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CuSO4水溶液对银荆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产自澳大利亚的银荆为试验材料,CuSO4水溶液试验设8个处理(0、0.05、0.10、1.50、2.00、4.00、5.00、6.00 mg/L),对种子进行浸泡,并对不同处理的银荆幼苗的主要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处理间的银荆幼苗的全重、主根重、侧根重、根系数、地径粗度、苗高、复叶数之间呈极显著差异,以2.00 mg/L质量浓度的CuSO4水溶液浸种的效果最好,幼苗全重、主根重、侧根重、根系数、地径粗度、苗高、复叶数分别为0.919 g、0.325 g、0.126 g、7.28条、2.53mm、39.61 cm、6.23片,分别比对照提高136.25%、95.78%、142.31%、44.44%、59.12%、65.87%、208.42%。[结论]铜能促进银荆幼苗生长,2.00 mg/L是银荆幼苗生长所需铜元素的最适浓度;铜对银荆生长存在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2.
潮霉素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潮霉素与拟南芥幼苗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了不同浓度潮霉素对拟南芥幼苗叶和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对潮霉素的抗性浓度约为30 μg/mL;在30 μg/mL潮霉素的作用下,拟南芥幼苗叶生长、主根伸长和侧根形成受到显著抑制,导致拟南芥幼苗较小.  相似文献   

3.
不同切根处理对林木幼苗根系侧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质栽培和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对侧柏、刺槐和白榆幼苗主根分别进行切除1/3,1/2和不切除试验,以研究不同切根比例对一级侧根数量、一级侧根总长度以及一级侧根发生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苗木进行主根切断,抑制了主根的生长,促进了一级侧根的发生,使切根处理后的幼苗在一级侧根的数量和总长度上均大于全根苗.一级侧根发生的数量以及生长量与主根切断比例有关,1/3切根的增加幅度大于1/2切根处理,说明一级侧根的发生随着主根伤害程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小.一级侧根的发生位置比全根苗更接近于根基.3树种全根苗一级侧根的发生位置主要集中分布在2~5 cm,而1/3切根苗的一级侧根主要分布在2-4 cm,1/2切根苗的一级侧根主要分布在2~3 cm.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硫代脯氨酸(0、0.10、0.25、0.75、1.25、2.25 mmol/L)对绿豆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硫代脯氨酸处理的绿豆幼苗主根长、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以及叶内叶绿素、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各浓度硫代脯氨酸处理下,绿豆幼苗主根长、鲜重先上升后下降,在高浓度(2.25mmol/L)处理下各生长指标均小于对照组;随着硫代脯氨酸浓度的升高,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叶内MDA含量在较低浓度时下降,小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75、2.25 mmol/L时显著上升,高于对照组.[结论]硫代脯氨酸对绿豆幼苗生长有低浓度(0.10 mmol/L)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游离脯氨酸和SOD是绿豆幼苗抗硫代脯氨酸胁迫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GA_3、ABA和6-B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激素调控大豆根系构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HN89"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5、0.50、1.00和5.00μmol·L-1的GA3、ABA和6-BA处理大豆幼苗4 d,利用根系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根系形态参数的变化.【结果和结论】0.05μmol·L-1GA3处理可使大豆总根长增加,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主根、侧根生长和总根长会受到抑制,GA3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平均直径,根变得纤细;0.05μmol·L-1ABA处理不影响大豆根系生长,当ABA处理浓度大于0.5μmol·L-1后,显著抑制了主根生长和侧根数,从而降低了根系总根长,但对根平均直径影响较小;4种浓度的6-BA处理均显著抑制大豆根系生长发育,主根长、侧根数和总根长都显著降低,但提高了根平均直径,根变粗.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激素类物质及同一激素的不同浓度对大豆根系的主根、侧根生长有着不同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糜子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以黑龙江主栽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烯效唑浸种对糜子萌发、幼苗形态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粘丰5号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对齐黍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烯效唑浸种处理降低了糜子幼苗的株高,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烯效唑浓度的提高而加重.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促进了糜子侧根数和侧根长度的提高,其中T3和T4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烯效唑浸种处理大体上抑制了粘丰5号的主根长,而对齐黍1号则起促进作用.中等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T3和T4)促进粘丰5号单株鲜重和干重的提高,而所有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齐黍1号单株鲜重和干重起明显促进作用.[结论]高浓度烯效唑浸种虽对糜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一定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糜子幼苗质量,实际生产中推荐浓度为100 ~200 mg/L.  相似文献   

7.
异三聚体G蛋白在2,4-D诱导的拟南芥根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拟南芥的野生型(ws)、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基因GPA1缺失突变体(gpa1-1和gpa1-2)和超表达突变体(wGα和cGα)为材料,通过施加不同质量浓度(0~0.010 mg.L-1)的2,4-D处理,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基中2,4-D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大,5种基因型主根的伸长生长都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4种突变体和野生型主根的生长在相同浓度2,4-D处理下,无明显差异;(2)2,4-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拟南芥侧根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在2,4-D诱导的侧根生长中,相同浓度2,4-D处理下,缺失突变体明显比野生型侧根多,超表达突变体比野生型侧根少;gpa1-1和gpa1-2分别在2,4-D质量浓度为0.005mg.L-1和0.008 mg.L-1时的侧根数目与野生型差异最大。初步证明G蛋白不参与2,4-D诱导的拟南芥主根生长发育的调节,而在侧根生长发育中可能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拟南芥的野生型(ws)和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基因GPA1缺失突变体(gpa1-1,gpa1-2)和超表达突变体(wGα,cGα)为材料,通过施加不同浓度(0~0.8 mg/L)的IAA处理,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一些形态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表明:①随着培养基中IAA浓度的不断升高,5种基因型主根的伸长生长都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4种突变体和野生型主根的生长在相同浓度IAA处理下,无明显差异;②IA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拟南芥侧根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在相同浓度IAA诱导的侧根生长中,缺失突变体明显比野生型侧根多,超表达突变体比野生型侧根少。初步证明,G蛋白不参与主根生长发育的调节,而在侧根生长发育中可能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化学控根试剂对沉香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从而改善根系畸形的问题,提高移植成活率.[方法]通过3种化学试剂的不同浓度对沉香当年生苗木进行控根研究.[结果]3种化学试剂均对苗高、地径、主根长度、1级侧根数及其长度影响显著.化学试剂对主根、1级侧根平均长度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效果,同时增加1级侧根数.3种化学试剂对沉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主次是CuCO3 、AlCl3、ZnCl2.[结论]综合考虑,添加100 ~ 150 g/L CuCO3既能控制主根长度、1级侧根长度,又能增加侧根数,同时对苗高、地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棉花植株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种子萌发参数,以茎粗、子叶节高度和根、茎叶的湿重作为幼苗参数,分析棉花根系、茎叶不同浓度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有“低促高抑”的影响,对茎、根和叶的生物质合成量有着不同程度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抑制幼苗生长.[结论]高浓度棉花水浸提取液对棉花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自毒作用在多年棉花连作产生连作障碍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移栽时不同程度断根对水稻根系性状的影响,为育秧方式的采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5个剪根处理,研究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新根发生情况、根分布、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及根系活力。[结果]移栽时剪根可促进新根的发生与生长,对根系在垂直方向的伸长无影响。剪根处理降低了根系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但可以削弱生育后期根系对营养物质的消耗。移栽时根长度在1cm以上对根长、根干重、根体积无影响,且可以提高伤流强度。[结论]移栽时根系长度保持在1 cm以上的育秧方法可保证根系生长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对杂草抑制及农药残留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有效抑制农田杂草,使土壤中农药残留降解,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方法]对于高残留农药长期使用的地区,采用连续2~3年秋收浅耕、翌年春播时早浅耕、晚播种或直接晚耕播种3种措施,研究杂草的抑制效果。通过取样测量作物幼根长和鲜重,分析这3种措施对土壤残留农药的削减程度。[结果]氟乐灵在黄芪田长期使用时,土壤残留农药抑制下茬苜蓿幼根生长,幼根较对照株缩短2.1~2.9 cm/株,鲜重量减少0.19~0.20g/株;甲磺隆在苜蓿田长期使用时,下茬黄芪幼根较对照株缩短1.9~2.0 cm/株,鲜重量减少0.13~0.15 g/株;秋收后及时浅耕可将落入地表的杂草种子全耙入0~10 cm耕层内;翌年春播早浅耕可诱发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提前萌发出苗,10 d后耕种,能防除40%左右的杂草株数;较正常播种期推迟10 d后直接晚耕播种,可防除30%左右杂草株数;苗期或后期拔(捋)出残余杂草种子时,除草效果理想,对下茬作物幼苗生长发育及产量无任何不良影响。[结论]在长残效农药长期使用地区进行2~3年秋收浅耕及不同耕播期加人工锄草,能有效控制农田杂草的危害,不污染农田土壤和生活环境,且加速对土壤残留农药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秦岭北麓地区猕猴桃根系分布与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  同延安  高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85-8087
[目的]研究秦岭北麓地区猕猴桃根系分布与生长形态。[方法]于猕猴桃不同生育期采集不同土层的样本。[结果]年周期猕猴桃根干物质增加1.33kg,在3月28日至5月18日和7月9日至9月8日生长较慢,5月18日至7月9日和9月8日至11月6日生长相对较快,11月以后基本停止生长。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占总根量的78.10%。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猕猴桃根量减少。猕猴桃的主根(直径〉1cm)占根总量的60.23%,其中91.33%分布在0~40cm土层,没有到达60cm以下。侧根(直径0.2~1.0cm)占根总量的32.34%,主要分布在20~40cm土层,占51.79%;其次是40~60cm土层,占20.96%。细根(直径〈0.2cm)占根总量的7.44%,与侧根一样分布在20~40cm土层最多,占35.08%;0~20、40~60、60~80cm土层分别为19.62%、22.85%、14.52%;80~100cm土层最少,为7.93%。[结论]该研究可为秦岭北麓地区猕猴桃合理和适时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万年青水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广东万年青水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不同营养液处理广东万年青。[结果]8 mg/L萘乙酸处理后5 d生根,平均达到8.7条,新根长6.82 cm,根系生长良好,根粗、白;观叶植物营养液生长最好,平均根长13.52 cm,根生长粗壮,分叉多;平均新生有5.8片叶,叶片生长旺盛,叶色翠绿。[结论]广东万年青水培诱导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为8 mg/L;广东万年青水培营养液观叶植物营养液配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张阳  范丽丽  邵玺文  杨利民  韩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03-6204,6206
[目的]研究平作种植密度对黄芩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密度设4个处理水平,测定黄芩的生育指标和生物量。[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根重、地上重和总生物量逐渐增大,而枝根数、单株根重和地上重逐渐减小;稀植枝根多,地上部与地下部均生长良好,单株干物质积累多,但单位面积产量低。[结论]适宜的平作种植密度单位面积产量高,单株品质好,试验水平下,行距25~35cm时黄芩产量高、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幼龄期(3cm地径)红枣吸收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为干旱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02010a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漫灌条件下有效吸收根(根径〈2mm)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水平方向上,幼龄期红枣根长密度呈抛物线型分布,93.09%以上根系分布在距树干水平距离0-150cm处,分布密集区为0-50cm,最大值出现在0-25cm;在垂直方向上,幼龄期红枣根长密度呈指数型分布,94.07%以上的根系分布在土层深度0-50cm处,根系分布密集区为0-20cm,最大值卅现在10-20cm。【结论】距离树干水平距离0-150cm和垂直方向0-50cm的土层是幼龄期红枣根系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也是田间水肥管理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明确日光温室蔬菜土壤生境调控范围。[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瓜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结果]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处理对黄瓜根系垂直分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较小;不同处理0~25 cm土层黄瓜根系分布比例均可达全部根重的99%以上,根系的最深分布范围可达30 cm;黄瓜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环境的敏感性存在时期差异,初瓜期根系对水分反应敏感,较低的土壤水分有促使根系向深层发育的趋势。[结论]蔬菜"以水调根"管理具有限制性。调控浅根性蔬菜土壤生境更应关注横向调控措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檗离体培养生根的最佳条件,为建立其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檗试管苗为试材,研究IBA浓度、培养基和活性炭浓度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IBA浓度为2.0 mg/L时,黄檗试管苗的生根率为64.2%,生根数为3.9,根长2.4 cm,且植株生长健壮;3/4MS培养基是最适合诱导黄檗试管苗生根的基本培养基,地上部生长健壮,地下部生长良好;活性炭对黄檗试管苗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加入1.0 g/L活性炭时,黄檗试管苗的生根率达85.1%,生根数达9.3条,根平均长度达3.1 cm。[结论]黄檗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3/4 MS+2.0 mg/L IBA+1.0 g/L活性炭。  相似文献   

19.
冀西北马铃薯田间杂草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地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97-5298,5462
[目的]寻找控制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的有效化学防除方法。[方法]在经48%氟乐灵乳油和50%乙草胺乳油处理过的马铃薯田间使用15%精稳杀得乳油和24%果尔乳油进行除草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在播前进行土壤处理比48%氟乐灵乳油具有不影响出苗率的优点,效果更好;播种前用50%乙草胺乳油2 625 ml/hm2处理过的土壤,苗期用24%果尔乳油300、450ml/hm2可以很好地防治田间杂草。在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使用化学除草可以节省成本1 050~1 080元/hm2。[结论]播种前药剂处理土壤结合苗期化学防治是控制冀西北地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耕层施磷对土壤剖面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华北平原,研究前茬小麦耕层施磷对土壤深层累积NO3--N运移及后效的影响。【方法】采用15N微区注射技术,耕层设3个不同的施磷水平,布置田间微区试验,将15N标记于110 cm土层处。【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收获后标记15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P60处理<P120处理<P0处理,且发生垂直运移,向上层土壤运移了50 cm,向下移动了70 cm,累积峰出现在120~140 cm土层,较标记位置下移了30 cm。玉米收获后, 15N主要分布在100~180 cm土层,累积峰在小麦季基础上又向下移动了20 cm。玉米能利用前茬残留于土壤深层的15N,P0、P60、P120处理15N的利用率分别为1.2%、2.5%、2.2%。前茬施磷对后作玉米下层根系发育仍有促进作用,增加了80~15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比例,提高了施磷处理对残留15N的利用率。【结论】前茬耕层施磷仍影响土壤深层累积NO3--N后效,促进后作玉米中下层根系发育,提高深层氮素利用率,进而减少其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