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鳢早期消化器官发育与幼鱼日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  曹克驹 《水利渔业》1994,(6):9-11,46
孵出3天的仔乌鳢,以吸收自身卵黄为营养,从第4天开始,除继续以卵黄为营养外,主要是吞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全长12mm的乌鳢,进入仔鱼后期,消化器官发育基本健全,能捕食游泳能力较强的大型活饵料。全长90-120mm的幼乌鳢,摄食饵料鱼的日粮为体重的6.19%-9.22%,其摄食节律一般为每昼夜2-3次,以晚上摄食最盛。幼鱼鳢能捕食最大规格饵料鱼的全长为自身全长的55.0%-66.7%,水温32℃时,消  相似文献   

2.
玉米花粉作麦穗鱼饵料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饵料中添加0.5 ̄9%8个梯度的玉米花粉,在室内玻璃方缸中进行40d饲养麦穗鱼幼鱼试验。结果表明:在饵料中添加0.5%以上的玉米花粉,能提高鱼类对饵料的与分解能力,能显著促进鱼类生长。从生产角度,饵料中玉米花粉添加量为0.5%和1%,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真鲷幼鱼的EPA,DHA需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向真鲷幼鱼饵料中分别添加0.2%、0.5%和1%的EPA、DHA以及两种混合脂肪酸,以豆油为基础脂肪源研究真鲷幼鱼的EPA、DHA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饵料中缺乏EPA、DHA时,真鲷幼鱼生长缓慢,成活率仅达65%,随着EPA在饵料中的添加,幼鱼的成活率与增重率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饲料酵母取代秘鲁鱼粉养殖罗非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Y-11饲料酵母替代1/2和2/3秘鲁鱼粉,网箱养殖尼罗罗非鱼,试验组比对照组饵料系数下降12.6%和9.1%,公斤鱼饵料成本减少17.9%和16.6%;鱼净产量增国13.4%和10.%;饵料经济效益提高21.7%和20.1%。  相似文献   

5.
放养量4.5-6kg/m^3,饲养期约100天,单产27.0-32.6kg/m^3,饵料系数1.3-1.75,成本利润率56.9%-75.2%,能量转换率17.9%-23.9%。试验表明在我国北方网箱养非鱼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盐度分别为0%,5‰,10‰和15%的水中,七种蛋白质含量为10-48%的人工饵料对平均体重为24m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饵料转换的影响。在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8~30%时,尼罗罗非鱼幼鱼始终生长较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在10‰盐度中的幼鱼生长最好,蛋白质含量更高时,幼鱼在淡水中生长最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时,饵料转换率增加,超过30%则减少。饵料转换率在10‰盐度中比其他盐度的水高得多。  相似文献   

7.
在兢鱼的早繁育苗过程中(6~7月份),用商品微囊饵料和自制饵料,部分或全部替代轮虫、卤虫和桡足类等活饵料,观察其仔稚幼鱼生长速度、成活率和摄食率。结果表明,1、仔鱼阶段全部生物饵料组的兢鱼仔鱼成活率最高(40.0%),50%配合饵料组次之(31.0%),100%配合饵料组最低(12.5%),生长速度和摄食率没明显差异;2、稚幼鱼阶段的三组饱食率和摄食率没差异,生长速度以50%配合饵料组略快于全部生物饵料组和100%配合饵料组,存活率也以50%配合饵料组最高,生物饵料组其次,100%配合饵料组最低。研究认为,商品配合饵料可作为兢鱼在春夏季育苗中因生物饵料缺乏时良好的替代品,并对兢鱼仔稚幼鱼生长发育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池塘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8,22(2):124-128
用六个面积25m^2,不同对虾放养水平,52000,60000,75200尾/hm^2的池塘围隔进行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投放的饵料,肥料分别占氮总输入的49.7%~54.5%和47.5%~50.1%,占磷总输入的30.0%~34.7%和65.1%~69.9%。在支出项目中,收获对虾占氮磷总输入百分比分别为9.06%~11.5%和3.02%~3.94%,沉积氮磷量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分别占总  相似文献   

9.
白令海阿留申海盆区狭鳕当年生幼鱼数量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夏季白令海狭鳕资源调查期间,作者等应用声学/拖网评估调查方法,首次发现阿留申海盆区有大量当年生狭鳕幼鱼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当年生幼鱼主要分布在海盆区东北部,密集区位于东白令海陆架斜坡与公海区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2)鱼群主要栖息于中上层80—120米处,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3)7月份海盆区东北部幼鱼鱼体长度为29—47毫米,而南部波哥斯洛夫岛附近的鱼体长度仅为11—17毫米,系两个不同产卵期鱼群的子代;(4)幼鱼主要栖息层的水温为3—5℃,盐度为32.9—33.1,其分布与陆架斜坡地理环境和饵料生物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0.
金鱼养殖中应用EM技术发酵饵料,结合每周一次的水体投放EM,对改善水质、增进金鱼体重的加速增长,增强鱼体颜色及健康,具有明显效果。实验以来金鱼生长健康,未发生疾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实验期70天中平均个体生13.29克(9月3日个体平均体重为18.23克,11月24日个体平均体重为31.52克),对照组70天中平均每个增重率为25.73%,实验组70天中净增重为73%,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47.3%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络合盐添加剂用于罗非鱼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氨基酸络合盐添加剂进行罗非鱼高密度流水养殖试验,干池验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率提高36.7%,饵料效率提高31.7%,成活率提高9.2%,每增重1kg鱼的饵料成本下降24.3%。试验组鱼肉中Cu,Fe,Zn,M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蟹蚤状幼体前期以单胞藻、轮虫为主,后期以鱼糜为主,大眼幼体后以枝角类为主的饵料系列,作为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成功育出了大眼幼体。1992年育苗613万只,平均出苗量9.73万只/米^3,平均成活率44.8%。以鱼糜代替丰年虫的饵料成本仅为7%。  相似文献   

13.
鲜饲料网箱养殖商品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水库渔业研究所在9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76g)进行活饵料鱼、死饵料鱼和饮料鱼块养殖商品鳜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活鱼、死鱼和鱼块喂养的鳜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68g、428g和473g,饵料系数分别为4.0、4.9和4.4成活率均为100%。尽管用死鱼和鱼块喂养的鳜生长率比用活鱼喂养的低24%和16%,但饲料成本仅为用活鱼喂养的25%和23%,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高体Shi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海区人工养殖的高体Shi于5 ̄7月繁殖,盛期为5月中旬 ̄6月中旬。成熟亲鱼注射HCG就可产卵,产卵率20% ̄90%,受精率70% ̄89.8%,孵化率61.9% ̄82%,水温22 ̄28℃,盐度32 ̄35有利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苗种培育期间加强了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培育出平均叉长为33.5mm的幼鱼22.4万尾,确立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鲍苗促生长配合饵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内外数种鲍饵料配方,添加十几味中草药及促生长激素,设计出5种饵料配方,对1.5-2.2cm的鲍苗进行喂试验。结果94-4F2配合饵粒效果最佳,水温上升前期的日增长速度是96.9μm,日增重20.9mg,分别比饲喂海带对照组提高30.3μm、7mg。在水温上升后期的成活率是92.7%,比对照组提高18.3%。1994年10月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经济效益显著,居山东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幼鱼在摄食添加不同脂肪源脂质的饵料饲养4周后,脂质添加组团头鲂体重增加快,与对照组比均有显差异;试验组鲢鱼油添加组和大豆油添加组的鱼体增重速度快,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13.9%、117.9%,饵料系数分别为2.43、2.24。鲱鱼油添加组及对照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8.1%、85.1%:饵料系数分别为2.84、2.95。鲢鱼油添加组鱼体脂质作用最好;大豆油添加组鱼体背部肌肉脂质积累较好;而鲱鱼油添加组有内脏脂质积累的表现。这说明,改变饵料的脂肪源及提高饵料中脂质含量可影响团头鲂幼鱼的生长和组成,鲢鱼油是优良的团头鲂饵料脂肪源。  相似文献   

17.
福建海区人工养殖的高体于5~7月繁殖,盛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成熟亲鱼注射HCG就可产卵,产卵率20%~90%,受精率70%~89.8%,孵化率61.9%~82%。水温22~28℃、盐度32~35有利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苗种培育期间加强了水质管理、饵料生物的营养强化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培育出平均叉长为33.5mm的幼鱼22.4万尾,确立一套较完善的育苗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8.
配合饲料网箱养殖商品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2只小体积网箱(2.4m3)进行养殖商品鳜试验。经172天饲养用两种配合饲料喂养的鳜鱼平均体重分别达到314g和304g,表观饵料系数分别为3.8和3.9,驯化率分别为78.6%和88.4%,成活率分别为93%和91%。本文还对配合饲料网箱养殖商品鳜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立成 《淡水渔业》1994,24(1):39-40
三年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幼体均重30克.成体均重500克;结果大鲵年净增重分别为90克和1150克;饲料系数分别为3.2和2.8。试验亦表明大鲵幼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2.3-45.6%,成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3.8-48.9%.饲料中添加1%的花粉有促进大鲵生长发育的作用.配合饲料比动物饵料养殖大鲵幼体和成体,其生长速度分别提高33.3%和37.5%。  相似文献   

20.
在一口16亩池塘中,亩放鱼种130.1千克,其中鲫鱼占60%以上,以300天精心饲养,获亩产1005.9千克,其中鲫鱼占58.8%,亩产值7743.3元,亩利157.6元,饵料系数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