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致氧化损伤大鼠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生长性能、脏器系数、抗氧化及损伤修复的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喂基础日粮并添加0.8 mL/d.只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损伤模型组和损伤修复组腹腔注射LPS 1 mg/kg,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2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氧化剂显著增加大鼠日增重,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对脏器系数影响不显著。与损伤模型组相比,损伤修复组可提高大鼠抗氧化性能,修复损伤使大鼠抗氧化性能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表明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提高大鼠抗氧化性能、修复机体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大鼠繁殖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脂多糖(LPS)作为自由基的诱发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作为自由基的清除剂,探讨自由基对大鼠繁殖性能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修复作用。将64只70日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雌雄对半。对照组和损伤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抗氧化剂组和损伤修复组饲喂基础日粮并添加0.8 mL/d.只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损伤模型组和损伤修复组腹腔注射1 mg/kg LPS,对照组和抗氧化剂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雌鼠和雄鼠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LPS的雌鼠雌二醇浓度下降,受孕率降低,雄鼠精子数目、精子活动率和a级精子数显著降低。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使雌鼠生育综合指数明显提高,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升高,雄鼠精子数目增加,精子运动能力增强,断奶时仔鼠的数量和存活率提高。与损伤模型组相比,损伤修复组可一定程度提高大鼠的生育状况。结果提示,注射LPS导致大鼠产生氧化应激,对机体生殖机能造成损伤,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提高大鼠繁殖性能并一定程度修复繁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活性酵母对脂多糖应激黄羽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活性酵母对脂多糖(LPS)应激黄羽肉鸡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80羽1日龄黄羽肉公鸡,随机分成6个组,分别为抗生素组(基础饲粮+0.025‰抗生素)、抗生素+LPS组(基础饲粮+0.025‰抗生素,注射LPS)、0.05%活性酵母组(基础饲粮+0.05%活性酵母)、0.05%活性酵母+LPS组(基础饲粮+0.05%活性酵母,注射LPS)、0.50%活性酵母组(基础饲粮+0.50%活性酵母)和0.50%活性酵母+LPS组(基础饲粮+0.50%活性酵母,注射LPS),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56 d。抗生素+LPS组、0.05%活性酵母+LPS组和0.50%活性酵母+LPS组的试验鸡于21、23、25和27日龄每只鸡肌肉注射2 mL 0.2 mg/mL LPS,其余试验鸡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21和27日龄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4、6、8、10、12和24 h测量试验鸡的直肠温度,并检测27和56日龄试验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以及27、35和56日龄试验鸡的肠道食糜微生物数量和肠道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刺激显著提高了21日龄注射后2 h和27日龄注射后2和4 h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注射后12 h和27日龄注射后8 h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直肠温度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2)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显著提高了27日龄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和回肠细胞凋亡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黄羽肉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抗生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05%和0.50%的活性酵母显著提高了27、35和56日龄黄羽肉鸡回肠食糜酵母菌数量(P0.05);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对黄羽肉鸡回肠和盲肠食糜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肠道食糜微生物数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4)与抗生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50%活性酵母显著提高了35日龄黄羽肉鸡的空肠绒毛高度(P0.05);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LPS应激显著提高了56日龄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与肌肉注射LPS对黄羽肉鸡的肠道形态结构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LPS能成功诱导黄羽肉鸡的免疫应激反应,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能够提高黄羽肉鸡肠道绒毛高度和食糜中酵母菌数量,改善肠道黏膜及菌群结构,但肌肉注射LPS与饲粮中添加活性酵母无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丁酸梭菌抑制脂多糖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损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健康大鼠生长性能及脂多糖(LPS)致急性应激大鼠肠道结构、肠道二糖酶活性及肠道炎症的影响。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丁酸梭菌组,每4只大鼠1笼,每组3笼。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LPS+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05%丁酸梭菌。试验第40天,LPS组、LPS+丁酸梭菌组大鼠称重后按照4 mg/kg BW的剂量腹腔注射LPS(LPS浓度为1.5 mg/m L,注射量在1.0 m L左右),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1 m L生理盐水,3 h后处死采样。结果表明:1)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绒隐比、空肠黏膜厚度以及空肠、回肠上皮淋巴细胞数(P0.05)。与LPS组相比,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能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空肠黏膜厚度及上皮淋巴细胞数(P0.05)。3)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蔗糖酶和空肠麦芽糖酶活性(P0.05)。与LPS组相比,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能抑制LPS对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的降低,LPS+丁酸梭菌组十二指肠蔗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显著增加了空肠及回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与LPS组相比,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空肠与回肠MPO活性及空肠IL-6、TNF-α含量(P0.05),LPS+丁酸梭菌组回肠IL-6、TNF-α含量虽无显著降低(P0.05),但较对照组也未见显著增加(P0.05)。由此得出,丁酸梭菌对健康大鼠生长的无负面影响,给大鼠预防性饲喂丁酸梭菌可抑制LPS急性应激下LPS对肠道蔗糖酶活性的降低,缓解对肠道黏膜结构的破坏,提高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磺酸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的缓解作用。选用30只体重(22±3)g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小鼠,n=10):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牛磺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的牛磺酸。饲喂1周后LPS组和牛磺酸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的LPS(LPS溶解于生理盐水,注射剂量为0.2 mL/只),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LPS注射24 h后,各组小鼠眼眶采血并处死,采集肝脏。血液用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测定,肝脏称重后检测氧化应激参数,抗氧化基因及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Keap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LPS处理显著升高了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而添加牛磺酸显著抑制了由LPS引起的肝脏指数升高(P0.05)。2)LPS处理显著增加了血清ALT和AST活性(P0.05),添加牛磺酸后抑制了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增加,且其AST活性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3)LPS组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的损伤,而牛磺酸组小鼠肝脏组织损伤较轻。4)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牛磺酸组上述指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5)牛磺酸显著缓解了LPS对肝脏GPx1和Nrf2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5%的牛磺酸对LPS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L-精氨酸对脂多糖刺激仔鹅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对仔鹅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L-精氨酸对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选取128只14日龄健康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A、B、C、D 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A组饲喂基础饲粮,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组饲喂基础饲粮,并注射细菌LPS;C组饲喂添加0.5%L-精氨酸的基础饲粮,并注射LPS;D组饲喂添加1.0%L-精氨酸的基础饲粮,并注射LPS.14日龄逐一称重,并分别于15、17、19日龄进行注射,21日龄时屠宰采样,称量试验鹅活重以及心脏、肝脏、肌胃、脾脏、胸腺、腔上囊的重量.结果表明:1)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体增重显著下降(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3周龄仔鹅体增重的下降(P>0.05);2)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腔上囊重量显著降低(P<0.05),而0.5%精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腔上囊重量的降低(P>0.05);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腔上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0.5%或1.0%精氨酸使LPS刺激3周龄仔鹅的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LPS刺激导致3周龄仔鹅肠道长度显著减小(P<0.05),而0.5%精氨酸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刺激导致的肠道长度的减小(P>0.05).本试验以仔鹅生长发育为衡量指标,表明适当的精氨酸添加量可以缓解鹅由LPS刺激所产生的免疫应激.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不同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肠道损伤后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Gln+LPS组饲喂添加了1%的外源性Gln的基础饲粮;在试验第22、25、28、30天,LPS组和Gln+LPS组腹腔注射100μg/kg BW LPS,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LPS处理前(试验第1~21天),与对照组相比,Gln+LPS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第8~14天和第1~21天断奶仔猪的ADFI(P0.05)。2)LPS处理后(试验第22~30天),对照组断奶仔猪的ADFI、ADG、第30天体重均显著高于LPS组和Gln+LPS组(P0.05),Gln+LPS组断奶仔猪的ADFI、ADG、第30天体重均高于LPS组(P0.05)。3)LPS组断奶仔猪的小肠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Gln+LPS组(P0.05),而对照组和Gln+LP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Gln+LPS组断奶仔猪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Gln+LPS组与LP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Gln+LPS组和LPS组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的Gln能够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7天的生长性能,之后效果不明显。饲粮中添加1%的Gln能够调节应激仔猪的血清生化指标,改善其生长性能和小肠长度,从而缓解仔猪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由丁酸梭菌和屎肠球菌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产蛋率和体重接近的40周龄健康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g/t金霉素,试验1组、2组...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良凤花肉鸡3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2 g/kg和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饲养期为70 d。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期,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2)在肠道形态方面,试验Ⅲ组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空肠V/C值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回肠V/C值显著高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3)在肠道菌群方面,试验Ⅲ组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Ⅲ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极显著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1)。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在良凤花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均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提高生长性能。综合考虑,复合肠道保护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添加低聚果糖(FOS)对肠炎沙门氏菌LPS刺激肉鸡生长性能、淋巴器官重、肠道形态结构和免疫状况的影响。试验采用3×2因子分组设计,其中3个饲粮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基础饲粮(添加抗生素维吉尼亚霉素和莫能菌素)、负对照组(NC)饲喂玉米-小麦-豆粕基础饲粮(不添加抗生素)、NC+FOS组(在NC饲粮基础上添加0.5%FOS),2个腹腔注射刺激分别为:2 mg/kg肠炎沙门氏菌LPS和等量无菌磷酸盐缓冲盐水(PBS),21日龄进行腹腔注射。结果显示,生长性能和淋巴器官重未受试验处理的显著影响。NC+FOS组试鸡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总粘膜厚度显著高于NC、PC组(P0.05),NC饲粮基础上添加FOS降低了异嗜白细胞数量,但增加了单核细胞数(P0.05)。血清天然IgY水平上观察到饲粮与刺激处理间的显著互作(P0.0001),添加FOS显著影响试鸡血清中特异性IgY水平(P=0.003)。添加FOS也显著提高了试鸡回肠(IL)-1β、-10和IFN-γmRNA的表达。总体上,肠炎沙门氏菌LPS刺激造成肉鸡免疫反应差异。饲粮添加FOS增加了肉鸡回肠粘膜厚度,提高了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也导致肉鸡在LPS刺激下血液淋巴细胞组成和血清IgY水平发生改变,提示添加FOS可能有利于诱导改善肉鸡肠道健康和免疫力的保护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