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海蓝褐蛋鸡为试验对象,探讨高能低蛋白日粮对蛋鸡肝脏载脂蛋白B-100mRNA表达关系的影响。选300日龄海蓝褐蛋鸡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正常饲粮(对照组,代谢能:2.75MJ/kg,粗蛋白:17%)、高能低蛋白饲粮(试验组,代谢能:2.99MJ/kg,粗蛋白:12.9%)。于试验0、30、60d每组选取体质量相近的试验蛋鸡6只,取肝脏样品,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不同时期apoB-100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载脂蛋白B-100mRNA表达在试验60d显著低于对照组(0.01P≤0.05)。说明高能低蛋白日粮能导致蛋鸡肝脏载脂蛋白B-100mRNA表达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280日龄海褐蓝蛋鸡120只进行分组,分为A、B、C、D四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代谢能与粗蛋白分别为11.202 MJ/kg、15.669%),B、C、D三组饲喂高能低蛋白日粮(代谢能与粗蛋白分别为12.855 MJ/kg、11.895%),利用高能低蛋白饲料复制蛋鸡脂肪肝模型,试验期45 d,确定造模成功后,给予C组发病鸡只壳聚糖复方制剂,D组添加氯化胆碱做对照,分别在给药15 d和给药30 d采集血清和肝脏,观察各组蛋鸡组织中LDH、LPL的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能低蛋白饲料能成功复制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添加壳聚糖复方制剂治疗后,LDH活性下降,LPL活性逐渐升高.表明壳聚糖复方制剂可以提高肝抗氧化能力,促进肝对脂肪的分解代谢,对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与药物氯化胆碱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新杨绿壳蛋鸡产蛋后期(44~56周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得出其产蛋后期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的适宜配比。选取768羽体重相近的43周龄末新杨绿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2羽。采用2×3因子(代谢能水平为10.87和11.08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00%、15.50%和16.00%)设计试验,共设计6种饲粮。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产蛋后期产蛋率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产蛋率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其中,高能低蛋组(代谢能为11.08 MJ/kg,粗蛋白质为15.00%)产蛋率最高,料蛋比最低。2)饲粮较高粗蛋白质水平(16.00%)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提高绿壳蛋鸡产蛋后期鸡蛋的蛋黄颜色(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在蛋品质上未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高能低蛋组绿壳蛋鸡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能显著降低绿壳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8 MJ/kg和15.00%时,更有利于绿壳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和蛋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脂肪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9600只370日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00只鸡。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粉状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代谢能水平(11.09 MJ/kg)基础上通过减少油脂添加量降低0.13 MJ/kg代谢能并添加200 mg/kg脂肪酶(酶活1000 U/kg)。试验结果表明:在产蛋中后期(370日龄)蛋鸡日粮代谢能水平(11.09 MJ/kg)基础上降低0.13MJ/kg的代谢能,通过添加200 mg/kg脂肪酶可显著提高平均产蛋率(P0.05),较对照组提高3%,极显著降低平均死亡率(P0.01),较对照组降低39.4%,并有降低平均料蛋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在夏季高温时期蛋鸡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考察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及产蛋率接近的82周龄海兰白壳蛋鸡576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共设计4种日粮,处理1组饲喂高能日粮(代谢能11.76 MJ/kg),处理2组饲喂低能日粮(代谢能11.34 MJ/kg),处理3组饲喂处理2组日粮+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处理4组饲喂处理2组日粮+1000 mg/kgβ-甘露聚糖酶,试验共开展6周。试验结果显示:高能日粮组、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组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蛋鸡末重、产蛋率、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和破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鸡蛋蛋壳强度、哈弗单位、蛋黄颜色和蛋壳颜色无显著影响(P0.05),较其他3组,日粮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蛋壳厚度(P0.05)。高能日粮组、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添加β-甘露聚糖酶组对试验第3或5周蛋鸡泄殖腔温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高能日粮组较低能日粮组及低能日粮组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显著提高了蛋鸡的代谢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代谢能为11.34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5%的日粮中添加500 mg/kg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夏季高温蛋鸡的能量利用率和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鸡预产蛋期性成熟和产蛋初期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二者的互作效应。选用106日龄、体重和胫长相近的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大豆油与蛋氨酸,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3个代谢能水平(10.85、11.30、11.75 MJ/kg)×2个蛋氨酸水平(0、0.1%)(基础蛋氨酸水平为0.24%)。预试期1周,试验期10周(预产蛋期和产蛋初期各5周)。结果表明:在预产蛋期,与11.30 MJ/kg代谢能组相比,10.85 MJ/kg代谢能组显著提高了蛋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鸡冠宽(P0.05),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产蛋初期,10.85 MJ/kg代谢能组的日产蛋量、胫长、耻骨间距、鸡冠宽和厚均显著高于11.30 MJ/kg代谢能组(P0.05),添加蛋氨酸显著提高了胫长(P0.05),日粮代谢能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的胫长和耻骨间距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建议大午金凤蛋鸡预产蛋期的日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0.85 MJ/kg,日粮中蛋氨酸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7.
选用140日龄健康海兰褐壳蛋鸡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日粮代谢能与粗蛋白分别为11.51MJ/kg、15.58%)和试验组(饲喂日粮代谢能与粗蛋白分别为14.47MJ/kg、12.55%),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7只。于试验期第15、25、35、45、55天,每组取6只鸡测定其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对肝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1)试验组蛋鸡表现肝脂蓄积,肝脂肪变性,出现典型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病变,证明高能低蛋白日粮可以成功复制蛋鸡脂肪脏出血综合征。(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和肝脏匀浆中MDA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力最终都降低,表明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结果表明,自由基在高能低蛋白日粮致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对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40只体质量相近且体况健康的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雏鸡,分为3个处理组,即A(11.7 MJ/kg)、B(12.1 MJ/kg)和C(12.5 MJ/kg)组,每处理组6个重复,每重复30只。试验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0%,代谢能水平依次为11.7、12.1和12.5 MJ/kg,试验期为2周。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雏鸡末质量、日增质量及平均日耗料差异不显著(P0.05),但12.1 MJ/kg组末质量和日增质量均高于其他2组;同时12.5MJ/kg组料重比显著低于11.7 MJ/kg组(P0.05),但与12.1 MJ/kg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各组间鸡只胫长和胫长增长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数据得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前期日粮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2.1 MJ/kg。  相似文献   

9.
选用300日龄健康海蓝褐蛋鸡9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病理组、防治组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正常日粮(代谢能11.30MJ/kg,粗蛋白质17.00%)、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代谢能12.81MJ/kg,粗蛋白质12.90%)和添加0.3mg/kg生物素的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试验期60d,分别于试验的1,30,60d,每组选取体质量相近的试验蛋鸡6羽,采血制备血清和采集肝脏样品及腹脂,测定血脂含量、肝脂率和腹脂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0,60d,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降低,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升高,肝脂肪变性明显。试验30d,与对照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肝脏脂肪变性不明显;与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升高,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60d时,与对照组相比,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显著降低,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升高,肝脏呈现一定的脂肪变性;与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组比较,防治组鸡产蛋性能、HDL-C含量显著升高,TG、TC、LDL-C、ALT、AST、肝脂率和腹脂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采用高能低蛋白日粮饲喂蛋鸡可以成功的建立蛋鸡脂肪肝出血征病理模型;在高能量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0.3mg/kg生物素后,可显著影响蛋鸡的脂肪肝出血征蛋鸡脂类代谢,一定程度上对其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产蛋高峰期蛋鸡代谢能需要量,试验选择220只24周龄尼克粉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0.07,10.63,10.91,11.41,11.78 MJ/kg的日粮。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25~38周)、后期(39~51周)和全期(25~51周)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各组蛋重、产蛋率、产蛋量、能量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料蛋比逐渐降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增重有增加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10.07~11.78 MJ/kg能量浓度范围内,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降低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但对能量采食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沂蒙鸡公鸡9~14周龄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设计,设高、中、低三个日粮代谢能(12.54,12.12,11.70 MJ/kg)和高、中、低三个粗蛋白水平(19%、18%、17%),共9种日粮(G1、G2、G3组代谢能为12.54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8%、17%;G4、G5、G6组代谢能为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8%、17%;G7、G8、G9组代谢能为11.70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18%、17%),饲喂8周龄末健康沂蒙鸡公鸡,测定了9~14周龄的采食量、体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9~11周龄沂蒙鸡公鸡高能高蛋白组(G1组)的日增重最高,且显著高于低能中蛋白组(G8组)、低能低蛋白组(G9组)(P0.05),高能中蛋白组(G2组)料重比最优,且显著低于中能和低能各组(P0.05);日增重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料重比随日粮能量水平的降低而增高。12~14周龄沂蒙鸡公鸡低能高蛋白日粮组(G7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最优,且与低能中蛋白组(G8组)差异显著(P0.05),高能量日粮反而日增重最低。因此沂蒙鸡公鸡9~11周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推荐量为12.54 MJ/kg和18%,12~14周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推荐量为11.70 MJ/kg和19%。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出血综合症(FLHS)是小鸡及其他鸟类由于不同的营养状况、激素水平、环境及代谢因素等导致的一种代谢疾病。本试验研究不同的日粮组成对单冠白来杭(WL)蛋鸡FLHS诱导的影响。选取76只26周龄和69只84周龄相同品种不同周龄的WL蛋鸡,各分为4个组饲喂4种不同的试验日粮。各组日粮如下:对照组(C):17.5%蛋白(CP),3.5%脂肪(F);高脂组(HF):17.5%CP,7%F;低蛋白组(LP):13%CP,3.5%F;低蛋白高脂肪组(LPHF):13%CP,6.5%F。高脂肪组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普通脂肪组代谢能水平为2750kcal/kg。检测主要指标为:日产蛋重(HDEP)、平均日采食量(ADFI)、体重(BW)、蛋重、血浆中与肝损伤相关酶类(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肝腹脂重、肝脏颜色评分(LCS)、肝脏出血性评分(LHS)、肝脏脂肪含量(LFC)、肝脏组织学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肝脏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等。结果表明:LPHF组HDEP,ADFI,BW及蛋重均显著下降,同时LP组蛋重也显著降低(P0.05)。年轻母鸡LPHF组在日粮处理30天后,ALP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整个试验期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数值一直高于其他组;日粮处理105天后AST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年轻母鸡LPHF组中LCS,LHS及LFC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组织学检测表明LPHF组形成更多的脂肪空泡。LP组及HF组对LFC,LHS,或LCS均没有影响。综上所述,日粮中低蛋白及高脂肪引起的高能可能是诱导蛋鸡FLHS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草素对产蛋后期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LHS)的预防作用。选用500日龄京红1号产蛋鸡1 008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代谢能11.10 MJ/kg,粗蛋白质17.68%);Ⅱ~Ⅶ组为试验组,饲喂高能低蛋白质饲粮(代谢能12.87 MJ/kg,粗蛋白质13.84%),并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00、400、600、800、1 000 mg/kg苜草素。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高能低蛋白质饲粮组(Ⅱ组)蛋鸡第30天时即可表现出明显的FLHS病理特征,第1~30天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第1~60天趋势更加显著(P0.05);第42天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降低(P0.05)。2)在高能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不同梯度的苜草素均能降低FLHS发生率,提高第1~60天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量,降低料蛋比;提高第42天的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由此可见,高能低蛋白质饲粮能够诱导蛋鸡FLHS,补充苜草素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滨白蛋鸡576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2只,对照组264只。试验组日粮代谢能11.19MJ/kg、粗蛋白17.77%,对照组日粮代谢能11.32MJ/kg、粗蛋白17.86%。试验鸡于26周龄时在日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小肠发育以及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与所检测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本研究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1:随机选取810只64日龄蛋鸡,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11.77(高)、11.27(中)、10.77 MJ/kg(低)]×3[蛋白质水平:16.50%(高)、15.50%(中)、14.50%(低)]试验设计,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分别饲喂上述9组试验鸡,试验期8周(10~17周龄)。试验2:试验鸡的分组情况保持不变,所有试验鸡饲喂同一饲粮(代谢能水平:10.91 MJ/kg;蛋白质水平:15.98%),试验期14周(18~31周龄)。试验1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ADFI和胫骨长有显著影响(P 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F/G均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蛋鸡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空肠和小肠长度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结果显示:1)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呈下降趋势;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F/E)有显著影响(P0.05)。2)育成后期蛋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蛋鸡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有显著影响(P0.05);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育成后期ADFI、F/G以及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和蛋黄颜色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02、10.720、11.404、11.446、11.374和11.760 MJ/kg;通过对育成后期胫骨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5.300%。综合上述指标,推荐育成后期(10~17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代谢能水平为10.720~11.760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300%。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1 2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3只鸡,4个处理组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30、11.50、11.70、11.90 MJ/kg,粗蛋白水平均为15.5%,试验期为4周。饲养试验结束后育成鸡转入产蛋舍,4个处理组饲喂同一种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粗蛋白水平为16.4%),从见蛋开始跟踪记录鸡只的生产性能(1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增加,蛋鸡平均体重、日增重和胫长均显著增加(P0.05);耗料增重比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11.90 MJ/kg处理组平均体重、日增重和胫长最高,耗料增重比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最低;11.70 MJ/kg处理组的生长性能次之,后续的生产性能表现最好,其见蛋日龄最早,初始产蛋率最高。综合育成期生长性能和后续生产性能结果,"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9~13周龄)代谢能水平在11.70 MJ/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日粮代谢能(ME)水平对“京粉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2周龄“京粉1号”商品代蛋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日粮ME分别为10.76、10.86、11.04、11.26 MJ/kg。预试期2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日粮ME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当ME水平大于10.86 MJ/kg时,平均日采食量随ME水平升高呈线性下降;10.86 MJ/kg ME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11.26MJ/kg组(P<0.01),对试鸡ME日摄入量与日增重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最佳ME日摄入量为1.163MJ/d;日粮代谢能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量、破损蛋率、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影响;各组间养分表观代谢率差异不显著。综合生产性能指标,“京粉1号”商品代蛋鸡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适宜的ME水平为11.04MJ/kg,适宜的ME日摄入量为1.163MJ/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营养水平日粮饲喂蛋用公鸡的试验表明 ,育肥日粮的适宜营养水平为 :0~ 2 8日龄代谢能 11.4 95~ 11.70 4 MJ/ kg,粗蛋白 2 1%;2 9~ 4 9日龄代谢能 11.70 4~ 11.913MJ/ kg,粗蛋白 19%;5 6~ 67日龄代谢能 12 .331MJ/ kg,粗蛋白 16%~ 17%。  相似文献   

19.
以理想蛋白质模式,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配制低蛋白环保型日粮。选用2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华裕海兰褐蛋鸡1500头,随机分成3组,预试期1周,正试期24周,采食等代谢能(11.6 MJ/kg)、等赖氨酸(Lys为0.86%)、相同AA模式、不同CP水平(17.00%、16.25%、15.50%)的试验饲粮。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水平下降1.5%时对蛋鸡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CP水平(17.00%、16.25%、15.50%)蛋鸡粪尿中氮排出和蛋鸡对氮表观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蛋鸡日粮采用16.5%粗蛋白水平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联合添加低聚木糖和丝兰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脂质指标的影响。选择96只70周龄产蛋后期绿壳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蛋鸡。对照组绿壳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低聚木糖+100 mg/kg丝兰粉、100 mg/kg低聚木糖+200 mg/kg丝兰粉、200 mg/kg低聚木糖+300 mg/kg丝兰粉。试验期6周。结果显示,试验各组蛋鸡平均产蛋数、平均日采食量、蛋重、产蛋率和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鸡蛋哈夫单位、蛋白高度和蛋壳相对重具有提高的趋势;各组蛋黄相对重、蛋形指数、蛋黄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蛋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蛋鸡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30.71%(P<0.05)。研究表明,在产蛋后期蛋鸡日粮中联合添加低聚木糖和丝兰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调节蛋鸡脂质代谢,降低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制剂100 mg/kg+丝兰粉200 mg/kg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