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 年已悄然逝去, 总结猪场的生产绩效, 大部分养猪业主或从业者会重点关注母猪产仔数、成活率、饲料报酬等数据, 而不重视“母猪的繁殖效率”或被称作“母猪的利用效率”, 即母猪的年平均分娩胎次。近期经过对数个母猪规模100 ~ 1 500 头的猪场全年生产数据总结分析发现, 由于配种技术、返情、流产、屡配不孕、低生产效率母猪长期无淘汰等因素, 2012 年被统计猪场的母猪年均胎次仅有1.85 胎。  相似文献   

2.
小规模猪场工厂化养猪生产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继忠 《猪业科学》2001,18(2):M1-M3
工厂化养猪生产方式是现代化养猪生产最优化组织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猪舍建筑和养猪设备得到最充分利用,可以降低养猪生产成本,同时可以组织起猪群周转的“全进全出”,有效减少猪只发病的机会。 工厂化养猪生产以“周”为单位安排全部生产活动,50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猪场若实行四周哺乳、五周育仔、七周育成、八周育肥制度,则该猪场每周都有25头母猪配种,按配种分娩率80%计20头母猪分娩产仔,约200头仔猪断奶,190头育仔猪进入育成猪生产车间,185头育成猪进入育肥猪生产车间,同样,每周有180头左右育肥猪出栏上市,猪场的管理者可以据此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 为实施“全进全出”,这样的猪场必须建有六间各自相对独立的产仔车间,每个车间有20张产床,7间各自相对独立的育仔车间,每个车间有20张育仔床,此外,还包括相对应的后续生产车间,才可能有效地组织起工厂化生产。 小规模猪场(基础母猪存栏数量在200头或以下),怎样组织这样小规模猪场实施工厂化生产工艺?以四周为单位进行组织,即每四周有20头母猪配种,16头母猪产仔,160头仔猪断奶,152头育仔猪进入育成猪生产车间,按此计算,可以确定后续所有车间的猪只存栏数量,该猪场的群体结构相应也就确定了。  相似文献   

3.
猪场的配种工作是猪场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如何及时、准确的评价配种人员的劳动量和配种成绩,通过猪场管理软件对配种各环节各项数据统计分析,既能反应真实的工作情况,通过分析,又能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猪场的生产大有益处,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34页) 三、配种 抓好猪的配种对于出售商品仔猪或自繁自养的猪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质量的配种是保证母猪发挥繁殖性能的基础,而且,对于以产肉为主要生产内容的养猪业来讲,猪只有被屠宰后才能生产产品,这就对它的繁殖性能要求比较高。提高猪的繁殖性能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养猪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周期、节律性的生产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达到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饲料效率、经济效益高的目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是办好集约化猪场的关键.1实行同步生产集约化养猪为常年均衡有节律的进行生产,必须按计划组织同步配种,同步产仔,同步断奶,同步转群,同步上市,按计划、按批次全进全出.其中同步配种是实现整个工艺的核心.为达到同步配种,首先要控制母猪营养,对过肥母猪控制喂量,增加粗饲料或运动;过瘦的母猪检查体内是否有寄生虫或其它疾病.采取相应措施,恢复体质.对哺乳母猪…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养猪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监测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约化养猪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监测好刘宇飞孙桂元本猪场为年上市商品猪3000头的集约化、规模化猪场。实行均衡生产制度,而均衡生产需通过均衡配种来实现。因此,早期妊娠诊断是均衡配种不可缺少的技术管理措施。通常的做法是用公猪试情辅以人工观察,如配种母猪在配...  相似文献   

7.
工厂化养猪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集约化规模猪场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从配种、分娩、保育、生长、育肥一条连续流水生产线,各生产阶段是有计划有节奏而不间断地进行,均衡地为市场提供商品猪。我场2001年前采用四阶段管理(如图示)。在生产实践中,四阶段段生产工艺流程为养猪生产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实践证明,高床产仔、高床保育、全进全出、早期断奶对减少疾病,提高猪场生产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四阶段也存在不少弊端,我们的生产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1.配种调配不均或返窝高,猪群周转困难,完成生产任务差,直接影响整个生产进…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化养猪设备(猪舍设备、漏粪地板、饮水设备、饲喂设备、粪污处理设备、环境控制系统、种猪实时检测站、化验设施、配种设备、妊娠监测设备,B超、猪只标示器件、全猪场监控系统等)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杨森 《猪业科学》2016,(8):116-118
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即将养猪生产分为配种妊娠期、产仔培育期和生长育肥期3个阶段的生产工艺,现为国内部分规模化猪场主要采用的养猪生产模式。产仔培育期上接配种妊娠期,下连生长育肥期,在整个养猪生产中有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时期中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猪生产水平和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产仔培育一体化饲养管理中的产前准备、接产助产、产后母猪及仔猪的饲养护理、保育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阐述,旨在为业内同行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年生产力是猪场生产重要指标,2011年丹麦母猪年生产力28.8头,最佳猪场高达36.6头;我国母猪年出栏肥猪在14头低位徘徊。本研究通过对1个万头猪场实施规范指标化管理,探索破解猪场发展瓶颈与解决方案。该场2009年建成引进626头种母猪的商品猪场,2010年分娩114窝,2011年1-7月配种424头,分娩率66.75%(283/424);疾病此起彼伏,成活率不足60%;场长、技术员、饲养员频繁更换,疫苗、新药等措施难见成效,濒于转让的猪场。2011年7月存栏3 735头,经规范指标化管理,生产成绩稳步提升。2013年基础母猪470头分娩973窝,断乳成活率92.59%;保  相似文献   

11.
母猪年生产力是猪场生产重要指标,2011年丹麦母猪年生产力28.8头,最佳猪场高达36.6头;我国母猪年出栏肥猪在14头低位徘徊。本研究通过对1个万头猪场实施规范指标化管理,探索破解猪场发展瓶颈与解决方案。该场2009年建成引进626头种母猪的商品猪场,2010年分娩114窝,2011年1-7月配种424头,分娩率66.75%(283/424);疾病此起彼伏,成活率不足60%;场长、技术员、饲养员频繁更换,疫苗、新药等措施难见成效,濒于转让的猪场。2011年7月存栏3735头,经规范指标化管理,生产成绩稳步提升。2013年基础母猪470头分娩973窝,断乳成活率92.59%;保育猪成活率96.05%,每头基础母猪出栏商品猪19.77头。猪场规范指标化管理是猪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因其可用于单次定时授精(SFTI),猪用促排卵和同步排卵的新一代生殖激素的开发与批准使用吸引了众多关注。该技术的基础是在断奶后给予一种激素,并在第二天进行单次定时授精。猪场生产数据表明,SFTI与基于传统人工授精(CAI)的标准配种程序的繁殖力相近,传统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3.
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而配种后母猪受胎率不高会降低配种分娩率,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所以,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减少配种后母猪返情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2)
正规模化猪场均衡生产实际是安排均衡配种。以年任务为目标,以周或者月为单位安排适当的配种任务。实际管理中分得越细,并对生产任务的进度及时检查,年任务的完成率就越高。本文通过对广西某猪场2012—2014年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该场母猪不同季节配种及不同品种母猪的繁殖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控,为猪场进行均衡生产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广西某规模化猪场在2012年1月  相似文献   

15.
PG600诱情配种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养猪企业中,经产母猪、后备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现象普遍存在,它已成为制约养猪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因为母猪无论是否正常妊娠分娩,其饲养成本几乎相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母猪产仔的多少直接与猪场的生产效益有关,因此提高母猪的发情配种比例是提高猪场经营效益的重要措施。经产母猪、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子宫炎等。从2000年3月起,我场在部分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中应用PG 600进行诱情配种,以期提高配种受胎率和胎产仔数,从而提高整个猪群的繁殖能力,获取较大的生产经营效益。现将我场应用PG 600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江涛 《猪业科学》2008,25(7):41-42
母猪的配种率是一个猪场中重要的生产技术指标,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猪场,配种分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猪场生产业绩.  相似文献   

17.
正整体而言,中国的猪场设备将朝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将由数据来评估,设备将成为猪场记录数据和统计分析猪场各项生产指标及成本效率指标的重要工具。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养猪设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在各大展会及养猪研讨会中扮演了主角。猪场设备种类繁多,档次各异,让很多猪场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关于未来猪场设备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配种分娩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而配种后母猪的返情会降低配种分娩率,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所以,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的重要途径是减少配种后母猪返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标准化猪场建设大规模展开,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养猪生产规范、标准等"软件建设"亟待跟上,我们根据四川省生猪生产实际状况,结合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先后制定了<种猪引种和选种技术规范>、<适度规模猪场建设规范>、<种猪繁殖配种技术规范>、<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技术规范>、<生猪养殖场兽医卫生技术规范>6个技术规范,涵盖了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圈舍建设、引种、繁殖、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疫病防控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配种分娩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而配种后母猪的返情会降低配种分娩率,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长春某猪场实际配种和返情情况,计算了每头母猪返情一次将造成912.5元的损失,针对猪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母猪返情的原因,根据返情原因提出了改善措施,从而可降低母猪返情率,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指导猪场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