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持续感染BLV的羊胎肾细胞(BLV/FLK)制备的BLV抗原免疫2月龄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的小鼠细胞与SP_(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以PPA-ELISA为抗体检测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出E_4和C_9两株分泌抗BLV-gp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其核内染色体数均为97~107。杂交瘤细胞诱生BALB/C小鼠腹水的酶标抗体滴度可达20000倍,经琼扩试验,两株分泌的MAB都仅与兔抗鼠IgG_3标准血清呈现明显而均一的沉淀线,经蛋白质渍印试验和斑点试验,两株的MAB也都只与BLV-gp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经过连续传代和冻存,两株细胞的抗体滴度稳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4株分泌抗牛白血病试验羊肿瘤细胞膜抗原(TAA)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用抗鼠 Ig 亚类标准血清双扩证明4株均为 IgG,轻链为 K,染色体数平均为104.3次克隆,4次复苏,4个月传代培养,细胞分泌抗体稳定.用 TAA 包被的 ELISA 检测证明免疫鼠血清、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健康鼠血清呈阴性反应.中和试验 OD值与健康对照相同,抑制试验单抗 OD 值明显下降.建立了完整细胞包被的 ELISA 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试验羊肿瘤细胞的方法,并证明瘤细胞膜呈阳性反应,而健康羊外周淋巴及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表现了很高的特异性,为提高牛白血病肿瘤细胞诊断和研究其肿瘤细胞发生提供了新试剂.  相似文献   

3.
牛白血病病毒(BLV)接种家兔可产生 BLV 抗体;FLK/BLV 细胞株以静脉接种为最好;感染家兔细胞数不应低于8×10~6个;不同品种的家兔在感染性上无明显差别:BLV阳性兔复归绵羊和家兔可使少数绵羊产生 BLV抗体,而对家兔则无反应.  相似文献   

4.
作为牛白血病病毒检定的一种新方法,合胞体检出是以被感染牛和羊的淋巴细胞来评价的。只有当采用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和BL实验感染羊的淋巴细胞时,始在指示细胞中诱发合体形成。合胞体形成数与BLV—感染牛接种淋巴细胞数显示一种用量的正比反应关系。成熟型淋巴肉瘤牛的胚淋巴细胞用抗BLV血清处理能抑制合胞体形成,然而用牛合胞体病毒的抗血清或用散发性淋巴肉瘤牛血清均不能引起抑制。这些结果表明这种检出方法对BLV感染的检定是特异性的和有用的。关于牛白血病病毒的作用与在数个指示细胞上可形成合胞体已有报导[2,6,7],在其试验体系中,正常牛胚胎细胞和变态细胞被用作指示细胞。已往的研究已经确认合胞体检出(SA)对定量BLV的感染性是一种简易、可靠的技术。了解具有抗BLV抗体的牛是否在它们的淋巴细胞中携带有BLV是很重要的。电子显微镜及合胞体检出揭示了在具有BLV抗体牛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中病毒复制物已有产生。[4,10] 这篇论文是关于用BLV所感染的牛和羊的淋巴细胞测定SA的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都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检测牛白血病病毒(BLV)抗体。而此疫病的普查和根除需要检测大量的样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就可满足这一要求,间接法是先将提纯的抗原包被到固相载体,再加试验血清和特异性IgG结合物,阻断法是利用试验血清中的抗体干扰或阻断标准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用不同方法制备的抗原对抗体效价的影响以及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 ,采用 3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抗原分别免疫 BAL B/ c小鼠 ,制备出抗青霉素酰化酶 α亚基、β亚基和抗头孢菌素酰化酶α亚基、β亚基 4种抗体 ,测定了它们的效价 ;同时还比较了用同一种方法制备的抗原免疫小鼠后制作这两类抗体的效价以及上述 4种抗体之间对应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 ,用割胶法制备的抗原免疫小鼠后所得抗体效价较高 ;同样用割胶法制备的抗原免疫小鼠后所得的两类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 ;在交叉反应测试中 ,抗头孢菌素酰化酶抗体也能识别青霉素酰化酶 ,但抗青霉素酰化酶抗体却几乎不能识别头孢菌素酰化酶 ,即抗头孢菌素酰化酶抗体更为活跃 ,而抗青霉素酰化酶抗体则更为专一。同类抗体对应抗原 2个亚基之间的交叉反应说明其互相结合部位结构的类似 ,同时也说明只有进一步制作单克隆抗体才能筛选出特异性强的抗体  相似文献   

7.
人工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绵羊血清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Ⅰ:用兔抗牛血清IgG与之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Ⅱ.将BLV粗提抗原经柱Ⅰ和柱Ⅱ亲和层析后获得无色透明抗原。该抗经AGID试验表明具有gp和P抗原活性,回收率分别为38.8%和51.8%;经SDS-PAGE分析表明,含有5种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15、24、64、70和80K道尔顿;经薄层扫描,测得5种组成的百分含量之和为72.08。将提纯抗原同提纯各阶段不同纯度的抗原同时进行ELISA测定,结果以提纯抗原最理想,本底很浅,工作浓度仅为5μg/ml。  相似文献   

8.
牛白血病病毒(BLV)已经在20多个国家被根除。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该病在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流行率正在上升。与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BLV似乎会造成多种免疫系统的紊乱,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很可能是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的牛乳制品产量下降和生产能力下降的原因。这些经济损失增加了人们对通过防控技术控制BLV的期望。在许多国家,通过传统的抗体检测和屠宰方法控制BLV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些国家的平均牛群抗体流行率正迅速接近50%。对牛的ELISA筛查,通过qPCR对前病毒载量进行跟踪检测,有助于筛选出最具传染性的牛进行分离或扑杀。培育抗BLV的牛也是一种解决该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早期的研究证实,新生驹同种溶血病(NI)是由母马产生的抗体所引起,这种抗体能粘附在马驹红细胞的抗原上。其特点为:母马在同马驹红细胞抗原或在输血和输入血浆期间同输入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时能产生抗体;在同自体组织制备的菌苗中存在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反应时也能产生抗红细胞(RBC)抗体。这种抗体在马驹摄食的初乳中被浓缩,并通过驹肠道吸收入血,粘附到红细胞抗原上。马驹的红细胞由于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引起贫血、黄疸和一些马驹的死亡。因为马驹只是通过初乳接触到抗体,所以,此病可用马驹停食初乳的方法而得到予防。据某些血型研究者报道,引起 NI 的抗体通常对马 Aa 和 Qa 型血抗原有特异性。在少数情况下,对其他一些血型抗原有特异性的抗体也能引起这种病,然而,这种情况似乎并不常见。  相似文献   

10.
牛白血病是由牛白血病病毒(BLV)引起牛的一种最普通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通常采用琼扩试验来检测牛白血病血清抗体,但当牛获得对BLV的被动母源抗体或已接受过疫苗接种之后,血清抗体的存在就不能作为BLV感染的实验室指标了。此时必须采用检  相似文献   

11.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牛地方流行性造白细胞组织增生症(EBL)的病原。通常,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或 ELISA 法检测 BLV,这些方法依赖于感染牛的血清中出现病毒表面主要蛋白质gp51的抗体。作者介绍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牛白血病前病毒 DNA,此法依赖于特异  相似文献   

12.
六头犊牛以犊牛皮肤植入致敏以后,用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犊牛的淋巴细胞接种。于攻击后六头犊牛的二头未产生BLV抗体,并且未从这些牛分离到BLV,而所有五头对照犊牛都感染了BLV。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制备牛肠道病毒2型(BEV-2)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BEV-2抗原的ELISA方法。将纯化的BEV-2VP1+重组蛋白质接种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用PEG4000进行融合,对杂交瘤培养上清进行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BEV-2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G1、5G6)。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建立了BEV-2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BEV-2病毒量的最低限为100TCID50·0.1mL-1,与BVDV、IBRV、BLV等病毒无交叉反应。本研究首次制备了牛肠道病毒2型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BEV-2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快速诊断牛肠道病毒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包被条件、最佳血清工作浓度、封闭剂、待测血清、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及作用时间等反应体系的筛选和确定,利用人工制备的完全抗原及其免疫血清建立了检测抗氨苄青霉素(AMPI)抗体的间接ELISA 方法。结果表明,AMPI B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μg/mL,AMPI HSA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μg/mL;包被条件为37 ℃4 h 后4 ℃过夜;抗AMPI HSA血清和抗AMPI BSA 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25 600 和1∶51 200;封闭剂、待测血清、酶标二抗的最佳作用时间均为30 min。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抗AMPI HSA的抗体水平最高,抗AMPI BSA 的抗体水平稍低于抗AMPI HSA 的抗体,而抗AMPI KLH的最低。  相似文献   

15.
以50%饱和硫酸铵沉淀的兔抗伊氏锥虫高免血清球蛋白制备琼脂糖-4B免疫吸附柱,对马媾疫锥虫超声全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反亲和层析免疫吸附。当抗原量在抗体吸附范围内时,最先洗脱下来的成分即为媾疫锥虫特异性抗原(差异抗原)。该抗原与媾疫锥虫血清抗体反应较强,与伊氏锥虫血清抗体反应较弱,经SDS-PAGE检测,其为分子量大于68000的大分子蛋白。  相似文献   

16.
牛白血病病毒(BLV)是地方流行型牛白血病的病原体,通常用AGID,ELISA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现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BLV,可从感染宿主检测到100ng前病毒DNA,使本试验的敏感性提高了两个对数组数,而且无论是在淋巴细胞还是在肿瘤细胞,以及各个感染时期都可检出前病毒DNA。  相似文献   

17.
牛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后,受宿主遗传因素的控制,有三种表现形式:(1)只产生 BLV 抗体;(2)产生抗体及发生淋巴细胞增生症(PL);(3)产生抗体及发生淋巴肉瘤(LS),同时伴有或不伴有 PL。到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PL 不是恶性增生,只有LS 才是恶性增生并导致病牛死亡。因此,对于 BLV 感染来说,只有后一种表现形式才  相似文献   

18.
应用本瓜蛋白酶消化法,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提取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所获得的抗原与从肿瘤细胞表面洗脱的抗MATSA抗体在ELISA中呈阳性反应。将这种抗原与白油佐剂乳化,给20日龄鸡肌注免疫3次,应用间接ELISA对被免疫鸡的MATSA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免疫前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存在,而用这种抗原免疫后10天即可形成抗体应答,E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病毒F1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犬瘟热病毒(CDV)F1基因定向克隆入pET-28a( )载体.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F1。pET-28F1转化宿主菌BL21(DE3)plysS.在IPTG的诱导下.可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表达量达菌体蛋白总量的23.52%。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所表达蛋白能与抗C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以E.coli表达的CDV F1蛋白为抗原.HRP标记的兔抗犬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抗C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试验表明.应用CDV F1蛋白作为抗原检测抗CDV抗体具有特异性高、抗原易纯化、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系统研究了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左旋咪唑可影响正常鸡的免疫功能 :左旋咪唑可显著促进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 ,但对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 ;左旋咪唑可使鸡体内抗颗粒性、胸腺依赖性抗原SRBC抗体滴度 ,抗可溶性、胸腺依赖性抗原BSA抗体滴度和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BA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鸡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升高。左旋咪唑影响正常鸡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 :左旋咪唑 ( 1 0mg/kg)可使二次免疫鸡抗SRBC抗体滴度和抗B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升高 ;但使鸡对抗BS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