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实验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35只1日伊莎褐蛋母鸡雏腹腔接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AV-1株、应用常规病理技术,对接毒后第15天、1、2、3、4、5、6个7批次的实验鸡做了病理学研究。结果:接毒后15d和1个月,部分实验鸡发生性细胞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骨髓在髓细胞大量增生,或形成成髓细胞性肿瘤瘤结节,肝、心、肾、法氏囊等内脏器官出现成髓细胞聚集,接毒后2-6个月,实验鸡发生了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法氏囊髓淋巴细胞发生  相似文献   

2.
法氏囊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AV-1株接种35只1日龄伊莎鸡雏,于接毒后不同批次扑杀,采取法氏囊做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接毒后1个月,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开始转化,接毒后2~5个月更明显,在法氏囊滤泡髓质区形成成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灶。接毒后6个月,法氏囊萎缩。生物素-亲和素(BA)法染色表明法氏囊一直存有病毒和群特异性抗原,以接毒后3~4个月含量最高。电镜观察,在接毒后1~4个月的实验鸡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中观察到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病毒粒子。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观察都表明法氏囊是该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法氏囊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健康山羊用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经3次攻击(总剂量为11-14ml)后,可获得HI为1:2^1^1-1:2^1^2的高免血清,该血清在紧急预防和治疗中可获得良好效果:对发病早期(初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之前)的感染鸡,保护率达92%,对症状较明显的病鸡的治愈率为62%。  相似文献   

4.
1.鸡马立克氏病1日龄用二价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只颈部皮下注射,14日后产生免疫力。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第一种程序程序日龄疫苗种类免疫途径产生时间免疫期首免1~3日龄H120弱毒苗滴鼻1滴/只二免21日龄后H52弱毒苗滴鼻或饮水5~8天6个...  相似文献   

5.
以禽巴氏杆菌病B26-T1200弱毒疫苗免疫后8小时即能产生免疫力(1/5鸡得到保护);2-3天有3/5鸡获得保护;4-5天后能产生坚强免疫力(4/5-5/5保护),免疫后2,3,4和5个月的总保护率为83.3%(80/96);免疫后5个月,6批苗的平均保护率为75%(18/24)。  相似文献   

6.
用云南绵羊舌病病毒(BTV)人工摘种绵羊30只,接毒后1~15天,每天剖检2只,同时剖检健康对照羊2只,用免疫荧光和细胞化学技术对靶器官和免疫器官进行连续观察,在接毒后6~8天,绵羊血片中发现了荧光阳性反应红细胞,接毒后2天,口角毛囊上皮,7天,颊、鼻粘膜上皮棘细胞层棘细胞胞浆观察到病毒抗原,且接近糜烂溃疡灶含病毒抗原的棘细胞和游走进来吞噬抗原的巨噬细胞越多。在免疫器官从接毒后5~6天起就可见嗜酸  相似文献   

7.
将每组8只1日龄白洛克鸡的几个组,分别以新城疫病毒(NDV0B-1和VG/GGA珠点眼免疫;部分鸡到17日龄时进行二免。对免疫过1次或2次的8组鸡,到30日龄时以速发型嗜内脏型新城疫强毒(vvNDV)Calif-1083株进行肌注或点眼攻毒。一组未免疫的对照组进行点眼攻毒。攻毒结果:8只未免疫的对照鸡全死亡;经B-1株免疫的16只鸡中有2只死亡;而经VA/GGA株免疫的16只鸡中却无一死亡。攻毒前  相似文献   

8.
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AV-1株接种35只1日龄伊莎鸡雏,于接毒后不同批次扑杀,采取法氏囊做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接毒后1个月,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开始转化,接毒后2~5个月更明显,在法氏囊滤泡髓质区形成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灶。接毒后6个月,法氏囊萎缩。BA法染色表明法氏囊一直存有病毒和群特异性抗原,以接毒后3~4个月含量最高。电镜观察,在接毒后1~4个月的实验鸡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中观察到LL病毒粒子。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观察都表明法氏囊是该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法氏囊决定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用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BAJ-A株鸡传代血浆毒感染1日龄伊莎鸡雏20只,在接毒后19 ̄25d于濒死期扑杀、采样,进行细胞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肝、肾、法氏囊、胸腺及血液的成髓细胞来源于骨髓;其成髓细胞胞浆、胞膜及细胞间隙存在带有囊膜的含核心的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0.
我厂1993年开始,引进生产鸡传染性法氏囊炎BD5、D78双价弱毒疫苗,此苗能够保护鸡群不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多种血清亚型毒株的感染,从而达到比一般单价疫苗更好的防疫效果。在疫苗的试产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改进了部分生产环节,提高并稳定了效价,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生产原料:1.1种毒:哈兽研提供的IBDV的BD5与D78株。1.2鸡胚:本厂自繁自养的鸡所产种蛋孵化。1.3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牌犊牛血清。2生产步骤:细胞制备、培养、接毒及收毒均按常规方法进行。3生产条件的选择与改进:3…  相似文献   

11.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示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幽会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  相似文献   

12.
已建立用直接或间接酶标组化法检测鸡蛋或鸡胚中污染的白血病/肉瘤病毒。该方法是将白血病/肉瘤病毒的代表毒株接种到已培养好的鸡胚单层成纤维细胞片上。继续培养一定时间,随后将固定好的细胞与特异性酶标抗体反应,经底物显色后,镜检。接种肉瘤病毒的细胞片在接毒6小时后就能检出少量的阳性细胞,接毒48小时的细胞片中的阳性细胞则更为清楚,典型。将病毒液稀释至10~(-7)时接种,其接毒细胞片在96小时也能检测到典型的阳性细胞;同时,该方法也能检测A、B两个亚群的另外四个毒株(RAV-1、RAV-2、RSV-1、RSV-2),而对禽的其它病原病毒则呈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京-1株血毒对2日龄SPF鸡攻毒,40d后剖杀取部分内脏组织,一部分做病理切片,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者判定为阳性;另一部分组织利用TRAP(Telomeric repeat maplification protocol)法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的肾、肝、脾、神经、卵巢、精巢等组织细胞端粒活性非常高,且其阳性率与肿瘤细胞浸润的阳性率吻合。  相似文献   

14.
检测了用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LK15细胞系(LK15疫苗)或蝙蝠肺细胞系(Bat疫苗)制备的苗对牛的保护作用。12头牛间隔4周免疫接种2次,然后于第2次接苗后4周攻毒,用LK15疫苗接种的9头牛产生了BLV特异性糖蛋白(gp)抗体,其琼扩试验效价为1:16~1:64。用100μ1(含70~100个合胞体)BLV持续感染奶牛血液攻击的4头牛均获得保护。其余5头牛用500μ1感染牛血液攻毒,仅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病、鸡新城疫是养鸡业中最常见的三种传染病,虽然一般鸡场都进行免疫预防,但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一、鸡马立克氏病近几年,马立克氏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成了各地鸡场甚感头痛的难题。1.鸡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1)母源抗体的干扰:注射HVT疫苗不能中和野毒,但母源抗体却中和HVT疫苗,影响1日龄雏鸡的免疫效果。(2)MDV野毒的早期感染:MD疫苗产生免疫力需1~2周,其间若感染MDV强毒,必将引起MD免疫失败。(3)免…  相似文献   

16.
鸡实验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35只1日龄伊莎褐蛋母鸡雏腹腔接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AV-1株,应用常规病理技术,对接毒后第15天、1、2、3、4、5、6个月7个批次的实验鸡做了病理学研究。结果:接毒后15d和1个月,部分实验鸡发生了成髓细胞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骨髓成髓细胞大量增生,或形成成髓细胞性肿瘤结节,肝、心、肾、法氏囊等内脏器官出现成髓细胞聚集;接毒后2~6个月,实验鸡发生了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法氏囊髓质淋巴细胞发生转化,成淋巴细胞克隆增殖形成成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灶,在肝、心、肾、脾、腺胃等器官中形成成淋巴细胞性肿瘤结节。据此,可对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做出病理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Bursine-2,D_(78),TAD进行复制,免疫21日龄雏鸡,14天后AGD抗体阳性率达90%~100%,用从本地分离的S_(-9302)强毒1:10囊乳剂0.2ml/只滴鼻、点眼、口服攻毒,结果对照组100%发病,50%死亡,试验组100%保护,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鸡毒支原体弱毒培养液在2~10℃中活菌滴度的变化李嘉爱广东省生物药厂广州510630将培养结束后的鸡毒支原体弱毒培养液,立即存放于2~10℃普通冷库,保存不同时间作活菌滴度测定。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培养液于普通冷库中短期保存,其活菌数没有明显变化。1...  相似文献   

19.
1免疫失败原因鸡马立克氏病(MD) ,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世界各养鸡国家和我国各省都有本病流行 ,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以来 ,马立克氏病对养鸡业造成的损失已大大降低 ,但近年来 ,免疫失败时有发生 ,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复杂 ,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早期野毒感染雏鸡1日龄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苗2~3周后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如果孵化室、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室、育雏舍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不好 ,被鸡马立克氏病毒污染 ,雏鸡早期感染鸡马立克氏病毒 ,免疫效果就不理想 ,甚至发生免疫失败。1.…  相似文献   

20.
用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接种2只绵羊,3 ̄4个月后,可观察到接毒绵羊发育迟缓和消瘦,其中1只绵羊在接毒后第8个月出现呼吸困难。未接毒对照绵羊发育正常。用CAEV琼扩抗原检测,2只接毒绵羊于接毒后第7周血清抗体阳转。病理剖检在1只接毒绵羊的多种器官中观察到比较轻微的病变,组织学检查可看到轻微的间质性肺炎、脑膜炎和滑膜炎的病变。实验结果表明,CAEV可感染绵羊,对绵羊有一定的致病性。因此用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