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产业是全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分析研究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改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助于促进通辽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北部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进而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地类型群)是内蒙古通辽市黄牛的当家品种,为通辽市发展肉牛产业奠定了丰富的肉牛资源和优良的遗传基础。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属于典型的农牧结合经济类型区,是国家玉米带和肉牛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惟一的国家肉牛出口基地。养牛业作为通辽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母牛繁殖成活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肉牛产业的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影响母牛繁殖成活率的因素,是探索加快发展牛群数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辽市肉牛种业起步早,发展较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制种、供种、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现代家畜繁殖技术不断应用于家畜改良,优良种源逐渐实现从引进到自主培育,现代繁育技术和优良品种对肉牛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肉牛种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阐述通辽市肉牛种业从依靠优良品种引进到冷冻精液生产再到优良品种自主培育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通辽市肉牛种业在育种基础、联合育种机制、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实施肉牛种业提升工程、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育种机制创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是内蒙古肉牛改良重点区域和种牛培育与输出基地,同时也是肉牛重点繁育基地。繁育基地生产情况的好坏是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实地考察,对品种改良、养殖模式、饲养方式、繁殖规律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总体要求,为加快通辽市肉牛产业的发展,夯实肉牛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而建设好肉牛良种推广体系是实现肉牛产业科学化管理、模式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和增加肉牛产业经营者经济收入的有力保障,是推动肉牛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畜牧业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
笔者参加了于2007年7月14~16日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并参观了科尔沁牛业及一批肉牛繁育、生产、加工企业和科研单位,比较通辽市与固原市的自然经济概况和牛业发展情况,对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是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主产区,肉牛育肥是肉牛养殖的最后环节,也是提高牛肉品质的关键环节。从养殖模式、品种特点、牛源结构、销售市场、饲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目前通辽市育肥牛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期能为当地政府把握肉牛育肥基地发展现状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生 《当代畜牧》2012,(4):62-64
<正>为了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充分学习和借鉴外地肉牛饲养规模、品种改良、饲草加工、肉制品加工、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全县肉牛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宁夏同心县组织有关人员赴甘肃张掖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吉林省皓月集团就发展肉牛产业进行了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之间,南北长约418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和"黄牛之乡"的美誉。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通辽市立足区位优势、地域优势和科尔沁沙地无污染的资源优势,规划设计了绿色农畜产品区域和产业布局,着力打造全国优质玉米、肉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玉米产业、肉牛产业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产业。2013年牧业年度统计,通辽市牛存栏量253万头,养殖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优质  相似文献   

10.
肉牛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导致老的疫病沉渣泛起,新的疫情不断发生,传染病的研究严重滞后,体现在诊断技术体系和防治技术体系,严重制约通辽市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简述了肉牛育肥场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和疫病防治体系的建立,为科学有效的饲养肉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的“六特”产业之一。肉牛产业的发展对宁夏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遗传繁育、疾病防控、饲料营养、养殖育肥、生产加工、销售等肉牛产业发展相关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建议,为宁夏肉牛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河南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河南肉牛产业发展的五大矛盾,认为这些矛盾是传统发展思路和饲养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肉牛产业发展的集中反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正宁县把发展早胜肉牛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位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早胜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全县肉牛产业取得新突破。本文对正宁县早胜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早胜肉牛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2022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2023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肉牛牦牛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优势及技术需求进行调研,立足贵州省省情探讨如何加快贵州省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肉牛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6.
肉牛产业是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省具有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地方品种资源丰富独特,政策支持力度大,肉牛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养殖规模化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和企业贷款融资难等诸多问题,制约着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针对云南省肉牛产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补强短板弱项,为肉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通辽市素有黄牛之乡、中国肉牛之都的美誉,通辽市总土地面积约59500km2,其中草地面积28900km2,可利用草地面积17800km2。全市家畜1000万头以上,牛130万头,羊560万只。最近几年,地区积极发展牛羊规模化养殖产业,牛羊养殖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牛羊规模化养殖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牛羊规模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肉牛产业是平凉市崆峒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崆峒区肉牛产业现状,针对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提升崆峒区肉牛产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了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形势,明晰当前肉牛繁育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牛肉生产潜力和繁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辽宁省和山西省代表肉牛养殖场开展实地调研,分析我国肉牛繁育模式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当前在我国主要包括自繁自育、仔畜繁育和育肥三种肉牛繁育模式,其特点各有不同。肉牛繁育模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良种化水平较低,选育潜力有待挖掘;养殖用地管理缺位,用地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现象加剧;养殖融资贷款难,金融政策待完善。可通过加快肉牛品种改良,强化科学饲养管理;推进“牧繁农育”肉牛产业模式;推进“托管+肉牛培育”经营方式;推进“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对肉牛繁育模式进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推进肉牛良种化发展;完善肉牛扶持政策,稳固饲草基础保障;健全金融保障制度,创新养殖融资渠道;探索高效肉牛生产模式,提高肉牛产业发展水平;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东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气候适宜,饲草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牛产业独特的自然生态和饲草料资源优势。然而,肉牛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综合生产性能低、养殖规模小而散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全省肉牛改良历程、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