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常规叶黄素和高玉米黄质叶黄素对高温条件下(33±0.52)℃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着色效果的影响。选取60日龄、初始体重(1209±72)g、健康状况良好的雌性黄羽肉鸡14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笼),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 g/kg的常规或高玉米黄质叶黄素。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常规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常规组和高玉米黄质组成活率显著提高;饲喂24 d后,高玉米黄质组黄羽肉鸡翅下皮肤的亮度(L*)值与黄度(b*)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饲喂28 d后,常规组和高玉米黄质组跗跖b*值显著提高,高玉米黄质组喙的b*值显著高于其他2组,常规组胸肌b*值显著提高;常规和高玉米黄质组胸肌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常规和高玉米黄质叶黄素对高温条件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着色效果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高玉米黄质叶黄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对49日龄国外引进的白羽肉鸡WL、白羽肉鸡WA、黄羽肉鸡YH以及国内培育的黄羽肉鸡YW等4个肉鸡品种的商品代骨骼强度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①不论公母,白羽肉鸡股骨、胫跗骨骨骼强度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黄羽肉鸡YW跗跖骨骨骼强度显著低于白羽肉鸡WA(P0.05);白羽肉鸡母鸡单位股骨、跗跖骨骨骼强度所承受的体重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②除白羽肉鸡WL胫跗骨外,白羽肉鸡骨骼强度母鸡均显著低于公鸡(P0.05);白羽肉鸡WA单位跗跖骨骨骼强度所承受的体重公母之间差异显著(P0.05)。③白羽肉鸡无论是骨骼强度还是单位骨骼强度所承受的体重,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显著(P0.05);黄羽肉鸡股骨与跗跖骨、胫跗骨与跗跖骨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氨气对四川农凤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400只四川农凤鸡公鸡分为对照组,试验A、B、C组,每组100只,每组4个重复,在不同氨气浓度环境舱内进行饲养试验,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3 mg/kg、(25±3)mg/kg、(50±3)mg/kg、(75±3)mg/kg,其他饲养条件均一致,饲养11 d后,检测各组试验鸡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pH值、肉色(L~*、a~*、b~*)、滴水损失、剪切力指标。结果表明:试验A、B、C组平均日采食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B、C组平均日增重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组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C组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B组pH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pH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B、C组L~*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a~*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C组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B组b~*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b~*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B、C组滴水损失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A、B、C组剪切力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不同氨气浓度对四川农凤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物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胫部着色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1日龄黄羽肉鸡公雏鸡2 4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肉雏鸡。对照组(N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肉鸡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ANT)、水解单宁酸(TA)、博落回提取物(MCE)、山花黄芩提取物(SMF)及止痢草提取物(OEO)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79 d。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日粮添加TA显著降低1~35日龄肉鸡料重比(FCR),提高35日龄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日粮添加MCE和SMF显著降低1~35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FCR(P0.05),对后期和全期生产性能则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OEO显著降低1~35日龄肉鸡ADG,显著降低1~35日龄和1~79日龄肉鸡ADFI和FCR(P0.05),且OEO组各阶段FCR与ANT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OEO组肉鸡79日龄胫部黄度值较NC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或不同植物提取物对黄羽肉鸡均没有明显促生长作用,但对FCR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利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肉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未发酵制剂)和Ⅱ组(发酵制剂),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于试验的第21、42日龄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情况,42日龄测定肉品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42日龄,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09%和13.76%(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23%和10.27%(P0.05)。21、42日龄,Ⅰ、Ⅱ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09%(P0.05)和15.15%(P0.05)、34.38%和53.13%(P0.05),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2%(P0.05)和20.41%(P0.05)、8.72%和18.97%(P0.05),肝脏指数比对照组均有提高;42日龄,Ⅰ、Ⅱ组胸肌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红度(a~*值)、肌苷酸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57%和2.10%(P0.05)、1.61%(P0.05)和4.25%(P0.05)、49.89%和43.85%(P0.05)、7.88%和58.62%(P0.05)、24.50%和31.13%(P0.05),胸肌的滴水损失、黄度(b~*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91%和32.24%(P0.05)、4.55%和21.73%(P0.05),Ⅱ组腿肌的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比Ⅰ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下降(P0.05),a~*值均高于Ⅰ组和对照组,亮度(L~*值)、b~*值均低于Ⅰ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且能改善其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活性酵母对脂多糖应激黄羽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活性酵母对脂多糖(LPS)应激黄羽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80羽1日龄黄羽肉公鸡,随机分成6个组,分别为抗生素组(基础饲粮+0.025‰抗生素)、抗生素+LPS组(基础饲粮+0.025‰抗生素,注射LPS)、0.05%活性酵母组(基础饲粮+0.05%活性酵母)、0.05%活性酵母+LPS组(基础饲粮+0.05%活性酵母,注射LPS)、0.50%活性酵母组(基础饲粮+0.50%活性酵母)和0.50%活性酵母+LPS组(基础饲粮+0.50%活性酵母,注射LPS),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56 d。抗生素+LPS组、0.05%活性酵母+LPS组和0.50%活性酵母+LPS组的试验鸡于21、23、25和27日龄每只鸡肌肉注射2 mL 0.2 mg/mL LPS,其余试验鸡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21和27日龄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4、6、8、10、12和24 h测量试验鸡的直肠温度,并检测27和56日龄试验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以及27、35和56日龄试验鸡的肠道食糜微生物数量和肠道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刺激显著提高了21日龄注射后2 h和27日龄注射后2和4 h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注射后12 h和27日龄注射后8 h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2)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显著提高了27日龄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细胞凋亡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黄羽肉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抗生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05%和0.50%的活性酵母显著提高了27、35和56日龄黄羽肉鸡回肠食糜酵母菌数量(P0.05);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对黄羽肉鸡回肠和盲肠食糜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肠道食糜微生物数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4)与抗生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50%活性酵母显著提高了35日龄黄羽肉鸡的空肠绒毛高度(P0.05);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显著提高了56日龄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肠道形态结构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LPS能成功诱导黄羽肉鸡的免疫应激反应,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能够提高黄羽肉鸡肠道绒毛高度和食糜中酵母菌数量,改善肠道黏膜及菌群结构,但肌肉注射LPS与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无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热应激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雄性黄羽肉鸡192只,随机分为常温组和持续热应激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常温组环境温度为26℃,持续热应激组则给予34℃的持续热应激,相度湿度为55%左右,试验共14 d。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持续热应激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没有显著影响肉品质指标(P0.05)。热应激第3天,持续热应激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热应激第7天,持续热应激组血清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体核温度显著高于常温组(P 0.05);热应激第14天,持续热应激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AST、AKP、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综上所述,持续热应激会降低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反映肝功能损伤相关酶的活性,但未显著影响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实验旨在研究遗传与非遗传因素与黄羽肉鸡青胫的关系。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1 950只,随机分为全价料、自配料和药物组,饲养至21、45日龄统计青胫比例。翅下静脉采集30只黄羽黄胫和26只黄羽青胫肉鸡血样,并以40只罗曼鸡、15只尼克鸡为黄胫对照,以15只略阳乌鸡为青胫对照,研究黄皮肤基因BCDO2的分布情况及Id位点2个SNP(Id_SNP和B4G_SNP)与青胫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全价料和自配料组青胫比例随日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药物组青胫比例变化不明显(P>0.05);21 d时,药物组青胫比例(49.8%)显著低于全价料(55.8%)和自配料组(61.1%)(P<0.05);45 d时,全价料组青胫比例(28.5%)最低。Id_SNP基因型在各群体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但B4G_SNP的AA型只在带有青胫表型的黄羽肉鸡和略阳乌鸡群体中出现。本研究证实日龄、饲料及药物对青胫外显率具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可能通过类胡萝卜素与黄皮肤基因间的互作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天然叶黄素万寿菊提取物对蛋黄颜色、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80日龄体重相似、产蛋率相近且健康的海兰灰蛋鸡4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通过蛋鸡日粮中添加粉末型天然叶黄素(金菊黄2.0)、微囊型天然叶黄素(金菊黄5.0)、合成叶黄素(阿卜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微囊型天然叶黄素对蛋黄的L*、a*、b*值的影响与对照组和粉末型天然叶黄素差异显著(P0.05);微囊型天然叶黄素对蛋黄的L*、b*值的影响与合成叶黄素(阿卜酯)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外源色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日粮中添加微囊型叶黄素能够调节蛋鸡蛋黄颜色。综合各项指标,微囊型天然叶黄素可以替代合成叶黄素(阿卜酯)作为蛋黄着色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亚丁牦牛肉的营养及品质特性,对6头成年亚丁牦牛(5.5岁,公母各半)的肌肉组织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脂肪酸含量、矿物质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肉质嫩度、熟肉率测定,并与昌台牦牛肉质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常规营养成分中,亚丁牦牛肉的蛋白质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5);矿物质元素中,亚丁牦牛肉中钠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而铜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1);氨基酸测定中,亚丁牦牛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在冈上肌中,亚丁牦牛的肉色亮度值L~*极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1),而红度值a~*和黄度值b~*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在背最长肌中,亚丁牦牛的红度值a~*及黄度值b~*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在半腱肌中,亚丁牦牛的肉色亮度值L~*极显著高于昌台牦牛(P0.01),而红度值a~*及黄度值b~*亚丁牦牛均极显著低于昌台牦牛(P0.01);亚丁牦牛肉的pH值冈上肌为6.40,背最长肌为6.62,半腱肌为6.34;在药物检测中,亚丁牦牛肉中均未检测到药物残留。表明亚丁牦牛肉是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含量丰富、肌肉嫩度高等特点的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枇杷叶提取物熊果酸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温氏矮脚黄羽肉鸡144只(母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泰乐菌素(300g/t);C组为基础日粮+熊果酸(500g/t),试验期为35天。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添加500g/t熊果酸对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耗料增重比则降低了3.05%。此外,熊果酸不仅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屠体重、半净膛和全净膛重(P0.05);还显著增加了肉鸡的胸肌重(P0.05),对腿肌重有提高的趋势(P≤0.10)。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熊果酸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2.
运用测色仪对227个月季种质资源花色表型进行分类,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类黄酮,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a~*和b~*二维象限图上,7类色系主要集中分布在Ⅰ、Ⅱ、Ⅳ象限,在第Ⅲ象限(蓝色)没有分布,花瓣正面颜色分布较为集中、部分橙红色和深红色品种的反面花色分布较为离散;7个色系的明度均为L~(*B)L~(*F),绝大多数色系的颜色参数a~(*F)/b~(*F)/C~(*F)a~(*B)/b~(*B)/C~(*B),并且玫红色、紫红色、橙红色和深红色的正反面花色a~*、b~*、C~*差异显著;各个色系TA之间差异显著(P0.05),深红色TA含量最高。而TF含量,除了深红色和紫红色差异显著外,其他色系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TA与L~*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花瓣L~(*B)相关性更大;TA与h°负相关(P0.01)。TA与a~*/C~*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正面颜色参数值相关性更强,而TF与L~*/h°也呈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TA和TF共同影响花色的呈现,并且花青苷含量的高低是影响花色深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麻黄鸡皮肤黄度的遗传特性,以及β-胡萝卜素加氧酶2(BCO2)基因多态性与麻黄鸡皮肤黄度的关联性。选取310只80日龄商品代麻黄鸡,利用肤色仪对屠宰后鸡的胫部、腹脂以及5个不同躯干部位的颜色进行黄度值测定,并分析不同部位黄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筛查BCO2基因SNPs位点,鉴定个体基因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麻黄鸡皮肤黄度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胫色与躯体皮肤黄度无相关,与腹脂黄度也无相关(P0.05);腹脂黄度与躯体整体的皮肤黄度极显著相关,躯体5个不同部位的皮肤黄度相互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2)BCO2的3个经典SNP(chr24:6264085、chr24:6273428、chr24:6287900)与试验群体的皮肤黄度无相关(P0.05);(3)单倍型GGTTAA个体的前胸黄度b*值显著高于单倍型GACTGG(P0.05),同时高于单倍型AATTGG和单倍型GACTGA个体。结果揭示了麻黄鸡胫色、腹脂颜色和表皮颜色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BCO2基因上的一个单倍型与麻黄鸡皮肤黄度性状相关,为探讨其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为麻黄鸡的分子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福利状况的影响,选用336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饲养密度为19只/m2,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丁酸钠对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21~56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影响显著(P0.05),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丁酸钠可显著改善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羽毛污染、肘关节肿大(P0.05)。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可以降低肉鸡死亡率并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择3月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河三角洲肉羊品系Ⅰ、品系Ⅱ和寒蒙杂交羊分别10只,每个品种羊分2个处理,分别饲喂颗粒料和全混合日粮(TMR),每个处理5个重复。饲喂90 d后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和半膜肌肌肉样品,研究品种(系)、料型对黄河三角洲肉羊不同部位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肉羊品系Ⅰ和品系Ⅱ背最长肌的p H_(45min)、半膜肌第3天L~*、第6天L~*和a~*显著高于寒蒙杂交羊(P0.05),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寒蒙杂交羊(P0.05);TMR组背最长肌p H_(45min)显著高于颗粒料组(P0.05),背最长肌第3天b~*、剪切力显著低于颗粒料组(P0.05);互作效应对贮存期间半膜肌的L*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黄河三角洲肉羊品系Ⅰ、Ⅱ的肉质优于寒蒙杂交羊,TMR组的肉品质优于颗粒料组,尤其对嫩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桑叶粉对新西兰白兔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对新西兰白兔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20只35天断奶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桑叶粉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15%(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25%(试验Ⅲ组),试验期为35天。结果显示:对照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各试验组背最长肌和腿肌L*值和a*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失水率和剪切力均小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b*值和pH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水分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背肌和试验Ⅱ组腿肌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对于新西兰白兔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且以15%~20%添加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钙和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宰前2周添加钙和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用1 440只43日龄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预饲1周后在基础日粮(含钙0.8%、维生素D3 1 000 IU/kg)中添加钙与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钙,0.0%、0.4%、0.8%;维生素D3,0、1 000、2 000 IU/kg.鸡饲养至63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宰前2周添加钙与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维生素D3对黄羽肉鸡肌肉嫩度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4%钙显著提高黄羽肉鸡肌肉嫩度(P<0.05),添加维生素D3能协同钙提高肌肉嫩度,但钙的添加剂量超过0.4%时维生素D3协同作用效果下降.单独添加维生素D3对Ca-ATP酶活性及肌钙蛋白降解度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4%的钙,Ca-ATP酶活性趋于提高,肌钙蛋白降解度趋于降低,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黄羽肉鸡饲料中添加0.4%钙能提高肌肉嫩度,单独添加维生素D3不能改善肌肉嫩度但是可以协同钙提高肌肉嫩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半胱胺,研究半胱胺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质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750只21日龄黄羽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预饲1周后,在肉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0和120 mg/kg半胱胺,鸡饲养至63日龄结束.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对22~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及43~63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pH45 min、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嫩度(P<0.05),显著降低宰后45 min 肌肉亮度(L*45 min)(P<0.05),添加60和12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系水力(P<0.05);添加60 mg/kg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血清和肌肉中谷胱甘肽含量(P<0.05),显著提高肌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肌肉中巯基含量有提高趋势,丙二醛含量有降低趋势;添加60 mg/kg 半胱胺可显著提高63日龄黄羽肉鸡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腺苷一磷酸脱氨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12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22~42日龄鸡的生长性能(P<0.05);在22~63日龄黄羽肉鸡只粮中添加60 mg/kg半胱胺能显著提高63日龄鸡的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嫩度、肌肉pH及系水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P<0.0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肉兔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糜子秸秆对肉兔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5日龄、体重1 kg左右、生长发育良好的新西兰肉兔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无糜子秸秆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8%、16%、24%糜子秸秆的全价肉兔日粮35 d,检测糜子秸秆对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心脏、肝脏、肾脏等内脏指数,pH值、亮度(L)、红度(a~*)、黄度(b~*)、剪切力、滴水损失等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4%糜子秸秆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糜子秸秆组(P0.05);24%糜子秸秆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8%糜子秸秆组(P0.01),16%糜子秸秆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等内脏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H值、L、a~*、b~*、剪切力、滴水损失等肉品质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肉兔日粮中添加适量比例的糜子秸秆可提高肉兔生长性能,对肉兔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无不利影响,建议糜子秸秆在肉兔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为1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