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云南省保山市烟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为探索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5上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进行分析。【结果】除棕色反应产物含量在尚熟烟叶中略高于成熟烟叶外,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等香气物含量均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香气物总量在成熟烟叶中最高,尚熟烟叶次之,欠熟烟叶最低。按致香物质的基团划分,除醛类物质在3个成熟度的烟叶中含量相当外,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结论】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对烟叶吃香味品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云南省保山市烟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为探索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5上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进行分析。【结果】除棕色反应产物含量在尚熟烟叶中略高于成熟烟叶外,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等香气物含量均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香气物总量在成熟烟叶中最高,尚熟烟叶次之,欠熟烟叶最低。按致香物质的基团划分,除醛类物质在3个成熟度的烟叶中含量相当外,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结论】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对烟叶吃香味品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窝肥施用不同芝麻类有机物料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改变传统饼肥施用方式,窝肥施用的不同芝麻类有机物料栽烟时穴施。【结果】(1)窝肥施用芝麻饼可提高3个部位烟叶品质,施用炒芝麻可提高中部和上部烟叶质量,施用芝麻油仅提高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施用芝麻饼的3个部位、施用炒芝麻中部和上部烟叶糖与烟碱和总氮与烟碱的比值均适宜,而施用芝麻油3个部位的烟叶这两者比值均不太适宜,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均较差。(2)窝肥施用芝麻饼的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是由新植二烯、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增加引起的,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是由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增加引起的;施用炒芝麻的中部和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新植二烯、苯丙氨酸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施用芝麻油的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新植二烯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3)3个部位均以窝肥施用芝麻饼烟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尤其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余味舒适特征较明显。【结论】芝麻饼肥用量相等情况下,基肥与窝肥相结合施用,较传统的饼肥全部用作基肥,更有利于烟叶致香物质的形成,提高各部位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尤其明显提高新植二烯(上部烟叶略低于对照除外)及其以外致香物质含量、烟叶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和氯含量较低,钾素含量相对较高,使烟叶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含量及组成更趋协调,有助于改善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4.
装烟密度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烤烟中部叶为材料,研究密集烘烤装烟密度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新植二烯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高密度处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新植二烯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分别较低密度处理高12.48%、18.46%、24.27%;高装烟密度处理能促进棕色化反应产物的积累,但会明显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总含量;低装烟密度有利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充分转化形成;中密度装烟(T2)条件下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其他处理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常规采烤方法相比,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有助于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淀粉含量,而总氮 及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2)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明显提高了上部烟叶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类 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各类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但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占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比例与常规采收方式相比差别不大。说明上部烟 叶带茎烘烤能够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3)上部烟叶带茎烘烤可以明显提高上部烟 叶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因型烤烟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曲靖烟区5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为材料,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基因型烤烟中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总氮、烟碱、氯离子含量均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普遍偏高;钾离子含量普遍偏低.不同基因型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KRK26>云烟97>云烟87>K326>NC297;不同基因型之间中性致香物质的类群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云烟8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云烟97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KRK26的新植二烯含量最高;NC297的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新植二烯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种;K326的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云烟97的棕色化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采收时期对烤烟成熟度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3个采收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下部叶推迟2d采收,中部叶推迟3d采收,上部叶推迟4d采收对烤烟产质量影响最大,可有效降低烤后烟叶总糖、糖碱比以及氮碱比;可显著提高中部叶中性香气物质成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棕色化反应产物类、新植二烯含量,其中提高幅度分别为18.02%、17.73%、7.82%、9.85%;烤后烟叶成熟度好,油分足,结构疏松,烟叶充分成熟无青杂烟出现,产量与均价均有所增加。因此,通过适当推迟采收可以提高烟叶成熟度,协调烤烟内部化学成分含量,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与土壤养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针对平顶山不同部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与对应的土壤养分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对美拉德反应产物和酮类致香物质总含量影响较大;全Ca对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影响较大;速效磷对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影响较大;氯对新植二烯含量影响较大。总体来看,速效钾、速效磷和全Ca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对烟夹、散叶堆积与散叶插扦装烟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装烟方式的中部叶类胡萝卜素、芳香族氨基酸、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和新植二烯等裂解产物含量显著升高,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显著降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赋权评价分值中部叶以散叶堆积处理(T2)最高(569.24),上部叶以烟夹处理(T1)最高(495.61)。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角度出发,云南曲靖烟区散叶堆积和烟夹装烟方式可分别增加中部、上部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可作为后续研究、推广的主要装烟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钾肥配施不同有机酸对烤烟中部叶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配施不同的有机酸均能提高烤烟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其中配施柠檬酸和草酸处理比对照提高了16%以上。钾肥配施柠檬酸、乳酸和黄腐酸钾处理均能提高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而配施苹果酸和草酸处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对照略低。其中钾肥配施柠檬酸处理可提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Maillard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芳香类氨基酸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钾肥配施黄腐酸钾处理可提高除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外其余各类致香物质含量。以钾肥配施柠檬酸和黄腐酸钾处理对改善中部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力水平对烤烟各部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豫中烤烟产区设置了高、中、低3个肥力水平,研究了烤烟底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5个部位烤后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条件下,大多数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糖类及非酶棕色化反应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含量随着叶位的升高呈增加趋势,茄酮含量则在腰叶与上二棚处于较低水平,新植二烯含量在上二棚处含量最高;中等肥力条件下,多数香气成分在上二棚处达到最高值,茄酮与新植二烯则分别在下二棚与腰叶处含量最高;低肥力条件下烟叶多数香气成分含量在腰叶或下二棚处含量最高.这说明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大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叶位也随之降低.整体来看,底脚叶在不同肥力条件下香气物质总量均为最低,高肥力的上部叶香气物质总量最高,中、低肥力分别在腰叶与下二棚处香气物质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红云红河保山基地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成熟度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为保山烟区该品种质量提升提供适宜采收成熟度参考。对比了3个田间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的提升,大部分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及特征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各致香成分变化的幅度不一致。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标准为下部叶,打顶后1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50%~60%,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叶,打顶后3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70%~80%,主脉变白2/3以上。上部叶,打顶后48-51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80%以上,主脉变白3/4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南省郏县步进式烤房研究了变黄期与定色期拉长烘烤时间对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拉长了变黄和定色时间的3个处理T2,T3,T4均提高了烟叶中性致香成分总量;②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类、类西柏烷类、新植二烯类致香物质含量在42℃变黄拉长12 h处理(T2)最高;定色期54℃定色拉长12 h的处理(T3)较正常烘烤处理(T1)只提高了类胡萝卜素类及新植二烯类产物含量;在变黄期与定色期均拉长12 h处理(T4)的棕色化产物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高,且T4处理与正常烘烤处理T1相比,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类、新植二烯类致香物质含量提高,类西柏烷类物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植烟土壤改良的新途径,2006-2007年.在重庆市武隆县研究了黑麦草不同翻压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黑麦草后,烟株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茎围比对照有所增加;同时,降低了烟株病害的发生.翻压黑麦草后,降低了中部烟叶总氮和烟碱的含量;增加了总糖、还原糖、苯丙氨酸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类物质、棕色化产物类物质、类西柏烷类物质、新植二烯的含量和中性香气成分总量,使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翻压黑麦草后增加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15.
以三门峡烟区94个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施氮水平的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烤烟的关拉德反应产物(22.58±4.72μg/g)、类西柏烷类物质(52.88±32.96μg/g)、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47.96±6.02μg/g)和新植二烯(743.92±200.96μg/g)含量的分布形态为正偏尖峭峰;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16.91±4.33μg/g)和其他中性香气成分(14.30±2.45μg/g)的分布形态为正偏平阔峰。烤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随着烟区、品种、等级、海拔、土壤类型及施氮水平不同而存在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成熟度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以长春烟区柳河县烟草主栽品种吉烟9号的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下部尚熟烟叶(提前采收)、中部成熟烟叶(正常采收)和上部完熟烟叶(推迟5~7d)的各项化学成分适中,化学成分比值协调,香气物质含量比较高;评吸结果香气量足,青杂气轻,刺激性小,余味干净、舒适。因此,烟区烤烟的烟叶成熟采收标准为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成熟后推迟5~7d采收。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不同生态区烤烟云烟85烟叶为材料,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烤烟种植区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中仅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新植二烯含量不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余挥发性香气成分均存在显著性地区差异。滇东北地区烤烟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滇西南地区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吉林省主推的2个烤烟品种JY-02-3和云87为材料,通过对2个品种的成熟规律和叶片的外观性状特征的观察,对不同部位不同叶龄叶片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进行测定,从而对2个品种的成熟过程以及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JY-02-3表现较好,云87次之。JY-02-3下部叶在叶龄60~65 d(移栽后80~88 d)、中部叶在叶龄65~70 d(移栽后97~103 d)、上部叶在叶龄70~75 d(移栽后118~123 d)时,各项成分含量较适宜;云87下部叶在叶龄60~65 d(移栽后80~88 d)、中部叶在叶龄70~75 d(移栽后103~110 d)、上部叶在叶龄70~75 d(移栽后118~123 d)时,各项成分含量较适宜。JY-02-3中部叶65~70 d叶龄、云87中部叶在70~75 d叶龄适时采收的鲜烟叶具备潜在质量基础,有利于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提高。[结论]研究可为烟叶适时采收及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烟叶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