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正> 比较医学是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科学,动物疾病模型又是比较医学的核心,它把兽医与人医紧密地结合,从而更促使医学科学的发展。 一、动物疾病模型对于医学发展的意义 医学经过了玄学,经验医学,发展到现在的实验医学。由于古代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关系,人们对  相似文献   

2.
兽医微生物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医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与动物疾病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知识与技术来诊断和防治动物疫病以及人兽共患病,在保障畜牧生产发展、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伴随着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兽医微生物学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
沈志强 《猪业科学》2002,19(12):5-8
2.2.4家禽疾病致病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化 家禽疾病发病机理一直是禽病研究的重点,常规方法是从眼观和显微镜下组织器官细胞水平上研究和常规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水平上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子显微镜的普及应用,使禽病研究者能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疾病发生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同时,研究各种饲料供给可利用养分和能量的数量,从而在质和量上满足动物营养需要。我国动物营养研究正在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整体到组织、表观到内涵,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深入发展。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功能的学科。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与免疫学发展进程紧密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基础生物学科的发展,免疫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营养和水生动物疾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营养素…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6.
动物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制中的应用是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在动物预防医学上的巨大贡献。随着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 ,动物疫苗的研究已在现代高科技领域分子微生物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正确认识动物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制中的作用与地位 ,将会促使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武器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 动物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制中的作用“预防为主”是医疗卫生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方向 ,在动物传染病的防制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应用动物疫苗来预防动物的传染病 ,是实用免疫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历史…  相似文献   

7.
《现代动物免疫学》(第 2版 )已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 2 0 0 1年 8月正式出版发行 ,现在开始征订。本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王世若、王兴龙、韩文瑜 3位教授主编 ,并聘请 2 1位国内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本书是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上介绍动物免疫学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近年来已经开始重视免疫病理工作。一系列的动物实验业已证明在免疫病理中,免疫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中叶,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5方面,即吸取宿主营养,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机械性障碍与破坏,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营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及解释营养物质对动物机体的变化调控,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免疫与疾病等.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方法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饲养业的持续发展,动物传染病的流行亦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同时由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病毒学及分子免疫学等基础学科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应地自然会影响到动物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发展,现就此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1.
预防兽医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疾病及侵袭性疾病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疾病流行规律、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原理及技术的科学。本学科主要由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组合而成,研究范围涉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感染对象,深入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体现。该学科不仅事关动物保健,还直接服务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生物制品、兽医卫生行政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历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同兽医专业其他学科相比较大,一直被视为热门专业。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人才,我们教学团队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培养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因敲除是指对DNA序列已知但其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使该基因失活或缺失,从而推测出其生物学功能的基因修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面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小鼠、斑马鱼、鸡、牛、羊、猪等物种;功能基因组学方面,通过建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发现了部分基因的功能;药理学方面,基因敲除小鼠可以用来揭示疾病的机理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免疫学方面,通过基因敲除可以从基因水平研究免疫系统的疾病;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针对各种动物疾病的相应基因敲除也有很多应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现已研究出很多调控元件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外在调控;基因敲除技术在病原微生物的复制、代谢、致病机理和动物生长发育、育种方面也有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免疫与繁殖     
近十几年来,免疫学研究的进展非常迅速,不但改变了许多旧的兔疫学观念,而且已渗透到不同学科中,大大充实和更新了许多学科理论,阐明了不少原因不明的疾病。在动物繁殖领域中,也有许多问题与免疫学有密切关系,如妊娠期免疫、母体免疫球蛋白传递的途径、兔疫对胎儿的影响、免疫性不育等,对畜牧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前言免疫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医学科学。近二十年来,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在免疫生物学、免疫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超显微水平。人类对免疫机制、免疫性疾病等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过,在生殖免疫方面,自从Landsteiner等(1899)在动  相似文献   

15.
比较医学的涵义为: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人的健康和疾病现象进行类比研究。比较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所有动物的疾病。用低等动物进行模拟来研究人兽疾病也属于这一范畴之内。实际上它是医学和兽医学的交  相似文献   

16.
铜、锌是动物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具有催化、构建和调节等三种基本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细胞内外微量元素的潴留、转运、特异分布等生物代谢乃至分子水平的基因表达过程将为深入地揭示元素的转运机制、生物效能和代谢疾病的病理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微量元素疾病的早期防治和营养补给提供科学的指导.笔者等将有关铜、锌元素细胞(分子)生物学和酶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概述. 1 铜、锌元素生物催化作用的酶学机制 动物体内微量元素铜、锌在动物机体中的生物学功能与其相关酶结构的组成和活力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酶或生物膜位点的"占领"发挥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疾病和免疫学应激对畜禽生产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关疾病对动物生产性能影响的机制表明 ,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增强动物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抵抗疾病能力的重要措施。一些维生素 (特别是那些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维生素 ) ,因为它们在免疫和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而受到重视。如果我们掌握了营养与免疫之间互作的机制 ,就可以从营养的角度来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维生素不是形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 ,也不是能源物质 ,它们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 ,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维持动物健…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作为免疫调节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疾病和免疫学应激对畜禽生产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关疾病对动物生产性能影响的机制表明,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抵抗疾病的重要措施。一些维生素(特别是那些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维生素),因为它们在免疫和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而受到重视。如果我们掌握了营养与免疫之间互作的机制,就可以从营养的角度来提  相似文献   

19.
荧光抗体技术又称免疫荧光技术,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检测[1].大肠杆菌感染动物出现严重的菌血症和败血症,表现为严重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腹膜炎等.对大肠杆菌病的诊断,通常采取平板划线分离细菌,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以及分子水平的鉴定.这一方法操作过程复杂,检测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20.
<正> 免疫学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下,由宏观和细胞水平飞跃发展到现代免疫学的亚细胞和分子水平。各种免疫实验诊断技术亦有了很大进展,除旧的方法有许多改进外,还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使免疫反应特点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很大提高。如放射免疫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测及10~(12)即微微克/毫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