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源寡糖对奶山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外源寡糖对奶山羊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32.80±2.45)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崂山奶山羊6只,分为6组,试验组羊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甘露寡糖(MOS组)、半乳甘露寡糖(GMOS组)、寡木糖(XOS组)、低聚异麦芽糖(IMO组)和果寡糖(FOS组)的试验饲粮,对照组(CT组)羊饲喂基础饲粮.共进行4期试验,每期35 d,其中预试期14d,正试期21 d.于正试期第1、7、14、21天晨饲前采集新鲜粪便,测定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试验组乳酸杆菌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FOS组第7天开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其中FOS组各采样时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大肠杆菌数量有所降低,其中MOS组和FOS组第7天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外源寡糖对增加奶山羊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果寡糖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选用体况良好、年龄相近、体质量(32.80±2.45)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崂山奶山羊6只,采用分期分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添加1%(以有效含量计)甘露寡糖(MOS)、半乳甘露寡糖(GMOS)、果寡糖(FOS)、寡木糖(XOS)和异麦芽寡糖(IMO)的试验日粮,另设不添加寡糖的对照组。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35d,其中预试期14d,正试期21d。结果表明:1)21d时,FOS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显著升高(P〈0.05),GMOS组的血清AKP、溶菌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2)21d时,FOS组、MOS组和GMOS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7、21d时,FOS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M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14、21d时,GMOS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M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7、14d时,MOS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3)7d时,FOS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4、6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7、21d时,GMOS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6含量显著升高(P〈0.05);14d时,FOS组和GMOS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外源寡糖对奶山羊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添加FOS和GMOS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果寡糖(FOS)对山羊瘤胃发酵及柠条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6只年龄在1岁左右、体重相近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山羊作为供试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水平上添加0.6%、1.0%及1.4%FOS(以有效含量计)。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预饲期14 d,正式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1)添加FOS组瘤胃内pH值在采食后各个时间点较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P0.05);在山羊采食后2 h,添加FOS对瘤胃内NH3-N浓度没有影响,从采食后4 h至10 h,添加FOS降低瘤胃内NH3-N浓度,尤其是1.0%FOS组和1.4%FOS组比较明显(P0.05)。(2)添加FOS显著提高瘤胃β-葡萄糖苷酶、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P0.05),且以1.0%FOS组活性最高。(3)添加FOS显著提高柠条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粗蛋白(CP)瘤胃降解率(P0.05),且以1.0%FOS组降解率最高;添加1.0%FOS显著提高柠条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FOS可改善瘤胃发酵内环境,显著提高瘤胃纤维素酶活性及柠条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且以添加1.0%FOS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果寡糖(FOS)、甘露寡糖(MOS)以及两者复合物(复合寡糖,FOS+MOS)对广西黄羽肉鸡种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饲粮养分代谢率的影响。开产种鸡(24周龄)432羽,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6羽鸡。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FOS、0.02%MOS和0.4%FOS+0.02%MOS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添加FOS、MOS及复合寡糖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降低料蛋比,其中添加FOS可显著提高孵化率;Ⅱ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均显著高于其他组;Ⅱ、Ⅲ组和Ⅳ组血清总胆固醇,Ⅱ组和Ⅳ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添加FOS和复合寡糖显著提高种鸡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和磷的消化代谢率。可见,在黄羽肉鸡种鸡饲粮中添加FOS、MOS及其复合物均可不同程度提高黄羽肉鸡种鸡生产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饲粮养分代谢率,且以单独添加FOS效果为优;FOS、MOS两者复合使用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戈婷婷  瞿明仁 《饲料广角》2010,(20):26-27,40
通过体外法研究不同水平的甘露寡糖(0、0.8%、1.0%及1.2%)对锦江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0.05);可以降低培养残渣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能增加瘤胃产气量;降低氨态氮(NH3-N)含量。研究初步表明,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锦江黄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并以1.2%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潘珂 《饲料研究》2013,(7):36-3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功能性寡糖对瘤胃内稻草-精料型基础饲粮发酵的影响。选择3头健康、体质量相近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锦江黄牛进行3期试验。第1期:基础饲粮;第2期:基础饲粮+0.8%甘露寡糖+1.0%果寡糖+0.8%大豆寡糖;第3期:基础饲粮+0.8%甘露寡糖+1.2%果寡糖+1.0%大豆寡糖。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功能性寡糖添加量的增加,3期瘤胃液的pH间差异不显著(P>0.05),3期瘤胃液的微生物蛋白质量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第3期和第2期的各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第3期和第2期的各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却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第1期。在稻草-精料型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功能性寡糖有改善瘤胃发酵功能的作用,复合功能性寡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8%甘露寡糖+1.0%果寡糖+0.8%大豆寡糖。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体外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果寡糖(FOS)制剂对水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4%、0.8%、1.2%、1.6%和2.0%FOS组日粮可消化有机物分别提高0.84%、2.05%、2.06%、2.11%和1.34%,且差异均显著(P<0.05);代谢能分别提高1.45%、3.63%、3.63%、3.63%和2.32%,且差异均显著(P<0.05);培养液中微生物蛋白分别提高42.65%(P<0.05)、37.75%(P<0.05)、53.92%(P<0.05)、52.94%(P<0.05)和13.24%(P>0.05);挥发性脂肪酸分别提高20.9%、14.82%、18.97%、16.4%和14.58%,且差异均显著(P<0.05)。日粮添加FOS可以显著降低培养液中氨态氮含量(P<0.05),但对pH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FOS可改善瘤胃发酵功能,且以1.6%的添加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Rusitec-S型人工瘤胃模拟装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0.8%、1.6%和2.4%的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测定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养分降解率及培养液pH、总氮、氨氮、尿素氮、蛋白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比例的变化,分析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绵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共两期,每期9d(预试期7d,采样期2d),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甘露寡糖对体外培养液pH、总氮、氨氮、尿素氮、蛋白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各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养分降解率及甲烷产量和总产气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在人工瘤胃试验中不会影响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寡糖对肉仔鸡肠道主要菌群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研究含糖量相同(0.015%)的不同种类寡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50只健康的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果寡糖组(FOS)、甘露寡糖组(MOS)、低聚异麦芽糖组(GOS)、低聚木糖组(XOS),试验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42日龄时,低聚木糖组对肠道菌群的改善效果最好;寡糖极显著提高了胸腺指数(P<0.01),且低聚木糖组极显著提高了法氏囊指数(P<0.01)。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甘露寡糖(MOS)对荷斯坦奶牛围产后期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10、15 g/(头·d)MOS。结果显示,随着MOS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后21 d瘤胃液中微生物蛋白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以及乙酸、丙酸、丁酸和异丁酸浓度和乙丙比均线性上升(P<0.05)。厚壁菌门和蓝藻菌门相对丰度呈线性下降(P<0.01),而淋溶菌门相对丰度线性上升(P<0.05)。研究在20个样品中共检测到147个属,其中11个属与MOS添加量显著相关,主要来自厚壁菌门,且与瘤胃液中TVFA浓度和乙酸摩尔比例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MOS可能能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来提高纤维的瘤胃降解率,进而改善奶牛生产性能,最适添加量为15 g/(头·d)。  相似文献   

11.
12.
Rumen Overlo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14.
本试验采用3×4两因素设计,在饲粮中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蛋白质水平和0、3%、6%和9%的过瘤胃脂肪含量,共形成12组饲粮。蛋白质水平/过瘤胃脂肪分别为:低/0(1组)、低/3%(2组)、低/6%(3组)、低/9%(4组)、中/0(5组)、中/3%(6组)、中/6%(7组)、中/9%(8组)、高/0(9组)、高/3%(10组)、高/6%(11组)、高/9%(12组)。通过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模拟人工瘤胃,对12组饲粮进行消化降解,测定过瘤胃脂肪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不同蛋白质和过瘤胃脂肪水平对瘤胃pH无影响;第12组的瘤胃氨态氮浓度极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1),显著高于5、6、7和10组(P<0.05),8和11组显著高于1、2、3、4和9组(P<0.05);11组的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1),显著高于2和5组(P<0.05),3、4、10和12组显著高于1、6、7、8和9组(P<0.05);12组的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组(P<0.01),显著高于5和7组(P<0.05);2、3、10、11和12组总酸浓度极显著高于6和7组(P<0.01),显著高于5和9组(P<0.05),1、4、8组总酸浓度显著高于6和7组(P<0.05);11组乙酸/丙酸值极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1),显著高于4、6、7和9组(P<0.05),3、5和10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1、2、8和12组(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过瘤胃脂肪最佳添加量为中蛋白质水平下的6%。  相似文献   

15.
瘤胃持续模拟装置测定低质粗饲料发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瘤胃模拟技术研究不同喂料方式及不同粗饲料对发酵罐内pH值,氨氮(NH3-N)浓度,总氮(TN)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选用25g喂料量,分别以稻草,羊草和麦秸为被测日粮,比较52μm尼龙袋法,散放法和250μm尼龙袋法3种喂料方式对发酵罐内粗饲料发酵规律的影响。结果pH值散放法最高,24小时为7.28~7.50,250μm尼龙袋法最低,为7.05~7.15。24小时VFA浓度是散放法最低,分别为稻草组28.09mmol/L,羊草组30.04mmol/L,麦秸组27.01mmol/L,250μm尼龙袋法最高,分别为稻草组31.06mmol/L,羊草组32.27mmol/L,麦秸组30.00mmol/L。结果表明3种喂料方式中250μm尼龙袋法效果最佳,3种低质粗饲料中羊草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饲用缓释尿素对模拟瘤胃体外发酵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以日粮中添加0%、1%、1.5%、2%四个水平的缓释尿素作为试验因子,应用短期体外发酵技术,测定四种不同日粮的发酵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缓释尿素添加比例的增加,日粮快速产气部分产气量逐渐降低,而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量和理论总产气量逐渐升高,0%缓释尿素添加组的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速率显著低于2%缓释尿素添加组。试验还发现,1%的缓释尿素添加组发酵72h后底物降解率和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而甲烷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余各试验组,同时其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最高,说明日粮中1%缓释尿素添加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综合经济利益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考虑,实际生产中西杂牛日粮中缓释尿素的添加比例为日粮干物质的1%最合适。  相似文献   

17.
瘤胃不同的微生物群体和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助于纤维性饲料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来源。作者主要强调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和描述瘤胃微生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