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家畜妊娠的早期诊断是改善饲养管理和提高繁殖效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国内母牛的妊娠检查大多采用直肠触诊法。自1973年Heap等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牛乳孕酮以来,此法已成为监控母牛繁殖活动的有效手段,我国也开始应用于妊娠诊断。但是,RIA需要昂贵仪器和辐射防护,难以在生产现场推广使用。为此,Arastadf等(1981)建立了牛乳孕酮的液相酶免疫测定法(EIA)。其后,Vende Weil等(1982)和Munro等(1984)成功地发展了微滴平板酶免疫测定技术。EIA不仅克服了RIA的缺点,而且快速、灵  相似文献   

2.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放射防护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专门实验室进行。GC法需增加衍生化步骤,检出限为2~10μg/kg。HPLC法用电化学检测器的最低检出限是0.1~0.2μg/kg。TLC法用硅胶作铺板,其最低检出限是0.1μg/kg。EI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中华鳖肌肉中DES的最低检出限0.02μg/kg,是目前用于检测大量样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是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繁殖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目前国内奶牛的妊娠检查仍多采用直肠触诊法。1973年Heap等应用牛乳孕酮的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诊断奶牛早期妊娠。此后,1981年Arastadt建立了牛乳孕酮的液相酶免疫测定法(EIA);1982年和1984年又成功地发展了微滴平板酶免疫测定技术。我国也相继开展这方面的应用研究。虽然EIA和RIA法具有准确性高等多种优点,但由于诊断仪器昂贵,操作手续繁杂,在现阶段国内生产单位还难以推广。特别是对于配种后早期胚胎死亡和经产母牛子宫下坠(胚胎附植之前)  相似文献   

4.
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检测方法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RIA)、酶免疫测定(EIA)、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比较这几种方法,认为RIA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测定肝脏中DES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3μg/kg,但对放射防护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专门实验室进行。GC法需增加衍生化步骤,检出限为2~10μg/kg。HPLC法用电化学检测器的最低检出限是0.1~0.2μg/kg。TLC法用硅胶作铺板,其最低检出限是0.1μg/kg。EI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中华鳖肌肉中DES的最低检出限0.02μg/kg,是目前用于检测大量样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现代免疫学的三大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技术(IFA)由Coons在1942年建立;放射免疫技术(RIA)由Yalow在1959年建立;酶免疫技术(EIA)由Nakane和Avrameas在1966年建立。酶免疫技术由于具有免疫学抗原抗体的高特异性反应,又具有酶学催化活性的高灵敏反应,以及其精  相似文献   

6.
牛奶孕酮酶联免疫测定技术及其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引言孕酮是由卵巢上黄体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它参予母畜生殖内分泌机能的调节活动,故检测体液中的孕酮水平可以监测母畜的生殖生理状态。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奶牛乳汁中的孕酮含量都显著高于血液中的含量。又因采集奶样比较方便,在奶牛繁殖中常根据奶样中的孕酮含量来监测母牛生殖生理状态。目前直接测定奶样中孕酮含量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技术(RIA)和酶免疫(EIA)技术两种。由于RIA要求严格的放射防护和较昂贵的仪器设备,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荧光抗体试验(FA)是用于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传统方法。但由于此技术需要价格昂贵的荧光显微镜,复杂的操作程序及专门的试验人员,使该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为克服FA的缺点,目前世界上一  相似文献   

8.
放射免疫测定法 Radioimmunoassay,简称 RIA。是六十年代发明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是引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技术的高度灵敏性、和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它的特点有四:1.最小检出值能达毫微克(ng)到微微克(pg),测定的灵敏度很高。2.特异性强,精确度高,正确可靠。3.操作简便,检出迅迅。4.同时能阐明几方面的问题。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基本原理是用高度纯化的欲测定物质的标准品作为抗原(Ag),对  相似文献   

9.
猪瘟荧光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自然感染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硫酸铵盐析法从抗猪瘟高免血清中提取免疫球蛋白,应用搅拌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凝胶G-25层析除去标记物中游离的荧光素,制备出猪瘟荧光抗体(CSF—FA)。经测定.标记荧光抗体的染色效价为1:4。用此浓度荧光抗体,结合常规诊断检测猪瘟,从33例采自陕西省不同地区自然发病猪的扁桃体中检出猪瘟阳性病例7份,阳性率21.3%(7/33)。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抗体诊断猪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陕西省猪瘟自然感染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免疫学检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敏感、快速、准确、简便等。继免疫酶法、荧光免疫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后,由 Guesdon(1979年)创建的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具有上述特点,且比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20~80倍(Kendall,1983),可达到0.1ng/ml的水平,相当于甚或高于 RIA 测定法(Sutton,1985),已显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  相似文献   

11.
1959年Yallow和Bersoh将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学的高特异性抗体原识别相结合,创建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成为医学实验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在RIA启发下,又不断产生了各种替代免疫分析方法,逐渐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型分析技术,其已广泛用于化工工程、医学临床分析、环境食品分析等方面,其发展可说是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2.
<正> 产后奶牛的卵巢机能障碍和暗发情是造成空怀期延长的主要原因,通过连续测定数次乳汁孕酮含量,就可掌握母牛卵巢机能的变化情况,即根据乳孕酮的消长,就可知道与此相一致的卵泡发育和排卵,黄体的生长和消失,从而识别暗发情牛和各种卵巢机能障碍牛。然而,只有到了80年代,建立了酶免疫分析法(EIA),才使这种连续多次测定的结果能及时得出并指导临床生产。60~70年代建立的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因为有放射性危害,所需仪器昂贵等弊病不能在牧场现场应用,而且其检测时间通常需要24小时以上。我们以前建立的EIA尽管简便实用,但检测时间也需4小时左右,在牧场应用也还嫌麻烦,能否进一步缩短测试时间,加快测试速度,是推广应用EIA技术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在生物化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和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病的诊断,也是许多动物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的常规诊断方法。随着标记抗体、抗原的普及,免疫荧光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4.
对小鹅瘟(GP)的诊断一直采用常规病毒分离和鉴定、中和试验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繁琐难以推广;后来采用的琼扩技术又易受母源抗体干扰难以得出正确结果。 结合生产需要,笔者从1987年3月起,开始了荧光抗体(FA)法诊断GP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急性弓形体病猪血清110份,经感染后第五天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弓形体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健康对照猪血清10份全部阴性。此种抗体与免疫复合物连续测定26天,其结果一直保持在阳性范围之内。急性弓形体病的临床期诊断尤其对人的弓形体病更为重要。目前国内外都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康复后血清抗体,但是此法未能做出快速确诊,从而拖延时间影响了对症治疗。放射免疫法以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为基础,是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它能够探测101~(-12)克水平元素,其方法具有灵敏、精密度高,特异性强等的优点。上述研究将为今后建立快速诊断弓形体病提供新的测试手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酶免疫法(Enzyme Immuno Assay,EIA)是七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超微量测定技术。1971年荷兰的Van Weemen和Schurrs报道了用酶标记法测定人的HCG;同年,瑞典Eugvall和Permann报道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nzyme Linkedl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定量测定的技术。从此,EIA法的应用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了目前已经采用的通过观察复发情、直肠检查、放射免疫测定(RIA)、超声诊断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实用性,并讨论了通过测定某种奶牛早孕特异因子作为判定早孕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辅助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离鉴定的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借助基因工程技术融合表达PEDVS1基因中和抗原表位区域(COE),层析柱法纯化兔源免疫球蛋白IgG,搅拌法标记荧光素。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动物免疫试验测定表达融合蛋白的抗原性,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免疫后的抗体效价,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标记荧光抗体的特异性,梯度稀释方法测定标记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将423bp的S1基因中和抗原表位COE进行融合表达,表达蛋白大小约40ku,蛋白命名为pGEX-6P/COE;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35d的血清抗体效价达1∶25 600;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猪瘟病毒(CSFV)及猪细小病毒(PPV)等均无非特异性反应,标记的荧光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佳工作稀释度为1∶32~1∶64。综上所述,本试验制备的直接免疫荧光抗体可用于细胞平台上的PEDV快速检测,能直观地提供相关检测数据,对于病毒分离过程的取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的净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的净化程序 ,我们在一慢性及非典型猪瘟污染场进行净化试验。在淘汰有临床症状的猪基础上 ,用猪瘟强毒单抗ELISA试验对猪群进行抗体水平的测定。对猪瘟病毒 (HCV)强毒感染抗体阳性 (OD4 90 ≥ 0 5为阳性 )猪 ,活体采取扁桃体 ,用猪瘟荧光抗抗体 (HC FA)试验检查HCV ,对HC FA试验阳性猪进行淘汰。同时配合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下简称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