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油茶籽进行萃取,提取油茶籽油。考察了油茶籽平均粒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油茶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对试验得到的油茶籽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超临界CO2萃取油茶籽油的最佳实际工艺条件为:油茶籽平均粒径0.605mm、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30L·h-1和萃取时间90min,最佳实际工艺条件下油茶籽油萃取率为91.17%。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5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8.28%。  相似文献   

2.
梁琳 《沙棘》2008,21(2)
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于沙棘果渣中叶黄素提取的优点,具体的提取工艺参数和操作要点.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四项影响因素对提取结果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夹带剂添加量>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压力,最后确定了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叶黄素的较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东北原生种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进行研究。分别采用乙醇提取法、超声波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3种不同的方法,从东北原生种猕猴桃果实和茎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结果如下:①对乙醇取法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为60%、提取4h。②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超声温度30℃、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60min,的条件下进行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最高。③对CO2萃取法中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00min。④比较几种方法的提取率,可知超声方法提取最好,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02萃取沙棘果渣中β--胡萝卜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果渣得到橘红色提取物,经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果渣的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CO2流量,时间等对沙棘果渣有效成分提取的影响,并对沙棘果渣提取物性质做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柿叶精油的影响因素,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g柿叶在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温度50 ℃、CO2流量20 kg/h、萃取时间2.5 h,得率为3.1 %.用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比水蒸气法蒸馏的柿叶精油得率提高了55 %,萃取物纯度高,有浓郁的柿果香味,色淡黄.  相似文献   

6.
龙葵果总生物碱含量较多,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祛痰止咳、抗肿瘤等等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龙葵果总生物碱提取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分别采用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三种不同的方法从龙葵果中提取总生物碱。(1)在试验中对回流提取法中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提取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80、提取5h;(2)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温度30℃、乙醇浓度为60%、微波提取60min,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总生物碱提取率最高。(3)对CO2萃取法中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三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分析,确定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00min;(4)比较几种方法的提取率,可知微波辅助提取最好,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法测定柑橘皮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分离温度50℃,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25 kg/h。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86%。GC-MS测定结果显示柑橘皮精油主要由5,5’-二甲氧基-3,3’-二甲基-2,2’-联二萘-1,1’,4,4’-四酮组成(35.54%),其次还含β-羟基-甲基炔诺酮-甲基肟(24.60%)。  相似文献   

8.
研完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用GC - MS法测定柑橘皮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分离温度50℃,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25 kg/h.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86%.GC-MS测定结果显示柑橘皮精油主要由5,5-二甲氧基-3,3-二甲基-2,2'-联二萘-1,1’,4,4'-四酮组成(35.54%),其次还合β-羟基-甲基炔诺酮-甲基肟(24.60%).  相似文献   

9.
核桃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核桃仁中的核桃油,讨论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25~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5 h时,核桃油萃取率为83.59%,采用该工艺提取的核桃油品质优于压榨法和索氏抽提法所得油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缬草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以缬草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缬草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21 MPa、CO2流量2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萃取90 min,缬草油得率为(4.250±0.003)%,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表明所建回归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比较川牛膝多糖提取过程中,提取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料液比对川牛膝多糖得率的影响,用硫酸苯酚显色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最优条件筛选。结果表明,川牛膝最佳多糖提取工艺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温度60℃、提取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h时最优,提取率为47.12%。提取条件的不同川牛膝植物多糖提取率有较大差异,为后期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工艺条件.对银杏叶粒径、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确定适宜的正交试验参数:银杏叶细粉100目、纤维素酶用量30 FPIU/g银杏叶、酶解时间50 min,该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2.51%,与未添加纤维素酶相比,总黄酮得率增加了54.93%.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松树皮原花青素的超声提取、膜分离纯化技术中试试验,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试验得到了超滤膜工作压力、截留分子量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强化逆流提取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最佳参数为:料液比1:12,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30min;超滤膜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膜工作压力0.2MPa,截留分子量5000。试验获得的松树皮原花青素经检测含量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酶解温度45℃,介质pH3.5,酶用量0.3%,酶解时间2.0h,总黄酮得率可达1.026%。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优化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超声波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液固比、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3个自变量对响应值鞣花酸得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鞣花酸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2.5∶1(mL∶g),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核桃为原材料,得油率为指标,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对山核桃的油脂提取工艺进行了。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影响因素中,料液比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0min、温度50℃、料液比1:10。超声波法相比索氏法,具有高的得油率和节约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饼粕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 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油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 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 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多糖提取最 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1:25(g/mL)、提取时间 78 min、提取温度 60 ℃,在此条件下油茶多糖提取率为 (11.29 ± 0.20)%,与预测值偏差 0.18 个百分点,因此优化后回归方程对预测水提醇沉法制备油茶多糖的 提取率分析具有可靠性,三因素中料液比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 CO2 萃取落叶松木材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落叶松木材挥发油,以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落叶松木材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可达0.57%.  相似文献   

19.
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取与比较了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药百合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回液比1:15、提取时间4h。选择此条件提取药用百合粗多糖,提取率为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