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试验以松辽黑猪为母本,大约克夏为父本,对约松配套系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子代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以及肉质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配套系的繁殖性能不如松辽黑猪,但好于大白猪;生长育肥性能好于松辽黑猪,与大白猪的水平相当;胴体品质达到松辽黑猪的水平,与大白猪接近;肉质方面虽比松辽黑猪略差,但也达到了优质猪肉的水平。该试验表明约松配套系是具有一定潜力、值得培育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2.
选择松辽黑猪、大白×松辽黑猪。长白山野猪X松辽黑猪×松辽黑猪、巴克夏×松辽黑猪组合的育肥猪各16头,饲养于同一条件,测定生长性能,达到100kg左右体重时每个组合选择3头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能取肉样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大白×松辽黑猪组合生长速度最快,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松辽黑猪组合生长最慢;大白×松辽黑猪组合屠宰率最高,松辽黑猪屠宰率最低,瘦肉率各组差异不显著;各组肉质指标均达到优质水平,松辽黑猪失水率显著低于杂交组合组。建议大中小型养殖企业生产优质肉猪选用大白×松辽黑猪组合;中小型企业生产特色肉猪选甩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松辽黑猪组合;大中型养殖企业生产高档猪肉选用巴克夏×松辽黑猪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母猪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性状、肉质性能、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几方面对川藏黑猪配套系进行了各项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川藏黑猪配套系父母代母猪较外二杂母猪(LY)的繁育性能高;川藏黑猪商品猪的肉质风味显著优于外种商品猪(DLY),猪肉市售价比DLY肉价平均高4.58元/kg;每头90 kg重的川藏黑猪商品猪的纯收益比1头115 kg重的DLY猪的纯收益还要高,故生产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4.
旨在估计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F1代杂种优势,筛选出合适的杂交方式,以提高优质肉猪的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猪肉的需求。本研究在山下黑猪(164头)和鲁莱黑猪(69头)及其正(6头山下黑猪♂×25头鲁莱黑猪♀)、反(3头鲁莱黑猪♂×35头山下黑猪♀)交4个群体中测定了生长肥育、体尺外貌(75~110 kg)、繁殖和胴体肉质(90~115 kg)4大类共43个性状,比较了这些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并估计了正反交F1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山下黑猪的生长肥育和体尺性状较好,鲁莱黑猪的繁殖和肉质性状较好,正反交群体介于它们之间。正交群体的繁殖性能优于反交群体,但生长肥育性能比反交差。由于这4个群体的母猪都是纯种,因此繁殖性状没有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除膘厚、胸椎数、45 min pH和剪切力无显著的杂种优劣势外,大部分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有明显的杂种劣势。生长肥育性状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群体中的表现不一致,反交群体表现出显著杂种优势,而正交则无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估计了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的杂种优势,为筛选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的最佳杂交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选择PIC300配套系公猪分别与普杂母猪、洋二元母猪、新荣昌Ⅰ系母猪进行杂交,在南方农村条件下,分别测定3个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各项性能优良,证明PIC300配套系公猪是南方农村条件下进行经济杂交的优良父本。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比较河南省地方品种豫西黑猪与河南地方培育品种(豫南黑猪)及引进猪种(大白猪)在体尺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上的差异,为河南省地方品种猪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选择同等条件下健康状况良好的6头(112.07±4.31)kg豫西黑猪、8头(110.00±4.54)kg豫南黑猪及8头(108.89±8.78)kg大白猪进行性能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体尺性状,豫西黑猪的体长高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1),胸围高于大白猪(P<0.01),腿臀围低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5),其他指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胴体性状,豫西黑猪的平均背膘厚、皮厚、皮率、脂肪率均高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1),瘦肉率、腿臀比例均低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1)。对于肉质性状,豫西黑猪的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均高于大白猪(P<0.01),与豫南黑猪间差异不显著。综上,豫西黑猪的肉质性状各项指标均优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疆瘦肉型白猪为母本,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为父本的6个不同的二、三元杂交组合和新疆瘦肉型白猪为对照进行生产性能比较试验。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以新疆瘦肉型白猪为母本的二、三元杂交,其效果均较理想,最佳组合杜×长新日增重820g,料重比3.21,瘦肉率63.43%,肉质优良。新疆瘦肉型白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和良好的肉品质量,是杂交配套中理想的母本品种,杜洛克是杂交瘦肉猪生产中的适宜终端父本。  相似文献   

8.
沙子岭猪不同杂交组合肥育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了双×沙、杜×沙、长×沙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双×沙组合日增重快(563.58 kg)、料肉比低(3.671)、瘦肉率中等(54.54%),肉质优良.但经方差分析,肥育和胴体品质性状三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双×沙组合在繁殖性能方面的突出表现,认为用加系双肌臂大约克作为沙子岭猪二元杂交生产中的配套父本品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据历次农村调查和研究结果,嘉兴黑猪虽具有性早熟、产仔多、母性好、肉质优良等优良特性,但存在生长慢、皮厚骨粗、后躯不丰满、瘦肉率较低等缺点,纯繁的经济效益不高。1981年,我场与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合作开展了嘉兴黑猪选育,在保存本品种优良特性基础上,对其生长慢的缺点进行了选择提高,而对胴体品质则未进行有意识选择。现将零到三世代的嘉兴黑猪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实际测定结果整理如下,以窥视选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不断追求,生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山黑猪不仅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正逐步走向百姓的餐桌,以其优良的生长性能、肉质性状、繁殖性状和极强的气候适应能力大有取代白猪之势。山黑猪是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耗时15年,历经9代繁育研究的品种;松辽黑猪是吉林省农科院耗时25年,历经10代繁育研究的品种,为吉林省特色优质猪产业发展奠定了品种基础,且已形成了一个产业带,在吉林省分布很广。本文通过对山黑猪与松辽黑  相似文献   

11.
松辽黑猪全窝育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彩  李润藩 《养猪》1996,(4):25-26
松辽黑猪全窝育肥初报宋金彩,李润藩,张树敏,庄玉珠,张云影(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公主岭,136100)松辽黑猪为新培育的瘦肉型猪种,它具有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胭体品质好,肉质细嫩等优点,为进一步确定其整体产肉性能,于1991年春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民猪与巴克夏杂交后代生长肥育与胴体性状测试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试了巴民杂种1代黑猪和丹系大白猪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结果表明,巴民杂种1代黑猪生长期平均日增重562 g,育成期平均日增重804 g,生长肥育全期平均日增重685 g;丹系大白猪生长期平均日增重710 g,育成期平均日增重968 g,生长肥育全期平均日增重841 g。巴民杂种1代黑猪90 kg体重屠宰,屠宰率70.1%,平均背膘厚3.03 cm,肌肉pH 6.2,眼肌面积31.26 cm2,腿臀比例32.07%,胴体瘦肉率50.65%;丹系大白猪100 kg体重屠宰,屠宰率72.8%,平均背膘厚1.71 cm,肌肉pH 6.7,眼肌面积46.27 cm2、腿臀比例38.07%、胴体瘦肉率63.73%。  相似文献   

13.
沙子岭猪不同杂交组合肥育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测定了双×沙、杜×沙、长×沙三个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结果表明 :双×沙组合日增重快 ( 5 63.5 8kg)、料肉比低 ( 3.67∶ 1 )、瘦肉率中等 ( 5 4 .5 4 % ) ,肉质优良。但经方差分析 ,肥育和胴体品质性状三个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 ( P>0 .0 5 )。结合双×沙组合在繁殖性能方面的突出表现 ,认为用加系双肌臂大约克作为沙子岭猪二元杂交生产中的配套父本品种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猪肉肉质的营养价值、保鲜能力、颜色、口感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试验选用野松杂种猪、杜长大三元猪、长大二元猪3个杂交组合开展生长肥育试验,通过对肥育性能、胴体及肉质品质的分析来确定3个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以利于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皮特兰猪提高商品猪产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燕  刘孟洲 《养猪》2007,(1):12-14
本试验对皮杜、皮杜×华特B、皮杜大、皮杜长大、杜×华特B和杜长大猪进行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皮杜猪日增重高、料重比低、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肥育性能好,但大理石纹评分低、肉色差、失水率高、肉质较差;而皮杜长大猪在生长性能上与父本无差异,且在肉质方面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对两个不同品系大白猪的生长速度、胴体性能、繁殖性能和成活率等指标的对比,分析了A和B两个品系种猪的生产性能特点。试验中,A系和B系大白种猪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互有高低,其中A系大白猪的生长、胴体性能和料肉比优于B系大白猪;在测定期,A系大白母猪的日增重比B系大白母猪的高79g、料肉比低0.16、校正背膘薄2.6mm、达到100kg体重的日龄缩短6d;B系大白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健仔数分别比A系大白母猪多1.95头和0.18头,但A系大白母猪所产仔猪的产房成活率比B系大白母猪的高,因此A系大白母猪的综合繁殖指标,每头母猪每年的断奶仔猪数(PSY)比B系母猪的多1头。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对两个品系的大白猪在同等规模下的饲料成本等指标进行了估算,A系大白猪因在料肉比和PSY指标上具有优势,因此饲料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好。该试验的数据为猪场生产中的品系及配套模式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沙白猪系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长沙市畜牧农场等单位正在进行选育的瘦肉型母系。现已选育到第四世代,其主要性能和体形外貌都较为理想。为比较长沙白猪与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大围子之F_1杂交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指标,并探讨其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方式,在较少试验处理组合情况下,于1986年5月2日至9月27日在长沙市畜牧农场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松辽黑猪不同屠宰体重的胴体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对肌肉内水分、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并了解变化情况;对不同体重的内脏器官在不同时期的重量变化进行了解。选择同一饲养环境、管理条件下的54头松辽黑猪且公母各半。结果表明:20 kg时屠宰率、胴体长、胴体高、胸围、6~7肋骨皮厚、眼肌面积、头重、蹄重、尾重均小于40 kg、60 kg时,其中与40 kg、60 kg时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0 kg与40 kg的屠宰率、40 kg的6~7肋骨皮厚与60 kg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组6~7肋骨膘厚、平均膘厚、瘦肉率、脂肪率、皮率、骨骼率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松辽黑猪体重的增加,体内的花油重、内脏总重、大肠小肠的重量、长度均呈增加趋势,80~130 kg松辽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相近。本试验综述了不同的屠宰体重下对松辽黑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在生产实践中提供参考数据和科学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Ob基因对松辽黑猪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分析Ob基因对其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影响。测定30头松辽黑猪的9个肉质性状和6个胴体性状,用PCR-RFLP方法检测Ob基因型。结果显示,松辽黑猪TT基因型平均膘厚比CT基因型低,而肌内脂肪含量、瘦肉率则显著高于后者(P<0.05),其他肉质和胴体性状在Ob基因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Ob基因的TT基因型对猪的肉质和胴体性状具有显著的正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松辽黑猪、雷香猪、杜长大白猪肉质性状及肌肉营养成分,选取松辽黑猪、雷香猪、杜长大白猪进行屠宰,对肉质性状、肌肉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辽黑猪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杜长大白猪(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雷香猪(P<0.05),雷香猪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白猪(P<0.01);松辽黑猪和雷香猪肌肉中丙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白猪(P<0.01),甘氨酸含量松辽黑猪显著高于雷香猪(P<0.05),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白猪(P<0.01);雷香猪亚油酸含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白猪(P<0.05)。文章对优质高端黑猪肉生产群体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