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 (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 (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检验不同扬州鹅专门化品系(扬州鹅A品系YA、扬州鹅B品系YB、扬州鹅C品系YC、浙东白鹅Z、霍尔多巴吉鹅H)的杂交配套效果,实验在种鹅400日龄时,组建4个杂交组合(YB♂×YA♀、YC♂×YA♀、Z♂×YA♀、H♂×YA♀)和3个纯繁组(YA♂×YA♀、YB♂×YB♀、YC♂×YC♀),分别测定420只种鹅繁殖性能、700只仔鹅生长性能、70只10周龄鹅的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YA♂×YA♀组合的受精率最高,H♂×YA♀组合的受精率最低,其他5个组合的受精率在80%左右;YC♂×YA♀组合的孵化率最高,Z♂×YA♀组合孵化率最低;Z♂×YA♀组合和YB♂×YB♀组合在0~6周龄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5个组合,YB♂×YB♀组合的平均体重最高,为3 842.23 g,H♂×YA♀组合的平均体重最低,为3 443.08 g;除YC♂×YA组合外,其他组合腹脂沉积均低于2.4%,H♂×YA♀组合与YC♂×YC♀组合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YB♂×YA♀组合、H♂×YA♀组合、YB♂×YB♀组合和YC♂×YC♀组合胸肌的水分与胶原含量高于腿肌,胸肌的蛋白与脂肪含量低于腿肌,Z♂×YA♀组合与YB♂×YB♀组合水分含量低于78%,蛋白含量高于23%。综上,YB♂×YB♀组合与Z♂×YA♀组合的繁殖性能与生长性能良好,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良,可为扬州鹅新品系的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今后利用伊犁鹅进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岁的伊犁鹅及其与豁眼鹅杂交后代(杂交鹅)各1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鹅公鹅胸肌率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伊犁鹅母鹅(P0.05或P0.01);杂交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肉色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屠宰后24小时时,伊犁鹅公鹅的腿肌肉色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屠宰后2小时时,伊犁鹅母鹅的胸肌pH值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胸肌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母鹅(P0.05),伊犁鹅公鹅腿肌的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公鹅(P0.05);伊犁鹅母鹅胸肌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下,伊犁鹅与杂交鹅比较,伊犁鹅产肉性能高、肉质较好、抗氧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比较70日龄太罗鹅(太湖鹅♂×罗曼鹅♀)、罗太鹅(罗曼鹅♂×太湖鹅♀)、浙罗鹅(浙东白鹅♂×罗曼鹅♀)、罗曼鹅(纯种)和太湖鹅(纯种)的肉品质(肌苷酸、肌内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为肉鹅杂交配套系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比为1:5),子一代70日龄时每组取体型相近的6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罗曼鹅与太罗鹅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浙罗鹅(P<0.05);浙罗鹅胸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太罗鹅和罗曼鹅胸肌与腿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且太罗鹅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杂交鹅腿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纯种鹅(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和腿肌必需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本研究表明浙罗鹅和太罗鹅肉品质总体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5.
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鹅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屠宰率、全净膛率都分别在87.10%、67.94%以上;肌肉肉色(OD值)为0.58~1.68,且胸肌肉色均较腿肌浅;嫩度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腿肌的嫩度比胸肌好;K×B群体公鹅胸肌粗脂肪、S×A群体及A×A群体母鹅胸肌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A×A群体母鹅胸肌蛋白含量极显著小于腿肌(P0.01),S×A群体公鹅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群体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部位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其他群体肌苷酸和硫胺素含量在部位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罗扬鹅(L×Y)、卡扬鹅(K×Y)、浙扬鹅(Z×Y)和扬扬鹅(Y×Y)4个鹅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0~10周龄生长性能、10周龄屠宰性能及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L×Y群体宰前活重与屠体重均显著高于K×Y群体、Z×Y群体和Y×Y群体(P0.05);L×Y群体胸肉肉色显著高于K×Y群体、Z×Y群体和Y×Y群体(P0.05);杂交组合鹅胸肌与腿肌剪切力均小于Y×Y群体,但差异不显著(P0.05);L×Y群体腿肌pH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群体(P0.05);L×Y群体胸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K×Y群体、Z×Y群体和Y×Y群体(P0.05);K×Y群体胸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L×Y群体、Z×Y群体和YxY群体(P0.05)。由此可见,这种经济杂交方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鹩的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典型的非线性生长模型对70日龄扬州鹅Y×Y(扬州鹅♂×扬州鹅早)及杂交后代L×Y(罗曼鹅♂×扬州鹅早)、K×Y(卡洛斯♂×扬州鹅早)和Z×Y(浙东白鹅♂×扬州鹅早)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拟合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各其生长曲线(R~20.99),同时进行适合性χ~2检验,对比发现Gompertz模型为最优模型(χ~2χ_(0.05)~2=11.07,df=5);其他拟合参数估计值表明,杂交组合(L×Y、K×Y和Z×Y)拐点周龄(InB)/k小于对照组Y×Y组合,而拐点体重A/e和最大周增重kw均大于对照组Y×Y组合,说明通过杂交对扬州鹅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本研究结果为及时掌握扬州鹅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条件对北京油鸡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油鸡为材料,探讨贮藏条件对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分别置4℃、-20℃、-80℃贮藏,采用HPLC法测定贮藏7 d胸肌的IMP及其相关化合物含量;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肉中IMP的含量,4℃贮藏最低,与鲜肉、-20℃、-80℃差异极显著(P<0.01),-20℃和-80℃贮藏IMP含量无显著变化;ATP、ADP、AMP含量较低,ATP和AMP在3种温度贮藏都极显著降低(P<0.01),ADP无显著变化(P>0.05);Hx和HxR,4℃、-20℃贮藏后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80℃贮藏略高于鲜肉(P>0.05).肉中各种游离氨基酸贮藏7 d都不同程度增加,鲜味氨基酸(Glu、Asp、Ala、Gly)贮藏7 d极显著高于鲜肉(P<0.01),且腿肌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蚕沙水平对扬州鹅仔鹅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营养成分以及硫胺素、肌苷酸、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仔鹅饲粮中蚕沙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330只1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添加3%、6%、9%、12%蚕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从仔鹅11日龄至70日龄。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显著降低了仔鹅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蚕沙显著降低了仔鹅胸肌肉色和腿肌剪切力(P0.05),且均呈一次线性关系(P0.05)。3)饲粮添加蚕沙显著提高了仔鹅胸肌、腿肌水分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仔鹅胸肌、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P0.05)。Ⅳ组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Ⅴ组胸肌和腿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饲粮添加蚕沙显著提高了仔鹅胸肌、腿肌硫胺素含量(P0.05),对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适量蚕沙对仔鹅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常规养分含量以及肌苷酸、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没有不良影响,并具有改善肌肉嫩度,提高硫胺素含量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仔鹅饲粮中蚕沙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6%。  相似文献   

10.
不同周龄莱籽鹅和北方白鹅17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4、8、12周龄时菜籽鹅(莱菌鹅♂×籽鹅♀)和北方白鹅(东北白鹅♂×籽鹅♀)17种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品种鹅各时期血清生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周龄莱籽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5);8、12周龄2品种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12周龄莱籽鹅磷(P)含量极显著高于北方白鹅(P<0.01),而北方白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莱籽鹅(P<0.05);2品种鹅钙(Ca)、乳酸脱氢酶(LDH-L)及碱性磷酸酶(ALP)都有随周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Ca含量各时期差异极显著(P<0.01);而TG、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酐含量都随周龄显著升高(P<0.05),ALP、镁(Mg)、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γ-GT)、LDH-L含量趋于稳定(P>0.05).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白羽朗德鹅与扬州鹅杂交效果,本试验以白羽朗德鹅为父本,扬州鹅为母本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后代10周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并分析杂交鹅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杂交鹅平均体重可达3 554.48 g,公鹅均重达3 708.33 g,母鹅均重达3 400.62 g,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三个指标公鹅显著高于母鹅(P0.05),腹脂重母鹅显著高于公鹅(P0.05);体重与体尺及屠宰性能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体尺与屠宰性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白羽朗德鹅与扬州鹅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5):70-72
为了加强浦东白猪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杂种优势预测,我们选择♂杜×♀长浦(♂D×♀LP,DLP)、♂大×♀长浦(♂Y×♀LP,YLP)、♂浦×♀长大(♂P×♀LY,PLY)三元杂交模式以及浦东白猪纯繁(♂P×♀P,PP)和二元杂交模式的♂长×♀大(♂L×♀Y,LY)作为试验杂交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结果显示:♂D×♀LP、♂Y×♀LP、♂P×♀LY之间母本的总产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P×♀P(P0.05);♂Y×♀LP的母本产活仔数最高,♂P×♀LY的次之,且均显著高于♂P×♀P(P0.05);PLY初生个体重显著高于DLP(P0.05);同时PLY商品猪达40 kg、60 kg、95 kg时的日龄最短,与DLP、PP显著差异(P0.05);PLY在日增重上与DLP、YLP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PLY料重比最高。综合来看,♂D×♀LP、♂Y×♀LP、♂P×♀LY均可作为配套杂交组合,但♂P×♀LY可能更加值得推崇。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玫瑰冠鸡肌肉营养价值和肉质风味,以良凤黄鸡和科宝肉鸡作为对照,分别测定其胸肌和腿肌中的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结果表明:玫瑰冠公鸡胸肌、腿肌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科宝公鸡(P0.05),玫瑰冠母鸡胸肌的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科宝母鸡(P0.01),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科宝母鸡(P0.05);玫瑰冠鸡和良凤黄鸡的E/T值、FAA/TAA值均高于科宝肉鸡;玫瑰冠公鸡的胸肌、腿肌IMP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科宝公鸡(P0.01);玫瑰冠母鸡胸肌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良凤黄母鸡、科宝母鸡(P0.01),玫瑰冠母鸡腿肌IMP含量显著高于科宝母鸡(P0.05);玫瑰冠鸡的矫正肌苷酸(IMPc)含量高于良凤黄鸡和科宝肉鸡。综上所述,玫瑰冠鸡与良凤黄鸡、科宝肉鸡相比,肌肉营养更丰富、风味物质含量更高,结果为玫瑰冠鸡肉品质研究和种质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体重4.5~5.0 kg健康朗德鹅450只随机分成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分别为试验组,每组150只,组内3个重复。Ⅰ、Ⅱ、Ⅲ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鹅油、2%豆油和2%玉米油,研究不同油脂对朗德鹅产肝性能及胸肌中氨基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肥肝均重和肝体比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肝比Ⅱ组与Ⅲ组均低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高,Ⅱ组最低,Ⅲ组介于二者之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各组胸肌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各组胸肌氨基酸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油组产肝性能明显优于动物油组,其中豆油组肥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H1♂×H1♀、H2♂×H2♀)及其杂交后代(H1♂×H2♀)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试验采用1日龄“益扬1号”两个专门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各110只进行地面平养,记录生长性能,7周龄进行屠宰与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7周龄时,H1♂×H2♀组体重低于H1♂×H1♀组,高于H2♂×H2♀组(P<0.05)。H1♂×H2♀组除胸深外,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H2♂×H2♀组(P<0.05)。H1♂×H2♀组的腿比率、瘦肉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低于H1♂×H1♀和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肉色a*显著高于H1♂×H1♀和H2♂×H2♀组(P<0.05),腿肌肉色b*低于H1♂×H1♀和H2♂×H2♀组(P<0.05)。H1♂×H2♀组剪切力显著低于H1♂×H1♀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H2♂×H2♀组(P<0.05)。H1♂×H2♀组胸肌蛋白质含量和腿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H1♂×H1♀和H2...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碳酸氢钠对籽鹅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体重(1287±135)g的籽鹅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籽鹅饲喂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试验组籽鹅分别饲喂添加1%、2%、3%碳酸氢钠的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3%碳酸氢钠组胸肌剪切力高于1%碳酸氢钠组和2%碳酸氢钠组(P<0.05);各组间胸肌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1%碳酸氢钠组胸肌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高于其他3组(P<0.05),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和3%碳酸氢钠组(P<0.05);1%碳酸氢钠组和2%碳酸氢钠组胸肌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胸肌组氨酸含量高于2%碳酸氢钠组(P<0.05);4组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评分均小于1,其余氨基酸评分大于1。由此可见,在育成期籽鹅青贮玉米秸秆混合饲粮中添加1%碳酸氢钠有利于提高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及比例,改善鹅肉风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黑麦草粉颗粒料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出壳时间和体重基本一致),健康的扬州鹅300只,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添加的黑麦草粉依次为:0,8%,12%,16%和2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饲养试验期3周,试验期间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和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2)各组之间的宰前活重、屠体率、腿肌重和腿肌率差异不显著,但试验Ⅰ和Ⅱ组的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Ⅲ组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胸肌率和胫骨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各试验组的心重、肝重、脾重、肌胃重、胸腺重和胰腺重均高于对照组。4)试验Ⅲ组的血清TP和H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血清TG、TC和LD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GLU和GP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和Ⅳ组的GO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血清ALP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黑麦草颗粒饲料能够提高扬州鹅的生长性能、改善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其中添加16%黑麦草粉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2):49-53
为加强对浦东白猪的开发与利用,选择♂杜×♀长浦(DLP)、♂大×♀长浦(YLP)、♂浦×♀长大(PLY)、浦东白猪纯繁(PP)和♂长×♀大二元杂种(LY)作为试验组合,分别测定了各组合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同时对PLY商品猪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的成分与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DLP的屠宰率、瘦肉率均显著高于PLY(P0.05),YLP的屠宰率高于PLY但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率显著高于PLY(P0.05);YLP嫩度值最优,PLY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PLY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2.06%和46.39%,不饱和脂肪酸(USFA)与饱和脂肪酸(SFA)的比值为1.33。结果表明:在考虑胴体与肉质的情况下,3种杂交组合的优劣顺序为DLPYLPPLY,但若考虑繁殖性能、育肥性能、整体成本及经营管理,PLY可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结果为浦东白猪的杂交利用和生产优质猪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豁眼鹅作为父本的杂交利用效果,本实验以豁眼鹅为父本,四川白鹅为母本,测定二者和杂交后代在1~10周龄体重,并在10周龄测定体尺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杂交鹅在体重指标上优于其他纯系,但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3组母鹅中,杂交鹅的全净膛重和胸肌率优于纯系母鹅,且与豁眼鹅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3组公鹅中,杂交鹅的胸肌率优于纯系公鹅,但与四川白鹅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尺指标方面,豁眼鹅、四川白鹅和杂交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组母鹅中,杂交鹅的体斜长、胫长、胫围、潜水长等指标均高于纯系(P0.05);3组公鹅中,杂交鹅的体斜长、龙骨长和胸深高于纯系公鹅,差异显著(P0.05),杂交鹅的潜水长高于纯系公鹅,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豁眼鹅可作为杂交利用的父本。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笼养应激对鹅产生的影响,选取160日龄太湖鹅100只随机分为两组,笼养为试验组,水面平养为对照组,观察其行为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种鹅上笼后表现出极度的恐惧与不安,饮水采食减少;笼养组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Ca2+水平显著高于平养组,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高于平养组,而谷丙转氨酸(ALT)活性显著低于平养组,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差异,提示笼养应激对鹅心肌、肝脏造成了损伤。蛋白代谢未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笼养公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母鹅,而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母鹅;笼养组公鹅LDH活性显著高于平养组公鹅(P=0.020),笼养组母鹅UREA含量显著低于平养组母鹅(P=0.022);提示笼养对公鹅的刺激要比母鹅强,公鹅蛋白质代谢强于母鹅,肝脏受损可能比母鹅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