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动物源性食品因生产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当,导致食品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为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药物残留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常见的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并探讨预防药物残留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兽药残留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中毒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畜禽疾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质量的主要原因,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兽药,不但能及时预防、治疗、控制畜禽疾病,提高农户养殖效益,而且对积极控制和减少药物残留,提高动物产品品质,生产绿色食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在传统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作为动物促生长剂所引发的毒副作用越来越严重,而以中药添加替代抗生素等药物添加,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绿色、无公害畜禽养殖日益引起管理部门及生产单位的重视。笔者为验证桃红四物汤对育肥猪的添加效果,进行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各种畜禽疾病增多,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的投喂量增加,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了影响。一些头脑灵活的养殖户开始进行林地生态养鸡,但笔者发现大部分养殖户林地养鸡防疫技术不过关。  相似文献   

5.
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盲目用药,大量使用瘦肉精、抗生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和杀虫剂等,虽然使畜禽生长周期缩短,生产率提高,但也使细菌对药物的抗性增强,病毒突变加快,而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却越来越差。另外,国外对肉制品、水产品的出口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肉制品、水产品在出口时常遭受进口国家的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6.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代谢产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残留,简称药残.由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兽药的使用范围及用量也在不断增加,药物的应用在提高动物产品产量的同时,引起了极为严重的食品中兽药残留,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关于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类药物不断的被研发出来,这类药物在畜牧养殖业和医疗行业广泛应用。由于抗生素类药物在人或动物体内很难被分解,又会随排泄物进入到环境中去,在生态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可被动物吸收或在动物体内不断地积累,不同抗生素还会对环境中微生物种群的平衡造成破坏甚至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对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文中分析了残留的抗生素可通过多种形式进入身体,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归纳了一些检测抗生素的常用方法;总结了降解抗生素的方法包括生物降解方法、非生物降解方法和生物联合降解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环境中残留抗生素降解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植物营养矿化及养分循环等作用。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从而土壤动物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综述了主要的环境胁迫对土壤动物生态学的影响:(1)农药污染:随着农药污染程度的加重,土壤动物类群、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个体数密度等会逐渐降低,但是不同类型的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程度不同,杀虫剂农药比除草剂影响程度大,不同的土壤动物对农药污染的敏感程度也不同;(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其结果与农药污染相似;(3)氮沉降: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会随着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4)大气CO2浓度升高:国外学者主要利用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CO2系统对土壤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土壤动物对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能够产生正向、中性和负向的响应。最后本文指出了中国在土壤动物生态学领域急需开展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王爱  谭树华 《科学种养》2013,(10):46-47
近年来,针对药物残留、食品安全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开展了无毒、无公害的益生菌制剂的研究和开发。益生菌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组成,具有补充有益菌群,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繁殖,产生过氧化氢,提高饲料转化率,合成营养物质,促进生长,产生抗生素类物质等作用。因此,目前畜牧业特别是在养猪生产中越来越多应用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制剂已成为国内外养殖界学者研究和生产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属于常用的酸性药物,是人体及各种动物需要量最大的一类维生素药源,同时也是高效廉价的消毒杀菌剂。人工饲养乌龟、甲鱼及鱼类等水产动物,其苗种下池前一般都采用常规的消毒药物,如生理盐水、食盐溶液、高锰酸钾或抗生素等进行浸泡消毒。有20  相似文献   

11.
畜禽采血技术操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动物疫病威胁的日益增加,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动物疫情和动物免疫监测的力度.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血清,采血是目前获取血清的主要技术手段,采血一般是在现场完成的,工作量大,存在的危险也大,是监测工作中最繁重的环节,但又是广大兽医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一项操作技术.实用的采血技术是保质、保量完成采血任务的必要保障,也是保护采血员安全的必要保障,笔者经几十年的借鉴和摸索,总结出如下畜禽采血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在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许多饲料(包括饲料添加剂)都可与某些药物发生拮抗作用,致使药物疗效降低。因此,为了保证药物应有的疗效,在给畜禽用药时应有针对性地停喂某种饲料或添加剂。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动物产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动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而动物产地检疫是控制疫病的关键环节。由于动物产地检疫是在动物(动物产品)运输调离饲养、生产场地前进行,为此它具有在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动物疫病随感染动物(动物产品)运输调离饲养、生产场地而造成远距离扩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我国畜禽及水产品抗生素超标,多次发生被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事件。而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我国畜牧业的生产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冲破出口壁垒,山东省莱州市天丰农业微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在华南理工大学康瑞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开发研制成了新型高效微生态制剂“利康灵”和“康泰健”。用其喂养的肉鸡,经山东省烟台市检验检疫局检测认定,肉鸡胴体及内脏中无任何抗生素药物残留,完全达到出口美国、日本及欧盟国家的标准要求。服产相高饲这种微生态制剂既具有抗生素防治疾病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又克了抗生…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世界很多地方都把抗生素作为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首选药物,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利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有很多危害:1.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加,奶牛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使一些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或耐药性),这种抗药性一旦产生,不仅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使用鱼药、抗生素、激素等,造成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现象比较普遍。当前,药物残留仍然是水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从近年发生的"氯霉素事件"、"恩诺沙星事件"、"多宝鱼事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抗生素等兽用抗菌药在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健康生长及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发挥着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出现的抗生素残留及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暴露出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带来的动物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风险隐患。据悉,为切实规范兽用抗菌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维护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遏制细菌耐药与兽药残留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发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2):91-92
第三章 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二十六条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在传统饲料中,抗生素长期被作为动物促生长剂添加到饲料里,其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生产出既营养又安全的畜产品,用中药添加替代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绿色、无公害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为验证补中益气汤添加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在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某猪场进行试验,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全籽粒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提高了约80%。1000g蛋白质中含赖氨酸40~50g;精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0%~50%;优质的碱溶性谷蛋白增加一倍。大量试验结果表明,优质蛋白玉米用于生产畜禽饲料,可大幅度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具有增重快,节约粮食和蛋白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饲料报酬。使动物日粮中的氨基酸更加平衡,提高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动物粪便中氮的排出,从而缓解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