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灌注法(食道深部注入),对槟榔粉和阿苯达唑2种药物驱除黄鳝肠道棘头虫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2种药物都有较好的驱杀效果,其中阿苯达唑的驱虫率最高达61.3%,槟榔粉的驱虫率最高达45.6%,使用浓度分别为5 g/100mL和1.50 g/100 mL,阿苯达唑的驱虫效果明显优于槟榔粉。但槟榔粉为中草药制剂,符合目前的绿色环保要求。在生产上可以应用以槟榔碱、去甲槟榔碱为主要成分的药物防治黄鳝的棘头虫病。  相似文献   

2.
为更科学地使用硫酸铜治疗淀粉卵涡鞭虫病,该研究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生活史各个阶段的有效驱杀浓度和作用时间,并评估其对卵形鲳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安全质量浓度小于43.06mg·L~(-1)。用3.13、0.78、0.20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处理10、30、60 min可100%驱杀涡孢子;用2.0、1.0、0.5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浸泡鱼体2、4、8 h可100%清除鱼体上的营养体;而包囊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用100 mg·L~(-1)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仍有90%以上的包囊能继续分裂。治疗实验显示,在0.2、0.4mg·L~(-1)硫酸铜溶液中连续药浴10 d,对患病鱼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80%和90%,表明使用低浓度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可有效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  相似文献   

3.
陈淑玲 《齐鲁渔业》2007,24(1):44-44
鱼类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若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就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1常用消毒药物1.1高锰酸钾药液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和单殖吸虫等,但不能杀死形成胞囊的孢子虫。药液应现配现用,具体做法是:选用含有机质较少的清水,用浓度为10~2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背光药浴10~30分钟。1.2漂白粉药液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配制成浓度10~20×10~(-6)溶液药浴10~30分钟。  相似文献   

4.
海信 《齐鲁渔业》2006,23(10):29-29
1缺氧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造成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1浮游动物的生物量过大,成为水体重要耗氧因子,如果每升水体中轮虫超过1000个时,说明浮游动物过多。对策:可用0.3~0.4×10~(-6)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此外轮虫和原生动物对漂白粉很敏感,用使池水含有效氯1×10~(-6)的量施用漂白粉,可控制其数量。  相似文献   

5.
一、对发生草鱼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三病”的鱼池全池遍洒生石灰,浓度为30~40PPm,4小时后,再喷洒含90%晶体敌百虫(0.3-0.5PPm)和食盐(3—5PPm)的合剂溶液。用法是先用水将敌百虫化开,再掺入食盐搅匀,制成浓缩液,装入喷雾器内,半桶药液半桶清水,喷洒全池。第二天再投喂敌百虫和食盐合剂药饵,每百斤鱼用敌百虫50-100克,食盐0.75公斤。  相似文献   

6.
四种常用药物对黄鳝苗种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孔雀石绿、高锰酸钾、敌百虫、强氯精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长11-15cm,平均体重3.6克/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对黄鳝苗种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3.654、5.775、7.407、18.520mg/L;安全浓度(So),分别为0.3654、0.5773、0.7407、1.852mg/L。黄鳝苗种对高锰酸钾最敏感,敌百虫次之;最不敏感的为强氯精,其次为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7.
选用CuSO4与FeSO4(5∶2 )混合液 0 7× 10 -6与敌百虫 0 15× 10 -6全池泼洒 ,可去除鲫鱼体内的麦穗碘泡虫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乌苏里拟鲿对氧化钙、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KG-*1/2]2)、三氯异氰尿酸、敌百虫、聚维酮碘、氯化钠等6种常用渔药的耐受性,在水温28±2 ℃,pH值7.2~8.3,溶氧量4.3~5.6 mg·L-1条件下,将全长3.3~5.8 cm、体质量0.32~1.46 g的当年鱼苗放入不同浓度的上述6种药物的药液中进行耐受性试验。试验结果:聚维酮碘、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KG-*1/2]2)、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氧化钙、氯化钠对乌苏里拟鲿的96 h半致死浓度依次递减;6种药物对乌苏里拟鲿的安全浓度依次为0.01、0.01、0.06、0.25、7.12和3 347 mg·L-1,均低于防治鱼病常规使用浓度。结果表明,乌苏里拟鲿对氧化钙、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KG-*1/2]2)、三氯异氰尿酸、敌百虫、聚维酮碘的耐受性较弱,应慎用;对氯化钠的耐受性较强,可以用2 %的浓度进行药浴,当水温低于26 ℃,药浴时间少于55 min时尚属安全。  相似文献   

9.
茶皂素在刺参苗期对玻璃海鞘杀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求刺参苗种生产期间清除玻璃海鞘的有效方法,以天然环保的茶皂素作为杀虫药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溶液对玻璃海鞘的杀除效果及对参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致死作用,用质量浓度为5、10、20 mg/L的茶皂素溶液浸浴处理12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分别为32.3%、67.7%、83.3%,用质量浓度3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6 h,或用40 mg/L的茶皂素溶液处理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均可达到100%,而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药液只需处理2 h,玻璃海鞘杀除率即可达100%;刺参苗种在质量浓度5~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6 h内无明显异常,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12 h即可恢复正常活动状态;在质量浓度为50、6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8 h,刺参苗种出现轻度化皮现象,12 h时损伤率分别为6.7%和13.3%,但将其重新置于新鲜海水中后未出现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刺参即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玻璃海鞘具有很好的杀除效果,在质量浓度为30~40 mg/L的茶皂素溶液中药浴2~3 h,玻璃海鞘的杀除率接近100%,而且茶皂素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生态环保,适合在刺参苗种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欧洲鳗鲡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本实验采用生物实验测定常用治疗药物:硝酸亚汞、晶体敌百虫、孔雀石绿、甲苯咪唑、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等,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48小时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2,>2.0,>0.2,>3.0,>200和>7ppm。另外,对自然感染拟指环虫病的欧洲鳗进行药浴处理,仅高浓度(100ppm)福尔马林、高锰酸钾(2.0ppm以上)杀虫效果好,高锰酸钾(2.5ppm以上)8小时药浴即基本杀灭。甲苯咪唑药浴处理不能杀虫,但活力减弱,起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使君子、雷丸、茶籽饼、川楝子、大蒜素、矿物质分散剂组成中草药复方,分别以0、5、6、8、10、15、20和25 mg·L-1的浓度对刺参苗期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进行杀除效果和对刺参苗种的毒性试验,以研究中草药复方对海参苗期玻璃海鞘的杀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中草药复方,浓度为10~15 mg·L-1时,药浴24 h,既能有效杀灭玻璃海鞘,又对稚参无毒副作用,对养殖水体各指标也基本无影响,是刺参养殖系统中杀灭玻璃海鞘的最适浓度。进一步的生产性应用实践表明,在刺参育苗池中采用“3+7”模式(用药后第3 d倒池、第7 d倒板)施用浓度10~15 mg·L-1的中草药复方,可达到杀除玻璃海鞘的良好效果,且与海参容易分离。在上述药物浓度作用下,刺参苗种伸展、附着和摄食正常,健康状况良好。该中草药复方适合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淡水的鲤鱼,为适应水体环境,必须消耗能量调节体液中的渗透浓度。因此,为鲤鱼提供适宜的代谢环境可降低鱼类进行渗透调节的能量消耗,有助于提高产量。在40天的试验中,作者将鲤鱼置于盐度为0×10~(-3)、3×10~(-3)、6×10~(-3)、9×10~(-3)的水中,测定不同盐度对鲤鱼增重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鳝苗种对四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孔雀石绿、高锰酸钾、敌百虫、强氯精对黄鳝(Monopterusalbus)(体长11-15cm,平均体重3.6g/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对黄鳝苗种的96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3.654、5.775、7.407、18.520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654、0.5773、0.7407、1.852mg/L.黄鳝苗种对高锰酸最敏感,敌百虫次之;最不敏感的为强氯精,其次为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14.
李茜 《齐鲁渔业》2005,22(2):15-15
现将鱼种消毒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漂白粉溶液 每50kg水对入漂白粉0.5g,水温10-15℃时,每次给5.0-7.5 kg鱼种浸浴20-25分钟,可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烂鳃病等。2 敌百虫溶液 每50kg水对入90%晶体敌百虫(先将敌百虫用热水溶解)0.25 g,每次浸洗鱼种  相似文献   

15.
甲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甲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黄鳝的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6.55μg/L安全浓度(SC)为0.66μg/L。黄鳝对甲氰菊酯敏感。  相似文献   

16.
渔业生物学     
实验1,体重约300克的虹鳟,喂用无抗坏血酸(AA)饲料饲养3周,然后喂用含有L-抗坏血酸-2-一磷酸钙盐(AAMP)0×10~(-6)、30×10~(-6)和1000×10~(-6)的饲料以1.2%体重投喂饲养4个月。实验2,体重约9克的虹鳟稚鱼,喂用含有 AAMP 或抗坏血酸-2-多磷酸(AAPP)60×10~(-6)和1000×10~(-6)饲料按体重的2.9%~1.2%投喂饲养5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在0.5×10~6、1.0×10~6和2.0×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下研究了Zn~(2+)浓度(20.0、50.0、80.0、110.0和140.0μg/L)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Zn~(2+)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藻密度对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藻密度和Zn~(2+)浓度间的交相互作作用对多刺裸腹溞各主要生命表统计学参数都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三食物密度间,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在1.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显著短于0.5×10~6和2.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在1.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最高,2.0×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最低。50.0和80.0μg/L的Zn~(2+)使多刺裸腹溞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Zn~(2+)浓度组。Zn~(2+)浓度与多刺裸腹溞的生命表统计学参数中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在0.5×10~6 cells/mL食物密度下存在着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分别描述为:e0=-0.004x~2+0.063x+348.604(R~2=0.434, P0.05)和t=-0.025x~2-0.507x+84.468(R~2=0.434, P0.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UPLC-MS/MS法研究了2μg·L-1三次连续水体药浴和6μg·L-1一次性水体药浴条件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蓄积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两种药浴暴露方式下阿维菌素在水体中消除呈一级指数衰退消除,消除半衰期(t1/2)均为63 h,240 h时浓度下降到0.5μg·L-1以下。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血浆和肌肉中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血浆中药物浓度远高于肌肉中的含量。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和6μg·L-1一次药浴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4.97、66.62μg·L-1,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9 871.2μg·L-1·h和18 119.6μg·L-1·h;两组药浴肌肉中达峰浓度分别4.42μg·kg-1和15.80μg·kg-1,其AUC0-t分别为641.9μg·kg-1·h和4 271.0μg·kg-1·h。与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相比,6μg·L-1一次药浴组阿维菌素在血浆和肌肉中的蓄积作用更加显著。以10μg·kg-1作为阿维菌素在异育银鲫肌肉中最大残留限量,选择95%的置信区间计算异育银鲫肌肉组织中休药期,本研究中2μg·L-1连续三次药浴组肌肉的休药期为295.4 h,6μg·L-1一次药浴组肌肉的休药期为454.5 h。  相似文献   

19.
两种桡足类对蟹苗池中轮虫的影响及其控制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细巧华哲水蚤和近亲真宽水蚤严重影响轮虫的存活率;采用1.50、1.75,2.00mg/L的敌百虫溶液2~3h能杀死桡足类成体和幼体,但在该浓度下杀灭桡足类的无节幼体则需要7.5~14.5h。用以上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浸泡过的近亲真宽水蚤的卵提前同步萌发,据此提出“二次杀灭法”,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蟹苗池中的桡足类。  相似文献   

20.
本尼登虫是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危害最大的寄生虫之一。本实验采用十二种渔用杀虫剂对大黄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6℃时,处理90min,大黄鱼的半数死亡浓度(LC50)分别是:甲醛500×10-6、氨水200×10-6、过氧化氢1200×10-6、硝酸铵3.5×10-6、敌百虫0.5×10-6、36%醋酸100×10-6、高锰酸钾8×10-6、盐60‰、水烟浸出液290×10-6。对自然感染本尼登虫的大黄鱼进行药浴试验,杀虫效果较好的有:过氧化氢、高浓度盐水、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