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胚骨骼肌生肌调节因子MyoD1和Myf5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Real-timePCR分析生肌调节因子MyoD1和Myf5在不同鸭品种(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及初生早期(13、17、21、25、27日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骨骼肌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以及表达差异。结果表明,MyoD1mRNA和Myf5mRNA在两个品种鸭胸肌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均呈"波浪"型;在腿肌早期发育中均呈近似"反√"型的表达趋势,在27日胚龄时表达量最低,出生后7日龄表达量又上升,但MyoD1mRNA的表达量仅有小幅增加,与27日胚龄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Myf5mRNA的表达量有大幅增加,与27日胚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胸肌和腿肌中两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同一胚龄不同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结果提示:骨骼肌中MyoD1和Myf5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时空性,但不存在品种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yoD1和Myf5基因在胚胎期骨骼肌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理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MRFs (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家族包括肌分化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生肌决定因子Myf5和Myf6,它们参与肌肉发生发育的各个环节.研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研究了金定鸭胚胎期13、17、21、25和27日胚龄MRFs家族基因在骨骼肌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表达变化与胚重、骨骼肌发育的相关性.金定鸭胚重及骨骼肌重发育模式显示胚重在胚胎期呈持续增加趋势,但胸肌在胚胎中后期显示出较腿肌滞后的增重变化.MRFs家族基因在胚胎期骨骼肌中均能检测到表达,MyoD mRNA在21日胚龄前腿肌中的表达量高于胸肌,而在胚胎发育后期(25及27日胚龄)胸肌中表达量渐渐高于腿肌.胸、腿肌中myogenin mRNA的表达与胚重、胸、腿肌发育重量变化均呈强的负线性相关.上述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鸭胚胎期骨骼肌中MRFs家族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时空性,推测MyoD mRNA在胸、腿肌中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胸、腿肌增重表型差异有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RFs家族基因在胚胎期骨骼肌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理中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中NFATc3基因mRNA表达规律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运用荧光绝对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13、17、21、25、27胚龄和7日龄胸肌和腿肌中NFATc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胸肌和腿肌NFATc3 mRNA在两鸭品种中均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不存在品种效应,胸肌和腿肌NFATc3 mRNA的表达均是13胚龄时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胚龄或日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鸭骨骼肌NFATc3 mRNA表达量与其组织重、体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肌肉组织中IGF-Ⅰm RNA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鸭骨骼肌中NFATc3主要在早期的肌纤维生成中起作用,与IGF-Ⅰ可能共同参与了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鸭胚骨骼肌不同组织Myf6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Myf6基因对鸭肌肉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技术检测Myf6基因在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第13、17、21、25、27天及出生后7日龄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yf6基因在2个品种的胸肌和腿肌中均有表达,在不同品种同一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一致,而在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在胸肌组织中21胚龄时表达量最高,随后表达量下降,维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在腿肌组织中13胚龄时表达量较高,17胚龄时达到最高,随后表达量有所降低,并在21胚龄后急速下降至极低水平,但其表达在胚胎期后期(27胚龄)及初生期(7日龄)又有缓慢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Myf6基因参与了胸、腿肌组织的发育,在胸、腿肌中表达模式不同,推测Myf6基因在胸、腿肌中的调控存在差异,可能与其胸、腿肌不同肌纤维的发育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实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胚胎期胸肌肌纤维发育规律,并分析肌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在胸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采集鸽不同孵化时间胸肌组织,利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胸肌肌纤维发育规律,利用RT-qPCR技术检测肌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在胸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鸽肌纤维在12胚龄时仍处于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混合期,14胚龄时肌细胞融合程度进一步上升,16胚龄时肌细胞增殖和分化基本完成,至出雏时肌纤维已基本发育成熟。在鸽胚胎发育过程中,胸肌肌纤维直径逐渐增加,肌纤维密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因表达结果显示,Myf6表达量随着胚龄的增加不断上升,至出雏达到最大表达量;MyoD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MyoG表达呈现持续下降的表达趋势,至出雏达到最低表达量;MSTN 12~14胚龄表达量下降,14胚龄后显著回升,至出雏达到最大表达量。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鸽骨骼肌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白羽王鸽骨骼肌生长发育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鸡MC4R mRNA和看家基因β-actin mRNA序列,分别设计1对引物,以半定量RT-PCR法研究不同品种鸡肾上腺中MC4R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了其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京海黄鸡公鸡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尤溪麻鸡公鸡(P<0.05);京海黄鸡公鸡的胴体重、胸肌重、腿肌重与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表达水平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尤溪麻鸡公鸡的胴体重与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表达水平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胸肌重、腿肌重与MC4R基因在肾上腺中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利用qPCR 技术对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热休克蛋白70.1(HSP70.1)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在乐至黑山羊和藏山羊五个组织样中的表达量进行研究,以探讨热休克蛋白家族70(HSP70)与山羊生态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HSC70 mRNA在藏山羊心脏中的表达量是乐至黑山羊中的4.5倍(P<0.05),但在脑垂体中乐至黑山羊的表达量是藏山羊的3.7倍(P<0.05),在卵巢、肝脏和子宫中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HSF1 mRNA在藏山羊卵巢、心脏中的表达量分别是乐至黑山羊的7.9倍和3.1倍(P<0.05),在肝脏和子宫中乐至黑山羊的表达量却分别是藏山羊的6.3倍和10.4倍 (P<0.05);HSP70.1 mRNA在乐至黑山羊脑垂体中的表达量是藏山羊的6.8倍 (P<0.05)。说明HSC70、HSP70.1和HSF1基因的表达与山羊的生活环境及饲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矮小品系S2系鸡和隐性白羽鸡作为试验素材,采用q-PCR技术及SPSS分析软件,研究Fas相关因子1(Fas-associated factor 1,FAF1)在两个品种胚胎期至生长期骨骼肌发育中的差异性的表达模式及在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FAF1在两品种胚胎期胸肌组织的表达都显著高于出雏后其他发育时期(P0.05),但FAF1在S2系鸡整个胚胎期及出雏当天的表达都显著高于隐性白羽鸡(P0.05);在腿肌组织中,隐性白羽鸡中,在10日胚龄时FAF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胚龄(P0.05),并随胚龄的增加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周龄时表达量显著低于2、4、8、16周龄(P0.05),S2系鸡中,10日胚龄时FAF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时期(P0.05),从胚胎期至出雏后6周表达量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少。除6周龄外,FAF1在S2系鸡其他发育时期的表达都显著高于隐性白羽鸡。在鸡原代成肌细胞中,FAF1 mRNA 在分化期的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P0.05),并随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结果表明:FAF1 mRNA 表达呈现明显的品种和组织差异性,该基因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调控胸肌、腿肌发育过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Ccna1基因在鸭骨骼肌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扩增和克隆了鸭Ccna1基因启动子区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cna1基因以及参与该基因表达调控的多个肌源性转录因子在鸭胚骨骼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Ccna1基因启动子2 213bp。序列分析表明,鸭Ccna1启动子存在典型的TATA-box、CAAT-box调控元件,有MyoD、MRF4、MyoG、Sp1、PITX1及MEF2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定量结果发现,MyoD、MRF4、MyoG和Ccna1在鸭胚胎骨骼肌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在鸭胸肌中,MRF4在E23时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D8的表达量(P0.05);在腿肌中,MRF4和MyoG表达量在E17时期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D2、D8(P0.05)。聚类分析表明,在鸭胸肌组织中Ccna1表达模式与MyoD一致,在腿肌组织中Ccna1表达模式与MRF4、MyoG一致。初步推测,Ccna1参与到了鸭骨骼肌组织的发育,且在鸭腿肌的生长发育中,MRF4、MyoG可能与Ccna1相互作用进而调控骨骼肌发育,而在鸭胸肌组织中,Ccna1的表达可能与MyoD的转录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IGFBP-3基因表达与鸡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花山麻鸡和清远麻鸡两个黄羽肉鸡品种为研究素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胚胎期和出雏后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IGFBP-3基因的表达规律,并将其与体重、胸肌重和肝脏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胚龄时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均可检测到IGFBP-3基因表达,同一胚龄或日龄品种内组织间比较,胚胎期两个品种鸡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均高于肝脏,出雏后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迅速上升,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下降,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量与组织重量和体重相关研究表明,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揭示,IGFBP-3 mRNA在鸡中的表达具有品种、年龄和组织特异性,出雏前肝脏并不是鸡产生IGFBP-3的主要器官,出雏后鸡IGFBP-3可能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中IGFBP-3 mRNA水平差异是导致两个品种鸡出雏后体重和胸肌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妊娠65 d胎儿腿部骨骼肌、背部骨骼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肠、胃、脑10种组织为材料,采用qPCR技术,检测和研究MRFs基因家族成员(包括MyoD1、Myf4、Myf5和Mfy6基因)在以上10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差异。结果表明:(1)MRFs家族成员除肝、肾、肠组织以外,在五指山猪65 d猪胎儿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长白猪相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2)MRFs家族成员表达水平在腿肌和背肌中的表达普遍偏高,其他组织中表达较低(P<0.05);(3)2个猪种在以上10种组织中MRFs家族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分布基本一致,其相对表达量顺序为:腿部骨骼肌>背部骨骼肌>肝>肺>胃>脾>脑>肾>肠>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IGFBP-3基因表达与鸡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花山麻鸡和清远麻鸡两个黄羽肉鸡品种为研究素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胚胎期和出雏后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IGFBP-3基因的表达规律,并将其与体重、胸肌重和肝脏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胚龄时两个品种鸡胸肌和肝脏中均可检测到IGFBP-3基因表达,同一胚龄或日龄品种内组织间比较,胚胎期两个品种鸡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均高于肝脏,出雏后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迅速上升,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下降,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量与组织重量和体重相关研究表明,两个品种鸡肝脏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胸肌IGFBP-3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重、肝脏重和体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揭示,IGFBP-3 mRNA在鸡中的表达具有品种、年龄和组织特异性,出雏前肝脏并不是鸡产生IGFBP-3的主要器官,出雏后鸡IGFBP-3可能主要由肝脏合成,肝脏中IGFBP-3 mRNA水平差异是导致两个品种鸡出雏后体重和胸肌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选取胚龄为8、11、15、18、21 d、出雏后3、6、120 d的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探讨肌肉中肌苷酸合成酶系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阶段的肌肉组织中PAICS、PPAT、GART和ADSL四种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PAT、GART、PAICS、ADSL基因在胚胎期都大量表达,PAICS基因在胚胎早期(胚龄第8天)表达量最高,PPAT和GART在胚胎中期(胚龄第11天)表达量最高,ADSL基因的表达随着胚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直到成年。另外,腿肌组织中PAICS、PPAT、GART、ADSL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幼年期和成年期基本一致;但胸肌中四种基因表达量都明显高于腿肌,说明胸肌中肌苷酸的合成量可能会高于腿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不同生长速度的鸭品种出雏后体重及胸、腿肌重的生长发育进行差异分析,为系统了解鸭骨骼肌的动态发育变化奠定基础。测定高邮鸭和金定鸭0~70日龄14个生长点的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比较不同品种各个生长点体重、胸大肌重、腓肠肌重的累积生长、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并用Gompertz、Logistic和Bertalanffy3种模型拟合生长曲线,根据模型的参数计算拐点重以及拐点日龄。结果:1)从出雏开始高邮鸭体重和腓肠肌重就显著高于金定鸭,胸大肌重从4日龄开始有显著差异。28~70日龄高邮鸭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分别是金定鸭的1.41倍、1.50倍和1.20倍。2)高邮鸭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的生长速度均大于金定鸭;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时间点无品种差异,体重的最大生长点为20日龄,胸大肌重的最大生长点为56日龄,腓肠肌重的最大生长点为20日龄;3)通过拟合数据发现,0~16日龄高邮鸭体重生长强度高于金定鸭,而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生长强度低于金定鸭;其后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生长强度在两个品种鸭之间均渐趋相同。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生长强度变化规律无品种差异。4)鸭胸大肌重的拐点日龄(52日龄)迟于腓肠肌重的拐点日龄(16.5日龄);16日龄之前胸大肌重生长强度低于腓肠肌,16日龄之后高于腓肠肌。0~28日龄胸大肌生长强度缓慢减小而后期迅速减小,腓肠肌重生长强度早期迅速减小而后期缓慢减小。28~70日龄高邮鸭胸体指数高于金定鸭,而腿体指数显著低于金定鸭,这些都表明28~70日龄鸭胸肌的生长强于腿肌。在生长环境一致的条件下,不同肉用性能的鸭体重、胸大肌重和腓肠肌重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均没有差异,但胸、腿肌之间的生长发育规律差异较大,早期胸肌生长慢于腿肌,后期快于腿肌,在肉用性能上胸肌的贡献高于腿肌。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丁庆峰等通过胚内注射技术,将120、100、80和0ng/mL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注射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胚内注射不同浓度的rhIGF-1对雏鸭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邮鸭胚胎及其重要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了高邮鸭胚胎的胚重、胚长、肝脏重、胸肌重及腿肌重,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鸭胚胎的胚重、肝脏、胸肌和腿肌性状的测定值由慢到快逐渐增大,而胚长的累积生长趋势较为平缓.鸭胚胎的胚重、肝脏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加,胚长的生长速度较为平缓,17胚龄达到高峰(0.59 cm/d),然后缓慢下降;胸肌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17胚龄最高(0.06 mg/d),然后逐渐下降;腿肌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但在27胚龄后有所下降.鸭胚胎的所有性状的相对生长都表现为前期强后期弱的趋势.不同孵化阶段鸭胚胎的各组织器官与整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13~27胚龄期间,肝脏、腿肌为晚熟部位,胸肌为早熟部位.本研究结果为鸭胚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重要的生长因子,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多个进程。研究利用蛋内注射技术处理孵化前高邮鸭受精蛋,以揭示外源注射IGF-1对雏鸭发育及骨骼肌生长的影响;同时在细胞水平分析外源重组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成肌细胞活性影响和内源IGF-1/IGFR mRNA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孵化前蛋清内注射rhIGF-1显著增加育雏期6~21日龄雏鸭体重水平,骨骼肌解剖后称重发现,14日龄处理组胸肌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水平试验结果显示,细胞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rhIGF-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成肌细胞处理组和对照组IGF-1/IGFR mRNA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揭示,孵化前蛋清内注射rhIGF-1增加高邮鸭出壳前后的体重,显著提高育雏中期胸肌增重水平,影响成肌细胞中IGF-1/IGFR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8.
设计1对引物将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VP1基因克隆到T载体上,通过Nde I和Xho I双酶切VP1基因和pET-28(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然后用EcoR I和Xho I双酶切VP1基因与pET-41(a),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41a-VP1;然后将这2个新构建的载体分别通过热冲击法转化BL21(DE3),37 ℃不同IPTG浓度和32 ℃、0.0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pET-28a-VP1的表达量高于pET-41a-VP1,在DTT和乙醇的作用下,二者均没有可溶性蛋白出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卵内注射技术,注射120、100、80和0(对照组)ng.mL-1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rhIGF-1)到孵化中的鸭胚蛋白中,并检测2日龄雏鸭胸肌发育和卵泡抑素(FST)表达的情况,探讨不同浓度rhIGF-1对FST表达及鸭胸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内注射不同浓度的rhIGF-1对雏鸭体质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雏鸭胸肌质量、胸肌率随rhIGF-1注射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20 ng.mL-1处理组胸肌质量、胸肌率相对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120 ng.mL-1的rhIGF-1处理组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T基因在雏鸭胸肌中的表达水平也随rhIGF-1的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中以120 ng.mL-1处理组FST基因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IGF-1对FST的调控作用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进行,高浓度的IGF-1导致FST高表达并促进肌肉发育。  相似文献   

20.
动物胚胎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试验对高邮鸭胚胎期部分内脏器官的重量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发现胚胎生长发育的规律。2~26日胚龄鸭内脏器官重量分析显示,随着胚龄的增加,全胚的重量有快速增加的趋势,20日胚龄绝对生长量最大,之后略有下降。整个胚胎期,脑重占全胚重的比例逐渐减小,而肌胃重的比例逐渐增大。分化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系数的分析表明,在胚胎阶段脑属于早熟部位,而肌胃属于晚熟部位。结果表明,可以用相对生长系数较好地替代分化生长率来反映各器官生长与整体间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