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热应激是影响动物生产的重要因素。正常的瘤胃功能是反刍动物健康生产的重要保证。了解热应激对瘤胃功能的影响,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营养措施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对反刍动物的不利影响。文章主要综述热应激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瘤胃发酵、甲烷生成的影响及缓解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是现代畜牧业集约化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热应激不仅严重损害动物的健康与福利,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全球变暖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动物的热应激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热应激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免疫、抗氧化、炎症反应以及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应激|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脂肪酸钙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肉质、繁殖性能、热应激、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为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内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以及添加吡啶羧酸铬对其的调控作用。选用体重相近[(20.75±1.88)kg]的波尔山羊4只,采用自身对照,分3期试验,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对照组山羊在空调房中饲喂,温湿指数(THI)在70以下,处于非热应激状态;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山羊在室温动物房中饲喂,2组THI无显著差异(P>0.05),达79以上,处在相似的热应激状态。加铬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铬含量为0.2 mg/kg饲粮)。每期试验14 d,在试验的第13天采集瘤胃液,测定pH、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奶山羊瘤胃内pH(P<0.05),显著提高瘤胃内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浓度(P<0.05),显著降低乙酸/丙酸(P<0.05)。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后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奶山羊瘤胃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瘤胃丙酸浓度(P<0.05),对瘤胃pH、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热应激使瘤胃pH显著降低,显著增加了VFA浓度,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饲粮添加吡啶羧酸铬可调节瘤胃VFA浓度,对热应激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瘤胃是反刍动物至关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部分降解的营养物质可直接通过瘤胃上皮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瘤胃的发育程度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而瘤胃发育充分且功能健全是反刍动物最佳生产性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均发育不完善,需在固体饲料、断母乳等外界刺激下完成经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的复杂过程,进而才可发挥其重要功能。目前,如何掌握并遵循瘤胃的发育规律,在保证瘤胃充分发育且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对幼龄反刍动物实施早期断奶技术,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就反刍动物瘤胃发育进程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时空演变、瘤胃组织形态学发育和代谢改变及瘤胃发育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由生理结构至功能逐层对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规律进行全面总结,阐明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本文旨在进一步丰富与瘤胃发育相关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利用瘤胃发育规律开发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为挖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产潜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瘤胃是反刍动物至关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部分降解的营养物质可直接通过瘤胃上皮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瘤胃的发育程度与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而瘤胃发育充分且功能健全是反刍动物最佳生产性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然而,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均发育不完善,需在固体饲料、断母乳等外界刺激下完成经由非反刍阶段向反刍阶段转变的复杂过程,进而才可发挥其重要功能。目前,如何掌握并遵循瘤胃的发育规律,在保证瘤胃充分发育且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对幼龄反刍动物实施早期断奶技术,已成为现代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就反刍动物瘤胃发育进程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时空演变、瘤胃组织形态学发育和代谢改变及瘤胃发育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由生理结构至功能逐层对反刍动物瘤胃的发育规律进行全面总结,阐明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相关因素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本文旨在进一步丰富与瘤胃发育相关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利用瘤胃发育规律开发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营养调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为挖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产潜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粗饲料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具有结构和功能不完善、微生物区系不健全等特点,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瘤胃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幼龄阶段瘤胃结构和功能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成年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研究发现仅饲喂精饲料容易引起幼畜瘤胃液pH降低、瘤胃乳头凝集和角化不全等症状,而补饲粗饲料明显提高了瘤胃液pH、促进了瘤胃肌肉层的发育及维持了瘤胃壁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粗饲料来源、水平和颗粒大小等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组织形态、微生物区系、发酵参数及瘤胃上皮物质吸收和转运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粗饲料在幼龄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瘤胃运动在反刍动物生理活动、饲料消化吸收以及瘤胃疾病诊断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受饲粮类型、激素、疾病、应激和动物生理阶段等影响。瘤胃运动主要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而外部因素调控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主要方式是调节饲粮,其次是动物的生理健康以及饲养环境。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运动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方法,以期为反刍动物瘤胃生理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同时为反刍动物生产中瘤胃运动调控和健康养殖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Ⅷ.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应激是反刍动物对不利于生理活动的高温环境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也是影响反刍动物夏季生产与繁殖的一种重要应激性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的热应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就2009年热应激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包括热应激对产奶量、乳品质、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内分泌的影响及目前抗热应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于反刍动物来说,氮的平均利用效率仅为25%左右,绝大部分无效氮随粪尿排出体外。氮素的大量流失不仅造成饲料蛋白质资源浪费,而且加剧环境污染。而反刍动物瘤胃中高效产氨菌(HAB)产氨速率过快,是导致反刍动物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瘤胃内HAB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因素有很多,离子载体、植物提取物、细菌分泌的细菌素、饲粮类型等因素均可对瘤胃HAB菌群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本文对瘤胃HAB菌群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手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蛋氨酸锌在反刍动物上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蛋氨酸锌作为一种过瘤胃蛋白,可以较好的通过瘤胃,提高锌的利用率,降低日粮总锌的添加,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蛋氨酸锌在反刍动物饲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综述了蛋氨酸锌对反刍动物应激、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以及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其内环境稳定和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影响着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日粮精粗比的改变影响瘤胃内环境稳态以及微生物区系组成,从而影响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本文综述了日粮精粗比影响瘤胃pH、NH3-N浓度、VFA浓度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的研究进展,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郝小静 《中国饲料》2022,1(5):19-22
本文综述了酵母培养物、半胱胺、稀土、小肽和肉桂醛5种常用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调控作用,探讨了常用瘤胃调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氨氮浓度、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瘤胃内pH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这5种常用瘤胃调控剂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饲粮碳水化合物对羔羊瘤胃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它的消化代谢和营养吸收功能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羔羊瘤胃的结构和机能尚不完善,其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碳水化合物是调控瘤胃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饲粮碳水化合物对羔羊瘤胃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通过调整羔羊饲粮碳水化合物结构来改善羔羊瘤胃发育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是奶牛养殖业中一直存在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和瘤胃的健康均有着不良影响,从而给整个奶牛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总结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以及过瘤胃产品对热应激的调控机理,旨在为缓解奶牛热应激营养调控方面提供有效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调整产奶期营养供给 缓解奶牛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夏季不可忽视的大问题,除改善环境外,应及时调整产奶期营养供给,可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奶牛正常生产条件下的营养调控主要包括最适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的消化速度,蛋白质、脂肪的调控、阴阳离子的平衡、饲养方式等措施.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消化道运动弛缓,因此必须调整日粮结构,增加营养浓度,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以提高奶牛营养物质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徐晓锋 《草业科学》2020,(2):363-369
瘤胃菌群与反刍动物机体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稳定的菌群结构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瘤胃菌群的结构,可使机体代谢、免疫等机能发生改变。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反刍动物日龄的增加其瘤胃菌群会逐渐趋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局面。本文旨在综述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构建过程中,母体、日粮及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瘤胃菌群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皂素对甲烷产量和瘤胃发酵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皂素是从茶籽中提取的一种五环三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茶皂素可以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模式,减少甲烷排放的功能,因此,茶皂素可望成为反刍动物的新型瘤胃发酵调控剂.论文主要综述茶皂素的结构,以及茶皂素对甲烷产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糖类是反刍动物日粮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其结构的不同影响着反刍动物的瘤胃健康。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糖类(NFC)比可调控瘤胃微生物和瘤胃发酵参数。随着NDF/NFC的减小,瘤胃中的细菌总量增多,原虫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厌氧真菌减小直至消失,产甲烷菌急剧增大;同时,瘤胃p H趋于降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趋向增大、甲烷产量急剧增高和氨态氮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常常使用高精料饲粮饲喂反刍动物。反刍动物长期饲以高精料饲粮会导致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变,引起瘤胃发酵和代谢紊乱,进而影响动物健康。植物提取物具有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善瘤胃发酵和代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高精料饲粮下反刍动物瘤胃功能、微生物区系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