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条斑病抗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型12个菌株和20个细条病菌株的抗性差异及其对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鉴别力。结果表明含xa-5,Xa-7,xa-13,Xa-17和Xa-21等5个抗性基因的品种(系)对绝大多数白叶枯病菌株表现为广谱高抗,其中xa-5,Xa-17抗性基因品种兼抗细条病,但携带xa-13,Xa-21基因的抗性基因品系则感细条病。进一步表明水稻对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是受不同的抗性基因控制的。IRBB3,IRBB4,IRBB5,IRBB13,IRBB21和阿苏稔(Xa-17),丰锦(Xa-18)等7个单基因品种对我国的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具有鉴别力,划分为5个小种。依据20个菌株在15个近等基因系上的致病力差异将水稻细条病菌株分为12个致病型,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6个组。结果进一步表明我国的水稻细条病菌株致病性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量培养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的噬菌体 ,继而利用噬菌体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试验设计了 10种液体培养基 ,分别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培养。研究表明 ,这 10种培养基中 ,1、4、7号培养基最适合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水稻白叶枯病和细条病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总结福建省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分布为害、病区划分及防治对策,并比较其异同。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60 ̄70年代;细菌病则以80 ̄90年代为主。品种抗性、菌源多寡、气候是否适宜,是决定病害流行的重要条件。病原菌蛋白质图谱测定,其相似系数越大的菌株致病性越相近。菌源除稻草、稻草、稻桩外,还存在于杂草寄主,白叶枯病菌的杂草寄主种类比细条病菌的多。常规稻抗白叶枯病的品种,一般也抗细条病;  相似文献   

4.
发酵时间对花脸香蘑抑制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相关,发酵时间约在第12d时花脸香蘑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稻细条病,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和相关分析,探讨了两种病害的抗性遗传方式及其人与一些形态学标记性状和若干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细条病抗性遗传系由多对核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遗传;白叶枯病由一对主效隐性核基因控制,并可能存在遗传背景3或微效基因效应;两种病害的抗性基因有一定的连锁关系;通过对F2群体质量性状与抗病性的相关分析,没有找到抗性标记性状。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福建省水稻两病-细条病和白叶枯病比较研究和综合防治的多年实践,阐述了以消灭菌源为前提,推广抗病品种为中心,水肥管理为基础,辅以药剂保护的综防策略。系统分析了沿海平原和内陆山区两个综防控病模式设计的科学依据,并对福建省推广两个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是国家检疫性病害。发病时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50%以上,而且条件适宜时传染很快,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应用辽阳市二氧化氯制品厂生产的金尔康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进行实验,结果防效在99.53%-100%,不但提高了水稻的品质,而且有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白叶枯病和细条病稻兼抗资源筛选及兼抗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抗源,对285份水稻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对强毒型白叶枯病Ⅴ型表现为抗的材料9份,中抗的7份;对于细条病菌JZ-8菌株,高抗的2份,抗的31份,中抗的为50份;对于细条病菌LZ-4菌株,高抗的16份,抗的68份,中抗的100份;对白叶枯病菌和至少1个以上细条病菌株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的兼抗材料有9份。兼抗材料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其中2份材料含有兼抗基因xa5,其他7份不含该基因,属于另一类型的兼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与细条病抗性无显著相关,细条病不同菌株抗性间存在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稻田主要病害发生的影响,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其生态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以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及对照非转基因亲本D68为材料,分别调查田间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病情指数及紫鞘病、叶鞘腐败病等病害的病株率,比较转基因稻田和非转基因对照稻田各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转基因水稻Bar68-1田间主要病害为纹枯病(病情指数为8.1~40.7),有少量稻瘟病发生,水稻紫鞘病(病株率为6.7%~48.0%)和叶鞘腐败病(病株率为14.2%~28.7%)等病害也有发生,所发生病害的病情指数或病株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Bar68-1和D68稻田均未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结论]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对稻田主要病害的发生无显著影响,没有增加稻田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培育新的兼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且米质较优的水稻强恢复系,为选育抗病、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提供良好的亲本材料。【方法】以抗稻瘟病品种合丰占为母本,与抗白叶枯病品系粤泰占杂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获得多个抗病基因聚合的优良单株,再经过多代自交选育,并进行田间抗性及米质鉴定、农艺性状考察及恢复力测试。【结果】培育出聚合了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54和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基因xa5的多抗、优质强恢复系桂恢663。桂恢663对白叶枯Ⅳ型菌和强毒Ⅴ型菌表现为抗,对广西细条病优势菌株JZ-8表现为抗,对14个稻瘟病菌株,有12个达到1级抗性。桂恢663除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6个主要米质指标均达到国标2级标准,其与丰田1A所配抗病、高产、优质组合丰田优663通过广西品种审定。桂恢663和丰田优663谷粒具有香味。【结论】桂恢663兼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条病,且恢复力强、米质较优具有香味,是组配抗病、高产、优质杂交组合的优良亲本,同时为水稻提供重要遗传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1.
水稻叶片营养的光谱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氮肥水平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片营养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了遥感参量与叶片营养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00~1 250 nm波段,叶片光谱反射率与SPAD、CHL呈显著负相关;在720~1 000 nm和1 450~1 500 nm波段,叶片光谱透射率与LWC间呈显著正相关;在400 ~ 650 nm波段,叶片光谱吸收率与CHL、SPAD和CAR呈显著正相关;分别构建了以NDVI、NDWI、GreenNDVI和NRI为自变量、叶片营养为因变量的光谱诊断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性较好,尤其利用NDWI(860,1 240)诊断LWC具有相对最大R2、最小RMSE和最小RE,表明此模型预测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小白菜不同叶期及不同叶位硫苷的质量摩尔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为研究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不同叶期、不同叶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以小白菜品种‘黑油冬’‘Heiyoudong’为试材,利用固相萃取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四叶期、八叶期、十二叶期及八叶期不同叶位的硫苷质量摩尔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白菜八叶期的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四叶期和十二叶期,脂肪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随叶期升高呈下降趋势,吲哚族、芳香族硫苷变化趋势与总硫苷变化趋势一致;小白菜八叶期内叶位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于外叶位,菜心部位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最高,为4.35 μmol·g-1,其中脂肪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达2.55 μmol·g-1,吲哚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高达1.60 μmol·g-1,芳香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相对较低;此外,叶位Y7吲哚族硫苷占比最高,占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56.7%,其他叶位则以脂肪族硫苷为主,占总硫苷质量摩尔浓度的59.0%~79.0%。在所有叶位中,芳香族硫苷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占比低于7.1%。  相似文献   

13.
感染甘蔗黄叶病毒后甘蔗叶组织超微结构的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对感染甘蔗黄叶病毒蔗叶组织超微结构进行观察表明,韧皮部伴胞及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及细胞核都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线粒体形态异常,有的肿大、内嵴模糊,严重者内嵴消失,空泡化,仅剩未被消解的残骸;叶绿体被膜破裂,严重者被膜完全消解,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片层消失,基质外流.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被膜和基质片层也遭到破坏,淀粉粒增多、膨大;细胞核形态变为不规则,局部核膜破裂,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呈降解状.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不同叶形叶面积校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叶面积扫描法、复印称重法和Photoshop图像处理法等3种方法,分别对大豆圆形、卵圆、披针等3种叶形的三出复叶进行叶面积校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3种测定方法,叶面积校正系数依卵圆形、披针形、圆形叶形依次升高;三出复叶中左小叶和右小叶的叶面积校正系数相近,均高于中小叶;叶面积扫描法和图像处理法数据吻合程度较高,复印称重法数据误差较大。卵圆形、披针形、圆形叶形的叶面积校正系数分别为0.67、0.68和0.70。建议今后测量中,以中间小叶为准,数据采用叶面积仪测定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长宽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校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在分析作物的叶面积和叶长宽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4种作物利用长宽法计算叶面积的修正系数,并用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玉米、水稻、大豆和甘薯叶面积计算的修正系数分别为0.734 8、0.774 6、0.729 6和0.731 1,与通常采用的0.75相比,玉米的修正系数有所减小,而水稻的修正系数有所增加;玉米和水稻狭长形叶片的修正系数比较大,大豆和甘薯圆形叶片修正系数较小;对于狭长形叶片,长宽比较大的水稻的修正系数大于长宽比较小的玉米的修正系数,圆形的大豆叶片和甘薯叶片的修正系数比较接近;采用长宽法计算的结果与叶面积仪测定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对狭长形叶片的计算结果优于圆形叶片。  相似文献   

16.
冬大麦叶龄与单株叶面积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6年在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了发育特性明显差异的4个冬大麦品种不同播期的田间试验。通过对大麦出叶、叶龄和单株叶面积的系统观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构建了大麦叶龄和单株叶面积动态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播期大麦叶热间距观测值与模拟值绝对误差为0.2~9.9℃d,根均方差(RMSE)为3.8~5.4℃d;叶龄预测绝对误差为0~1.9,RMSE为0.6~0.7;最终叶片数预测绝对误差为0.2~2.0,RMSE为0.7~1.0。不同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观测值与模拟值绝对误差为0.72~9.09 cm2,RMSE为1.20~3.53 cm2。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四交群体的玉米叶夹角和叶向值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耐密紧凑株型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叶夹角和叶向值是衡量株型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选用叶夹角和叶向值存在差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PH6WC、87-1和自330构建1个四交(郑58/豫87-1//PH6WC/自330)组合,以228个四交F1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1张含225个SSR位点,全长1 387.2cM的玉米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间距为6.19cM。基于四交群体应用区间作图法检测4个环境下的QTL,共检测到13个叶夹角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3、4、5、7和10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1%~20.0%的表型变异;检测到15个叶向值相关QTL,分别位于第1、2、4、5、7、8和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4%~20.1%的表型变异。其中qLA-E2-2和qLA-E4-2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692-umc2297(bin 5.03),分别解释16.6%和13.2%的表型变异;qLO-E1-1、qLO-E3-2和qLA-E4-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umc1568-bnlg1953(bin1.02),分别解释10.1%、19.9%和12.3%的表型变异;qLO-E2-1和qLO-E3-1落在同一标记区间phi056-phi427913(bin 1.01),分别解释13.8%和10.0%的表型变异。这些多个环境共同检测到的QTL将为玉米耐密理想株型育种中叶夹角叶向值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益信息,加速耐密株型玉米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枇杷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枇杷叶的生长特性和药材特征、有效成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主要成分测定方法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水稻叶片反射率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9年实测的水稻叶片生物化学组份,通过PROSPECT 模型,建立水稻叶片反射率模拟模型,对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叶片光谱进行模拟,其反射率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大于99.5%,均方根误差RMSE值小于0.0212.  相似文献   

20.
对4个玉米品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聊城市玉米小斑病比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早且重,发生弯孢霉叶斑病的叶片常从中下部开始,而发生小斑病的叶片基本上是从下部1~3片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抗病品种从病害始发期至生育后期流行曲线平缓,感病品种的病情发展快,流行曲线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