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不耐热性肠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能产生直接侵害寄主肠粘膜细胞而引起腹泻的毒素——肠毒素。肠毒素有耐热性(ST)与不耐热性(LT)两种。测定肠毒素是鉴定大肠杆菌致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用动物(兔或猪)作肠扎结试验测定肠毒素,但不能区分ST与LT。测定ST,常用乳鼠胃内接种试验。测定LT的方法则较多,如兔回肠扎结试验,乳兔由口接种试验,家兔或豚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皮肤试验,小鼠Y-1肾上腺细胞或中国地鼠卵细胞培养等。已为许多作者证实有效,但均需用活体动物或适当的传代细胞,比较烦琐。最近Evans等报  相似文献   

2.
从肉鸭消化道内分离出的7株酿酒酵母益生菌中,筛选出可耐受高浓度胆酸盐的菌株,并探究酵母细胞质膜ATPase活性及酵母细胞胞内海藻糖积累量与环境胆酸盐浓度的相关性。通过高浓度胆酸盐环境培养比较不同菌株的胆酸盐耐受性,然后采用DNS比色法测定酵母细胞质膜ATPase活性,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酵母细胞胞内海藻糖积累量。结果显示:7株酿酒酵母中,Y-2、Y-6和Y-7三株酵母菌株胆酸盐耐受性相对于其他菌株耐受性更佳,其细胞质膜ATPase活性及胞内海藻糖积累量也更高。可见,肉鸭消化道中不同酵母菌株胆酸盐耐受性存在差异,不同菌株的胆酸盐耐受性与质膜ATPase活性及胞内海藻糖积累量密切相关。由此推断Y-2、Y-6和Y-7菌株可以作为后续开发肉鸭专用饲用酵母益生菌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3.
以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可扩增336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的PCR方法.该方法对987p 、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和链球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15株分离自腹泻仔猪的待检菌株进行检测,有3株LT基因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用于ETEC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鲎试验(Limulus test 简称 LT)是指鲎变形细胞溶解物与微量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起凝胶化反应。本试验法是一种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迅速的检测内毒素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很快,应用范围较广。美国正将此法代替美国药典家兔试验法。我国正在推广实验研究。本文进行了比较鲎试验法和家兔试验法检测热源的灵敏度,探讨鲎试验法检测热源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两法检测25%葡萄糖注射液的热源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9,(5):956-961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处理(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后,猪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及细胞因子ET-1、IL-1β水平的变化。首先采用D-半乳糖凝胶树脂层析法提取猪E coli LT,利用SDS-PAGE验证蛋白纯度,并用Vero细胞检验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最后采用CCK-8法检测LT对猪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剂量时间效应,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ET-1、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提蛋白为AB_5结构的LT,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0.01 mg/L的提取蛋白作用3 h后便可显著降低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P0.05);作用细胞6 h后,0.01,0.1和10 mg/L LT组细胞培养上清中ET-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0.01和1 mg/LLT组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E coli LT可以显著改变猪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力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利用CRISPR/Cas9和λ-Red级联的技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的热不稳定性肠毒素(heat-labile toxin,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并获得K88 LT~-缺陷菌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取LT两端同源序列,并构建包含LT边界、氯霉素筛选标记、sgRNA和LT同源臂的供体片段;将供体片段转化至ETEC K88,同时分别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LT基因进行敲除;通过PCR验证获得了K88 LT~-缺陷菌株,并通过试验测定了敲除菌株的溶血能力和生长曲线。结果显示,λ-Red同源重组系统可成功地将LT基因替换为相应的供体片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可高效地对筛选标记进行删除,最终通过λ-Red和CRISPR/Cas9结合的基因编辑系统可成功对ETEC K88的LT基因进行无痕敲除。体外试验结果表明,K88 LT~-缺陷菌株的溶血能力丧失,并且生长速度比野生型菌株减缓,LT可能和ETEC K88的致病能力和生长性能有关。表明λ-Red和CRISPR/Cas9级联的基因敲除方法可用于LT毒素基因及其他一些大肠杆菌基因的敲除。K88 LT~-缺陷菌株的构建为下一步研究LT毒素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生物素标记兔抗马IgG(简称Bio—IgG)及辣根过氧化物酶与亲和素蛋白偶联物(E—avi),以间接AB酶标染色方法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特异性抗体,获得了满意结果。此法比免疫荧光法敏感76信,对照、阻抑试验及类症病马血清均呈阴性结果,43例马传贫血清全部阳性。本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等特点,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腹泻牦牛产毒素大肠杆菌(ETEC)的感染情况及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试验采用麦康凯平板对2015年10月份采自川西北甘孜州和阿坝州腹泻牦牛的新鲜粪便样品,进行ETEC的分离培养和ETEC K99基因PCR扩增鉴定,并对ETEC K99阳性菌株进行耐热肠毒素(ST)和热敏性肠毒素(LT)基因PCR扩增,K-B纸片扩散法做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48份腹泻粪便中检出41份ETEC,ETEC K99检出率85.4%(41/48),而ST检出率9.76%(4/41),LT未检出;所有ETEC菌株对美罗培南和头孢唑啉100%敏感,对其他头孢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敏感性高于9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不敏感。可见分离鉴定的腹泻牦牛ETEC对大部分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头孢唑啉可治疗由ETEC引起的牦牛腹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PPA)的ELISA方法检测肠毒性大肠杆菌K88ac抗原和抗体的方法。用PPA直接法、双抗体夹心抑制法(简称抑制法)测母猪乳清中的抗体,并与琼脂双扩散试验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PPA直接法,测猪抗体的方法最灵敏、简便。抑制法灵敏度低于PPA直接法,但可利用一种动物的抗血清及其酶结合物检查任何动物中的抗体。用双抗体夹心法测疫苗(无细胞纤毛抗原粗提液)中的纤毛抗原的含量,其灵敏度可测至毫微克水平。而且未发现非特异性反应。用双抗体夹心法从肠毒性大肠杆菌培养物中鉴别K88阳性菌株,方法灵敏准确,可作为筛选菌株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定居因子K_(88)抗原ELISA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大肠杆菌定居因子K_(88)抗原。K_(88)大质粒转化子和K_(88)基因重组子。结果说明此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可直接检测菌液,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可以作为检测k_(88)基因克隆是否表达的一种筛选方法,亦可考应虑用于大肠杆菌k_(88)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快速测定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同时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对常规抗结核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一种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系统,以微量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DR-TB对CLA、AZI、ROX、LEV、SPA、CIP、OFL、CAP、AMI、TH1314和PTA高度敏感的菌株分别88.89%、72.2%、72.2%、55.6%、50%、66.7%、70%、40%、40%、70%和50%,未见对DOX和MIN高度敏感的MDR-TB菌株;CLA、LEV和TH1314对MDR-TB的MIC几何平均值分别为0.5、1和1μg/mL,显示出较好的活性;不同的MDR-TB和MOTT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异;这种新型变色液体培养基检测系统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等特点,对多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多MDR-TB对CLA、LEV、AZI、ROX、CAP和TH1314敏感,可供首先选择用于MDR-TB的治疗;不同的MOTT应根据MIC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牛瘟病毒培养细胞声波处理后所制的溶解性抗原,用微版酶连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可以测出牛瘟抗体。用这个方法在牛瘟组织培养苗免疫后三周的牛血清中以酶连免疫吸附剂测出的抗体与病毒中和试验相似。ELISA试验可作为一种大批血清中筛检牛瘟病毒抗体的快速简便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从几种标准工作菌株中筛选出对盐霉素敏感的菌株,以敏感菌株为工作菌株测定饲料中盐霉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对盐霉素不敏感,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盐霉素敏感。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敏感菌株为工作菌株测定饲料中盐霉素含量,最低检出浓度为0.25μg/ml,饲料中最低检出限为1.0mg/k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回收率在60%~80%,均高于标准中规定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抑制法检测饲料中盐霉素含量,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06,(1)
新生仔猪腹泻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猪流行性腹泻(PED)病毒、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7日龄至断奶前仔猪的腹泻有时还可由轮状病毒和猪等孢子球虫(球虫病)引起(图1)。1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1.1病原ETEC是新生仔猪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之一。该菌引起疾病(仔猪黄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细菌在小肠内吸附、增殖和定植以及产生肠毒素的能力。ETEC可产生热敏感肠毒素(LT)和/或两种热稳定毒素(STa和STb)。产LT菌株可引起严重急性腹泻和高死亡率,而产ST菌株则引起温和型的腹泻,其死亡率较低。定植因子又称…  相似文献   

15.
用超声波裂解法、反复冻融法和高速匀浆法破碎鼠李糖乳杆菌LT22细胞,通过测定破碎液的A260、A280、A600值来反映和比较细胞的破碎程度,选择出理想的破碎方法;用反复冻融法和超声波裂解法破碎鼠李糖乳杆菌LT22细胞壁,测定其肽聚糖含量为510μg/ml。用超声波裂解法、反复冻融法和高速匀浆法破碎鼠李糖乳杆菌LT22细胞,通过测定破碎液的A260、A280、A600值来反映和比较细胞的破碎程度,选择出理想的破碎方法;用反复冻融法和超声波裂解法破碎鼠李糖乳杆菌LT22细胞壁,测定其肽聚糖含量为510μg/ml。  相似文献   

16.
MTT全称为3-(4,5-Dimethylthia 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化学名为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商品名为噻唑蓝[1],是一种黄色燃料。MTT法,又称MTT比色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细胞数量的方法。由于其具有简单、快速、可评价率高、测定结果客观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药敏实验及毒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合成的基因探针和引物,对2株阳性标准菌株、2株野生菌株和1个无菌去离子水进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整个试验过程在30 h内完成。可见,该法是一种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对快速通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上登陆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产生的STⅠ和LTⅠ、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LTEC)产生的SLT3种毒素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针对其保守区设计并合成3对PCR引物:Pa1与Pa2、Pb1和Pb2、Pc1和Pc2,以上述引物分别对已知携带有3种毒素基因的质粒或菌株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连接入pGEMT-Vector,测序确认。随后进行了单项与二联PCR试验与优化,建立了较为特异和敏感的多联PCR反应体系,并对临床送检并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肠毒素多联PCR检测。本研究建立的多联PCR技术可敏感、快速地检测大肠杆菌的肠毒素。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Mo Y-98株(KR021380.1)黏附素基因p113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针对Mo的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性检测Mo,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莱氏无胆甾原体及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等羊常见病原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采用该方法对9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Mo的阳性率为67.7%(65/96),比常规PCR法及支原体分离鉴定法更加敏感。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Mo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用于Mo的准确快速检测及羊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BVDV的RT-PCR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从BVDV标准毒株Oregon C24V中扩增出471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猪瘟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病毒、MDBK正常细胞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经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10-1 TCID50/mL。应用该方法对临床腹泻病牛各脏器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比病毒分离方法更为敏感,操作简便。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特异、灵敏、高效、快速的特点,可用于BVDV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