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猪抗病育种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抗病育种途径提高猪的抗病力,是避免养猪生产遭受疾病困扰和获得低药物残留猪肉产品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本文就与猪抗病育种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受体类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信号传导基因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能为猪的分子抗病育种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SLA与免疫抗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SLA)与免疫应答和一些疾病抗性密切相关,对其免疫遗传机制的深入探讨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遗传选育角度提高猪对病原的抗性,开展抗病育种具有治本的功效。本文就SLA与免疫应答、寄生虫、黑色素瘤的关联分析以及体外重构SLA分子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为进一步探讨SLA与抗病遗传育种等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者对开展抗病育种的必要性、发展过程、抗病的遗传基础、抗病育种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其中对MHC、抗病主基因、抗病育种的直接、间接方法、转基因抗病育种进行了重点介绍,提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工程抗病育种是当前和今后抗病育种的主要方向,最后对抗病育种将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牛抗病基因与其自身的抗病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研究相关抗病基因对提高牛自身免疫能力和选育优良后代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atual resistant macrophage protein 1,Nramp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flnan binding lectin,MBL)、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干扰素基因(interferon,IFN)与牛某些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是否可用于后代育种的分子标记,如MHC与奶牛的乳房炎密切相关;牛TLR4基因的外显子1760 C>T突变中的CC基因型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筛选中的分子标记等。笔者认为研究这些抗病基因可更深层次了解牛的抗病机制,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可更好的选育出抗病后代,抗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抗病性和免疫能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牛抗病基因与其自身的抗病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研究相关抗病基因对提高牛自身免疫能力和选育优良后代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atual resistant macrophage protein 1,Nramp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flnan binding lectin,MBL)、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干扰素基因(interferon,IFN)与牛某些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是否可用于后代育种的分子标记,如MHC与奶牛的乳房炎密切相关;牛TLR4基因的外显子1760CT突变中的CC基因型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筛选中的分子标记等。笔者认为研究这些抗病基因可更深层次了解牛的抗病机制,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可更好的选育出抗病后代,抗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抗病性和免疫能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寻找抗性 /易感性基因、与抗性 /易感性相关候选基因和定位抗性 /易感性 QTL以及特定分子标记与它们的紧密连锁关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从而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 MAS)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育种选择提高猪的抗病性,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品质更优良的肉产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因疫病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病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越来越严重.抗病育种研究成为各国育种学家倍加关注的焦点。猪的基因组计划和遗传连锁图谱的发展以及DNA分子标记密度的增加,使许多控制猪经济(数量)性状的QTL逐渐被发现,并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猪抗病性或免疫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动物抗病育种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猪病给养猪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总产值的12%~15%,提高猪抗病能力和抗病育种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作者综述了干扰素基因、NRAMP1基因、肠毒素大肠杆菌、MHC基因等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病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育种选择提高猪的抗病性,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品质更优良的肉产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因疫病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病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越来越严重,抗病育种研究成为各国育种学家倍加关注的焦点。猪的基因组计划和遗传连锁图谱的发展以及DNA分子标记密度的增加,使许多控制猪经济(数量)性状的QTL逐渐被发现,并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猪抗病性或免疫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动物抗病育种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家畜疫病的发生始终是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前期我国对疾病的控制主要采取改善环境、免疫接种和药物治疗等措施,但这并非对所有疾病都有效,而且以上措施很难从根本上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研究证实,家畜对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抗性是由遗传控制的,家畜品种本身的遗传性状决定了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即动物可能对一些传染性疾病存在完全或部分抗性.通过寻找抗病基因进行抗病育种,从根本上改变反刍动物的遗传结构,也是控制和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已发现的反刍动物体内与免疫相关的抗病候选基因主要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Toll样受体基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干扰素基因、PRNP基因编码朊蛋白等.本文综述了这些抗病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为了给抗病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抗性基因在鸡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红  廖明  曹伟胜 《中国家禽》2006,28(17):55-57
提高家禽抵抗传染病和产生球虫病防御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提高家禽天然抵抗力是关键,因此加强家禽遗传抗病性研究和应用对保障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家禽抗病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报道了不同鸡品种对马立克氏病敏感性存在差异,并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对包括鸡在内的畜禽抗病育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的发展,大部分传染病都通过预防接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抗病育种受到一定的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使人们重新重视对抗病育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Genetic resistance of native Egyptian breeds to 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vIBDV) and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birds from four breeds (Gimmizah, Sina, Dandrawi and Mandarah) were challenged with vvIBDV. The Mandarah chickens had the lowest mortalities (10%) compared to the Gimmizah, Sina and Dandrawi chickens (55%, 35%, and 55%, respectively). Antibody response, lymphocyte response to mitogen, and bursal lesions did not clearly correlate with the mortality rates.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the four chicken breeds were challenged with virulent NDV. The Mandarah chickens re-emerged as a resistant breed (20%, mortality), while the Sina, Dandrawi and Gimmizah breeds were highly susceptible (85%, 100% and 100% mortality, respectively).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7.
动物抗病育种已成为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其中抗病力的选择是研究的前提。作者就利用免疫应答、分子遗传标记及基因工程对动物抗病力选择的研究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最后对抗病力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注家禽抗病性和抗病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向萍 《中国家禽》2008,30(2):25-30
遗传抗性和免疫接种是降低疾病危害的两个基本策略,而遗传抗性显然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劳永逸的意义。自然选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对其抗病性能的鉴定也比较费时费事,因此对家禽的抗病育种在我国也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长期以来,疾病的控制主要依靠兽医工作者通过免疫接种和抗生素预防,以及畜牧工作者通过控制环境来实现的。针对目前我国养殖的形势,通过人工选育抗病品系,对我国家禽业的长远发展有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动物对某些疾病表现的部分抗性或易感性,存在相应的基因组区段(QTL)。已识别出牛耐受锥虫和抗乳房炎的QTL,以及绵羊抗线虫的QTL。对于一个畜群的一个特定疾病而言,特异免疫力的遗传差异是重要的,而广谱免疫力的靶变异更与整个群体的健康状态和性能有关,广谱免疫力更依赖于先天免疫机制。在QTL或基因检测之前,需要品种或品系间的比较,商品群内的家系内和家系间的比较,以证明遗传变异的存在,并对变异宿主相应位点进行基因组扫描,或连锁/分离分析,或通过组合/连锁不平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