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1猪瘟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试剂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提供,抗体滴度在1:16以上为阳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下称猪瘟细胞苗)1500个免疫量免疫接种2月龄以上生猪。至育肥出栏时(10个月),随机取血清样检测。结果,中和抗体滴度均在16倍以上:间接血凝抗体滴度达16倍以上者为96.9%.这表明,其免疫抗体滴度均达到抵抗猪瘟强毒的水平。全县应用猪瘟细胞苗共免疫接种生猪112万头次(注射反应为0.07%),获得了显著的预防效果。母猪免疫接种8个月后所产53~58日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达到8倍者为50%,4倍者为43.75%;间接血凝抗体滴度16倍者为5.3%.8倍者为42.1%.4倍者占47.36%。这表明,用猪瘟细胞苗1500个免疫量对母猪一年免疫一次,其所产仔猪在53~58日龄时的母源抗体水平不能全部保护猪瘟病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3.
肉兔体内猪瘟抗体滴度对猪瘟定型热比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法对肉兔进行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选用猪瘟抗体滴度≥1∶4( )的试验兔9群686只、0~1∶2( )试验兔2群328只。每只兔注射含4000个发热单位的猪瘟兔化弱毒(脾毒乳浆液)。结果表明猪瘟抗体滴度≥1∶4( )的试验兔定型热比率加权平均值为63.3%、0~1∶2( )试验兔定型热比率加权平均值96.3%,差异极显著。以4个兔场12511只肉兔作扩大试验,结果表明无猪瘟抗体试验兔(占94.8%)的平均定型热比率为88.6%;猪瘟抗体滴度≥1∶4( )试验兔(占56.7%)定型热比率为79.1%。  相似文献   

4.
<正>1技术措施1.1疫苗选用可选用质量好,不易被外源病毒污染的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即猪瘟ST苗进行免疫。该苗采用了进口克隆同源细胞,避免了使用和培养异源细胞(如牛睾丸细胞)易被外源病毒污染的缺陷。该疫苗病毒滴度高,可达牛睾丸细胞苗的10倍以上,成品苗RID(即疫苗感染量或反应量)可达15000个以上,由于RID含量高,可控制猪瘟亚临床感染,故该苗对体内有一定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猪的免疫效果也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成功地建立了Dot—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瘟免疫抗体,经猪丹毒、猪巴氏杆菌高免血清对照及猪瘟强毒攻毒试验证实;Dot—ELISA检测猪瘟免疫抗体是特异的。Dot—ELISA、ELISA和兔体中和三种方法比较,Dot—ELISA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用Dot—ELISA法检测115头免疫猪血清抗体,免疫抗体在效价1:2—1:128之间,1:32—1:64以上滴度占95%。猪瘟攻毒试验结果:免疫猪的猪瘟免疫抗体保持在1:32以上,均能抗过猪瘟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育肥猪群分别在猪瘟(脾淋源)疫苗免疫第2次和第3次后21d,采血检测免疫抗体。结果表明,猪群第2次免疫后的抗体平均滴度在25.71,高于农业部规定的猪瘟抗体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效价≥25的合格标准,且群体合格率为82.8%。第3次免疫后,猪瘟的抗体水平达到了28.24,且群体合格率为99.5%,远远高于农业部规定的合格率必须达到≥70%判定群体合格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规模猪场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其发病呈现种群持续感染和非典型猪瘟的特点,因此,净化种群是控制猪瘟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对国内部分规模猪场种猪扁桃体活体采样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种猪猪瘟病毒(CSFV)带毒率为8.9%(313/3516),总体阳性率为6.43%(351/5459),经过净化后,所有猪场种群CSFV带毒率显著降低.通过对临床血清学样品的对比分析,发现检测猪瘟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和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在判断结果上有一致性,但是检测抗体的滴度并无相关性.规模猪场需要对猪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达到净化猪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的流行,这些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兽医行政管理、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方法(IHA)对绿春县9个乡镇、59个自然村、13个规模猪场、195个散养户饲养的1000头猪的血清进行猪瘟脾淋苗免疫抗体监测,同时对免疫各猪群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达82.6%,其中规模猪场免疫合格率达87.74%,散养户免疫合格率达80.29%。免疫后14天免疫抗体滴度为1:32的占63.33%、1:64的为36.67%;免疫28~35天抗体滴度1:64的占14.47%、1:128的占56.22%,1:256的占29.31%。同时对0.6万场(户)免疫注射的2万头猪进行跟踪调查,除有36头出现过敏反应外,其它未出现不良反应和死亡现象。调查结果与血清学监测结果基本相吻合,说明此疫苗对猪体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我国长期使用猪瘟弱毒苗 ,有效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和暴发 ,但生产中还时有散发情况 ,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我站在猪瘟抗体监测中也发生 ,尤其是肉猪 ,虽经免疫 ,但抗体水平不高 ,远低于保护水平 (间接血凝试验保护价为 1∶64)。为此我站从 1 999年开始 ,从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用不同免疫方法免疫后抗体水平高低比较 ,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诊断液 :猪瘟诊断液 (批号 :980 61 7) ,猪瘟阳性血清 (批号 :971 0 2 2 ) ,猪瘟阴性血清 (批号 :971 1 0 4 ) ,以上试剂均…  相似文献   

10.
2种猪瘟抗体检测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单抗 ELISA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均可用于猪瘟抗体的检测 ,为了比较其效果 ,笔者应用这 2种方法对目前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进行了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 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1 .1 .2 猪瘟单抗 ELISA诊断试剂 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1 .1 .3 受检血清 采自新疆南北疆 3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不同日龄的猪血清 ,其中仔猪 ( 1 5~ 45日龄 )480份 ,生产母猪 5 2 0份 ,肥猪 ( 70~ 1 60日龄 ) 40 0份 ,置 4℃冰箱保存备用。 3个场猪瘟免疫…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与典型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辽宁省沈阳市被确诊,该病的确诊以及原先存在的典型猪瘟必然会对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对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控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有效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非洲猪瘟与猪瘟在病原、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方面的特征和差异,以帮助基层兽医人员在临床上能够初步鉴别,有针对性地快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养殖户损失。  相似文献   

13.
猪瘟流行病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瘟流行历史久远,在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逐渐阐明的情况下,猪瘟流行病学已向分子领域进军并成为猪瘟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成果对阐明猪瘟发生机理和免疫预防提供重要参考数据。本文对猪瘟流行病学特别是分子流行病学现状做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猪肉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猪肉产品绿色健康的品质要求也逐渐升高。由于集约化、一体化养殖规模扩大,猪只相关疾病也逐渐增多。1925年中国首次出现猪瘟疫情,给中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中国问世,极大缓解了猪瘟疫情,但仍会出现零星散发的状态。该文将对猪瘟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猪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危害我国及世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只有一个血清型,所以基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针对临床上CSFV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较为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在对CSFV基因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基于其部分基因序列可以将该病毒分为若干基因型和基因亚型,进而揭示CSFV的区域分布和进化规律,有效地追踪CSFV的起源和传播特点。论文结合我国已有的CSFV流行病学数据,对现有的CSFV基因分型标准进行介绍,为进一步研究CSFV的变化规律、监测新型病毒出现,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控净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猪及其产品大范围经营,使猪瘟传染形式发生很大变化,以散发性流行和非典型症状最为常见,出现了持续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初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传染形式,或表现免疫耐受,或呈无明显症状的带毒者,特别是亚临床感染很难确诊,虽然每年进行预防注苗,仍有上述情况出现,因此在病因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猪瘟疫苗免疫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生物制品之一——猪瘟兔化弱毒苗(C株),其对控制猪瘟流行、保证养猪业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猪瘟在我国依然没有得到净化,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针对目前我国防控猪瘟的一项重要措施——疫苗免疫,本文就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免疫失败的原因、猪瘟的免疫程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探讨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进行了猪瘟病毒感染试验,利用流式细胞术、阻断ELISA、白细胞计数和剖检观察对猪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白细胞数量及病理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猪的CD3和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在感染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CD8T细胞亚群在感染初期变化幅度不大,后期明显升高;猪瘟抗体于第7天开始产生,呈上升趋势。白细胞数量在感染期间呈下降趋势。病理学观察可知感染猪的肺脏、肾脏、扁桃体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猪瘟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了较大的损伤,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EO蛋白是猪瘟病毒(CSFV)的一种结构蛋白,由22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4~48kDa.EO蛋白对于CSFV具有结构和RNA酶双重功能,在病毒感染细胞和病毒复制过程中起调控作用.EO蛋白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同源性以及病毒的致病力有密切关系,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的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 or Hog 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OIE列入A类传染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便成功的培育出1株免疫原性好又安全的猪瘟兔化弱毒“C”株,它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我国惟一采用的猪瘟疫苗毒株,它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