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养猪》2016,(1)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大巴沙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大巴沙杂种猪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比例一致。试验分前期(25~60 kg)和后期(60~100 kg)2个阶段。高蛋白质组前期和后期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00%和14.02%,中蛋白质组分别为15.00%和13.02%,低蛋白质组分别为14.00%和12.02%。肥育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4头(2公2母)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大巴沙杂种猪的熟肉率、贮存损失、失水率、p H及L、a、b值等肉质性状无显著影响。与低蛋白质组相比,高蛋白质组肌肉中水分含量降低5.82%(P0.05)、锌含量提高12.08%(P0.05);中蛋白质组显著提高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P0.05)。综合考虑,大巴沙三元杂种猪饲粮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15.00%~16.00%、后期13.02%~14.02%。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6,(6)
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约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8头,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单独饲养在8个代谢试验猪舍里。试验猪分36~54 kg和54~104 kg两个阶段饲养,分别饲喂对照组饲粮(粗蛋白质16.50%~14.50%、总磷0.55%~0.50%、有效磷0.28%~0.24%)和低蛋白质低磷加氨基酸和植酸酶的试验组饲粮(粗蛋白质14.50%~12.50%、总磷0.45%~0.44%、有效磷0.18%~0.18%、植酸酶750 FTU/kg),预试期7 d,正试期108 d。结果表明,1)生长期、肥育期和试验全期试验组与对照组猪日增重、料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全期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高0.44%(P0.05),料重比低0.65%(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猪成活率都是100%,没有发生腿病。2)生长阶段,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分别比对照组高2.48%(P0.05)、4.54%(P0.05),尿素氮比对照组低15.10%(P0.05),磷两组相同;肥育阶段,试验组血清总蛋白、磷、碱性磷酸酶分别比对照组高1.08%(P0.05)、15.50%(P0.05)、10.76%(P0.05),尿素氮比对照组低17.68%(P0.05)。3)生长阶段,试验组氮排泄量、磷排泄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63%(P0.05)、32.98%(P0.05);肥育阶段,试验组氮排泄量、磷排泄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1.11%(P0.05)、29.00%(P0.01)。综上所述,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添加氨基酸和植酸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没有不良影响,而氮排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磷的排泄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7,(5)
研究旨在对宁乡猪和杜长大杂种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评估。选取体重、胎次、日龄相近的宁乡猪和杜长大分为两组,每组24头,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在同一饲养标准下饲养。结果表明:1)杜长大的日增重是宁乡猪的1.5倍,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杜长大比宁乡猪低27.25%,差异显著(P0.05)。2)杜长大的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胴体斜长和胴体直长等分别比宁乡猪高5.31%、67.99%、248.36%、19.74%、20.23%;宁乡猪的脂肪率和腹脂率分别为40.43%、2.87%,杜长大分别为17.53%、0.49%,杜长大比宁乡猪分别低56.64%、82.93%,均差异极显著(P0.01);宁乡猪背膘厚、皮厚高于杜长大,差异不显著(P0.05)。3)宁乡猪的大理石纹评分和在24 h的肉色红度极显著大于杜长大(P0.01);宁乡猪的pH_1和pH_2均大于杜长大,两猪种的熟肉率、失水率、肉色亮度和pH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杜长大杂种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较好,宁乡猪肉质较好,这主要是脂肪沉积能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绿洲灌区规模养猪D×LY三元杂交和PD×LY四元杂交商品猪的生长发育性能、胴体特性、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60-160日龄生长发育阶段,PD×LY猪的平均日增重比D×LY猪高7.39%(P0.01),料肉比低7.42%(P0.01),屠宰率高2.68%(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和瘦肉率分别高22.7%、11.02%、8.03%(P0.05),背膘厚低6.50%(P0.05)。D×LY猪的肌肉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含量和熟肉率分别较PD×LY猪高14.15%、21.50%、5.77%(P0.05),失水率、肌纤维直径、剪切力分别低17.62%、10.04%、12.04%(P0.05)。两组合猪背最长肌所含17种氨基酸中,同一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D×LY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蛋白质、干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油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亚油酸含量PD×LY猪显著高于D×LY猪(P0.05)。  相似文献   

6.
周芬  吴东  陈胜  李杨 《中国饲料》2019,(13):114-117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液肝脏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8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2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处理日粮,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100、200 μg/kg AFB1,预饲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AFB1,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下降了9.1%(P < 0.01),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3.3%(P < 0.01)。添加AFB1高剂量组血清红细胞(RBC)比对照组提高14.6%(P < 0.05),低、中、高剂量组血红蛋白(HGB)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4%、13.6%、18.7%(P < 0.01);高剂量组白细胞(WBC)比对照组降低了22.9%(P < 0.05),低、中、高剂量组血小板(PLT)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5%、45.0%、51.2%(P < 0.01)。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提高33.8%、65.5%、93.2%(P < 0.01),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分别提高24.1%(P < 0.05)、137.7%、195.5%(P < 0.01),中、高剂量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分别提高25.8%(P < 0.05)、62.2%、131.0%(P < 0.01)。而肝脏中AKP、GOT、GPT活性随AFB1添加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GOT活性分别降低16.9%、23.1%、25.1%(P < 0.01),AKP活性分别降低19.1%(P < 0.05)、42.2%、43.9%(P < 0.01),GPT活性分别降低5.0%、6.8%(P < 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AFB1超标,尤其是含量达到100 μg/kg以上时,肥育猪生长性能下降,并且肥育猪的血液肝脏功能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富利宝和谷氨酸对大约克×长白二元杂种猪肥育与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51kg的"大×长"二元杂12头,随机分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喂常规(对照)日粮,试验组日粮是在对照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富利宝和0.6%L-谷氨酸。试验期共62d,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取1头体重相似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和肉品测定。结果表明:两组试验猪的肥育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猪背膘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反,对照组眼肌面积、肉色和系水力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猪眼肌的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总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也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85%(P0.05)和6.87%(P0.05);此外,眼肌的肌内脂肪也由对照组的5.11±0.24%提高到8.86±0.52%(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富利宝和谷氨酸虽然未能提高"大×长"二元杂种猪的肥育和屠宰性能,但可显著提高肌肉总氨基酸、总鲜味氨基酸和肌内脂肪的含量,从而改善其肉质。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7,(2)
为了探索出地方圩猪合理的生长肥育模式,选择60 kg左右的圩猪20头,分为圈养组和放养组,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圈养组按照常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放养组白天山林放牧,自由活动和觅食,早晚各补饲1次精饲料,两组饲养至90 kg体重结束。两组分别选择6头90 kg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并进行肉质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放养组日增重为259.1 g,极显著低于圈养圩猪的373.2 g(P0.01);放养组料重比为3.12,体重增长1 kg,放养组比圈养组少消耗0.98 kg精饲料;放养组的肩胛后沿处、最后肋处、腰荐结合处和倒数第3、4肋处背膘厚分别是51.33 mm、27.35 mm、47.10 mm和37.96 mm,分别比圈养组下降24.4%、32.3%、12.4%和33.1%,差异显著(P0.05),而屠宰率、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放养组的肌内脂肪含量为1.82%,极显著低于圈养组(P0.01),而pH_(45)、pH_(24)、肉色(L、a、b)、失水率、拿破率、肌肉水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放养组的酪氨酸(P0.01)和赖氨酸含量(P0.05)显著高于圈养组,其他氨基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放养模式虽然延长了饲养周期,但减少了饲料的消耗量,显著降低了脂肪的沉积,提高了酪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是圩猪生长肥育较好的一种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36头杜×长×大二三元杂交阉公猪,平均体重(55.6±7.0)kg,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13%(低蛋白质组)、16%(对照组)和19%(高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水平日粮,每个处理12个重复(单栏饲养).于饲喂后第45天,每组随机屠宰5头,分离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运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研究CAT1 mRNA相对于β-actin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时,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相对于内参β-actin mRNA的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分别提高了58.4%、23.2%和24.5%,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时,CAT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则分别提高93.1%和122.6%,差异显著(P<0.05),而在回肠中降低了14.3%,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最的影响不大,而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空肠C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大巴沙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大巴沙三元杂种猪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比例一致。试验分前期(25~60 kg)和后期(60~100 kg)2个阶段。高蛋白质组前期和后期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00%和14.02%,中蛋白质组分别为15.00%和13.02%,低蛋白质组为14.00%和12.02%。结果表明,与中蛋白质组、低蛋白质组相比,高蛋白质组全期日增重分别提高5.47%(P0.05)和10.31%(P0.05),全期料重比分别降低3.28%(P0.05)和11.72%(P0.05);3点平均背膘厚分别提高0.56cm(P0.01)和0.29 cm(P0.05);眼肌面积分别提高7.85%和降低3.45%;整个试验期每千克增重成本分别降低0.23元和1.05元。综合考虑,大巴沙三元杂种猪饲粮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为前期15.00%~16.00%、后期13.02%~14.02%。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枣庄黑盖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70日龄、平均体重为(20.48±2.54) kg的枣庄黑盖猪11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试验Ⅰ、Ⅱ、Ⅲ组在生长阶段(20~50 kg)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14%和12%的饲粮,在肥育阶段(51~90 kg)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12%和10%的饲粮,对照组在生长和肥育阶段均饲喂商业公司现行饲喂的自配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0%),试验期为16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中期体重、结束体重、生长阶段平均日增重和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16.83%(P 0.05)、12.71%(P 0.05)、25.57%(P 0.05)和7.20%(P0.05),试验Ⅱ组分别增加18.08%(P0.01)、15.37%(P0.01)、27.29%(P0.01)和11.75%(P0.05),试验Ⅲ组上述指标在数值上也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粗蛋白质、钙、磷、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背膘厚和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枣庄黑盖猪生长和肥育阶段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和1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长白×沙子岭二元杂种猪肉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长×沙二元杂种猪60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高、中、低3种不同营养水平饲粮,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饲养在同一栏内,进行为期122 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屠宰4头猪测定猪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分别比高水平组高1.08个百分点、0.7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硬脂酸含量,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分别比低水平组高2.80个百分点和2.3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肉豆蔻酸、月桂酸含量,高水平组分别比中、低水平组高0.69个百分点和0.75个百分点、0.05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分别比低水平组高3.66个百分点和2.7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高、中水平组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高于低水平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水分、粗灰分及矿物元素的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3组均未检测出砷、氟,铅含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日粮锌与蛋白质互作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8头(21±2)日龄断奶D×L×Y三元杂交仔猪,采用2×3两因子析因法设计,按体重相近原则,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处理分别为低锌(100 mg/kg)高蛋白质(23%)组、低锌中蛋白质(20%)组、低锌低蛋白质(17%)组、高锌(3 000 mg/kg)高蛋白质组、高锌中蛋白质组和高锌低蛋白质组.结果表明:日粮锌与蛋白质互作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其中高锌高蛋白质组的全期日增重最高,为357 g(P<0.01或P<0.05),料重比最低,为1.67(P<0.01或P<0.05);试验前期(1~14 d),高锌高蛋白质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前期(1~14 d),锌对GSH-Px和SOD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锌高蛋白质组的IgA、IgG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或P<0.05).综合以上结果,锌与蛋白质互作有利于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其中以高锌高蛋白质组的效果最佳,且锌主要在断奶后2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7,(3)
为评价冬季肥育猪舍内处于不同位置猪只生长性能的差异,试验选择225头日龄、健康程度一致,体重在29~33 kg的长大阉公猪,平均分布在猪舍前、中、后3个区域,即靠近水帘处75头,处于猪舍中间位置75头,靠近风机处75头。每个方位区域有5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有15头肥猪。试验分为3个阶段:肥育前期,猪群体重在30~45 kg,3组均饲喂相同的小猪料;肥育中期,猪群体重在45~75 kg,3组均饲喂相同的中猪料;肥育后期,猪群体重在75~105 kg,3组均饲喂相同的大猪料。结果表明,在肥育前期、肥育中期、肥育后期,方位前组和方位后组料重比均高于方位中组,其中肥育前期,方位前组比方位中组显著提高4.48%。在肥育前期和肥育中期,方位前组日采食量高于方位中组和方位后组,但差异不显著。肥育全期,方位前组和方位后组日采食量分别比方位中组提高3.15%和0.39%,均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方位前组和方位后组分别比方位中组降低1.04%和2.08%,均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方位前组和方位后组分别比方位中组提高3.77%(P0.05)和2.26%(P0.05)。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9,(1)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平均体重(60.85±1.52)kg的150头杜花二元杂种肥育猪(杜洛克♂×广东小耳花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益生菌和抗生素),试验A组饲喂基础饲粮+产品A 0.10%,试验B组在第1阶段每天饲喂基础饲粮+产品B 6~8 mL/头,在第2阶段每天饲喂基础饲粮+产品B 8~10 mL/头。试验全期共84 d,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第1至第42天,第2阶段为第43至第84天。结果表明:1)在第1、2阶段及全期,各组肥育猪的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A组和试验B组在第1阶段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9.82%和7.03%,料重比分别降低8.40%和2.52%,试验A组在第2阶段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4.29%,料重比降低4.34%;与对照组相比,全期试验A组和B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17%和1.61%,料重比分别降低5.75%和1.37%。2)在第42天,试验A组和B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A组和对照组的磷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在第84天,试验A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B组(P0.05),试验A组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B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在第42和第84天,试验A组和B组粪便中乳酸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试验A组和B组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杜花二元杂种肥育猪肠道菌群环境,提高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具有在养猪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9,(6)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低磷饲粮添加超剂量植酸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氮排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38.00±0.20)kg的12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为高蛋白质低能组(粗蛋白质17.0%,净能10.26 MJ/kg)、低蛋白质高能组(粗蛋白质15.5%,净能10.46 MJ/kg)和低蛋白质低能组(粗蛋白质15.5%,净能10.26 MJ/kg)。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高蛋白质低能组相比,低蛋白质高能组和低蛋白质低能组腹泻状况和生长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高蛋白质低能组相比,低蛋白质高能组和低蛋白质低能组氮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3个处理组总能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低蛋白质高能组和低蛋白质低能组粪中氮和磷含量分别比高蛋白质低能组降低18.99%和25.63%、23.30%和30.11%(P0.05);4)与高蛋白质低能组相比,低蛋白质低能组血清中游离蛋氨酸提高47.47%(P0.05),与低蛋白质高能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游离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降低饲粮粗蛋白质1.5个百分点不会影响动物生长性能,同时添加超剂量植酸酶可以降低粪便中氮、磷排放。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胴体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6头平均体重为(63.73±2.01)kg的杜长大肥育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各组猪分别饲喂含0,200,300和400 mg/kg姜黄素的试验饲粮,研究不同水平的姜黄素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肥育阶段平均日增重,400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的脂肪率和背膘厚降低(P0.05或P0.01),而瘦肉率提高,眼肌面积增大(P0.01)。400 mg/kg组的背最长肌蛋白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6,(2)
为研究新型能量饲料乳化酶解油粉在肥育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健康、体重75 kg左右的丹系大约克×美系长白二元杂种肥育猪40头,分为对照组和乳化酶解油粉组,每组20头,每组公母比例相同。用基础饲粮直接饲喂对照组猪;用3.5%乳化酶解油粉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小麦麸饲喂乳化酶解油粉组猪。饲养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乳化酶解油粉组猪日增重显著提高6.37%(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6.12%(P0.05),血糖和血清中总蛋白、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69%、14.11%、50%、9.68%;两组猪血清尿素氮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乳化酶解油粉可显著改善猪的营养状况,促进猪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头初始体重为(55.20±2.18)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绿狐尾藻,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和Ⅲ组肥育猪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2)各组肥育猪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Ⅳ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3)各组肥育猪的胴体率、瘦肉率、屠宰率、胴体斜长、肉色、剪切力和大理石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和Ⅳ组的平均背膘厚和Ⅳ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Ⅲ组的滴水损失有降低趋势(P0.05),Ⅱ和Ⅲ组的p H45 m in、p H24 h有增加趋势(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平均背膘厚,减缓肌肉p H下降速度,降低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碱性负离子液、复合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后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舍内环境的影响,选择体重6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肥育猪7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0.06 mg/kg+硫酸黏菌素0.04 mg/kg,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碱性负离子液500 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2 000 mg/kg,试验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2 000 mg/kg,试验3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碱性负离子液500 mg/kg。正试期7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末重分别极显著提高4.04%(P0.01)、8.08%(P0.01)、9.57%(P0.01),日增重分别极显著提高8.90%(P0.01)、17.58%(P0.01)、20.80%(P0.01),料重比分别极显著降低10.74%(P0.01)、13.77%(P0.01)、16.53%(P0.01);舍内氨气浓度分别降低19.32%(P0.05)、18.18%(P0.05)、22.73%(P0.05),桶内氨气浓度分别降低16.67%(P0.05)、12.50%(P0.05)、27.50%(P0.05)。结论:在饲粮中添加碱性负离子液和复合微生态制剂能达到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和硫酸黏菌素"的作用效果或者更优,并改善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