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鸡舍内外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同源性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5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上风向和下风向不同距离收集气载大肠杆菌;并收集鸡的粪便,分离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分型技术,扩增不同测量点收集的大肠杆菌的DNA图谱。通过每个采样点的大肠杆菌的浓度变化以及大肠杆菌遗传相似性分析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结果显示:5个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上风和下风向的大肠杆菌浓度(P〈0.05或P〈0.01),但是舍外不同距离间的大肠杆菌浓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同样,ERIC-PCR结果表明,从鸡的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的部分大肠杆菌(34.1%),以及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杆菌(54.5%)与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可达100%。而从鸡舍上风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为73%-92%。从而说明来自动物体的大肠杆菌既能污染舍内空气,又能对其周围的环境构成污染。本研究揭示了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规律,具有公共卫生及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是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研究猪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产生及向其舍外环境的传播。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分别在4个猪场舍内、舍外不同距离收集大肠埃希菌气溶胶,计算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浓度;同时,采集猪的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ERIC-PCR技术,扩增其DNA条带,形成聚类图谱。通过每一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遗传相似性分析及其浓度变化的比较,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模式。结果表明,4个猪场舍内空气中大肠埃希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大肠埃希菌浓度(P0.05)。52.4%粪便大肠埃希菌与舍内空气中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从猪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埃希菌(55%)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相似性可达90%以上。说明源于猪舍的微生物气溶胶能够传播到舍外环境或居民社区,具有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养猪场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气源性传播情况,本试验分别在5个猪场舍内及舍外上风向和下风向不同距离收集空气样品,并在舍内随机采集粪便样品,分离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ac(6')-Ib-cr、qepA)为指示基因,利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鉴定技术,分别对5个猪场不同样品中大肠杆菌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评估其向舍外空气的传播情况。结果显示,5个猪场中的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链霉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等12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呈现多重耐药。ERIC-PCR结果显示,46.34% (19/41)的舍内空气分离株与粪便分离株来源相同,其中73.68% (14/19)的分离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也相同;68.42% (26/38)的舍外空气分离株与舍内空气或粪便分离株来源相同,其中65.38% (17/26)的菌株携带相同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起源于舍内粪便的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形成气溶胶污染舍内空气,并借助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不同距离空气中(≥400 m),对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卫生及社区居民的健康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山东泰安4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环境上风向10、50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m不同距离处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计算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与此同时,收集鸡的粪便,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基因外重复一致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elements PCR,REP—PCR)鉴定技术,扩增不同测量点和粪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图谱。通过每个采样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变化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遗传相似性分析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结果显示:4个鸡场舍内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上风和下风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P〈0.05或P〈0.01),但是舍外下风不同距离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REP-PCR结果表明,从鸡的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的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38.7%)相似性可达100%,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55.9%)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性可达100%。可见,它们分别是由粪便中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菌株繁殖而来。而从鸡舍上风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性仅在60%~87%。结果显示,鸡粪便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形成气溶胶,进入气悬状态,不仅能在舍内传播,而且还能够借助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下风一定的距离。从而说明,来自动物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既能污染舍内空气,对本舍鸡群构成传染威胁,又能传播一定的距离,对周边社区环境空气造成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认识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同时比较ERIC-PCR和PFGE对细菌的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在两个鸡舍的舍内、舍外上风向10 m和50 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 m的距离处收集空气样品,同时采集鸡的粪便,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ERIC-PCR和PFGE两种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根据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相似性指数,确认动物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模式,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分型结果,分析这两种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本试验共采集到28株大肠埃希菌,ERIC-PCR和PFGE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同源性鉴定显示,从鸡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到的部分大肠埃希菌(62.5%)具有相同来源;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埃希菌(20%)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来源相同。而从鸡舍上风没有分离到大肠埃希菌,排除了下风向采得的大肠埃希菌来自上风向的可能。而很多从舍内空气和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与粪便中的具有相同来源,说明粪便中的细菌能够形成气溶胶,并且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依气象条件传播到舍外不同的距离。造成周边环境的生物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本研究同时对ERIC-PCR和PFGE两种方法所得的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PFGE的分辨率高于ERIC-PCR,而且PFGE的重复性也很高,不同试验室得出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是细菌基因分型的"金标准"。但是PFGE试验费用高,需要时间长,对试剂、仪器和操作都具有很高的要求;ERIC-PCR虽然分辨率不及PFGE,但是ERIC-PCR简单、快速,成本低,对操作和试剂以及仪器要求都不高,所以ERIC-PCR也可以对肠杆菌进行同源性鉴定,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气源性微生物传播的鉴定。由于ERIC-PCR和PF-GE是根据DNA中不同的遗传特征进行分类的,所以这两种分型技术结合起来分析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乳牛舍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数量与乳房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泌乳奶牛舍内消毒前后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泌乳牛群进行乳房炎调查,对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牛舍不同的培养基其结果均不相同,NA培养基菌落数最高达77.8×103cfu/m3,S.S培养基在多个分布点无细菌生长。牛舍经过消毒后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大幅度减少,运动场空气细菌总数明显低于舍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与牛舍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呈正相关,细菌总数多的牛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高。环境空气中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同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甘肃省张掖市某奶牛场犊牛严重腹泻的病因,试验无菌采集发病犊牛血液、鼻黏液及粪便样品,通过病毒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16S r DNA 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等方法对发病犊牛的病料进行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全血及粪便等样品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呈阳性;从粪便中分离出大肠杆菌,且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环丙沙星高敏,对其他抗菌药物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该奶牛场犊牛腹泻是由BVDV、I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同时配合中药辅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某大型奶牛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得出:对同一牛舍76头泌乳牛进行CMT检测,其中隐性乳房炎的牛发病率为68.42%(52/76),在278个有效乳区中,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有109个,乳区阳性率为39.21%(109/278),从10份被检乳汁中共分离出59株细菌,经生化鉴定其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数的18.64%。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奶牛养殖场内、外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和散播特点,以5%绵羊血琼脂平板为采样基质,应用Andersen 6级空气生物采样器采集奶牛场内、外环境空气及牛场内粪土样本,经细菌分离、纯化和16S rRNA保守序列分析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菌株耐药性和ERIC-PCR亲缘性分析。结果:从奶牛场内、外环境和牛场粪土中分离鉴定出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其中青霉素P-G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耐药率为100%,多重耐药主要表现为2耐、3耐、4耐;对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显示,牛舍内空气中90.5%(19/21)、牛场外空气中50%(7/1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粪土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遗传相似系数≥90%,表明粪土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向养殖场周围环境散播。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泌乳牛舍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奶牛场泌乳牛舍建筑结构及其配套设施的差异,选取188个存栏规模在110~23000头不等的奶牛场,对泌乳牛舍建筑结构、环境控制设备、其他配套设施等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冷应激严重区域的泌乳牛舍以全封闭舍和半开放舍为主,热应激严重区域多为棚舍和半开放舍。河北省泌乳牛舍屋顶类型以普通双坡形式为主,约95%泌乳牛舍屋顶建材为复合保温板,约30%泌乳牛舍屋顶安装有透明采光带。全省90%以上泌乳牛舍内装有通风降温设施。清粪方式以铲车清粪为主,约45%奶牛场建有粪污处理设施。近几年随着奶牛舍改造升级,约90%牛舍内设置卧栏、颈枷。卧床垫料主要为沙子和牛粪。电加热保温饮水槽、照明设备、TMR已在全省普遍应用。本调研可为全省新建泌乳牛舍的设计及旧舍的改造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地区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分析其种类和感染情况,并结合牧场环境状况和管理方式,提出控制乳房炎的建议.从中国福建、新疆、重庆3个不同规模化奶牛场采集61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采用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与PCR技术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61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中单一感染44份(72.13%),混合感染15份(24.59%);共分离到细菌80株,经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与PCR技术鉴定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中传染性微生物13株(16.25%)、环境性微生物46株(57.50%)、机会性微生物11株(13.75%)、其他微生物10株(12.50%);3个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仍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传染性致病菌和环境性致病菌为主要致病菌.在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牧场可以通过对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来摸清牧场奶牛乳房炎的感染情况和致病菌种类,结合生产实际有助于了解牛群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更好的控制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对消毒药的耐药性,本试验利用沉降法采集牛舍空气中的细菌样本,应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法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采用试管稀释法稀释消毒剂对致病性强的大肠杆菌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奶牛场空气环境中共分离出30株大肠杆菌,15株具有致病性;血清型鉴定得出O_(78)型7株、O_(101)和O_5型各3株、O_(352)型2株,其中O_(78)型为优势血清型。应用菌毒双杀季铵盐络合碘溶液、癸甲溴铵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对其进行耐药性试验,数据显示,癸甲溴铵溶液稀释浓度为1:2000时,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1500的稀释浓度下5min内可以杀灭;季铵盐络合碘溶液稀释到1:300时才有杀灭作用;聚维酮碘溶液的原液没有杀灭作用。结果表明,此牛场空气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对季铵盐络合碘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已经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集奶牛场不同牛舍内外空气、污水和土壤的样品并测定样品的细菌含量,分析牛舍室内外空气、污水、土壤中细菌分布情况,为改善奶牛养殖环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畜牧场舍内空气、污水、土壤细菌平均含量分别为2.97×10~4个/m~3、2.72×10~7个/L、3.30×10~4个/g;舍外为0.84×10~4个/m~3、1.39×10~7个/L、3.19×10~4个/g。其中,舍内的细菌密度基本高于舍外的;另外,犊牛舍和兽医室的细菌含量较泌乳牛舍低。相关分析表明,空气与污水中细菌数的相关系数为0.631(P0.05),相关显著。综上可见,牛舍室内外的细菌含量有所不同,以室内较高;不同牛舍以犊牛舍相对较低;同时,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与污水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2020年5-6月份,黑龙江省某奶牛场的新生犊牛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等临床症状。为确诊发病原因,采集腹泻犊牛肛拭子、粪便等样品20份,采用PCR技术检测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及隐孢子虫,细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试验鉴定可能的致病细菌。结果表明,在20份腹泻粪样中,未检出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及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25%(5/20),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75%(15/20)。说明该奶牛场犊牛养殖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杆菌及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奶牛场泌乳奶牛舍进行空气细菌含量检测,同时对空气中细菌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牧场不同培养基的细菌菌落总数均不同,在NA培养基上,细菌菌落总数B场10.97×10~3 cfu/m~3C场10.17×10~3 efu/m~3A场8.78×10~3 cfu/m~3;运动场细菌菌落总数少于牛舍内。3个牧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是B场32.14%C场的30.91%A场29.25%,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从3个牧场牛舍空气样本中分离到221个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沙门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主要病原菌。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75.34%和60.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5.21%和22.73%。C牧场牛舍空气中主要是肠杆菌,占分离菌的51.2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1.70%。3个牧场乳房炎奶牛乳汁中所检测到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是: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48%和57.9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和23.8%;C牧场主要是肠杆菌,占分离菌的5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8.8%,沙门菌占9.09%。奶牛场空气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乳牛舍环境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3个规模化奶牛场和3个奶牛小区泌乳奶牛舍内细菌含量进行监测和比较。结果显示,牛舍环境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同的牛舍不同采样点、不同的培养基其结果均不相同。运动场细菌菌落总数少于牛舍内。NA培养基菌落数最高达33.81×103 CFU/m3,MAC和S.S培养基在多个分布点无细菌生长。6个牧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为F场>E场>B场>C场>A场>D场。牛舍的空气细菌总数与牛舍规模化程度无关,而与各牧场牛舍卫生管理有很大的相关性。从270个样本中共分离到338株细菌,A、B牧场主要是葡萄球菌,分别占分离菌的75.34%(55/73)和60.61%(40/66);C、E、F牧场主要是肠杆菌,分别占分离菌的51.22%(42/82)、62.16%(23/37)、61.11%(33/54);D牧场葡萄球菌占分离菌的46.15%(12/26),肠杆菌和链球菌分别占26.92%(7/26)。结果表明,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小区空气细菌总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黑龙江省散栏式泌乳牛舍存在的环境问题,试验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测定了散栏式泌乳牛舍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结果表明:散栏式泌乳牛舍的平均气温为0.2℃,平均相对湿度为96.3%,CO2浓度为4 189 mg/m3,均不符合奶牛舍环境的行业标准。说明散栏式泌乳牛舍的通风量严重不足,而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差是牛舍内气温低、空气潮湿和污浊的根本原因,通风换气设施不完善、水气产生量大是泌乳牛舍环境恶劣的辅助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甘肃省临夏州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因,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试验采集该牛场13头腹泻犊牛的粪便和血清,通过胶体金技术、ELISA方法、细菌分离鉴定、Kirby-Bauer法分别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病毒学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样中未检测出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V)的抗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阳性率为23.08%(3/13);未检出BRV和BCV的抗体,BVDV血清学抗体阳性率为38.46%(5/13)。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13份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和7株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20种常规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无对两种细菌均有效的药物。此次犊牛腹泻是由BVDV、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且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进一步治疗此次的犊牛腹泻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试验采用血清抗体检测、细菌分离培养、寄生虫卵镜检和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腹泻犊牛的血样和粪便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65.00%,牛轮状病毒抗体阳性率25.00%,牛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15.00%;分离到1 株结肠弯曲杆菌和1 株空肠弯曲杆菌;所检腹泻犊牛粪便和血液样品中,4 份粪便样品和1 份血液样品检出牛冠状病毒,2 份粪便样品检出轮状病毒,1 份粪便样品和1 份血液样品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同一份粪便样品中同时检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和牛冠状病毒;通过镜检,球虫卵囊检出率77.78%,在1 份粪样中发现蛔虫卵,2 份粪样中发现其他线虫卵。该牛场流行性腹泻的原因可能为夏季高温潮湿引起犊牛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多病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