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番鸭"花肝病"病原进行了研究,证实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大小为50nm-70nm左右,圆形,无囊膜;雏番鸭人工感染该病毒后可出现和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鸡、麻鸭人工感染不发病;该病毒不凝集鸡、鸭的红细胞,能够在鸡胚、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核酸类型为RNA,琼扩试验表明与禽呼肠孤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自从 Hirst 氏(1941)报道流感病毒能使鸡红细胞凝集的现象以来,相继发现其他一些病毒也能凝集某种哺乳动物或禽类的红细胞。Vogel 和 Shelokov 两氏(1957)又发现某些血凝性病毒能使红细胞吸附到体外培养的感染细胞表面,称为红细胞吸附现象。绝大多数具有血凝特性的病毒能够引起红细胞吸附,但是腺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血凝性病毒不引起红细胞吸附现象。反之,大  相似文献   

3.
☆试验与研究☆水貂肠道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病原性研究 ………………………………………………(1~】)水貂、貉皮肤温度与直肠温度的比较分析………(1~4)育成貂预混料改进配方筛选试验………………(2~1)黄渤海地区水貂海鱼类饲料营养成分分析……(3~1)水貂犬瘟热Veto细胞弱毒、肉毒梭菌(c型) 二联苗的研制及免疫研究…………………(3~4)低鱼粉干扮料育成母貂繁殖性能的观测………(4~1)复方灭虫丁软膏治疗家兔耳痒螨病试验………(1·7)内兔日粮中添加凹凸棒石粉的效果观察………(2~4)家兔氟中毒的实验研究…………………………(2…  相似文献   

4.
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血清学相关性及致细胞病变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研究3种不同疾病型禽类呼肠孤病毒间的抗原性关系及病毒的培养特性。作者通过血清中和试验测定了禽呼肠孤病毒(ARV S1133株)、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 9710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NP01株)3种禽类呼肠孤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统计抗原相关性R值;并应用部分禽胚原代细胞及哺乳动物传代细胞对这3种病毒的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病毒株之间的R值很小,抗原相关性较低;三者具有广泛的细胞亲嗜性,能在多种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病毒致细胞病变特征有所差异,ARV和NDRV均以巨融合为主,而MDRV则以细胞圆缩坏死为主。上述结果表明导致禽类不同疾病的ARV、MDRV和NDRV三者之间的抗原相关性较低,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也不同,细胞病变类型的差别提供了一种初步鉴别禽类呼肠孤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貂流行性腹泻又叫水貂流行性卡他性胃肠炎(ECG),主要是由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协同引起的.由于本病病原复杂,确诊时须对各种病原逐一进行检测.用于检测本病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方法已见报道,本研究建立了检测呼肠孤病毒的血凝—血凝抑制试验.  相似文献   

6.
番鸭病毒性疾病--花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花肝病”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呈球形,正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在超薄切片电镜中有时呈品格状排列,粒子直经为42-70nm,无囊膜,属无囊膜的RNA病毒。该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热,耐酸,不被DNA抑制物所抑制。不能凝集豚鼠、鸡、鸭、鹅、山羊、人的O型红细胞。该病原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可致死敏感番鸭胚、半番鸭胚和鸡胚,并能经接种种蛋感染出壳番鸭。  相似文献   

7.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从养殖发病洛氏鱥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人工感染试验、电镜观察、核酸基因组SDS-PAGE电泳、RT-PCR检测确认为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发病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病毒感染可使鲤鱼上皮瘤细胞(EPC)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收集细胞上清,负染后电镜下可观察到大小均一,直径约70nm,近球形,无囊膜结构的病毒粒子,初步判断为呼肠孤病毒;病毒基因组SDS-PAGE结果表明,病毒基因组由11个分段的RNA核酸片段组成,为典型的水生呼肠孤病毒核酸带型。病毒基因组S10节段RT-PCR结果表明,有特异性条带,其与GenBank中登录的呼肠孤病毒S10节段(JN206665.1)序列同源性为91%,该分离株应为呼肠孤病毒,本研究首次在洛氏鱥鱼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8.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蓝舌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鉴于本科呼肠孤病毒属和环状病毒属中的某些成员具有凝集动物红细胞的活性(下简称血凝活性),学者们推测蓝舌病病毒也可能具有这种活性,但许多年来未被证实。直至1979年,才由Hubschle和Van der Walt分别通过实验揭示出蓝舌病病毒的血凝活  相似文献   

9.
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蓝舌病病毒(BT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及环状病毒的血凝(HA)活性早有报导,Dini发现了BTV对羊红细胞有强烈的凝集作用。H(?)bsehle和Van der Wale 1979年分别通过实验揭示出蓝舌病病毒经处理后表现出血凝活性,而不经处理则不表现血凝活性,并证明血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的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以方阵试验分别与人O型红细胞及羊、猪、兔、鸡、鸭、鹌鹑、麻雀、小鼠等8种动物的红细胞作血凝试验,结果证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_(120)株和M_(41)株均能凝集人O型以及羊、猪、兔、鸡、鸭、鹌鹑、小鼠的红细胞,而不能凝集麻雀的红细胞;GIBV株和Connecticut株能凝集人O型以及免、鸡、鹌鹑、麻雀的红细胞,而不能凝集猪、羊、鸭、小鼠的红细胞;Gray株能凝集兔、鸡、鹤鹑的红细胞,不能凝集人O型以及猪、羊、鸭、麻雀、小鼠的红细胞;而经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的T株和未经处理的6株病毒对人O型以及8种动物的红细胞都没有凝集性。试验还证明,M_(41)株和H_(120)株对人O型及8种动物的血凝活性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诊临床雏鸭"肝脾坏死症"的致病原,试验取患"肝脾坏死症"死亡雏鸭的肝脏和脾脏制备病料滤液,用其接种SPF鸭胚并分离病原,对分离病原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病料滤液传至第6代时对鸭胚的有效致死率为94.44%,死亡鸭胚胚体有出血斑点,肝脏和脾脏有坏死灶;病原经RT-PCR扩增确诊为鸭呼肠孤病毒(DRV),基因片段与NCBI中10株水禽呼肠孤病毒比对同源性为95.5%~97.3%,将其命名为鸭呼肠孤病毒JS株;该病毒对氯仿不敏感,对1%鸡红细胞悬液无凝集性,对鸭胚的半数致死量为1×10~(-3.24)ELD_(50)/0.1 mL,对雏鸭的半数感染量为1×10~(-3.49)ID_(50)/mL;人工感染雏鸭5 d后扑杀,取肝脏和脾脏制做病理切片,病理切片显示肝脏和脾脏损伤明显。说明临床雏鸭患"肝脾坏死症"的致病原为鸭呼肠孤病毒,鸭呼肠孤病毒JS株可作为候选毒株用于该病的进一步防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MTS法检测接种不同致病力番鸭呼肠孤病毒12h、24h、36h、48h、72h、96h后对番鸭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活力的影响。根据细胞病变情况和活力状态确定细胞发生变化的拐点,初步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细胞活力的特征变化,进一步了解番鸭呼肠孤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提供时间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接毒后36h,细胞活力达到最高,高致病力YB毒株作用于MDEF,细胞活力在48h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细胞凋亡;低致病力YJL毒株作用于MDEF,则在72h可出现明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从患关节炎肉鸡的飞节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致死鸡胚;能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鸡胚肾细胞和鸡胚肝细胞培养物中生长并形成合胞体。经三次空斑纯化后,能抵抗脂溶剂、pH5.0和 pH9.1、胰蛋白酶和5-氟脱氧尿核苷、50℃2小叫和60℃1小时处理:1M MgCl_2能增强该病毒对热的稳定性:感染病毒的 CEF 经吖啶橙染色可见胞浆有黄绿色荧光;对鸡、鹅、鸭、兔、豚鼠、小鼠、绵羊、家鼠的红细胞均无凝集性。病毒粒子点径为65~68nm,没有囊膜,具订双层衣壳和空心壳粒。在被感染的 CEK 和绒毛尿囊膜的中胚层细胞浆里部可见呈晶格状排列的病毒粒子。琼脂扩散试验证明,该病毒与禽呼肠孤病毒 U.conn S1133株的抗原相关。该病毒的各种特性证明为禽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部分貂场和养貂户经常反映水貂产仔量降低,出现死胎和流产情况。病理剖检可见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成年水貂常伴发免疫机能异常,仔貂出现严重肺炎,根据以上描述初步诊断为貂阿留申病。本病是养貂生产中的常见病,其影响貂群的繁殖力,给养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传染性疾病,表现为浆细胞弥漫性增生和持续性病毒血症。病原为阿留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从2006年山东某貂场送检的水貂病料中分离出1株水貂病毒,经PCR及VP2测序分析证明为水貂肠炎病毒(ZYL-MEV-1);动物感染试验表明是一株强毒株,培养1~20代细胞培养物对猪的红细胞血凝结果表明具有低血凝性,与2009年在大连地区流行的水貂肠炎病毒VP2的基因测序相比较同源率100%,提示此分离株可能为我国目前水貂肠炎病毒的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6.
犊牛腹泻粪样中牛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胰蛋白酶的方法,用MA104细胞从犊牛腹泻粪样中分离并鉴定了1株能稳定产生细胞病变(CPE)的牛呼肠孤病毒,命名为B-19株.RNA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可见呼肠孤病毒典型的10条核酸节段,呈3:3:4排列.电镜检测结果显示,病毒粒子呈典型呼肠孤病毒粒子形态,直径约70 nm;病毒L1基因保守区段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的440 bp 目的片段符合预期大小,而且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参考毒株L1基因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S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B-19株属于呼肠孤病毒血清1型(ST1).  相似文献   

17.
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人工感染10日龄健康番鸭,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后番鸭多种组织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对死亡因子FasL的表达进行研究。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显示,多种组织器官中出现大量阳性细胞,表明番鸭呼肠孤感染可引起肝脏、脾脏、肾脏、肺脏、胸腺、盲肠和法氏囊发生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肝脏、肾脏、肺脏、胸腺、盲肠和法氏囊等多种组织中可观察到FasL表达,且各种组织FasL表达的强弱与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的细胞凋亡指数高低相一致。结果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与FasL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呼肠孤病毒感染雏番鸭进行了肉眼病变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雏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后,除机体出现临床症状外,主要呈现明显的脚软、腹泻、生长障碍为主要症状;病理剖检发现肝、脾表面坏死、纤维素性心包炎为主要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汇管区出现明显卵圆细胞及胆管细胞增生,汇管区细胞肿胀变性、呈空泡状;脾脏脾小体中心溶解坏死;心脏纤维素性心外膜炎;肾脏异嗜性白细胞浸润;其他器官无明显的异常与病理变化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9.
近日,日本学者从3头患有腹泻和2头健康的3月龄猪粪便中分离到呼肠孤病毒株OS-320至OS-324,通过交叉中和试验,把分离物分类为呼肠孤病毒Ⅱ型。血凝试验表明,分离物与其它的呼肠孤病  相似文献   

20.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关节异常的传染病,以侵害禽类腱鞘滑膜、腱、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和心肌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肉用鸡,偶见于蛋鸡和火鸡,鹦鹉、鸽和鸭也可感染。1病原及其传播方式该病病原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呼肠孤病毒属,核酸为核糖核酸型,无囊膜,有两层衣壳,病毒粒子的大小约75纳米。其对乙醚不敏感,对氯仿轻度敏感,对热和酸有抵抗力,能在鸡胚的肺细胞、肾细胞、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