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为探究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在泌乳性能上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收集浙江某规模化牛场2022年1-12月6 390条DHI记录,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来分析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其胎次、泌乳月和产犊季节对其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32.47kg、4.35%、3.36%、2.49、5.15mg/dL,娟姗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和尿素氮分别为22.02kg、6.08%、4.02%、2.79、15.28mg/dL;荷斯坦牛与娟姗牛因品种及泌乳月、胎次和产犊季节均对其泌乳性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与娟姗牛相比,荷斯坦牛的产奶量极显著更高(P<0.01),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则与之相反(P<0.01);夏、秋、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SCS极显著低于娟姗牛(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与荷斯坦牛相比,1胎和3胎及以上的娟姗牛体细胞评分(SCS)极显著更高(P<0.01),而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泌乳月,与荷斯坦牛相比,娟姗牛体细胞评分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荷斯坦牛和娟珊牛作为目前分布广泛的主要奶牛品种,其泌乳性能各有优势。为了比较二者泌乳性能的差异,收集了江苏某大型牧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共25489条DHI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娟珊牛与荷斯坦牛泌乳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娟珊牛乳脂率和蛋白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而荷斯坦牛产奶量相关性状(日产奶量、校正奶量、高峰奶量、305天奶量以及成年当量)极显著高于娟珊牛(P0.01)。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产犊季节娟珊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比较结果总体上也符合上述趋势,但头胎娟珊牛校正奶量极显著高于头胎荷斯坦牛(P0.01),三胎娟珊牛的高峰日极显著大于荷斯坦牛(P0.01)。该结果表明娟珊牛和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奶牛第一胎泌乳性能的影响,以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奶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009年引进2480头澳系进口荷斯坦牛产犊季节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的数据,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和305d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显著影响305天脂肪产量(0.01P0.05),春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长(358±10d),而冬季产犊的奶牛泌乳天数最短(299±18d),春季与夏季产犊奶牛的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秋季、冬季产犊奶牛(P0.05),夏季产犊奶牛305d脂肪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各产犊季节样本量及相应泌乳性能,认为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最适宜产犊季节为夏末秋初,此时泌乳性能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引进澳系进口荷斯坦牛繁殖与生产管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方法]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奶牛场2017—2019年20 589条产犊记录进行分析,探究不同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及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影响。[结果]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是否产双犊以及不同犊牛性别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母牛的妊娠期最短,2胎母牛的妊娠期最长;秋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长,夏季产犊的母牛妊娠期最短;母牛的妊娠期越长,犊牛初生重越大;产双胎的荷斯坦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产单胎的荷斯坦牛(P0.01);采用性控冻精的奶牛妊娠期极显著小于非性控冻精配种的奶牛(P0.01)。[结论]胎次、产犊季节、犊牛初生重、犊牛性别、是否产双犊和是否使用性控冻精均是影响荷斯坦牛妊娠期长短的重要因素,该结果为荷斯坦牛繁殖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产犊季节和胎次对荷斯坦牛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荷斯坦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利用海丰奶牛场引进的澳系荷斯坦牛的繁殖指标数据,分析了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部分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产后第一次发情泌乳天数、配种指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胎次对发情泌乳天数、产后受孕天数以及产犊间隔等繁殖指标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本研究中,秋季产犊的奶牛繁殖指标最佳.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繁殖性能在各胎次中最好,该结果对同类地区荷斯坦牛繁殖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江苏某牛场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因素。[方法]试验采集了该规模化牛场2018—2020年139 703条测定数据,并利用多因素方差模型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不同胎次、测定季节、产犊季节、泌乳月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乳尿素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综上结果,在生产中,应结合胎次、季节、产犊时间、泌乳等多种因素,灵活调整牛群结构、生产规划和饲养管理,以实现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影响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胎次、产犊年度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江苏省某大型牧场于2009—2016年产犊且泌乳天数为240~400 d的14 837个完整泌乳期荷斯坦牛的泌乳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以泌乳期总产奶量和泌乳天数为自变量,利用线性模型对305 d校正产奶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产犊年度、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 d泌乳性能有显著影响;经产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春冬季产犊奶牛305 d产奶量显著高于夏秋季节;305 d产奶量与泌乳天数、脂肪产量、蛋白产量与泌乳期总产奶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乳脂率和平均乳蛋白率极显著负相关。根据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利用线性模型Y_(305)=P×1.045-D×0.262可以很好地预测荷斯坦牛305 d产奶量。  相似文献   

8.
产奶量差是奶牛个体同一胎次前后2个泌乳月产奶量的差值,可准确反映产奶量变化情况。为探究影响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因素,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5-2018年55 193头次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4个因素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奶量和产奶量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不同胎次、测定年度和产犊季节的荷斯坦牛总产奶量在第2个泌乳月增加最快,产奶量差为8.79kg;头胎第6泌乳月、二胎第7泌乳月和三胎及以上第6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86kg、-4.59kg和-6.13kg;2015-2018年4个测定年度中,第10、第6、第7、第6泌乳月产奶量降低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26kg、-4.98kg、-4.44kg和-3.56kg;春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4泌乳月、夏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12泌乳月、秋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9泌乳月、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6或第7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是-4.34kg、-4.71kg、-5.36kg和-5.40kg。此外,产奶量差与泌乳持续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犊间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泌乳天数、高峰奶、乳脂率、蛋白率、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产奶量差作为衡量奶牛产奶量变化的指标之一,可为牧场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江苏某发酵床养殖奶牛场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该牛场2018年4 560头次荷斯坦牛DHI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探索不同胎次、产犊季节、采样月份、泌乳阶段等因素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产犊季节、采样月份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SCS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经产奶牛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初产奶牛(P﹤0.05);产犊季节为秋季时日产奶量最高,冬季时SCS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在8月份的日产奶量最低,而SCS最高;日产奶量随泌乳阶段增加而降低,SCS随泌乳阶段的增加而升高。综上所述,胎次、产犊季节、采样月份和泌乳阶段均是影响发酵床养殖环境下荷斯坦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变化的非遗传因素,以2008—2021年间56个牧场135 533头荷斯坦牛DHI数据为研究材料,运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场规模、胎次、产犊年份、采样年份、产犊季节和采样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9项泌乳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日产奶量随场规模、胎次(≤4胎)、产犊年份增加极显著递增,奶牛秋、冬季产犊日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乳脂率随场规模、产犊年份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泌乳高峰日随场规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随产犊年份逐年递降;高峰奶量、305 d产奶量和乳糖率在场规模>5 000头最高;乳糖率、脂蛋比和高峰奶量随产犊年份逐年上升。乳脂率和SCS逐胎上升;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1胎次乳糖率高于其他胎次(P<0.01)。春、秋、冬季产犊的奶牛脂蛋比、高峰奶量和305 d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但乳蛋白率、SCS夏季最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荷斯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犊季节、胎次及牛场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收集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872条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该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指标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的牛场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P〈0.01)。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隐性乳房炎(SCM)次数反映了泌乳牛产后乳房的生理健康状况。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对各泌乳月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影响,以期为牧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隐性乳房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收集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365 105条DHI测定日记录,并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对不同胎次、牧场规模、测定季节、产犊季节各泌乳月SCS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对不同胎次、牧场规模、测定季节和产犊季节各泌乳月SCS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5胎及以上和夏季产犊的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SCM的比例较高;中小规模牧场和夏、秋季节产犊的荷斯坦牛各泌乳月SCS随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的增加极显著增加(P<0.01);随着泌乳月的增加,产后前60 d SCS与各泌乳月SCS的相关系数逐渐下降,头胎牛产后前60 d SCS与第3~7泌乳月SCS的相关系数最低,4胎牛较高;秋季产犊的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 SCS与第3~5泌乳月SCS相关系数均大于0.43,高于其他产犊季节。该结果有利于牧场根据奶牛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乳对泌乳中后期SCS进行预测,从而指导牧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隐性乳房炎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产犊季节、胎次及不同牛场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以期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个千头以上奶牛场共8 872次相关信息,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对泌乳天数、305d校正奶量、305d脂肪产量、305d蛋白产量和全泌乳期产奶量5个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牛场都极显著影响奶牛的5项泌乳性能(P<0.01)。夏季和秋季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较为理想。夏季产犊奶牛的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其他三个泌乳性能都位居第二;秋季产犊奶牛的305d校正奶量、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5),泌乳天数和全泌乳期产奶量也仅次于夏季。头胎牛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显著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P<0.05),其次为2胎产犊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性能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泌乳天数之外,A牛场的各项泌乳性能都最佳,且显著高于B、C两个奶牛场(P<0.05)。[结论]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本研究中三个牛场的奶牛适宜在夏、秋两个季节产犊,此时泌乳性能较好;此外,头胎产犊奶牛的泌乳性能在各胎次中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季节对牛奶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泌乳期、季节和胎次对牛奶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对来自DHI中心的9872份牛奶样本中的脂肪酸含量数据和3430份牛奶样本中的乳脂、蛋白质、乳糖与总固形物含量数据,按季节、地区、泌乳期、胎次进行分组,然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1)季节对牛奶中脂肪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乳脂中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游离脂肪酸春季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2)不同地区对乳脂、乳糖、总固形物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宁夏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河南、湖北与内蒙古(P<0.05)。而宁夏与内蒙古之间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无显著差异(P>0.05)。湖北与宁夏牛奶总成分含量较高。(3)泌乳期对牛奶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泌乳前期乳脂、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泌乳中期、泌乳晚期、泌乳延长期(>305d)(P<0.05)。泌乳前期与泌乳中期乳糖含量较高,且极显著高于泌乳晚期、泌乳延长期(P<0.01)。(4)不同季节对乳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各项指标最低,且极显著低于春季、秋季、冬季(P<0.01)。(5)不同胎次对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一胎牛乳中各种成分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三胎次奶牛(P<0.01)。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98-2016年28个场区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比较不同产犊季节对1~3胎奶牛泌乳曲线相关参数的影响。使用Wood模型对1~3胎不同产犊季节群体和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相应胎次下不同产犊季节奶牛泌乳曲线参数a、b、c (分别代表泌乳潜力、产奶量上升至顶峰速率、产奶量达到顶峰后下降速率)、泌乳曲线二级参数Per、PY (分别代表泌乳持续力、泌乳峰值)及305 d产奶量(305MY)。群体和个体水平的曲线拟合采用SAS 9.2中NLIN模块进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不同产犊季节对各胎次奶牛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产犊季节对Wood泌乳曲线的泌乳潜力、达到峰值的上升速率、达到峰值后的下降速率、泌乳峰值及305MY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泌乳持续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夏季产犊牛泌乳曲线整体低于其他产犊季节,且胎次越高趋势越明显,1胎牛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胎次上分析,头胎牛泌乳持续力极显著高于经产牛(P<0.01);头胎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274.33~490.17 kg,经产牛夏季产犊305MY比其他产犊季节的低440.76~930.68 kg。以上结果提示,北京地区牛场应注重做好经产牛和头胎牛的防暑降温工作,注意调整配种时间,避免夏季产犊牛过多,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荷斯坦牛泌乳前期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影响因素及BCS对生产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江苏省某大型牛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7 811头荷斯坦牛泌乳前期BCS、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结果及淘汰记录,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在分析奶牛泌乳前期BCS变化及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分析泌乳前期BCS及其变化对泌乳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利用Cox回归对泌乳前期不同BCS的荷斯坦牛生存曲线进行绘制,并对不同BCS荷斯坦牛的淘汰原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全群泌乳前期BCS均值为(2.95 ±0.32)。胎次、产犊季节和泌乳天数对泌乳前期BCS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牛和夏季产犊的母牛泌乳前期BCS均最高;5~30、31~60、61~100 d BCS呈显著下降。泌乳前期BCS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等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奶量和高峰奶量随BCS的增加呈极显著下降(P<0.01)。泌乳前期BCS与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泌乳前期BCS的变化对SCS和高峰奶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前期BCS对离群胎次和淘汰月龄有极显著影响(P<0.01)。生存分析表明,BCS为2.75的牛只生存概率最大。2胎和4胎母牛、冬季产犊的母牛不同BCS淘汰比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低产淘汰的牛只泌乳前期BCS淘汰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本研究牛群中,当泌乳前期BCS为2.75时,牛只生产性能较佳且淘汰风险最低,本研究为规模化牛场荷斯坦牛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江苏地区荷斯坦牛体细胞数变化模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坦牛253 706条DHI测定日SCC记录进行分析,在划分9种SCC变化模式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探究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天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SCC模式在各因素不同水平间分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较低-维持模式在5 000头以上的牧场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的比例最低;感染-维持模式在1 000头以下的牧场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维持模式在1胎牛的比例最高,感染-痊愈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5胎牛的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春季产犊时奶牛的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的比例最低;易感-降低模式在夏季产犊时奶牛的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的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产犊间隔为441 d以上的奶牛比例最高,较低-感染模式在产犊间隔为300~400 d的奶牛比例最低。较低-感染模式在305天产奶量为3 000~5 000 kg的奶牛比例最高;较低-维持模式在305天产奶量为9 001~11 000 kg的奶牛比例最高,感染-痊愈模式的比例最低。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牧场规模、胎次、产犊季节、产犊间隔和305天产奶量对荷斯坦牛SCC变化模式的分布均有一定影响,该结果为荷斯坦牛隐性乳房炎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CC change pattern of Holstein cows in Jiangsu.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9 SCC change patterns, 253 706 DHI records of Holstein cows from 2017 to 2019 in 12 dairy farm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nd the least squares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rm size, parities, calving seasons, calving intervals, and 305-days milk production on SCC change patter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CC pattern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each facto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 Among them,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and lower to infection pattern was the lowest for cows in farm with more than 5 000 cows. The percentage of infected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and lower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lowest for cows in farm with less than 1 000 cows.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and infected to healed pattern was the lowest for cows with parity 1.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infectio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and lower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lower for cows with parity 5.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infectio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and lower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lowest for cows calving in spring. The percentage of susceptible to reduce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lower to infection pattern was the lowest for cows calving in summer.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infectio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for cows with calving interval more than 441 d, and lowest for cows with calving interval with 300-400 d.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infectio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for cows with 305-days milk production of 3 000-5 000 kg. The percentage of lower to maintain pattern was the highest, and infected to healed pattern was the lowest for cows with 305-days milk production was 9 001-11 000 k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farm sizes, parities, calving seasons, calving interval, and levels with 305-days milk production have certain influenc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CC change patterns in Holstein cows.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subclinical mastitis in Holstein c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