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对鸡胚成纤维细胞中TLRs抗病毒信号通路和促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的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感染中等毒力的新城疫病毒,并在感染后的4、8、12、16、24h收集细胞,利用定量PCR检测TLRs信号通路及促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在细胞新城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结果显示,TLR3、TLR7、TLR15,及其衔接蛋白基因MYD88、TRIF,以及下游基因IFN-α、IFN-β、Mx的表达量在病毒感染后呈现出显著上调(P0.05)。同时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量在病毒感染后也表现出显著上调(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对新城疫病毒的识别过程中,由TLR3、TLR7、TLR15介导抗病毒信号通路,同时诱导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并在新城疫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检测新城疫病毒(NDV)感染和poly(I∶C)刺激后A549细胞的Toll样受体3(TLR3)、LC3-II水平变化,并在TLR3过表达以及干扰表达后检测LC3-II、p62的表达水平,以探讨TLR3与NDV诱导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oly(I∶C)刺激后激活TLR3通路,能够引起细胞自噬;过表达TLR3后,LC3-Ⅱ的表达在NDV感染6h后高于对照组,在感染后期p62降解程度明显;干扰TLR3表达后,NDV诱导LC3-Ⅱ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在感染后期p62降解程度减弱。证明TLR3参与NDV诱导的细胞自噬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引进的新城疫V4无毒耐热毒株连续用鸡胚传代.每次挑选48~96 h有明显病变的死亡鸡胚,取其尿囊液毒于-20℃保存,观察V4毒株对鸡胚毒力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经过20代次的鸡胚毒力筛选.V4毒株对鸡胚的致死率从小于10%上升至20%以上,接种后120 h的活胚有明显地萎缩症状.将鸡胚20代次以上筛选的V4病毒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传代培养,并进行蚀斑筛选纯化病毒,直到第5代才出现明显地细胞病变.使用二层琼脂进行病毒的蚀斑分析,第二层琼脂糖在第一层凝固后72 h覆盖,8 h后NDV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株的蚀斑出现.蚀斑大小直径在1~2 mm变化.通过对NDV V4鸡胚毒力筛选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一株蚀斑克隆株(NDV HB92).  相似文献   

4.
研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PK-15 cells)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为探明PPV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10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在PPV感染后3h表达上调,约为对照组细胞的3.1倍,其他时段均低于正常水平;TLR3和TLR7 mRNA表达水平在病毒感染早期均低于正常水平;TLR4和TLR8的mRNA含量均在感染后3、12、36 h表达上调,TLR10分别在在3h和36 h表达上调,其他时段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TLR2和TLR9 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开始升高,并于48 h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水平的10.1倍和26.7倍。研究表明,PPV感染PK-15细胞后能够诱导细胞上TLR2和TLR9在mRNA水平显著上调,PPV感染可能通过TLR2和TLR9受体介导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线粒体蛋白质翻译延伸因子Tu(TUFM)在不同毒力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运用比较蛋白质组技术分析感染了NDV的CEF差异表达的蛋白点。与24 h的阴性对照组相比,感染NDV后24 h时TUFM表达量在毒力最弱的WX-10-07-Pi感染组中显著升高;毒力最强的JS-5-05-Go引起宿主表达TUFM量随感染时间增加逐渐增强。推测TUFM的表达水平与NDV毒力强弱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多聚核苷酸(聚肌胞)对新城疫病毒(NDV)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聚肌胞对感染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SPF鸡胚和肉鸡进行了病毒抑制试验.结果显示:125和250 靏穖L-1的聚肌胞溶液能明显抑制100倍 TCID50的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繁殖;5 mg·mL-1的聚肌胞溶液(每个胚0.1 mL)能明显抑制NDV在SPF鸡胚中的繁殖,减轻NDV对鸡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病毒血凝效价和鸡胚死亡数.聚肌胞对肉鸡抵抗NDV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肌肉注射0.01 mg·kg-1的聚肌胞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显效率.但反映细胞活性状态的中性红染色(D570值)随着聚肌胞浓度的增大而变小的结果说明,聚肌胞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2种方法研究了复方糖苷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作用。一是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CEF)培养法,通过观察NDV CPE的形成及测定CEF OD值的变化,计算病毒抑制率等指标,综合评价复方糖苷在细胞水平上抗NDV作用,并从直接灭活病毒、阻断病毒吸附与生物合成及释放等环节,探讨了复方糖苷的抗NDV途径。二是将复方糖苷稀释成1 200,1 000,800,600,300μg/m L 5种浓度与100 EID50 NDV液混合后接种9日龄SPF鸡胚,于72 h后统计鸡胚的存活数并测定尿囊液血凝效价(HA),依此判定复方糖苷在鸡胚内抗NDV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PE的特征逐渐减弱,OD值明显升高,病毒抑制率增大,当复方糖苷质量浓度为600μg/m L时对NDV具有显著的直接杀灭与阻断吸附作用。HA在1 200,1 000μg/m L时均为0。表明复方糖苷具有显著的抗NDV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中药“病毒克”颗粒剂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病毒克”颗粒剂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对新城疫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克”颗粒剂对CEF的半数中毒质量浓度(TC50)为61.35 mg/mL,抗NDV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3.2 mg/mL,治疗指数(TI)为19.2,“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具有直接灭活作用和阻断其感染CEF的作用,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在感染后9 h内以14 mg/mL剂量给予“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抑制率为42.8%~76.5%。说明“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肠炎沙门氏菌诱导鸡Toll样受体2在脏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4周龄SPF鸡口服肠炎沙门氏菌后,于感染后48 h时心脏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并采集11种组织,常规方法抽提总RNA,以鸡β-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织中鸡Toll样受体2(chTLR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hTLR2主要分布于免疫组织系统中,ch TLR2t1没有chTLR2t2表达得广泛.说明chTLR2可能参与了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将黄芪多糖(APS)、淫羊萑多糖(EPS)、淫羊萑总黄酮(EF)分别与新城疫病毒(NDV)Ⅰ、Ⅳ系以3种顺序加入到培养24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即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病毒和中药混合感作后同时加入。于病毒接种后72h测定NDVⅠ系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和NDVⅣ系的血凝效价,以评价3种中药成分对NDV感染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APS和EPS仅在先于病毒加入时对NDV有抑制作用,而EF无论以何种方式给药均呈抑制作用。提示它们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且与其浓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从重庆市发病地区分离到一株鸡新城疫病毒,经流行病学调查、鸡胚接种、细胞培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及动物实验鉴定,证明为一株超强新城疫病毒.病料接种鸡胚2~3天死亡,接种的鸡胚成纤维细胞,48~72h出现细胞病变,分离的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HA效价6~7log2,该凝集特性被标准新城疫血清所抑制,动物实验接种的小鸡2~6天死亡.流行地区鸡注射由分离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疫苗,不再表现临床症状,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选取对新城疫病毒(NDV)易感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Trizol提取细胞总RNA,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然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在酵母细胞内构建CEF的cDNA文库,以寻找与NDV基质(M)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探讨其相互作用对NDV装配和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的细胞总RNA的D260nm/D...  相似文献   

13.
【目的】Toll样受体是一种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I型跨膜蛋白受体,研究拟通过检测TLRs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羊乳房炎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索TLRs在绵羊乳房炎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泌乳期的小尾寒羊为实验动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LR1、TLR2、TLR3、TLR4、TLR5基因在小尾寒羊外周血白细胞和乳腺组织中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TLR1、TLR2、TLR3、TLR4、TLR5在对照组和感染组的小尾寒羊外周血白细胞和乳腺组织中均可表达.TLR5在感染组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在小尾寒羊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在12h的表达量较感染后的其他时间段高,并且12h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LR1和TLR3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TLR4在感染后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在小尾寒羊乳腺组织中,TLR2在感染36h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在72h降到最低,但其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TLR3在感染后36h和48h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TLR4除24h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外,其余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TLR1的表达量各时段无差异.【结论】TLRs参与了感染羊乳房炎早期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用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G4株感染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分别在感染1、4、7d后提取感染组和对照组草鱼鳃、脾脏、肝脏、肠道和头肾5种组织的总RNA,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oll样受体3(TLR3)、Toll样受体7(TLR7)和Toll样受体22(TLR22)3个抗病毒免疫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注射柱状黄杆菌7d后,TLR3在草鱼鳃、肝脏、肠道和头肾4种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注射柱状黄杆菌4d和7d后,TLR7和TLR22在5种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而注射柱状黄杆菌1d后,TLR22在鳃、脾脏和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就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TLR3、TLR7和TLR22基因在机体应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 TLRs)作为天然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猪精子核酸识别TLR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为精子TLR信号通路相关功能和抗微生物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公猪精子TLR3、7、8和9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了TLR3蛋白在猪精子上的分布。【结果】RT-PCR结果显示,TLR3、7、8和9 mRNA在猪精子均有表达;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TLR3主要分布在精子头部的后部和中段。【结论】猪精子上核酸识别TLRs的存在以及TLR3分布的区域化提示猪精子可能对病毒及其衍生物感染做出应答,为进一步研究精子TLR信号通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哺乳动物中,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抗病原体侵袭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藏猪和杜长大三元猪的Toll样受体和抗菌肽基因在不同免疫器官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探索,以揭示这些基因对于抗病能力和免疫反应的潜在贡献,为筛选抗病分子标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qPCR对6月龄藏猪和杜长大三元猪肺脏、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和脾脏中Toll样受体基因(TLR1~TLR9)和两种抗菌肽基因(PBD-1和PR-39)的mRNA丰度进行检测。【结果】在藏猪的免疫器官或组织中Toll样受体与抗菌肽基因的m RNA表达大多数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其中,肺脏中TLR1、TLR2的m RNA表达量均提高50%左右,PR-39提高2.6倍;肠系膜淋巴结中TLR4的表达提高40%,TLR1、PR-39的表达分别提高88%和3倍;腹股沟淋巴结中TLR1、TLR2的表达提高约2倍,TLR9、PR-39的表达提高70%,PR-39的表达更是提高了7倍多;颌下淋巴结中TLR1、TLR2、TLR4、TLR7的表达均高出2倍以上,PR-39的表达也高出近7倍,它...  相似文献   

17.
牛膝多糖硫酸酯体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牛膝多糖硫酸酯(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 sulfate,ABPS)对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 embryo fibroblast,CEF)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牛膝多糖硫酸酯体外抗NDV的IC50为0.23 mg/mL,治疗指数TI为5.3。所以在体外,牛膝多糖硫酸酯有较显著的抗NDV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氧化苦参碱、黄芪多糖、甘草酸和栀子苷等4种中药成分按一定比例分别配成复方1、2、3、4,并根据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安全浓度的测定结果,分别稀释成高、中、低3种浓度,分别与新城疫病毒(NDV)加入到已培养24 h的单层CEF中,通过MTT法测定 OD值,分析其对鸡NDV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加中药后加病毒时,复方1、2、3的高、中、低3个浓度组和复方4的高、中浓度组,对病毒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先加病毒后加中药时,复方1的高、中、低3个浓度组,和复方2的中、低2个浓度组,以及复方3的高、中浓度组,复方4高浓度组对病毒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中药与病毒同时加入时,复方1、3、4的高浓度组,能够显著抑制病毒增殖.综合不同加药方式测试结果,4种中药复方抑制NDV的能力依次为复方1>复方3>复方2和复方4.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感染多种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免疫器官的损伤。本试验通过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旨在探究病鸭免疫器官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的分布与表达特征,借以评价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作用。结果显示,攻毒后雏鸭脾脏红髓充血、出血,白髓萎缩、淋巴细胞稀散,脾小体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法氏囊黏膜上皮脱落,腔上囊小结空泡化。攻毒后,TLR4表达量显著上升。脾脏红髓淋巴细胞胞质中TLR4呈阳性表达,白髓中央动脉周围分布大量阳性反应。法氏囊淋巴小结中分布大量Toll样受体4。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TNF-α、IL-2、IL-6显著性上升,而IL-10基本不变。以上结果提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可提高免疫器官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引起机体细胞因子表达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免疫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贵州新城疫病毒分离物能够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表现生长,引起特征性的细胞病变效应。本试验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病毒,观察细胞病变;同时采用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细胞的病毒抗原。结果表明,接种病毒的细胞24h即可观察到细胞病变——合胞体巨细胞的形成;培养上清液和感染细胞的血凝效价分别达到2^3和2^6;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细胞浆中观察到特异性黄绿色荧光;电镜观察到大多数病毒粒子呈球彤.直径100-150nm.囊膜清晰.可见柱状紧密排列的纤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