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P109'蛋白分子结构特征与抗原性,本研究对p109'基因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PCR对其部分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将其克隆至p ET-32a(+)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后经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进行原核表达,并通过Western-blot分析该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p109'基因与殊异支原体编码假定蛋白基因MDIS-01350、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相关基因p102及编码P102样蛋白基因mhp217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重组P109'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得到表达;经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山羊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全菌血清发生结合反应,表明P109'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后期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特异快速诊断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牛支原体(M.bovis)贵州株GZ1、GZ2 TU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试验对牛支原体贵州株TU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对TU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骨架柔韧性及抗原指数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TU基因克隆测序基因片段长度为1 009 bp,与预期相符。TU基因序列分析显示,牛支原体GZ1株与PG45标准株同源性为99.1%,与GZ2株同源性为99.0%。基因变异性显示,参考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GZ1株在第55,134,191,257,389,512,674位发生了突变,在第178,951,962位发生了缺失,GZ2株仅在273位发生了突变。进化树分析显示,GZ1株与国内分离株属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近。GZ1株与GZ2、PG45株属不同分支,并且与国外的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TU基因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骨架区柔韧性都较好,抗原指数高,且分布相对均匀。该蛋白整体区域抗原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说明牛支原体TU基因相对保守,各地区分离株存在一定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确诊新疆北屯市某牛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病原,试验无菌采集2头病死牛肺脏组织分离培养牛支原体,并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及oppF基因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获得2株牛支原体,分别命名为M.bovis BT-1和M.bovis BT-2;2株分离株的菌落形态呈典型的"煎蛋样";PCR扩增出牛支原体oppF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2株分离株的oppF基因与国际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7.3%和97.8%;与HB0801、CQ-70W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o)贵州株P30基因的进化情况,通过对Mo贵州分离株(GZQX、GZXS、GZHZ、GZKY)、Mo Y98标准株的P30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克隆以及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变异性、基因同源性以及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1)基因同源性:4株Mo贵州分离株与Mo Y98标准株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4.9%~99.4%之间。其中GZQX株与标准株同源性最高,达到99.4%。Mo贵州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四川分离株(Mo SC01)、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絮状支原体(Mycoplasma flocculare)的P30基因同源性在70%~80%之间;与其他支原体同源性均在30.0%以下。(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Mo贵州分离株与Mo Y98标准株的P30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oculi)、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亲缘关系次之;与Mo SC01、絮状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亲缘关系最远。结论:Mo贵州株P30基因种属特异性好,种内保守,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5.
牛支原体是一种主要引发牛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病原,鉴于其所致病例临床病变与我国已消灭疫病牛肺疫非常相似,该类疫病的快速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实验针对贵州省疑似牛肺炎病例进行快速病原检测与目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临床病例组织样本中扩增到大小约265 bp的TU基因目的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序列测定与分析显示,所扩增TU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国内外分离株序列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实验结果表明,本次疫情为牛支原体感染所引起,为疫病防控提供了确切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确定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筛选牛支原体免疫保护性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运用Overlap PCR方法扩增得到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4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诱导剂ITPG的诱导下获得重组蛋白P48,纯化后的重组P48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验证其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48,重组蛋白P48大小约为66ku,纯化后的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D450nm值为1.12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的鼠血清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及牛支原体全菌蛋白抗原均能产生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表明P4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可作为牛支原体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且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与国内外5株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EF-Tu基因,原核表达获得EF-Tu蛋白,制备抗EF-Tu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为研究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pET-28a-EF-Tu质粒中EF-Tu基因中间的TGA密码子突变为TGG,并对测序结果与其他支原体参考株进行相似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在线软件对其推测的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突变后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以纯化的EF-Tu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及免疫反应性。【结果】试验成功突变了EF-Tu基因中TGA位点,并构建了融合表达His标签pET-28a-EF-Tu′原核表达载体。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的EF-Tu基因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GH3-3菌株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编码387个氨基酸,无N-糖基化位点和跨膜区域,存在1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表达绵羊肺炎支原体DnaJ基因,研究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方法] 以绵羊肺炎支原体内蒙古分离株NM03-MO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其DnaJ基因序列,对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及三维结构预测;将该基因片段连接至pColdⅠ表达载体,构建pColdⅠ-DnaJ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DnaJ蛋白并纯化,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与支原体抗体阳性血清的结合活性。[结果] NM03-MO株DnaJ蛋白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序列同源性最高,但三维结构存在一定差异,重组DnaJ蛋白与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初步证明该蛋白具有免疫原性。[结论] 绵羊肺炎支原体DnaJ蛋白被首次成功克隆表达,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后续分子致病机制研究及新型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确定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筛选牛支原体免疫保护性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运用Overlap PCR方法扩增得到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P4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诱导剂ITPG的诱导下获得重组蛋白P48,纯化后的重组P48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验证其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P48,重组蛋白P48大小约为66 ku,纯化后的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D450 nm值为1.12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的鼠血清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及牛支原体全菌蛋白抗原均能产生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表明P4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可作为牛支原体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且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与国内外5株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报道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MO XJ)溶血素TlyC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其他支原体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lyC基因全长为1 239bp,编码426个氨基酸,其中第1~23位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编码区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BS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发生分析表明,MO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和絮状支原体的相应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种支原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首次克隆了MOTlyC基因,为了解MOTlyC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18.
19.
锌硒对后备猪繁殖性能及仔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锌硒对后备公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在2月龄公母猪和哺3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锌和硒,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母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