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旨在观察雏鸡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heterophil/lymphocyte,H/L)的高低对肠炎沙门菌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证明低H/L值的群体具有更优的抗性。分别选用京星黄鸡H系做亲本,该系已完成H/L选择8个世代,选择比值高低不同的公母鸡分组,按照公母比例1∶3组建半同胞家系。后代按亲本比值高低分为HG组(High H/L Group)和LG组(Low H/L Group),于7日龄口服肠炎沙门菌感染,感染后1、2、4、7、13d(days post infection,dpi)进行死亡率、组织载菌量和血清介质指标的统计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沙门菌后,LG组的死亡率(16.7%)低于HG组(22.9%);LG组肝组织载菌量在1、2、4、7dpi显著低于HG组(P0.05),13dpi时差异不显著。LG组血清介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在1、2和4dpi显著高于HG组(P0.05),LG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的浓度在1和2dpi显著高于HG组(P0.05)。具有低H/L值的雏鸡机体对肠炎沙门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更强,有更好的沙门菌抗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屎肠球菌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32只1日龄罗斯308雄性肉鸡,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在各试验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00、300 mg/kg屎肠球菌。在11,12日龄时,各个试验组口服鼠伤寒沙门菌(1×109CFU/m L,1 m L/只鸡)。结果:(1)与无添加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可显著提高1~21 d,22~35 d和1~35 d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2)与无添加组相比,添加屎肠球菌可显著降低感染前期有害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数量(P<0.05),能显著提高感染前期和后期屎肠球菌的数量(P<0.05);(3)与无添加组相比,屎肠球菌的添加能显著降低感染前期GSH-Px和MDA含量(P<0.05);在感染后期,屎肠球菌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可以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导致的肉鸡饲料转化效率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肉鸡在沙门菌感染的情况下,饲粮中屎肠球菌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我国地方鸡种清远麻鸡为试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清远麻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cfu肠炎沙门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第1和3天(即3日龄和5日龄)采集雏鸡血液样品,采用ELISA比较两组雏鸡血清中IL-1、IL-6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1天雏鸡血清中IL-1(P=0.003)和IL-6(P=0.001)的含量均极显著下降,至5日龄时和对照组无差异;雏鸡血清中IFN-γ(P=0.033)含量则是到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肠炎沙门菌对雏鸡血清中IL-1(P=0.010)和IL-6(P=0.008)含量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期三黄鸡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IFN-γ共同参与了由肠炎沙门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阐明去泛素酶USP7对雏鸡抵抗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影响。选用3日龄的白来航鸡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隔天腹腔注射USP7抑制剂P5091或对照溶剂,连续注射5次,待最后一次注射结束后第4天,对雏鸡人工口服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感染24 h后,采集样品,RT-qPCR检测IL-1β、IL-8、TNFα以及NF-κB的mRNA表达,平板涂布法检测雏鸡肝载菌量,H&E染色观察肝和肺的炎症状况。结果表明,P5091抑制USP7活性后,转录因子NF-κB mRNA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下游细胞因子IL-1β、IL-8以及TNF-α的表达均下调,雏鸡载菌量下降,H&E染色显示肝与肺炎症反应加剧。综上表明,USP7可能在机体抗沙门菌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天然大蒜精油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蛋雏鸡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400只农大3号节粮蛋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即健康对照组(HC组)、感染组(IN组)以及天然大蒜精油低(L组)、中(M组)、高剂量组(H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04、0.06、0.08 mL/L天然大蒜精油)。16日龄时,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雏鸡口服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5×104个/只。攻毒期7 d,试验期23 d。结果显示,HC组蛋雏鸡末重、平均增重显著高于IN组、L组和H组(P<0.05)。IN组和L组卵囊值最高,均为40;HC组卵囊值最低为0。20日龄时,M组蛋雏鸡的胸腺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3日龄时,M组蛋雏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饮水中添加0.06 mL/L天然大蒜精油具有提高蛋雏鸡免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烈性噬菌体KM104株对不同血清型鸡源沙门菌雏鸡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KM104株体外裂解谱及体内安全性,确定攻菌剂量和最佳感染复数(MOI);按噬菌体的不同使用时间、频率和滴度分组,构建白羽蛋鸡3个不同血清型鸡源沙门菌感染防治模型,通过记录试验动物存活数及存活率、生长性能、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测定肛拭子排菌量、脾脏载菌量和脏器系数等指标,综合评价KM104的防治效果。【结果】噬菌体KM104对5个血清型沙门菌的综合裂解率为80.65%(50/62),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雏鸡无明显致病作用;最佳治疗方式:针对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的治疗剂量分别为7.96×107、1.26×104和1.68×107 PFU/mL,采用连续3 d灌喂高滴度噬菌体的方式雏鸡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0%、80%、90%),与攻菌后不处理对照组相比,有效减轻试验雏鸡的临床症状及脏器损伤,增重显著上升(P<0.05)、肛拭子排菌量、脾脏载菌量及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噬菌体KM1...  相似文献   

7.
旨在分析雏鸡沙门菌感染后其脾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变化。本研究以京星黄鸡H系为试验群,将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感染组(n=80),相同环境无菌饲养。7日龄时,感染组接种沙门菌建立感染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沙门菌。感染48 h后,分别对两组雏鸡盲肠扁桃体免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进行测定,并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雏鸡(对照组n=25,感染组n=34)检测其脾中CD4~+T细胞、Tregs/CD4~+T细胞比例。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脾中CD4~+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CD4~+CD25~+/CD4~+(%)分别为0.93±0.12与3.22±0.59(P0.01);CD4~+TGF-β~+/CD4~+(%)分别为0.55±0.07与1.42±0.25(P0.01);CD4~+CD25~+TGF-β~+/CD4~+(%)分别为0.29±0.04与0.76±0.14(P0.01),均呈现显著性差异。雏鸡感染沙门菌后,脾中CD4~+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而Tregs/CD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本研究提示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雏鸡沙门菌感染的发病过程,为进一步研究雏鸡抗沙门菌感染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4):107-109
为了解江苏某药厂生产的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对鸡肠炎沙门菌感染的治疗效果,设计3个剂量组进行饮水给药治疗试验。结果:受试药品对鸡肠炎沙门菌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受试药品的高(3 g/L)、中(1.5 g/L)剂量组和对照药品疗效相当,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终确定最佳治疗方法为:剂量1.5 g/L,连续饮水给药3 d。  相似文献   

9.
通过鸡接种不同剂量的SL8132、SL8786、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测定其致病力与免疫效果,检测了诱导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原菌SL8132、SL8786接种后连续观察雏鸡10d,不同剂量组的感染均未引起死亡.接种后7周,肝脏、脾脏中已没有菌落,粪便中仅有极少量的菌落.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在完成抗原呈递后即被鸡体免疫系统所清除,未发现雏鸡出现明显毒副作用.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疫苗诱导的抗-HBs动态检测发现,抗-HBs在免疫后水平逐渐升高,到第8周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原菌SL8132与SL8786与重组菌株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甘草多糖对鼠伤寒沙门菌诱发巨噬细胞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的调节作用。将0、1、20和100 mg/L甘草多糖4个质量浓度组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同时每组按1∶1加入鼠伤寒沙门菌SL1344;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变化情况;利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观察甘草多糖对鼠伤寒沙门菌引起巨噬细胞产生ROS的影响;利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上清LDH水平。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生氧化损伤,导致NO(4.65±1.07)μmol/L、iNOS(15.46±0.92)U/mL、MDA(3.46±0.39)nmol/L和ROS(3.69±0.31)U/mL氧化水平以及LDH水平显著升高,而GSH-PX(15.58±1.35)nmol/L、SOD(13.32±0.92)NU/mL和T-AOC(8.36±0.60)U/mL抗氧化水平显著降低。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检测显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OS水平显著升高。甘草多糖呈剂量依赖明显降低细胞氧化水平和增强抗氧化水平。甘草多糖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巨噬细胞氧化损伤,维持细胞氧化-抗氧化平衡。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究外源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 MDR)鼠伤寒沙门菌进入健康小鼠肠道后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将25只小鼠随机分为质控组(C)、灌胃1 d组(G1)、灌胃3 d组(G2)、灌胃5 d组(G3)和灌胃7 d组(G4),每组5只。将携带耐药基因的猪源耐药鼠伤寒沙门菌按106 CFU·mL-1的浓度对除质控组外的试验组小鼠进行灌胃。分别采集灌胃前第0天和灌胃结束后1~14 d的新鲜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灌胃后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1)与C组比较,各试验组在灌胃结束后临床上均表现为轻微腹泻,从粪便样本中分离出与灌胃菌同一型的MDR鼠伤寒沙门菌,且分离率差异不大;2)试验组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中Chao1、Goods_coverage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明显高于C组;3)G2组、G3组和G4组在门及属水平物种丰度上变形菌门(Epsilonbacteraeota)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aceae)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组(P<0.05)。在LEfSe分析上变...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托氟沙星纳米乳的体外抑菌活性及体内药效作用,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托氟沙星纳米乳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比较;以鼠伤寒沙门菌人工感染的雏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托氟沙星纳米乳的体内药效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托氟沙星纳米乳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MIC为0.25μg/mL~2.00μg/mL,其抑菌活性是托氟沙星原药的2倍~4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2倍~8倍;MBC为0.25μg/mL~4.00μg/mL,其抗菌活性是托氟沙星原药的2倍~8倍,盐酸左氧氟沙星的2倍~8倍。体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40mg/L)和中剂量(60mg/L)的托氟沙星纳米乳可显著降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雏鸡的死亡率和体重损失。托氟沙星纳米乳以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增强了托氟沙星对临床常见细菌的体内外抵抗作用,提高了托氟沙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粪菌移植浓度对鸡器官发育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试验采用成年健康高体重吐鲁番斗鸡与来航鸡杂交后代鸡母鸡作为供体,90只1日龄相同品种健康雏鸡作为受体,进行类菌移植。将90只受体鸡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高浓度粪菌移植组(H组)和低浓度粪菌移植组(L组),每组30只,连续对受体鸡进行粪菌移植,4周后测定受体鸡的体重以及胸肌、腿肌、肝脏、脾脏、法氏囊等器官重量;采用H.E.染色法比较研究胸肌、腿肌和十二指肠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比较研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L组体重和腿肌重极显著大于H组(P0.01),胸肌和脾脏重量均显著大于H组(P0.05),肝脏和法氏囊重量大于H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C组和L组胸肌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量均显著高于H组(P0.05),L组腿肌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量显著高于H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H组脾脏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组(P0.05),盲肠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且极显著高于L组(P0.01)。说明低浓度粪菌移植可促进雏鸡器官发育,而高浓度粪菌移植可导致雏鸡发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沙门菌病是危害养鸡行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动物源性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复方替代抗生素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药复方“四神丸加减”(Sishen Wan Plus and Minus, SSJ)具有涩肠止泻、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等功能,但是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SSJ对感染白痢沙门菌雏鸡的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0只1日龄雏鸡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鸡白痢沙门菌组、SSJ低剂量治疗组(0.4 g/kg)、SSJ中剂量治疗组(0.8 g/kg)、SSJ高剂量治疗组(1.6 g/kg)、抗生素组。通过16S rRNA测序和ELISA等技术探究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SJ能够显著降低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绒毛长度降低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P<0.05)。此外,SSJ也能显著缓解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免疫球蛋白指数的显著降低(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高剂量SSJ能够显著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有益菌的丰度。以上结果证实,添加SSJ能够改善白痢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雏鸡免疫功能减...  相似文献   

15.
60只21日龄SPF混合雏鸡随机分为病毒感染组(Ⅰ)和对照组(C).Ⅰ组雏鸡经眼、鼻途径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C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雏鸡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的1、3、5、7、14、28 d,每组随机抽取5只,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发现:21日龄SPF雏鸡感染IBDV后,其血清T-SOD和GSH-Px活性均于感染后5~7 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MDA和NO含量分别于感染后5~7 d和5d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果表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能够降低雏鸡血液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生成,从而影响雏鸡氧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49-552
分别以活菌浓度为109(A组)、106(B组)ccu/mL的(MG)F株及生理盐水(C组)点眼接种SPF鸡,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方法对免疫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Bu-1a+B、TCRγδ+CD3+T细胞比例及血清IgM、IgG、IgA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组Bu-1a+B/PBL于免疫后5、7d由高至低依次为A、B和C组,且各组差异显著(P0.05);A、B组TCRγδ+CD3+T/PBL于免疫后3d略有升高且比值较接近,都高于C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IgM于免疫后7、14和21d差异显著(P0.05),IgG于免疫后14、21和28d差异显著(P0.05),IgA于免疫后28d差异显著(P0.05),由高至低依次为A、B、C组。研究结果表明,免疫(MG)F株可较好的提高Bu-1a+B、血清IgM、IgG、IgA介导的体液免疫作用,且(MG)F株活菌浓度与Bu-1a+B/PBL比值、血清IgM、IgG、IgA浓度呈正相关;但免疫(MG)F株不能显著提高鸡外周血TCRγδ+CD3+T/PBL比值,且(MG)F株活菌浓度与TCRγδ+CD3+T/PBL比值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在不同感染率下雏鸡白痢沙门杆菌的水平传播特性及其对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的影响,将240只3日龄SPF鸡均分成6组,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0.5 mL/只;2~6组分别按照20%,40%,60%,80%,100%的比例随机选取8,16,24,32,40只,每只分别口服1×108cfu/mL鸡白痢沙门杆菌悬液,0.5 mL/只。分别在攻毒后1,3,7,14,21,28天对未攻毒雏鸡进行泄殖腔采样来检测不同感染率组的感染情况,同时对0和100%感染率组进行组织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攻毒后1天(1DPI)时,感染率为0,85.71%,91.41%,97.14%,97.14%,100%;3DPI时,全部感染。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5.40%,11.43%,28.57%,22.86%和35.00%。血清TNF-α在1DPI(P0.05)和3DPI(P0.01)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器官载菌量为盲肠﹥肝脏﹥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出现在3~7DPI,以肝脏、心脏和肺脏的病变最典型。说明鸡白痢沙门杆菌水平传播对雏鸡早期感染危害较大,特别是感染后1~7 d为细菌侵染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方白头翁散对鹅源沙门菌优势流行株的抑制效果。2017年5月—2018年7月共收集扬州、滁州和泰州等10个地区送检的病死鹅的肝脏、胆汁和盲肠内容物等病料共计214份,随即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沙门菌分离率为23.4%(50/214),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60%(30/50),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6株沙门菌具多重耐药性,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占20株;结晶紫染色试验结果显示,86.7%(26/30)的鼠伤寒沙门菌能够形成生物被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白头翁散对鼠伤寒沙门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23.44~375.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为46.87~375.00 mg/mL;93.75 mg/mL复方白头翁散可抑制此26株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是鹅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也是感染鹅的一个重要的病原体,复方白头翁散能有效地抑制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板芩桔甘合剂(BQJGHJ)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临床疗效。选取120只雏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感染病毒)、阳性药物组(感染病毒+甘胆口服液)和BQJGHJ高、中、低剂量组(感染病毒+BQJGHJ),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感染IBV造模,4 d后,各组分别饮水给药,连用5 d。每天观察各组雏鸡临床症状,记录临床症状记分,统计有效率、治愈率;在造模后,给药第3、5天,及停药后第2天分别自翅下静脉采集血液,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感染雏鸡血清中IFN-γ、IL-6、IL-10含量变化。结果显示:BQJGHJ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0%、80.0%、65.0%,有效率分别为90.0%、95.0%、80.0%。模型组雏鸡血清中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给药第3、5天时,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中IFN-γ(第5天时,高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时间、其他组差异均不显著)、IL-10含量(第5天时差异极显著,P0.01)升高,雏鸡血清中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在停药后2 d,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中IFN-γ、IL-10含量升高,雏鸡血清中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BQJGHJ高、中、低剂量组雏鸡血清中IFN-γ、IL-6、IL-10含量,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QJGHJ可提高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血清中IFN-r、IL-10的含量,降低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血清中IL-6的含量,发挥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制剂对肉仔鸡鼠伤寒沙门菌(ST)感染的控制效果。选择无ST感染的1日龄AA公雏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其中未感染组饲喂基础日粮;感染组饲喂基础日粮且沙门菌感染;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 mg/kg盐酸恩诺沙星;乳酸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10~9 CFU/kg乳酸菌制剂(植物乳杆菌、噬酸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等比例混合)。5日龄时,除未感染组外,其他各组每只鸡灌服1 mL(10~5 CFU) ST液。7、14和21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2只鸡,采血、屠宰、取样。结果显示,ST感染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且达到了未感染组和抗生素组水平。基于器官指数和组织载菌量,乳酸菌制剂对肉仔鸡ST感染表现出显著的控制效果(P0.05)。14、21日龄时,乳酸菌组和抗生素组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21日龄时,乳酸菌组肉仔鸡血清IL-10含量显著低于感染组,免疫球蛋白G(IgG)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菌组肉仔鸡血清IL-10和SIgA含量与抗生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IgG水平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能显著抑制肉仔鸡肠道ST的数量及组织感染,能显著缓解炎症反应、提高免疫水平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