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光周期可以影响动物体内褪黑素(MLT)的分泌,而MLT能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本试验旨在研究光周期对山羊MLT分泌、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8只6月龄雌性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CG,自然光周期)组、短光照(SDPP,光照8 h/d,黑暗16 h/d)组和渐减光照(SIPP,光照时间从16 h/d逐渐缩短到8 h/d)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增加了血清MLT含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IPP显著增加了血清MLT含量(P<0.05);2)在试验第30天,SDPP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IPP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组和SIPP组血清T⁃SOD、GPx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和SIPP均显著提高了血清IgG含量(P<0.05),此外,SDPP显著提高了血清IL⁃1β、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而SIPP仅显著提高了血清IL⁃1β含量(P<0.05);4)在基因表达方面,在试验第30天,SDPP显著上调了白细胞中SOD1、GPx1、GPx4、CAT、核转录因子2(Nrf2)、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在试验第60天,SDPP组白细胞中SOD1、CAT、GPx4、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SIPP组白细胞中SOD1、GPx1、CAT、IL⁃1β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持续短光照能分泌更多的MLT,提高山羊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和色氨酸对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苗生长猪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平均体重为(29.11±4.41)kg健康去势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采用2×2两因子试验设计,设2个苏氨酸和色氨酸添加水平,按比例分别为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4∶18(NRC对照水平)和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80∶26(试验水平);2个氨基酸添加水平下按免疫处理情况分为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接种PRRS弱毒苗(试验开始当天和第35天肌肉注射2 mL PBS或PRRS弱毒苗)。试验第14、28、35和49天收集血样,检测血浆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试验第49天屠宰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1~10(TLR1~TLR10)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饲粮添加NRC对照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相比,注射PBS条件下,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试验第14和28天血清IgG含量(P<0.05);接种PRRS弱毒苗条件下,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试验第35天血清IgG含量(P<0.05)。试验第14、28和35天,接种PRRS弱毒苗生长猪血浆IFN-γ、IL-10、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注射PBS生长猪(P<0.05);试验第14、28、35和49天,接种PRRS弱毒苗条件下,与饲粮添加NRC对照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相比,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提高了生长猪血浆IL-1β(试验第14天除外)、IFN-γ(试验第49天除外)含量,降低了血浆IL-10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接种PRRS弱毒苗生长猪肺组织中TLR1~TLR7、TLR9、TLR1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注射PBS生长猪(P<0.05);接种PRRS弱毒苗条件下,与饲粮添加NRC对照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相比,饲粮添加试验水平苏氨酸和色氨酸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肺组织中TLR1~TLR3、TLR7、TLR8、TLR10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TLR4、TLR6、TLR9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结果分析可知,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和色氨酸可上调TLR3、TLR7、TLR8 mRNA相对表达量,表明PRRS弱毒苗可能激活了TLR3、TLR7、TLR8信号通路,进而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促进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最终强化获得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活性氧(ROS)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在猪黄体组织发育及退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诠释猪黄体抗氧化机制补充理论基础并提供新的思路。试验所用卵巢采自延吉屠宰场,将黄体从卵巢剥离后,通过其形态大小将黄体初步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以及白体,然后通过检测孕酮水平准确区分中期及后期黄体;通过冰冻切片及DHE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时期黄体ROS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各时期黄体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的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黄体内ROS水平随猪黄体周期性发育进程出现规律性升高,即后期ROS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中期显著高于初期与白体(P<0.05);而初期与白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Mn-SOD、GPx1及GPx4基因的表达水平随黄体的发育进程则出现规律性的下降:初期及白体中这几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期与后期(P<0.05),中期显著高于后期(P<0.05)。对于GPx3基因,其在白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初期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期与后期(P<0.05),中期显著高于后期(P<0.05)。CAT基因表达量不随黄体的发育而变化(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ROS、Mn-SOD及GPx与猪黄体发育及退化有关;而ROS水平与Mn-SOD及GPx的表达水平呈现出相反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葡萄籽添加比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80头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Ⅱ、Ⅰ、Ⅳ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和8%的葡萄籽,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1)Ⅱ、Ⅲ、Ⅳ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第14天,Ⅲ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Ⅱ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3)第14天,Ⅱ、Ⅲ、Ⅳ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Ⅲ、Ⅳ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第28天,Ⅲ、Ⅳ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P<0.05);4)第14天,Ⅲ组土胞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组毛螺旋菌科UCG-010(Lachnospiraceae_UCG-010)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泰氏菌属(Tissier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第28天,Ⅱ、Ⅲ、Ⅳ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2%~8%的葡萄籽对其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并提高生长猪对脂质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显著降低粪便中Streptococcuss的相对丰度,提高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大肠杆菌型脂多糖(LPS)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探讨了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GLN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GLN,试验期为30 d。在试验第22、25、28和30天,应激组和GLN组仔猪分别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100μg LPS,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30天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屠宰采取所需肠道样品,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LPS攻毒前各组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LPS攻毒后,应激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血清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应激组和对照组(P0.05)。2)LPS攻毒后,在十二指肠黏膜中,GLN组过氧化氢酶(CAT)和锌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u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空肠黏膜中,GLN组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对照组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回肠黏膜中,GLN组和应激组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Mn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Cu Zn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GL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断奶仔猪因LPS引起的氧化应激,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减少氧化应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膜丁酸钠(CSB)对断奶羔羊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2日龄的断奶羔羊2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组)、抗生素对照组(A CON组)和包膜丁酸钠A组(CSB A组)和包膜丁酸钠B组(CSB 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CON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A CON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的黄霉素,CSB A组和CSB B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3 g/kg包膜丁酸钠。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各组分别在试验第14天和第28天选取3只羔羊屠宰取样。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4天和第28天,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对羔羊的肝脏、脾脏、胸腺指数均有所提高(P0.05)。在试验第14天,与CON组相比,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显著下降(P 0.05),A CON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L-2)、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A CON组相比,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试验第14天,与CON组相比,CSB B组肝脏中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SB A组与CSB B组肝脏中IL-2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SB A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在试验第28天,与CON组相比,CSB A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中T-SOD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与A CON组相比,CSB B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CSB A组与CSB B组血清中T-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试验第28天,与CON组相比,CSB A组与CSB B组肝脏中TNF-α、IL-1和IL-2的含量显著下降(P 0.05),而肝脏中T-AOC和T-SOD的活性显著上升(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包膜丁酸钠可以抑制断奶羔羊血清和肝脏中促炎因子含量的升高并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羔羊免受断奶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2 g/kg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妊娠-哺乳期母猪免疫功能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g/t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L/(头·d)益生菌发酵液]和合生元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L/(头·d)上述益生菌发酵液和500 g/t低聚木糖],每组16头,单栏饲喂。分别于妊娠第45、75和105天以及分娩后第7和21天,每组选取6头母猪,前腔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浆,测定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因子含量和氧化-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益生菌显著降低了哺乳第7天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饲粮添加合生元显著降低了妊娠第45和75天以及哺乳第7天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降低了妊娠第45、75和105天以及哺乳第7天IgM含量(P<0.05);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显著提高了哺乳第21天IgM含量(P<0.05)。2)饲粮添加益生菌显著降低了妊娠第105天干扰素-γ(IFN-γ)含量以及哺乳第7天白细胞介素-2(IL-2)、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哺乳第7天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5);饲粮添加合生元显著降低了妊娠第45天促炎细胞因子[(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IFN-γ和TNF-α]含量,妊娠第75天IFN-γ和TNF-α含量,妊娠第105天IL-10、IFN-γ和TNF-α含量,哺乳第7天促炎细胞因子(IL-2、IL-8、IFN-γ和TNF-α)含量以及哺乳第21天IL-8含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降低了各时间点IL-8含量,妊娠第45和75天及哺乳第7和21天IFN-γ含量以及妊娠第45、75和105天TNF-α含量(P<0.05)。3)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显著提高了哺乳第7和21天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哺乳第21天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可降低妊娠-哺乳期母猪血浆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增强妊娠至哺乳阶段母猪体液免疫功能,改善哺乳后期母猪抗氧化能力,这有利于母猪的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急性热应激对山羊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波尔山羊×关中奶山羊杂交F1母羊,饲养于环控舱内(温度维持20℃,相对湿度60%),适应5d。第6天利用环控舱对5只试验羊进行38℃急性热应激处理12h,采集热应激前(0h,20℃)和热应激后2、4、8和12h试验羊血样。分别利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淋巴细胞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热应激时间对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前0h相比,血清T-AOC(P<0.05)、SOD(P<0.05)和GSH-Px(P<0.01)活性均在热应激8h后显著下降,MDA含量在热应激4h后显著增加(P<0.05)。2)热应激时间对血清免疫指标有显著影响。与热应激前0h相比,血清TNF-α、IL-1β、IFN-γ和IL-2含量分别在热应激4、8、8和4h后显著增加(P<0.05);IL-4(P<0.01)、IgG(P<0.01)、IgM(P<0.01)和IgA(P<0.05)含量分别在热应激12、4、4和4h后显著下降。3)热应激时间显著提高血淋巴细胞中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的表达量。HSPA1AmRNA表达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热应激4h时达到峰值,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P<0.01);HSPA6mRNA表达量在热应激2h时显著升高(P<0.01),4h后恢复到应激前水平(P>0.05);HSPA8mRNA表达量在热应激4(P<0.05)、8(P<0.01)、12h(P<0.01)时显著高于应激前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38℃急性热应激能够抑制山羊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血淋巴细胞HSPA1A、HSPA6和HSPA8基因的表达量,其中HSPA1A对热应激温度和时间更敏感,可作为山羊热应激早期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急性冷应激对绵羊免疫功能和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只健康、体况接近的(12±0.5)月龄小尾寒羊×湖羊杂交F_1母羊,单笼饲养于保温舍内(风寒温度(-7.14±2.53)℃),适应7 d。第8天将母羊移置舍外(风寒温度(-27.40±3.12)℃)急性冷应激12 h,采集冷应激前后试验个体血样和组织样。利用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不同组织(肝、肾、脾、心、背最长肌和十二指肠)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基因(HSF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冷应激前相比,冷应激后试验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显著下降(P0.05)。2)冷应激后,试验羊HSPA1A mRNA表达量在肝、肾、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HSPA6 mRNA表达量在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HSPA8 mRNA表达量在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在脾和十二指肠中显著下降(P0.05);HSF1 mRNA表达量在肝、心和背最长肌中显著升高(P0.05),在脾和十二指肠中显著下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急性冷应激能抑制绵羊的免疫功能;HSP70家族基因(HSPA1A、HSPA6和HSPA8)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其中HSPA1A对温度更敏感,宜作为绵羊冷应激的生物标记物;肝、心和背最长肌等组织中HSP70家族基因表达量升高可能与其保护组织细胞维持正常产热有关。  相似文献   

10.
凝结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和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和抗病毒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头21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BC6组、BC7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6组饲喂基础日粮+凝结芽孢杆菌(2×10~6 cfu/g饲料),BC7组饲喂基础日粮+凝结芽孢杆菌(2×10~7 cfu/g饲料),于试验第21天屠宰取样,检测空肠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以及空肠炎性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1(HSPH1)、趋化因子(CCL2)、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白细胞介素-4(IL-4)、抗氧化应激转录因子2(Nrf-2)基因]及相关蛋白[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1(OAS1)、抗黏液病毒1(MX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BC6组空肠MDA、H_2O_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HSPH1、IFN-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OAS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C7组空肠H_2O_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CAT活力显著升高(P0.05),IL-4、HSPH1和Nrf-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IFN-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MX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以提高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和抗病毒能力,促进仔猪肠道吸收,从而维护肠道稳态,且日粮中添加2×10~7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阐明低温环境对杜泊羊和萨福克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为内蒙古地区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引种改良、杂交利用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取12月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各20只(公母各半)进行研究,蒙古羊20只(公母各半)作为对照,测定3种羊的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并做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杜泊羊和萨福克羊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全天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蒙古羊相比,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全天心率较低(P<0.05),且杜泊羊上午的体温显著低于蒙古羊(P<0.05),全天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与蒙古羊无显著差异(P>0.05),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萨福克羊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杜泊羊和蒙古羊(P<0.05)。与蒙古羊相比,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杜泊羊血清中IL-2的浓度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综上所述,在内蒙古冬季低温环境下,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全天心率显著低于蒙古羊,血清中ALT和AKP活性显著高于蒙古羊;杜泊羊血清中LDH活性显著低于萨福克羊,IL-2的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除AST活性超出正常范围,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在内蒙古低温环境下,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并较好地适应内蒙古地区的环境气候。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期能量水平对后代睾丸发育与免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选取30头体重、背膘相近的7~9胎长白×约克夏(LY)经产母猪,按照体重和胎次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从妊娠当天分别饲喂正常能量(CON)和低能量饲粮(LE,12.55 MJ/kg),直到分娩,所有母猪哺乳期均饲喂同一饲粮。分娩后,分别从CON和LE组中挑选体重为平均体重±0.05 kg的后代公猪各15头,断奶后所有公猪按阶段饲喂相同饲粮,于仔猪120日龄时结束试验。记录公猪每个月的体重并计算阶段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采集28和120 d的血液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检测,采集28和120 d的睾丸进行睾丸细胞计数和睾丸免疫相关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E组0~59 d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28~89 d平均日采食量和0 d睾丸重显著降低(P<0.05),28 d睾丸指数显著增加(P<0.05);LE组0和120 d睾丸组织内间质细胞数目、120 d生殖细胞数目、28和120 d支持细胞数目均显著降低(P<0.05);LE组血清中28 d甘油三酯(TG)和120 d睾酮(T)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雌二醇(E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G、T和E2含量均存在时间和能量的交互作用(P<0.01);LE组血液中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120 d时极显著降低(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三者均无时间和能量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公猪日龄增加,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均极显著增加(P<0.01),其中TNF-α和IL-1β有能量和时间的交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LE组28 d时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120 d时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LE组28 d紧密连接蛋白1(ZO1)及0和28 d闭合蛋白(Occludin)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28和120 d时连接黏附分子1(JAM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LE组0 d时CCL4基因和28 d时IL-1α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0和120 d时趋化因子2(CCL2)基因及28 d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酪氨酸激酶2(JAK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28 d时Toll样受体1(TLR1)基因、0 d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Ⅰ型(TNFRSF1A)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0 d时B细胞κ轻肽基因增强子核因子抑制因子(NFKBIA)、IL-1β和干扰素(IFNG)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期摄入12.55 MJ/kg能量水平饲粮可降低后代公猪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睾丸重;降低后代公猪睾丸内生殖细胞数量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和睾丸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对后代成年后的免疫能力和繁殖性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氧化应激仔猪肠道黏膜结构、抗氧化能力、紧密连接蛋白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28日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30、90 mg/kg Res,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于试验第15天清晨给试验组[敌草快(Diquat)组、Diquat+10 mg/kg Res组、Diquat+30 mg/kg Res组、Diquat+90 mg/kg Res组]仔猪按照10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Diquat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对照组只注射相同剂量灭菌生理盐水为参照。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iquat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降低(P<0.05),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跨膜蛋白(Cla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Diquat组相比,Diquat+30 mg/kg Res组和Diquat+90 mg/kg Res组回肠绒毛高度和V/C显著提高(P<0.05);肠黏膜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Diquat+90 mg/kg Res组效果最为显著;肠黏膜ZO-1、Occludin和Cla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不同Res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肠黏膜IL-1β、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Res可以提高氧化应激仔猪回肠抗氧化酶活性,改善回肠黏膜形态结构,同时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维持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麸皮多糖(FWBP)对肉羊肉品质、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肌肉抗氧化酶和肌纤维类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50只体重为(20.17±3.33)kg的6周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200、400 mg/kg FWBP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Ⅱ和Ⅲ组肉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Ⅰ组(P<0.05)。2)Ⅱ、Ⅲ和Ⅳ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蛋氨酸(Met)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肉羊背最长肌中的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谷氨酸(Glu)和亮氨酸(Leu)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Ⅴ组肉羊背最长肌中丝氨酸(Ser)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缬氨酸(Val)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3)各试验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过氧化氢酶(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Ⅲ组肉羊背最长肌中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Ⅱ、Ⅳ、Ⅴ组(P<0.05)。Ⅲ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Ⅲ组肉羊背最长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Ⅰ和MyHCⅡa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MyHCⅡx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Ⅳ和Ⅴ组肉羊背最长肌中MyHCⅡ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FWBP可以降低肉羊背最长肌剪切力,改善其氨基酸组成,提高肌肉抗氧化能力,诱导Ⅱx型肌纤维向Ⅰ和Ⅱa型肌纤维的转化,且以添加100 mg/kg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膜丁酸钠(CSB)对脂多糖(LPS)刺激下断奶羔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肠道通透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42±1)日龄、平均体重为(11.79±0.54)kg的断奶羔羊24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CON组)、LPS组、CSB2L组、CSB3L组,其中CON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CSB2L和CSB3L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和3 g/kg CSB,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在试验第28天每组选取3只羔羊进行屠宰,LPS、CSB2L和CSB3L组在屠宰前3 h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CON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饲粮中添加CSB可显著提高断奶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CSB3L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CON和LPS组(P<0.05)。2)与CON组相比,LPS组断奶羔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CSB2L和CSB3L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低于LPS组(P<0.05),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CSB3L组血清IL-8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CSB2L和CSB3L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高于LPS组(P<0.05)。3)断奶羔羊血清中D-乳酸(DLA)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在LPS刺激下显著升高(P<0.05)。CSB2L和CSB3L组可显著降低LPS注射后的血清DLA含量和DAO活性(P<0.05)。4)CON组肠黏膜形态结构完整且绒毛排列整齐。注射LPS后,空肠和回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绒毛肿胀脱落。CSB2L和CSB3L组空肠和回肠绒毛形态较完整且排列整齐,肿胀程度降低,上皮轻度脱落。LPS组盲肠部分肠绒毛上皮脱落,腺体排列紊乱,结肠绒毛略微脱落。CSB2L组盲肠和结肠有轻微水肿,CSB3L组盲肠和结肠绒毛上皮未见明显脱落和水肿。LPS刺激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CSB2L和CSB3L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降低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降低均得到缓解。CSB2L和CSB3L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CON和LPS组(P<0.05),CSB3L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CSB可以提高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并能缓解LPS刺激引起的断奶羔羊应激,抑制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肠道通透性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组织形态,维护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2头,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5CFU/g丁酸梭菌。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7.83%(P0.05)、料重比降低5.26%(P0.05);试验组仔猪空肠NOD样受体蛋白(NLRP)3(P0.05)、NLRP6(P0.05)、NLRP12(P0.01)、封闭蛋白1(claudin-1)(P0.01)和紧密连接蛋白2(ZO-2)(P0.05)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调,回肠claudin-1和ZO-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试验组仔猪空肠和回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空肠中大肠杆菌数量降低2.49%(P0.05),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降低5.47%、IL-10含量提高25.43%(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提高仔猪小肠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和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对肉鸡肠道屏障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关键免疫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探索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在肉鸡生产上的适宜添加剂量。选用1日龄健康科宝肉鸡1 3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T1、T2、T3)分别饲喂添加0.8、1.0和1.5 kg/t的包被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束当天,每个重复选取6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翅静脉采血,然后屠宰并取空肠、脾脏、肠系膜淋巴结(MLNs)。分别测定血清中D-乳酸(D-LA)、细胞因子的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对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以及脾脏和MLNs中Toll样受体(TLRs)的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2组肉鸡血清中D-LA含量和DAO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T3组肉鸡血清中D-LA含量和DA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T2和T3组肉鸡空肠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T2组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1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MLNs中TLR4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2组血清中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脾脏和MLNs中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T3组血清中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脾脏和MLNs中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T1组相比,T2组血清中D-LA含量和DA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T3组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能够提高肉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缓解机体炎症。根据本试验结果,推荐科宝肉鸡饲粮植物精油和柠檬酸复合物适宜添加量为1.0 kg/t。  相似文献   

18.
硒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S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贴壁生长的第3代BMEC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对照(CON)组采用基础培养液,不添加Se和LPS,培养30h;LPS组和6个Se保护组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Se(0、10、20、50、100、150和200nmol/L),培养24h后,加入1μg/mL LPS作为外源刺激作用6h。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LPS组BMEC的相对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下降(P0.05),GPx1和TrxR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硒蛋白P(SelP)含量也显著下调(P0.05);而LPS组的一氧化氮(NO)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其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活性氧(R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基因表达量呈相似变化。2)与LPS组相比,Se保护组随Se添加水平的增加,相对增殖率,T-SOD、CAT、GPx、TrxR活性,T-AOC,GPx1、TrxR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而NO含量,iNOS活性及其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炎症因子TNF-α、IL-1、IL-6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ERK1/2、JNK、p38 MAPK的基因表达量,ROS活性,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20~100nmol/L Se保护效果较好,综合来看50nmol/L Se保护效果最好。结果提示,Se可提高BMEC的抗氧化功能,对LPS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Se增强TrxR活性从而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最终减少NO的大量释放,但过高水平的Se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培养液中20~100nmol/L Se的保护作用较好,尤其以50nmol/L Se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发酵枣粉对高温季节荷斯坦公牛行为、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4~6月龄体重[(200.00±30.28)kg]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含0(C组)、5%(L组)、10%(M组)、15%(H组)发酵枣粉的等能等氮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