巨蛎(澳大利亚岩牡蛎C.comm ercialis)、C.gryphoides、C.rhizopho-rae、美洲巨蛎(C.virginica、O.equestris)、叶片牡蛎(…  相似文献   

6.
<正> 牡蛎,又名蚝、海蛎子,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近江牡蛎两种.养殖业集中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浙江也有养殖,数量不多.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量约80万担.1973年发展贻贝养殖之前,其面积与产量在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中始终占第一位,目前产量虽已低于贻贝(约500万担),但其养殖面积仍占首位.  相似文献   

7.
《渔业现代化》2007,34(6):62-63
最近在浙江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上,近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就“牡蛎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未来牡蛎极可能成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牡蛎被称为“海洋牛奶”,其产业化养殖和开发已遍及全球。日本最新发现,牡蛎肉内的特有物质能消除人体过多的活性氧,对防治动脉硬化、癌症等有很好的效果。日本已开发出具有保健及治疗功能的“牡蛎丸”和高级饮料“牡蛎汁”。但由于海洋污染、环境恶化和海水养殖病害频发,牡蛎的养殖和开发仍存在挑战。我国每年牡蛎产量已居全球首位,2006年养殖产量达389万吨,占我国海洋水产养殖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8.
张东 《河北渔业》1992,(2):19-20
<正> 牡蛎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物,食用牡蛎已成为人们的传统。无论是高级饭店还是穷苦人家的餐桌都有牡蛎的踪迹。人们对牡蛎的喜爱促进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除了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养殖牡蛎,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方式多种多样。1988年世界牡蛎总产量为109.4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00.9万吨。从品种看,养殖产量最高的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产量达  相似文献   

9.
<正> 牡蛎味鲜美,富营养,是人们喜爱的海产品。据联合国粮棉组织报道,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牡蛎的年产量在85~90万吨之间,其中,约有10%来自养殖。生产牡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南朝鲜、法国等。日本的牡蛎养殖是从地播式养殖开始的,十七世纪上半叶在广岛发展插枝养殖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23年东京水产学院生物学家妹尾和堀二氏在垂下养殖上取得突破,从此,日本牡蛎养殖迅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太平洋牡蛎育苗及养殖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水养殖品种中,由于贝类投入成本低、单产高等特点,已成为沿海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贝类养殖占海水养殖的比重高达80%以上;我国的牡蛎养殖在贝类  相似文献   

11.
牡蛎是沿海习见且大量生长的一种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我国沿海盛产的牡蛎,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花缘牡蛎、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牡蛎是广东沿海养殖的主要贝类之一,碍石湾、红海湾、深圳湾、唐家湾、镇海湾和海陵湾等地有大量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 牡蛎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贝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干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7%,且含有大量维生素A_1、B_1、B_2、D和E等,脂肪含量为7%~11%,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牡蛎有治虚弱、解丹毒、止渴等药用价值。 牡蛎种类繁多,我国沿海已发现20余种,主  相似文献   

13.
牡蛎俗称海蛎子,又称蚝,是世界上第一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历来受世人推崇,古人认为它是“水产品之最贵者”,古罗马人把它誉为“海中美味——圣鱼”,西方人称之为“神赐魔石”、“海中牛奶”,日本人则誉之为“根之源”。  相似文献   

14.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15.
关于牡蛎的遗传学和育种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融 《水产学报》1985,9(2):207-215
牡蛎是世界上养殖最广的经济贝类,可是迄今所养殖的牡蛎仍都是野生型的群体,因此培育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已成为牡蛎养殖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十年来对牡蛎遗传学的研究有所进展(Longwell和Stiles,1973;Longwell,1976;Newkirk,1980),它为牡蛎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牡蛎数量性状的遗传、杂交、核型、诱发多倍体、雌核发育和近交、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牡蛎升温促熟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全国动物学会贝类学会会议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ca gigas)统称为长牡蛎。这种牡蛎是养殖良种之一。早在三十年代,南北美一些国家就开始从日本引种,在加拿大、美国广泛开展养殖。以后法国、南朝鲜、我国台湾省相继进行了引种养殖。我国从1979年开始从日本引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贝类HACCP体系有效实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生活着8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是海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品种有牡蛎、贻贝、扇贝、文蛤、青蛤、蛏、蚶、鲍等十多种,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双壳贝类,例如牡蛎、杂色蛤、毛蚶、文蛤,具有非选  相似文献   

18.
牡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地方正在进行人工养殖。我国广东名产蚝油、蚝鼓,就是牡蛎肉的油和干制品。为了发展我国的牡蛎养殖业,中国渔业协会于去年12月5日派遣“牡蛎考察组”,到日本实地学习养殖经验和技术。日本是世界上牡蛎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牡蛎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是一种世界公认的优良养殖牡蛎。在我国沿海各省太平洋牡蛎大量养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太平洋牡蛎的品质严重劣化、出肉率低下,味道、肉质亦远不如引进当初鲜美,从而影响了民众的消费意愿,影响了太平洋牡蛎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多年养殖后,太平洋牡蛎是否发生了“种质变异”?太平洋牡蛎的品质下降、某些优良性状的丧失是否与此有关?它又是如何发生的?本文依据几年来对育苗场育苗情况的调查了解,以及笔者与一业者共同进行的太平洋牡蛎纯种与本地培育的种苗的对照养成试验,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牡蛎生长快、味道美、营养好,近年来价格逐年上扬,养民收入丰厚。由于养殖区域及养殖方式的不同,牡蛎产量和达到可收获的商品规格所需时间迥然有异,出肉率、稳定性及抗逆性大不相同,经济效益相差很大。为了探索太平洋牡蛎快产高产的养殖方法,充分挖掘深水土塘的养殖容量潜力,受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温岭市水产局的委托,温岭市江厦乡于1998年10月~1999年2月在乐清湾沙山海区东门虾蛏蚶混养的深水土塘挂养太平洋牡蛎秋苗,将对虾、缢蛏、泥蚶和太平洋牡蛎四大海产品经济品种混养,获得成功,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单就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